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41章 东林党的是非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41章 东林党的是非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其成立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社会矛盾尖锐。宦官专权,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聚集在一起,探讨国家的命运和出路。

东林党的建立者是顾宪成。顾宪成是明朝时期的一位着名学者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他考取进士,进入仕途。然而,当时的朝政混乱,阉党当道,顾宪成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最终,他回到家乡无锡,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在东林书院讲学。

东林书院是一座古老的学府,曾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顾宪成等人在这里讲学,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听讲。他们不仅讲授儒家经典,还讨论时政、批评阉党。渐渐地,东林书院成为了一个学术交流和政治议论的中心,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这些人被称为“东林党”,他们以讲学为形式,实际上是在批判时政,呼吁改革。

东林党的成员大多是江南地区的士大夫,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抱负。他们主张革新政治,反对阉党专权;倡导廉洁奉公,反对贪污**;提倡道德修养,反对奢侈享乐。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在其发展历程中,东林党始终与其他政治势力保持着激烈的争斗,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其中最为着名的事件有两个:一是发生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二是天启年间与阉党之间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斗争。

在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中,东林党人坚定地站在了皇长子朱常洛一方,坚决主张遵循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拥立他为太子。

在他们看来,立太子乃是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的头等大事,绝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违背礼法和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因此,东林党人义正词严地上书、廷争,坚决要求皇帝按照礼法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他们言辞恳切而又激烈,毫无退缩之意,与那些支持立其他皇子为太子的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较量。

最终,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就连万历皇帝都不得不做出妥协,宣布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一胜利让东林党名声大噪,为天下皆知。他们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正义和勇敢,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赞誉。

在那个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天启年间,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它历史的转折点。阉党当道,权势熏天,而其中最为显赫的人物便是魏忠贤。他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将整个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此时,东林党人挺身而出,试图以清流派的身份改变这种局面,但却引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魏忠贤深知东林党人的威胁,于是开始对他们展开了残酷的打压。他制定了一份名为“东林点将录”的名单,上面罗列了所有东林党人的名字,并给他们起了各种贬损性的外号。这些东林党人在他眼中成了一群乱臣贼子,必须予以铲除。一时间,东林党人陷入了绝境,他们的生命和名誉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杨涟,这位公正无私的东林党领袖,面对魏忠贤及其阉党的淫威,杨涟毫不退缩。在朝堂之上,杨涟义正言辞地揭露阉党的种种罪行。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一把利剑,直刺阉党的心脏。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正义的力量,让阉党们为之胆寒。

然而,阉党们并不会轻易罢休。他们使出各种卑劣的手段,试图打压杨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杨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遭受了阉党的迫害,被打入大牢。但即使在狱中,他也没有屈服。他以笔为武器,写下了一封封揭露阉党罪行的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阉党的真面目。最终,杨涟的英勇就义为东林党人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了正义的象征。

左光斗,面对魏忠贤的威胁,毫无惧色。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决心与阉党抗争到底。在朝堂之上,他言辞犀利地痛斥阉党的种种罪行,让众人看到了他们的真面目。在民间,他积极组织力量,为东林党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左光斗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东林党人的精神,也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尊重。尽管最终他不幸被捕入狱,被打入大牢,受尽折磨。但即使在狱中,左光斗依然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他的精神鼓舞着其他东林党人,让他们继续为了正义而战。

史可法听说左公要被炮烙处死,这可把他急坏了,赶忙东拼西凑了五十两银子,哭哭啼啼地找管监牢的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得不行,就让史可法换上破破烂烂的衣服,穿上草鞋,背上一个破筐,手拿一把长铲,装成打扫垃圾的人,把他带了进去,还悄悄指给他左公在的地方。史可法一瞧,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上、额头上都烧得黑乎乎的,左膝以下,骨头都散架了。

史可法赶忙上前跪下,抱着左公呜呜地哭起来。左公听出了史可法的声音,可眼睛就是睁不开。他费了好大劲抬起胳膊,用手扒开眼皮,瞪着眼喊道:“蠢才!这是啥地方,你来干啥?国家都成这样了,我也活不长了,你还来这,让人把你害了,谁来接我的班!”史可法伤心极了,舍不得走。左光斗大骂:“蠢才!快滚!不滚我就打死你!”说着,就去摸地上的铁镣,可手已经不听使唤了。史可法没办法,只好哭着出了监牢。

崇祯元年四月,二十七岁的史可法一举考中进士。同年十一月,心怀感恩之情的史可法专程赶赴桐城,前往恩师左光斗的墓前拜谒,还特意为老师塑像并建立祠堂,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导师。此后十几年,史可法带兵征战沙场,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共同面对艰难险阻。有人曾劝说他适当休息一下,但他坚定地回答道:“我对上唯恐辜负朝廷的期望,对下唯恐有愧于我的老师。”

在天启年间的那场激烈争斗中,东林党的君子和忠臣形象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到了崇祯朝,东林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即使那些所谓以地域划分的陕党、浙党等政治势力,虽然与东林党争权夺利,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已经深受东林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只是它的分支。虽然东林党从未有过完整的组织或明确的纲领,但每个东林党人都对自己的东林背景感到自豪。与此同时,那些与他们政治观点不合的人往往会被他们攻击为阉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林党的消极意义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以江南地区为背景的东林党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主张,给处于危机中的大明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以小农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民是所有封建王朝的根本,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然而,当崇祯皇帝上台并推翻阉党后,东林党掌握了政权。此时,明朝面临着辽东和农民起义军这两大开销巨大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明朝政府仅仅选择了增加农业税来解决财政困境。这种做法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加重农民的负担,就会有更多的农民因为无法生存而起义;而起义的规模越大,所需的军费开支也就越多。

相比之下,魏忠贤倡导增加对商业税和矿产税的收缴力度,这种做法远比向农业征税更为明智。毕竟商业利润丰厚,而且在农民负担已经如此沉重的情况下,确实应该转变思路,通过征收商业税来减轻农民的压力。东林党却主张取消商业税与矿产税,将军费的重担压在农民身上。

东林党的政策失误以及对农民利益的忽视,成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注民生问题,避免过度压榨弱势群体,否则将会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

为何东林党的政治精英们会如此愚蠢地选择饮鸩止渴呢?或许并非他们没有想到后果,而是受到个人私利的驱使才这么做。这里所说的“私利”并非单指东林党内每个人的利益,而是指他们所代表的整个阶层的利益。

当人们谈论到东林党时,往往只记得几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如杨涟、左光斗等,他们在天启年间与魏忠贤抗争,坚守忠贞,最后惨死在厂狱中,因此东林党常常将自己视为正义的象征,而东林党在明末的一系列行为无疑加速了明朝以及南明弘光朝的覆灭。】

“东林党的行为,朕已经领教过了,不过现在东林党还来得及抢救一下。”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双手撑着下巴,眼神深邃而凝重。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朕需要你们去做一件事。”

群臣们纷纷低下头,静待皇帝的指示。他们知道,皇帝即将下达一项重要任务。

“朕要你们将东林党人的罪行公之于众!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万历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坚定。

群臣们心中一震,但随即明白这是皇帝对东林党的惩罚。他们齐声应道:“遵旨!”

然而,万历皇帝心中却不禁有些无奈。虽然东林党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整个朝堂之中,确实找不到比他们更合适的替代者。因此,他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力采取措施来纠正东林党的不良影响。

他深知,东林党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必须加以控制和引导。但他同时也意识到,即使是这样的努力,也未必能完全消除东林党的负面影响。

想到这里,万历皇帝不禁叹了口气。他开始怀疑,经过天幕的揭露,这些东林党人是否还有胆量自称为东林党。毕竟,他们的真实面目已被天下人所知,这个称号可能会成为他们永远无法摆脱的耻辱烙印。只是他们一旦改个名字继续出来,自己那个傻孙子崇祯是否会再一次被他们忽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