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步步锦绣 > 第61章 定金

步步锦绣 第61章 定金

作者:时梦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09:18 来源:小说旗

薛惟芳自然没意见,也因为萧长熙给女儿单独的新年礼物,是天山雪莲这种珍贵药材,她并没有往旁的上面想。

只以为萧长熙送出雪莲,是希望这样珍贵的药材,能在女儿手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其实萧长熙送出雪莲,确实存了这样的心思。

但他最初准备了两个匣子,另一个匣子里,是他的战利品,一些很适合姑娘家的精品首饰。

但礼物准备派人送出去时,萧长熙又将那匣子首饰给留下。

他不想江家的人误会,他是个轻浮之人,至于为什么这么在乎江家人对他的印象,他并没有去多想,一切都是下意识的行为。

江玉瑶拿着雪莲回到瑶华院,就一头钻进书房,实则进了空间。

将雪莲取出,转移到空间药库中之后,江玉瑶又取了好些药材,开始炮制。

等她将药丸子都搓出来,装入瓷瓶中密封好,将瓷瓶往之前装雪莲的匣子里放时,才发现这匣子的深度有点问题。

江玉瑶将盒底的那一层绒布取出,发现匣底中心位置,有一块不明显的凸起,就尝试性地按了按那四方形的凸起。

只听见细微的咔嚓声响起,底板翻起,露出下面的一封信。

江玉瑶将信取出,发现信还挺厚,打开信封,她从里面取出两页信纸,及一叠银票来。

江玉瑶先将银票放到一边,展开了信纸。

信是萧长熙写的,除了问好外,着重写了补元丹的奇效,希望她再制作一批。

而那叠银票,就是购买补元丹的定金,因为萧长熙也不知道补元丹的价值,但能补充人体一天所需要的消耗,这丹药的耗材肯定不便宜。

江玉瑶看完信,将信放下,转身取了笔纸,给萧长熙回了信后,就又取了好些药材,动手制作补元丹。

江玉瑶一边炮制药材,一边想着萧长熙信里,希望她长期提供补元丹的事情。

她因为有空间,手中根本不缺高年份且珍贵的药材,所以补元丹只要想做多少,就能做多少。

但这不意味这丹药属于平价丹药,若是用来提供给军中的斥侯,成本可就太高了。

这般想着,江玉瑶下意识自言自语起来:“看来得想办法改良补元丹的丹方,保留效果的同时,把成本降下来,或者想出更平价的替代物。”

等将补元丹做出来,同样装瓶密封后,江玉瑶将回信,放回匣子机关内,然后复原,铺好绒布,再将装药丸的小瓷瓶整齐摆好。

便拿着匣子从空间出来,去了正院,将匣子交给娘亲。

薛惟芳这里,刚巧将回礼都准备好,便一起装车,派人送往威州卫。

忙完年礼的事情,眨眼到了除夕,福寿院中,江家三房齐聚一堂。

往年年夜饭都是在正院吃,吃完之后,薛惟芳会给小辈们一人一个装满金银锞子的荷包,这个不是压岁钱,只是给孩子们打赏下人用的。

但今年年夜饭过后,薛惟芳没有任何表示。

黄氏等了又等,见薛惟芳没动静,便轻轻扯了扯女儿的衣袖。

江玉琳接到自家娘亲的暗示,便一脸天真地开口:“二伯母,今年给我们打赏下人用的金银锞子,还是小金鱼、小葫芦,小如意吗?”

薛惟芳自然知道这个侄女的心思,却没揭穿,只淡淡地回话道:“今年不归我管家,我也不知道老爷今年对金银锞子,是不是有新要求。”

这话一出,江振旭只觉一耳光扇在脸上,脸上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

往年这些东西,他都是吩咐江白,去正院知会薛惟芳一声,而她从来也不说什么,都会按照他的吩咐,给准备好。

可自从大哥给他看过府里一个月开销的账本后,江振旭就让大嫂需要支银子,直接跟他说,他没再用过薛惟芳的嫁妆银子。

进入腊月,金银锞子的事情,他有吩咐江白去办,但江白去银楼问过后,他才知道往年薛惟芳给孩子们准备的,各种精巧且寓意好,又充满趣味造型的金银锞子,不说原材料金银需要不少,就是工本费都不便宜。

他手里卖字画的那点钱,根本经不住这种奢侈的消耗。

而且通过江白,江振旭也知道,每年年节里所谓打赏下人的金银锞子,其实也没到下人手里,孩子都各自收着。

而形成这种规矩的起因,是文韵跟他吹了枕头风,他转身就让江白给薛惟芳递了话,这就是让江振旭觉得打脸的原因。

江老太太自然知道事情的始末,见次子有些下不来台。

便开口道:“今年因为文杰借用振旭的名头,做了不少违法的事情,家里光是收尾善后,就舍去不少钱财去。”

“而自十月开始,正院、瑶华院、长松院及我这福寿院的支出,是芳娘在负担。”

“老大一家,也独自负担了他们那一房的支出。”

“老三,你还在读书,手里没有什么营生,所以你这一房的支出,加上仙兰院、琬月院的支出,都是你二哥在负担。”

“但人呢不能总依靠旁人,你该想一想自食其力的事情了。”

这事三老爷江振曜知道,只是他和黄氏,依靠二房习惯了,所以即便知道了,但江振旭没与他们说开,夫妻俩便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这会儿江老太太将话说开,江振曜不好再装傻充愣,但他手里存的那点银子,根本买不起好地段的铺子,再加上进货之类的,都需要银子。

他便为难地开口:“娘,儿子也不想给二哥增添负担,可儿子要读书,尤其是开年后秋闱在即,儿子实在分不出精力赚钱养家。”

江老太太看着找借口推脱的幼子,掩住眼里的失望,淡淡地开口:“老三,你也有三十了,秋闱也参加了三次,若今年秋闱仍考不上举人,你对以后有什么想法?”

“自然继续读书,接着考。”江振曜理所当然地回话。

江老太太便知道,幼子这是靠着老二两口子,富贵日子过上瘾,不想再去吃苦。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你愿意读书自然是好事,但老三,你娘我老了,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待我去了地下,你们三兄弟是要分家的,难道分家后,你只埋头读书,指望着你的兄弟养着你和你的妻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