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小村春晓 > 第73章 子女都有抚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小村春晓 第73章 子女都有抚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小小强加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4:54 来源:小说旗

第七十三章 子女都有抚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从李大强家里出来后,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大兴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原本他打算最近和李大发一起去市区,购买一辆微型车。但此刻他意识到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即便有足够资金购车,也需暂且搁置。毕竟他目前正在建房,若紧接着又购置车辆,那个精明如鬼的李大强必定会怀疑这笔钱来自于他的老母亲,届时引发争执就棘手了。

结婚乃人生大事,应保持和谐氛围,切不可因些许钱财而弄得鸡犬不宁。于是,李大兴决定待到年底,农场结账之时再考虑购车之事,如此一来,便更具说服力。若是李大强对此有所质疑,大可解释称这笔钱乃是农场的收益,谅他也不敢贸然去调查农场账目。

农场今年的收入确实相当可观,足以购置一辆微型车。然而,李大发和李国庆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将这笔资金投入到修路工程中。他们计划把上山的那条小路拓宽并修整成能够通行大货车的大路。如此一来,无论是购买还是销售物品,都将变得更加便捷,日后有钱购置车辆时,也能更方便地抵达农场。

眼看着李国庆每次赚到一点钱就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农场的建设中,秦芬心里明白,想要依靠他赚钱来建造新房子恐怕是遥遥无期了。于是,她与李大祥商量道:“要不,等今年过了年,我们也盖一栋新房子来住吧?”

李大祥思索片刻后回答:“明天把那六头猪卖掉,看看能得到多少钱再说吧。你还需要拿些钱回去还债呢,也不知道最后还能剩下多少。”

听到李大祥主动提及要把卖大猪的钱给她拿回去娘家还债,秦芬不禁愣了一下。她原本以为自己悄悄回娘家借钱给国庆办酒席的事情,李大祥并不知晓。她轻声说道:“那点钱,他们也没催,我可以慢慢攒着还,还是不要动用公款了吧。”

李大祥看着秦芬,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芬啊,你别担心,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就一起面对。这次就用这钱先把债还了,等以后我们再努力赚钱,盖一栋漂亮的大房子。”

秦芬听了,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李大祥是个实在的人,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对她和这个家一直都很负责。

“你是借来办公事的,那就是公款。”李大祥一脸严肃地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接着,他稍作思考,继续说道:“先还上外债吧,如果老大和媳妇有意见,以后我们再慢慢还上家里的。”

第二天,当卖猪得到钱时,杨小婷看到李大祥正在收钱,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爸,能不能给些钱给妈先把舅舅家的债还了先?”

李大祥似乎没有听清,故意装傻道:“你妈什么时候欠了你舅的钱?”

杨小婷连忙解释道:“就国庆结婚时呗,那时家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妈除了她的娘家,还能上哪去借钱?”看到父亲装傻,以为他不想给这笔钱去还债,杨小婷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委屈。

秦芬见状,赶紧插话道:“本来为儿子准备结婚钱是父母的责任,那些钱我慢慢攒来还就是。这卖大猪的钱,你们都有份,还是攒着来建新房子吧。”她的语气很温和,试图缓和气氛,她知道儿媳懂事,才会提出来先还债,主要是生怕大儿子有意见。毕竟李国庆名义上是过继给他叔婶了的,照理说都用不着他们操心他的婚事。

杨小婷见状,捅了捅李国富,李国富心领神会,赶紧表态:“都是一家人,又没分家,分那么清楚干什么?先把债还清了再说,可不兴欠债过年。”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向大家表明他也是支持先还清债务的,并且不介意那笔钱是为弟弟而借。

秦芬看着大儿子大儿媳毫无计较之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欢喜之情。她小心翼翼地从李大祥手中接过钱,揣进口袋里。当天,她便与杨小婷一同踏上了还债之路。

婆媳俩一路上有说有笑,心情格外舒畅。她们不仅要还清债务,还要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圩上购置年货,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时,李国伟的父亲李大福却来到了李国庆这里告状。自从李国伟的母亲前年离世后,李大福便宣布要独自生活。于是,那个原本完整的家庭分成了三家,李国伟独自一家,李大福独自一家,李国伟的哥哥则是一家人。

李国伟生性懒散,既不愿意做事,也懒得做饭,常常厚着脸皮到别人家蹭吃蹭喝。而李大福则酷爱喝酒,每次喝酒必定会喝醉。一旦喝醉,他就会找人赌钱。由于李村已经被李国庆下令禁止赌博,他便跑到隔壁村去赌。因此,李村的人都戏称李大福是“逢酒必醉,逢赌必输”。

李国伟没钱给他,李国伟的大哥当然也不服气给钱给他拿去赌。眼看过年了,李大福看着别人家都在欢天喜地的买年货,熏腊肉腊肠,而自己家冷冷清清的,什么都没有,两个儿子没有一个人送钱来给他过年。所以,他就来找村长告状来了。

年底也是李国庆最忙碌的时候,但作为村长,他还是很负责任的接待了李大福。他对李大福说:“你托人带话给你那两个女儿,让她们明天中午回家一趟,我到你家去开个家庭会。”

李大福眨巴一下眼睛:“是我儿子不养我,怎么要叫我女儿回家呢?”

“你先让她们回来,明天你就晓得了。”李国庆说。

李大福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村长的要求照做了。第二天中午,李大福的两个女儿如约回到家中,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等待着李国庆的到来。过了一会儿,李国庆来了,李国庆走进屋,看到李大福的两儿两女都在家,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感叹这家人的现状。

李国庆坐下来,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然后语气严肃地开口道:“儿子女儿都是父母的孩子,现在父亲老了,无法再自力更生,需要你们赡养。所以,你们自己商量一下,看看谁来负责种田地,给他提供大米和食物;而其他不种田地的人,则需每月按时支付赡养费。”

李大福的大女儿听到这里,立刻皱起眉头表示反对:“我们已经嫁人了,家里的事情实在管不了那么多!”她的态度坚决,似乎不愿承担这个责任。

接着,李大福的二女儿也附和着说道:“是啊,家里的田地财产我们一点份额都没有,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来养活他呢?”她的语气带着不满和抱怨。

李国伟则无奈地摇头,表示自己无力承担这个责任。他说:“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连自己都难以维持生计,又如何能够养活他呢?”他的声音里透着无奈和无力感。

李国伟的大哥听到这些话后,不禁感到十分气愤。他怒视着弟弟,大声斥责道:“成天坐在大树下与别人闲聊,难道钱和粮食会从天而降吗?我愿意帮忙种田地,可以保证他有足够的米饭吃,而且还能随意取用。此外,蔬菜方面,他可以到我们家的菜园里摘取,这样你们只需支付一些油盐费用即可。至于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也会邀请他到我们家去吃顿好吃的。”他的言辞里充满了对弟弟的愤怒和失望。

李国庆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向他们宣告:“这房子和这田地,李国伟的两个姐姐都拥有应得的份额。”接着,他继续说道:“那么,按照我们当前的最低生活标准,你们姐弟三人,每人每月需给予父亲二十块钱。至于平日里若有疾病或伤痛,就由四姐弟平均分摊医药费,你们意下如何?”

李国伟的大哥听后,稍作思索便点头应下。然而,那姐弟三人却如被惊扰的蜂群,纷纷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与坚决的反对。姐妹俩言辞激烈地辩驳道:“在我们李村,向来没有这样的规矩!嫁出去的女儿,哪有回来供养父母的道理?我们坚决不养!”

李国庆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堆道理,试图说服他们。他甚至让李大福立下保证,从今往后不再涉足赌局,仅靠领取生活费度日。然而,那姐弟三人却像吃了秤砣般铁了心,一个劲地摇头,嘴里嘟囔着:“我们没钱啊!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哪还有余钱来供养老头子!”

李国庆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不管你们愿不愿意,父亲都是一定要赡养的,这是你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今天好声好气地跟你们商量,你们却执意不听,只怕等到法院来强制执行的时候,你们需要支付的费用只会更多。”

姐弟三人都觉得李国庆只是在吓唬他们,尤其是那对姐妹花,她们坚信自己占理,就算法院的人真的来了,也不可能强迫她们出钱赡养父亲。李国伟则显得有些怯懦,他心里清楚作为儿子,赡养父亲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他如今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又从哪里去找钱来养活父亲呢?此外,他心中一直怨恨着父亲,如果当年父亲没有放走那只鸡,何玉凤就不会与他离婚,那么他李国伟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因此,他选择与父亲分开过,平日里甚至连话都不愿多说一句,更别提打招呼了。

李国庆看着李大福,语重心长地说道:“大福叔,你去乡里找法庭,把事情跟他们说清楚,他们会给你一个公道的。”李大福听了,点了点头,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决定按照李国庆的话去做。

李大福来到法庭,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法庭的工作人员。法庭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认真地进行了调查和调解。最终,他们真的维持了李国庆原来的调解方案,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李大福的伙食费从每人每月二十块钱提高到了三十块钱。

这下李大福那些儿女们顿时都傻眼了。他们心里暗暗后悔,当初没有听李国庆的话,现在可好,每个月还要多拿出十块钱来。尤其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这十块钱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不情不愿地凑齐了钱,交给了父亲李大福。看着父亲那满意的笑容,姐弟几个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