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小村春晓 > 第1章 我是最经得晒的

小村春晓 第1章 我是最经得晒的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4:54 来源:小说旗

第一章 我是最经得晒的

刘春花挥舞着斧头,使劲劈向面前那根大树蔸,仿佛她手中的斧头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而大树蔸则是她要征服的敌人。七月正午的太阳如同一个炽热的火球,火辣辣地照在她瘦小的身躯上,仿佛要将她烤焦。汗水顺着她花白的头发滴滴嗒嗒往下滴着,如同断了线的珠子。

她的上衣已经湿透了,紧紧地贴在她身上,仿佛她的身体和衣服已经融为一体。背上的肩胛骨和肋骨突显出来,更显得刘春花是个瘦弱的女人,但是她力气大——这是李村村民们的共识,年轻时的刘春花力气大是出了名的。那件补丁压着补丁的衣服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背部肩胛骨处有一块新近补上去的蓝色补丁,很突兀的突出在一片模糊的各色布料中,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抢眼。

在刘春花的不懈努力下,那根水桶粗的大树蔸终于被劈成了两半,劈成了两半,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做多了。刘春花抬起头,虚眯起眼睛,看着面前堆着的差不多有她这么高的一大垛柴火,心里想着这垛柴火差不多够烧半个月了,脸上就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来。这些柴火是前几天涨大水时他们一家人从河里捞上来的,他们这管这种柴火叫洪水柴,每年雨季涨大水时,洪水都会从山上带来许多生的干的柴火,村民们每年都去捞。捞半天捞到这么多柴火,可比上山砍柴快多了。

三岁的孙女李玲红歪歪倒倒小跑着进了巷子,还在巷子那头就大声嚷嚷着:“奶奶,我回来了!”

刘春花停下斧头,扭头望向李玲红,叫着:“你慢点,慢点走,别跑,小心摔着。”

李玲红跑过来,就帮捡柴火。刘春花疼爱地说:“日头大,回屋里凉快去吧。”李玲红仰起红扑扑的小圆脸,望向奶奶:“奶奶你不怕日头么?晌午还在劈柴。他们都在屋里凉快着,就你一个人不怕日头。”刘春花心里闪过一丝酸楚,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孙女说:“我不怕日头,我是最经得晒的。”

刘春花停下手中的活,伸手摸了摸李玲红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奶奶不怕日头,奶奶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正高悬在头顶,炽热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到十分炎热。但刘春花似乎并不在意,她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斧头一下又一下地劈在木柴上。

李国庆身穿白色的确凉衬衣,衬衣的领口平整,没有一丝褶皱,蓝色麻纱裤,脚上穿着皮凉鞋,皮凉鞋擦得锃亮,一尘不染。他的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推着单车走进巷子来。李国庆长得浓眉大眼,鼻梁高挺,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像两颗明亮的星星,他的嘴唇微微上扬,透露出一种自信和从容。他是村上少数长得如此漂亮的男青年,所以,村上那些跟他适龄的女青年,除开跟他家是近亲的那两三个外,其余的都希望能得到李国庆的垂青,希望能嫁给李国庆。

李国庆经过刘春花家门口时,朝里面望了望,看到李大壮父子四个四仰八叉地躺在堂屋地上睡觉,再看看在巷子口劈柴的刘春花,说:“春花婶子,晚上没柴烧了还是怎么的?这大中午的要赶着来劈柴?” 李村这些老式房屋的堂屋都是敞开式的,面对着宅门这面没有墙也没有门,站在宅门口就能一眼看清堂屋的摆设。

李国庆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他的目光落在刘春花身上,看到刘春花脸上的汗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之情。他知道刘春花是个勤劳的人,但在这样的大热天,中午她都不休息一下,还在努力工作,让他感到有些惊讶。

刘春花抬起头看看李国庆,抹了下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是国庆回来了呀,中午日头大才好晒柴火嘛。你今天放假了?”

刘春花家贫困,她却很少在村民们面前露出愁苦的面容,能够笑时尽量给人笑脸,就是去向别人家借钱,她的脸上也总是带着一份腼腆的笑容。并且她很讲信用,借了别人家的钱,一般都能按时还,不能按时还时,也会去跟人家讲一声,别人能宽限的,她就不需要再去想办法借来还了;别人无法宽限的,她就只好到别处去想办法借来还上。

刘春花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宛如璀璨的星辰,透露出她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她笑得很真诚,她的笑容仿佛是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绽放在那张质朴的脸上,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容中带着一丝羞涩,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或许是晒了太久太阳的缘故,她的脸颊上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如天边的晚霞,给人一种质朴而迷人的感觉。她的皮肤虽然有些粗糙,但却透露出一种健康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她的勤劳和坚韧。

她的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发丝垂在脸颊两侧,显得有些散乱。她的衣着虽然简单而破旧,但却整洁干净,透露出她的勤劳和朴实。

所以,尽管刘春花家经常要借钱过日子,尽管村民们或多或少有些看不惯刘春花家那几个好吃懒做的男人,凭着刘春花良好的信誉,她还是能在村民们那里借得到钱。

李国庆点点头,说:“晌午的日头毒得很,婶子你还是戴顶草帽吧,免得中暑。”

“戴帽子不好劈柴的。”刘春花说着,狠狠一斧头劈下去,面前那块柴火立即一分为二。她一边把柴火捡起来码好,一边说:“马上要下地干活去了,下地是真的要戴帽子。”

李国庆看着这个瘦弱而要强的女人,不再说话。看到那个三岁的李玲红也在一旁帮忙捡柴火,把她叫过去,分了两颗糖给她吃。李玲红得了糖,不舍得吃,高兴地拿给奶奶看。

刘春花有点不好意思:“你是买给你侄女吃的吧?拿回去给你家玉儿吃吧,我家玲红有糖吃的。”说着就要拿过李玲红手里那两颗糖还给李国庆。

李国庆连忙推着单车走了,边走边说:“玉儿还有的,两颗糖而已,你不要那么客气。”

刘春花看着孙女开心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放下手中的斧头,走到孙女身边,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说:“玲红,奶奶知道你很懂事,但是你还小,这些活儿让奶奶来做就好了。你可以去旁边玩一会儿,等奶奶把这些柴火劈完了,我们就一起下地干活。”

李玲红眨了眨大眼睛,看着奶奶,说:“奶奶,我可以帮忙的,我不想让你太累了。”

刘春花感动地看着孙女,说:“玲红,你真是个好孩子。但是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帮奶奶干活。”

李玲红听了奶奶的话,点了点头,说:“好的,奶奶。”她走到一旁,小心翼翼地剥开一颗糖纸,将糖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让她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们李村村风不太好,多数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李村的女人,多数都很辛苦。刘春花看着李国庆的背影,想再跟他说几句话,想了想还是算了。她娘家嫂子前阵子托她帮她侄女找个好人家。刘春花就想到了李国庆,回到村上跟李国庆的妈妈提起来,李国庆的妈妈说:“春花婶子,你也晓得的,国庆是我们过继给他小叔了的,他自小在市里长大,向来心气高得很,前面不说十个也有八个媒婆给他介绍过对象了吧,他一个都不中意,这事,还得等他何时回来了,我探探他口气才能答复你。”

刘春花心里有些犯嘀咕,心想李国庆的妈妈是不是不太愿意让她帮忙介绍对象呢?她又想,也许是李国庆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太优秀了,眼光比较高,看不上一般的女孩子。她觉得自己的侄女虽然不是特别出众,但也是个勤劳善良的好姑娘,应该能配得上李国庆。她决定等李国庆回来后,再跟他好好聊聊,看看他对自己的侄女有没有兴趣。

本来,刘春花想到自己的苦日子,是不想让侄女再嫁到这个村来的,但是李国庆家不同,他叔婶都在市里吃皇粮,李国庆又在市里的一家工厂做事,家庭条件比起普通人家来,好了十倍都不止,也难怪那些媒婆一个个的,都快把李国庆家的门槛踩平了。

果然,李国庆回到家,刚放好单车,妈妈秦芬就跟他说起了这门亲事。李国庆还跟往常一样,非常干脆地摇头。

秦芬着急地说:“别人给你介绍对象,你总是看也不去看一下就拒绝,这样你何时能娶上老婆?要知道你今年已经二十七,过了年就二十八了,村上跟你同龄的,人家的孩子都上学了。你别东挑西拣的,到时把自己耽误了,打一辈子光棍啊。”

秦芬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怪和担忧,让李国庆感到了一丝无奈。他知道,母亲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他的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坚持。

李国庆笑嘻嘻地说:“妈,我不会打光棍的,你儿子要人材有人材,文化也不算低,家里还有这栋许多妹子看着就眼热的大瓦房,还有那么多田地,哪能打光棍呢?”

确实,李国庆的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头上只有一个哥哥,到时他们兄弟俩就能平分这栋大瓦房,一个人可以分得半间屋。这在农村来说,算是住得相当宽敞的了。在那些兄弟多的人家,一人住一个房间都困难,有的人家都要去住阁楼住耳房甚至上别人家去搭住,并且他们兄弟俩还能各分得一个姐姐的田地。多少女孩子眼热他们家这样好的条件啊!

在农村,田地和房子就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所以,李国庆的哥哥一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成了家,李国庆呢,从他高中毕业那年起,家里媒婆就一直不断。只是李国庆不接受媒婆的介绍,不想去相亲罢了。

李国庆其实心里已经有个目标,这个目标是跟他同厂工作的一个同事,名叫王思茹。王思茹也跟李国庆一样,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王思茹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一对圆圆的大眼睛,两只甜甜的小酒窝。李国庆刚到世德工艺美术制品厂时,一眼看到王思茹,就喜欢上了她。她的皮肤白皙细腻,泛着健康的红晕。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轻轻拂过她白皙的肌肤,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她是个热情开朗而美丽大方的姑娘。正是李国庆想要的伴侣的模样。

但是王思茹那个好朋友何玉凤却一直在劝王思茹要三思。

因为何玉凤以前嫁的就是李村,后来离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