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小村春晓 > 第12章 建立女民兵队伍

小村春晓 第12章 建立女民兵队伍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4:54 来源:小说旗

第十二章 建立女民兵队伍

李国庆停顿了一下,让大家好好消化一下他的话,又说:“以前是队上,巴不得女人嫁出去,好让队上的人多点口粮,在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还算自私得有点理由。现在进入新时代了,田地都分下户了,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别耍钱,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日子就会越过越好。话又说回来了,都各过各的日子了,人家爱嫁不嫁,爱娶不娶,关你屁事啊!用得着你管吗?你管得着吗?在这里我还要翻一笔老账,就李国华和李艳的事,法律都规定出了五代以后的男女可以结婚。他们已经是第十代,结婚是合法的,你们哪个晓得他们在哪,就通知他们回来,属于他们的田地任何人都不可以霸占,让他们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过日子,别人无权干涉。”

李国庆的声音在会场上空回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和坚定。他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不可侵犯的气息。

李国庆的话也让那些年轻人意识到,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石。他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让人们明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听到李国庆终于为她女儿出头,刘春花一不小心就哭出了声。

李大壮吼道:“哭什么丧呢?还嫌不够丢人现眼?”

李国庆说:“大壮叔你别吼春花婶子,这天下有几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子女?这么多年不见女儿了,春花婶肯定难过。”女人们马上就围了一圈去劝慰刘春花。

李国华的父母都不在了,他是他们家最小的一个,头上有五个哥两个姐,两个姐的田地被五个哥分了,李国华的田地他们没有分,这几年一直由大哥种着。李艳的田地呢,按以前李村的规矩嫁出去的女就是泼出去的水,虽说村上人不承认她的婚事,她的田地也早被李大壮分给了三个儿子。所以,现在听说别人不可以霸占李艳夫妇的田地,李大壮那三个儿子早就黑了脸。

刘春花心里想着:“我的女儿啊,你在哪里啊?这么多年了,你过得还好吗?”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心里充满了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她不知道女儿现在是否还活着,是否还记得她这个母亲。她和李国华被关在祠堂逃跑出去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刘春花也不敢上李国华家打听他们的消息,生怕村长得知他们现在的藏身之处,又去将他们抓回来。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为自己当初没有能力保护女儿而愧疚,同时也对丈夫和儿子深感失望。当初村长要罚李国华和女儿去跪祠堂,李大壮竟然是第一个出手的,他当场就给了李国华两脚,逼他跪下。对自己的女儿也毫不留情。

这样愚蠢的一个男人,他以为他是在大义灭亲,以为他那样做给自己挣回了些脸面,却不知女儿会有多怨他恨他。

会议在大家的争吵声中结束,但是大家都知道,无论他们怎样争怎样吵,那些古老的村规是肯定要改了的。

开完会回到家,李大壮黑着脸气哼哼地说:“我不管政策怎样变?不管村规怎样变,都不会让那个丢人现眼的东西进门。你们任何人也不可以去找她。”

三个儿子听老头子这样说,像吃了颗定心丸,知道到手的田地不要还出去了。都不出声,各自回房睡觉。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大儿子李国财心里想:“那个死丫头,最好永远别回来,她的田地就是我们的了。”

二儿子李国宝则暗自高兴,觉得姐姐李艳不回来正好,他可以心安理得地霸占她的田地。

三儿子李国盛心里想着:“姐姐走了也好,以后家里的东西都是我们的了。”他们都巴不得李艳永远别回来,管你政策怎样变,到手的田地就没有再还出去的道理。

刘春花揉揉刚才哭红了的眼睛,默默地抱着睡着了的孙女走进她的房间。

房间窄小破败,大点的两个房间让给大儿子二儿子住了,她带着孙女住在宅门口左边的耳房里,这是别人家用来堆放杂物的小间,他们家人多,没本事建新房子,只好将就住着。房间因为没有窗户,阴暗潮湿,特别是春夏季节,走进来总闻到一股霉味,被子总感觉能拧出水来。

房间里只有一张小床和一个衣柜,刘春花和孙女就睡在这张床上。如果收了红薯芋头回来,床底还要用来堆放红薯芋头。房间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电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屋里没有任何装饰,靠外面的是两面泥墙,靠里面的是两面木板墙,无论泥墙还是木板墙,都黑黢黢的,早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帐子也变成了黄黑色的,上面还补满了补丁。深秋季节,晚上感觉有点冷了,走进房间,一股阴冷的霉味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这个狭小的房间里,仅仅能容纳下一张小小的床以及一只破旧的小木箱子。木箱子里面摆放着刘春花的木梳、针线剪刀和几块破旧的布片。而她那仅有的两套破烂衣服,则随意地搭放在木箱子上面。

每当午夜梦回,她总会想起自己悲惨的身世,心中除了无尽的苦楚之外,别无他物。自从十二三岁开始,她便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干活,但却始终无法填饱肚子,也难以穿上暖和的衣物。

过去,她归咎于那个艰难的时代;然而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上就要跨进九十年代了,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都过上了温饱甚至富裕的生活,盖起了新房,而她家呢?无论她如何拼命努力,生活依旧没有丝毫起色。

刘春花将这一切归结为命运,认为自己天生注定要遭受苦难,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而今,由于家婆的离世,家里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每每想到这些债务,刘春花都会在内心深处深深地叹息一声。

果不其然,王思茹的猜测完全正确。李村的村民们依然倾向于把那些集体土地和水库出租给他人,没有任何人愿意入股,更不用说支持发展集体经济了。

老村长李大强率先站出来强烈反对,表示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家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现在居然还要回到过去的老路,搞什么集体经济、吃“大锅饭”。这种做法显然是倒退,根本行不通!以前试过了,结果并不理想,所以党和国家才推行改革。作为年轻一代,思维怎么如此陈旧?而且你自己也承认,如果集体经济没搞好,可能会导致全年颗粒无收。如果让所有人白白忙碌一年却毫无收获,岂不是要带领整个村子走向贫困之路?相比之下,将土地租给别人,无论他们是否丰收,对我们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老村长,称自己忙于个人事务,根本无暇顾及集体工作。因此,最好还是把土地租出去算了。

李国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明年自己亲自承包那一百多亩地和水库,并打算大干一场,搞立体种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寄给王思茹。

同时,他也经常“央求”王思茹给自己出主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李国庆还希望王思茹能来到自己的小农场担任技术员一职,但由于王思茹在厂里已经是车间主任,属于领导级别的人物,因此她并没有答应李国庆的请求。

不过,尽管如此,王思茹仍然将李国庆视为朋友,积极地为他提供各种建议、出谋划策,并且不断地鼓励他。有时候,王思茹甚至会在市里的新华书店购买一些有关农业技术的书籍送给李国庆,以帮助他更好地发展农业事业。

然而,李国庆在李村的改革计划却遭到了村里大部分男性的强烈反对,导致改革工作进展异常困难。但好在有王思茹的鼓励与支持,让李国庆充满了动力,干劲十足。

三个月后,李村的第一支民兵队伍终于建立起来了,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因为这支民兵队伍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兵!这让村里的男人们有些傻眼了。他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平日里娇柔的女子们,如今却英姿飒爽地站成一排,仿佛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

这些女兵们似乎不知疲倦,即使白天干了一整天的农活,晚上还是精神抖擞地在晒谷坪上操练着。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声嘹亮,让人不禁为之震撼。而村里的男人们呢?一个个气得嘴都歪了,心中暗暗嘀咕:“这些个‘骚娘们’,怎么比我们男人还厉害呢?”

然而,他们也只能暗自生气,因为人家现在不仅有村长撑腰,还有政府支持呢!原来,李国庆组建这个民兵队,可是得到了乡政府和武装部批准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她们甚至还到县里接受了专业的训练。这让男人们更是无话可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女兵们越来越强大。

就连刘春花她们这些老一辈的妇女,也被吸引了过来。她们吃完晚饭后,干完家务活,就会跑到晒谷坪上边纳鞋底边观看女民兵队的操练。看着这些年轻女孩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立正、稍息、齐步走,她们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青春活力和自信。这种感觉让她们内心也变得愉悦起来,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