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102章 最后的锦衣卫2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102章 最后的锦衣卫2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得到了孙可望信任的庞天寿和马吉翔,被孙可望任命掌管永历朝廷内外机要事务,并一切事情要听从马吉翔指挥。此消息一出,永历小朝廷中的那些人上上下下皆惶恐不安。给事中徐极、员外郎林青阳、蔡绸、主事胡士瑞以及张镌聚在一起议论道:“这两人往昔在湖广和广东就曾暗中操纵权势,致使朝廷被迫迁徙。如今他们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向外勾结叛臣,如此一来,朝堂之上唯有一人独力支撑,众人无不感到心寒。我等若畏惧退缩而不敢直言进谏,恐怕王莽、曹操那样的祸患会在朝夕之间降临。”众人商议已定,各自着手准备奏疏,对庞天寿和马吉翔进行弹劾。奏章接连呈上三次之后,二人才的种种奸恶行径方才逐渐浮出水面。皇上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决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庞天寿和马吉翔得知皇上动了真怒,心中十分惧怕,赶忙入宫向太后求情求救。最终,在太后的说情之下,二人才得以侥幸逃脱责罚。然而,经此一事,他们对徐极等人恨之入骨,一心想要寻找机会铲除这些敢于仗义执言之人。与此同时,皇上实在无法容忍马吉翔和庞天寿肆意弄权,但又忌惮走漏风声让二人知晓,于是私下里与吴贞毓等人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众人决定征召李定国入京护卫朝廷,并秘密准备好了诏书,选派使者前往传达旨意告知李定国。为了防止马吉翔察觉,还特意派遣他前往祭祀兴陵,借机将其留在南宁。

话说那马吉翔虽已听闻此事,但并未深入探究其真假与否。无巧不成书,此时刘议新恰好从李定国营帐来到南宁,他并不知晓马吉翔未曾参与其中,便毫无保留地将事情真相告知于他。马吉翔闻此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急忙派遣自己的弟弟马雄飞速前往报告孙可望。

孙可望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在永历八年(公元 1654 年)正月,他派遣部将郑国赶赴南宁,当面质问马吉翔。徐极等人事发之后方才知晓大事不妙,于是再次纷纷上奏章弹劾马吉翔和庞天寿,恳请皇上速速将他们诛杀,以免奸邪之人继续作恶。庞天寿心生恐惧,连忙与马雄飞一同拜见孙可望,并向他透露了此次事件背后的谋划者姓甚名谁。至此,这所谓的“十八人之狱”已然成形,具体详情可参考《吴贞毓传》。

郑国抵达行朝之后,毫不留情地将涉案的十八人擒拿归案,并施以严刑拷打审讯。在此期间,马吉翔竟然丧心病狂地用自己的头颅撞击吴贞毓,甚至不惜将自己年幼的女儿当作贿赂之物献给郑国,让她成为郑国的小妾。郑国收下这份厚礼后,竟在马吉翔家中留宿两日,而后才归还去见孙可望。最终,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的罪名对吴贞毓定罪,赐予他自缢身亡的惩处,同时下令将吴贞毓以下的十七位朝臣斩首示众,酿成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十八先生之狱”。

当时,可望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企图趁着夜色的掩护偷袭李定国。然而,这支偷袭的队伍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他们被归朝土司率领的士兵们一举击溃。这一胜利让李定国士气大振,他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迅速赶往安龙。

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在永历十年(公元 1656 年)二月成功地护送皇帝抵达云南。到达目的地后,李定国立刻下令让靳统武捉拿马吉翔及其家属共计数十人,并准备按照诏书的旨意将他们处死。

然而,狡猾的马吉翔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便开始日夜不停地向靳统武以及李定国的心腹金维新和龚铭谄媚讨好。他用尽浑身解数,对这三人说了无数好话,极力夸赞李定国的功绩,声称像李定国这样功勋卓着之人,堪称千古无双。同时,还不断为自己辩解喊冤。

李定国本就是一名性格耿直的武将,听到马吉翔如此奉承的话语,心中不禁大喜过望。而此时,金维新和龚铭也在一旁帮腔,纷纷称赞马吉翔乃是朝廷的老臣子,如今既然已经诚心归附,如果能进入内阁必定会与己方相互呼应。李定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有理,于是决定推荐马吉翔进入内阁处理政务。

自此以后,马吉翔凭借着李定国在外的强大势力来压制朝廷,同时又借着朝廷给予的恩宠去影响晋王李定国。就这样,朝廷内外的大权再次落入了马吉翔的手中,就连皇上对此也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孙可望得知自己派出的偷袭军队失败,恼羞成怒之下,亲自率领大批军队攻打云南。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关键的曲靖之战中,他的部下竟然临阵倒戈,转而投向了李定国一方。最终,孙可望惨遭失败,不得不狼狈逃往长沙,并投降了洪承畴。这场战争的结果彻底改变了局势,使得李定国在西南地区的地位越发稳固。

李定国怀着满腔悲愤和赤诚之心,毅然决然地上疏恳请朝廷追赠谥号给那十八位忠臣义士,并在安龙建立庙宇以供奉他们的英灵。这一举动无疑彰显了李定国对忠烈之士的敬重以及他欲重振朝纲的决心。

那些昔日未曾身死且参与政事的大臣们,如周官、裴廷谟、许绍亮、金兰等人继续对马吉翔进行弹颏指责。可此时的马吉翔早已与金维新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暗中窃取朝政大权。更糟糕的是,李定国竟听信了他们的谗言迷惑,致使朝中奸党横行,遍布各个要害部门。但凡知晓内情之人皆心知肚明,如此下去,国家大事必将难以收拾,走向衰败灭亡之路。

就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孙可望竟然不顾民族大义,引狼入室,率领着清军气势汹汹地杀来。面对强敌压境,李定国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准备放弃云南贵州,向着缅甸方向撤退,并准备出海去投奔郑成功。

永历十三年(公元 1659 年)的二月,此时的永历帝被迫逃往永昌,准备进入缅甸暂避风头。当时随侍护驾的唯有靳统武所率之兵,此时追兵已经逼近,形势万分危急!而马吉翔此人所携带的辎重财宝堆积如山,数量极为惊人。由于害怕这些财物被他人劫掠一空,马吉翔心急如焚,不断催促永历赶紧启程逃命。一时间,整个队伍乱作一团,群臣们自顾不暇,甚至连自己妻儿老小都来不及照顾周全。众多贵人、宫女嫔妃也在混乱之中相互失散,损失过半。唯独马吉翔的辎重装束丝毫未受损伤,安然无恙。

当队伍行至缅甸国界时,缅人蛮横地要求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沐天波深知此举万万不可,他心中明白一旦放下武器,己方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毫无还手之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吉翔竟然毫不犹豫地下令所有人立刻放下武器。就这样,众人无奈地听从了命令,导致整个队伍完全被缅人所控制。

此时,身处井亘的皇上境遇愈发艰难,缅人的供奉也变得越来越少。眼看着情况日益恶化,沐天波心急如焚,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侍奉皇上前往户腊撤和孟艮等地另寻出路。正当他积极筹备之时,马吉翔再次站出来横加阻拦,并执意阻止这一计划的实施。

更糟糕的是,缅人开始担心明朝军队会前来迎接圣驾。马吉翔得知此事后,竟然私自与守关官员密谋并以永历的名义下达敕令道:“朕已经乘船航海进入福建,如果有官兵来到此地,务必立即将其斩杀!”如此一来,内外消息彻底断绝,局势变得越发困顿不堪。

在缅甸不久,永历就不幸扭伤了脚,终日疼痛难忍,只能躺在病榻之上痛苦地呻吟着。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位大臣们竟然毫不关心皇上的病情,依旧夜夜笙歌,沉醉于美酒佳肴之中。

尤其是到了中秋之夜,本应是团圆欢聚、共赏明月的美好时刻,但马吉翔和内侍李国泰却毫无顾忌地在皇亲王维恭家中纵情畅饮。他们不仅开怀痛饮,还特意召来了广东的女戏子黎应祥前来献唱助兴。当黎应祥看到眼前这一幕时,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潸然而下。她哭泣着说道:“如今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啊!国难当头,皇上龙体欠安,你们怎能还有心思在此寻欢作乐呢?况且此地距离宫门并不遥远,皇上正在遭受病痛折磨,我们又怎可随意惊扰他老人家呢?”

马吉翔听后,非但没有丝毫悔意,反而认为黎应祥所言冒犯了自己的威严。一怒之下,他竟扬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了黎应祥的身上。可怜的黎应祥,本是一片赤诚之心,却遭此毒打,令人痛心不已。

与此同时,其他大臣们也全然不顾自身形象,纷纷身着短衣,光着脚丫,涌入缅甸妇女聚集的街市之中。他们或坐或卧,在地上围成一圈,肆意调笑嬉戏。每当有新鲜的蔬果运送到集市时,这些大臣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冲上前去,争相抢夺。他们的行为举止如此粗俗无礼,引得当地的缅甸百姓侧目相视,并相互议论道:“看看这些所谓的天朝大臣们,居然如此不知检点,这般荒唐放纵,怪不得他们的国家会走向灭亡啊!”

九月份,缅地之人向朝廷进献了新鲜的稻谷。这稻谷颗粒饱满、香气扑鼻,乃是难得的佳品。皇上得知此事后,心怀仁慈,当即下令将这些新稻谷分发给朝中那些生活困顿、家境贫寒的官员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善举却被那贪婪成性的马吉翔暗中破坏。此人利欲熏心,竟然私自将所有的新稻谷都据为己有,完全不顾及其他官员的死活。

都督邓凯对马吉翔这种卑劣行径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在朝堂之上仗义执言:“如今国难当头,百姓流离失所,而这马吉翔身为臣子,不仅不为国家分忧解难,反而趁此机会中饱私囊!那老贼至今生死未卜,他居然还有心思谋取私利、升官发财,简直天理难容!”

马吉翔听闻此言,顿时恼羞成怒。他仗着自己在朝中的权势,指使手下的恶仆对邓凯大打出手。可怜那邓凯虽是一介忠臣义士,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很快便被打得遍体鳞伤,尤其是双脚伤势严重,以至于此后整整三年时间都无法起身行走。

话说那永历帝身陷缅甸,处境危急万分。而此时,在外面的李定国和白文选率领大军进击缅甸,意图解救永历帝脱离险境。他们英勇善战,屡次击败缅兵,战功赫赫。

然而,在这艰难时刻,朝中却有人心怀鬼胎。马吉翔深知自己在外时行为不端,担心一旦众人脱困而出,诸大臣必定会对他发起弹劾。于是,他想出一计,请求皇上给予升官晋爵,以此来笼络人心,让众臣不再追究他的过错。

而吏部尚书邓士廉更是对马吉翔百般依附,只为求得他日能入朝拜相。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糟糕,诸位大臣们被困得精疲力竭,甚至有些已经连续三日未曾进食,饥饿难耐。

可马吉翔手中明明有足够的粮食,却自私自利,坚决不肯拿出来分给大家。无奈之下,众臣只好向皇上请示,期望皇上能够下令让马吉翔拿出粮食救命。然而,面对此情此景,皇上也是无可奈何,无言以对,只能愤怒地将象征着皇权的金玉玺扔到地上。

一旁的典玺太监李国用见状,吓得连忙跪地叩头,战战兢兢地说道:“微臣就算死一万次,也绝不敢损坏这无价之宝啊!”谁料想,马吉翔竟毫不顾忌,上前捡起玉玺便狠狠地摔碎在地,然后把碎片分给诸位大臣,让他们吃这个充饥。

永历十六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就在这一年,缅甸国内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缅王竟然狠心弑兄,篡夺了王位,并自行称帝。新登大位的缅王心中忐忑,深知自己得位不正,急需通过一些手段来巩固权力和地位。于是,他心生一计,派遣使者邀请永历朝廷的诸位大臣前往赴宴,并美其名曰共饮咒水。

当时,马吉翔等一众朝臣对缅王的邀请并未起疑,纷纷应邀前往。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待着他们的竟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当这些大臣们到达宴会地点后,缅王事先埋伏好的士兵突然杀出,将他们团团围住,毫不留情地展开杀戮。一时间,惨叫连连,血流成河。包括马吉翔在内,共计四十二名大臣惨遭毒手,就连黔国公沐天波也未能幸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