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步步锦绣 > 第131章 赐官

步步锦绣 第131章 赐官

作者:时梦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09:18 来源:小说旗

听了佑兴帝的话,薛玉瑶的目光,便看向对面的右相等几位大臣。

右相还在看太医署重置的计划书,其实他更偏向太医署重置,如果真像计划书上这样将太医署铺展开来,可以想像几十年后,大兴的繁盛。

但苏尚书忧心的财政问题,也不能忽视,于是他便冲着苏尚书道:“苏尚书,你先问。”

一起共事这么久,谁不知道谁呀,苏尚书知道右相更偏向重置太医署,其实他心中也是意动的。

但管着国家财政大权,每一笔钱的使用,都要花在刀刃上。

太医署重置,前期的摊子就铺的这么大,而且那计划书上展望的未来,需要时间才能看出成果。

苏尚书不可能冒险拨出那么大一笔钱款,万一最后打水漂了怎么办。

“曦和郡主,你所写的太医署重启计划书确实不错,但一开始就将摊子铺得那么大,这一点老夫不认同,这派往各地的医者都还没培养出来,就急急的各地建医署,是不是太急了些。”

听了苏尚书的话,江玉瑶便知道,苏尚书没有将太医署重启计划书全部看完。

但她也没有点明这一点,只答非所问道:“苏尚书把事情想复杂了,各地医署的建立,可以直接以官衙里,还未出售的宅院,拔了一个出来,略加修改就能使用,而非重新修建。”

苏尚书人精一样的人,再联到太医署重置计划书,他因为开支过巨,只看了一半的内容,只怕错过最重要的内容。

便顺着薛玉瑶的话道:“那曦和郡主,你择重点说一说,你对太医署重置的想法?”

薛玉瑶见苏尚书意识到自己错漏了重要内容,又主动询问,便接了话头:“苏尚书,太医署的重置,我大概分为了三步。”

“第一步,选一个试点,招收医徒,甚至医者,太医署重置重中之重的,就是生源,我们可以在培养医者的过程中,完善医学堂的制度。”

“第二步,与各大药铺合作,通过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取药材,同时制作太医署独有成药,一来可以与各药铺交易,也算一种药材物资的置换。

二来,这也是开源,如此太医署有了自己的进项,所有的压力,就不必压在国家财政上。”

“完成前两步,第三步才是太医署的重置,重置之后,先各省府设太医署试行,等省府的太医署运行稳定,再往州城设太医署,最后才是各县。”

“这不是一日之功,所幸我还年少,有时间看着太医署一步步建立起来。”

哪怕薛玉瑶说了制作太医署独有的成药,借此获取进项,但这事也不是说说就成的。

不过苏尚书却松了口气,虽然成药的销路及获取的利益够不够太医署开销另说,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位曦和郡主考虑得很全面。

苏尚书虽然有所松动,但没有表现出来,只道:“我要问的都问完了,各位,有问题就请吧!”

这时太医院的林医正放下手里的医书道:“郡主刚才说,寻一个地方做试点,招收医徒甚至医者,这一点在下能理解。”

“毕竟医徒从头开始学习,就算特别聪慧的,没个五六年,难以出师。”

“而这世上,天资聪颖的毕竟占少数,大多数人学医术,没个八至十年,难以出师。”

“而医者有基础,细心教导个一两年,基本能应对常见病症。”

“可郡主想过没有,等那些医者,将郡主的本事学到手,再离开太医署,或者回归自家的药铺,或者被其他大药铺以厚利诱走,关于这一点,郡主有防范的方案吗?”

薛玉瑶点头:“自是有考虑,太医署医学堂毕业的医者,必须服从朝廷指派,任职时间不得低于五年,五年后可自由选择留下或者离开。”

“但这个只算是附加条件,太医署出来的医学生,有品阶,吃朝廷俸禄,这相当于有名有利,谁会放着官不当,就为了多出的几两银子俸禄,跑到外面的药铺当普通大夫?”

林医正听了这话,赞同地点了点头,这天下的大夫,挤破头都想进太医院,虽然官品低,但好歹也是官呀。

况且各家请他们上门医治,也会另外付诊金,其实俸禄加上出外诊的诊金,一个月下来,也很丰厚。

但这仅限于上都,毕竟上都权贵、世家多。

但就算苦寒的地方,若是在医署中任职,俸禄也有朝廷兜底,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最担心的问题,也有附加条件约束,林医正没有问题,而是扭头跟佑兴帝道:“陛下,郡主编写的这本医书,里面的许多药方,用药极妙,便是微臣,也开不出比这更好的药方,且每个一病例,列举的治疗方案也很全面,这样优秀的医者,不入太医院实为可惜。”

听了林医正的话,佑兴帝对薛玉瑶所编医书的价值,便有了清晰认知,况且她才十四岁,还这么年少,若在医道一途继续钻研,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

心里定了主意,佑兴帝便问在座的各位老大人道:“各位爱卿,可还有问题问曦和。”

这时右相放下手里的太医署重置计划书,看向薛玉瑶道:“曦和郡主,若是在座的各位都通过太医署重置一事,不知道郡主想将试点选在哪里?”

这个薛玉瑶心中也早有选择,便回话道:“威州卫或者金州卫,在我看来,保家卫国的将士,需要医术更好的军医,若军医医术好,可以提高治愈率,这样能极大幅度降低将士的伤亡。”

“而军中,属于病人较多的地方,对于医学堂的学生实操,提供了便利,且两方合作,也算是共赢。”

右相想了想,含笑点了点头,然后起身,面向佑兴帝道:“陛下,太医署重置,利国利民,微臣支持重置。”

有了右相开头,其余几位大人,也纷纷起身赞同。

佑兴帝见此,便开口道:“薛玉瑶进献医书有功,且有此才华,朕不忍其才华埋没,特封你为五品翰林院编撰,希望你以后能编写出更多更优质的医书。”

“另,准其所请太医署重置一事,赐五品太医之职,以金州卫为太医署重置前的试点,总领金州卫医署全部事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