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就问你后不后悔 > 第14章 都变了

就问你后不后悔 第14章 都变了

作者:快乐的小橙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1:58 来源:小说旗

杨小胖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从1977年开始,高考改革了,以前都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那时候不讲究考试成绩,直到1977年,才发生了高考的改变,凭成绩录取。

在以前的时候,只要你有人推荐,单位推荐,然后你就可以读大学,那时候读大学,不但不需要学费,而且还有生活补助,读完大学之后还可以分配工作,国家分配工作。

这样的话,大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就业压力,因为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工作之后,就可以在单位工作,也就有了劳保和各种工资,然后单位有福利分房。

解决了自己的工资和房子,一般情况下有职工子弟小学,上学的问题就解决了,那时候工会还给这些大龄单身的大学生,安排相亲,也解决了婚姻问题。

但是从1977年之后,高考分数才能被录取,这就导致了上大学需要自己的真才实学,杨小胖发现就是从这开始改变了。

随着高考的改革,两千年之后,就变成了先考试,再报专业学校,这就给了人更多的选择机会,随着高考的改革,也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前的人才和现在比不一样。

因为大学扩招之后,需要收取学费,教育这时候已经产业化,你要想上大学就得交学费,至于说你吃不吃饭,那是你个人的问题,反正你交了学费之后就得交住宿费,你必须在学校居住,至于说你在哪里吃饭,那是你自己的自由。

你上大学的费用由你的家庭进行提供,你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自己去找工作,生产资料从国家的统一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充满了竞争。

杨小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同时也意识到了,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来越不行,竞争产生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种所谓的竞争,可以是科技方面的,也可以是劳动力方面,但具体到个人的时候,就体现在家庭条件背景,个人身体素质,包括个人的智商,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

杨小胖通过研究发现,自己贫穷也是有原因的,首先自己的养父只是一个农民,说白了精神还有点问题,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国民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算是真的,因为精神多少有点不正常,所以只能通过放羊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谋生。

从198几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来了,农村实行了责任田承包制度,你需要交农业税,然后呢,你自己亲自耕种,这样的话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温饱,只能保证你饿不死,绝对不能够保证你过上小康生活。

人家别的父母都可以外出打工,或者说做点小生意,自己的养父只能够放羊,养殖行业存在一定的天灾**,这种是属于有一定风险性的经济活动。

再加上自己的养父有点问题,所以能够维持生存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再加上自己这个小婴儿,根本没办法提供任何劳动力,所以贫穷也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当自己的养父去世之后,杨小胖同学上小学的时候,和同村的人虽然经济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彼此之间并不太明显。

杨小胖同学清楚的记得,那些同学有的家庭过得也不好,有的是因为竞争失败的缘故,有些是因为不公平的原因,所以最终导致了贫穷。

因为都是在村里面上小学,人家有钱人已经去县城买房子安家落户了,只有穷人才会选择村里。

虽然村里也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但彼此之间差距并不大,等自己读初中的时候才发现,人家现场那些小朋友见多识广,因为人家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城市的环境要往往优先于农村,那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为了发展工业,也就牺牲很容易,利用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的剪刀差,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经济活跃度,要远远高于农村,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商品,也可以吸收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因为一个农民除了正常的耕种之外,还有时间可以打零工,农村没有办法提供生产资料,也没有办法提供生产方式,所以只能够来到城市。

因为一个农民来到城市,他没有住的地方,他需要吃穿,他需要挣钱回家,无形当中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为这个农民要消费,只要他需要正常的生存需求,他就必须花钱。

杨小胖明白了自己为什么穷,也想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人家三代人的努力,自己只是十年寒窗苦读,双方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别看杨小胖同学是一个宿舍的舍友,大家都在同一所大学上学,杨小胖就发现每个人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也不一样,人家有的人只是走一个过程,而自己需要拼命的努力,也赶不上人家出生的起点!

努力只能够保证自己进步,不能够保证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因为金钱到了一定数额,就会产生巨大的利润差距,所以杨小胖一辈子也追不上人家,这是只在正常的打工情况下。

如果对方的家庭能够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渠道,那杨小胖同学就算再活五百年也没用,想要开豪车住别墅,就别指望着正常的打工,正常的工作,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天让杨小胖同学在图书馆里彻底想明白了,自己如果想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绝对不能够老老实实的去打工,如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去赚钱!

可是这个钱非常的难赚,张磊可以一天消费几万元,因为人家有个好爸爸,自己一天也就十几块钱,辛辛苦苦去打工,也不过几百块钱。

人家那几万块钱自己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所以杨小胖的大脑里迅速想出来了,这些有钱人通过他们特有的关系和渠道,这是他们的生产资料,他们通过生产资料的优势,才能够通过生产关系的方式去赚钱。

这些人赚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自己,自己绝对不可以按部就班的去生活,如果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杨小胖同学认为就是要有钱,如果说靠打工,不可以的话,那就必须搞点别的!

杨小胖同学想得非常清楚,只有从这些有钱人身上搞钱,自己才能够迅速发家致富,这种事情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所以杨小胖同学在找这些有钱人的时候,就必须想个办法,因为这些有钱人都非常聪明,因为如果一个有钱人是傻子,早就被骗子骗得倾家荡产了。

杨小胖同学开始思考,这些有钱人怎么变成有钱人的?

毕竟改革开放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公平,那是分到的东西,但是在人脉关系和渠道上,确确实实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比如人家有一个亲戚,人家就可以办点事儿,人家甚至可以知道你不知道的,所以人家有人生规划,而你只是靠运气。

一次两次的运气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每天点点滴滴的差距,就会让自己和别人产生巨大的差距。

杨小胖同学在宿舍聊天的时候,也曾经和别的舍友说过,人家舍友就说了,我大一计划过掉英语四级,然后过掉计算机二级,大二的时候呢,开始练习英语口语,准备雅思托福考试,大三的时候呢,开始研究一下去哪所学校,大四的时候就准备考试,大学一毕业就出国留学。

杨小胖同学当时就目瞪口呆,刚刚入学的学生就有这样的思维,自己和人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因为人家没有必要考虑经济的问题,没钱了,找爸妈!

杨小胖同学听到这里就没话说了,因为人家有爸妈,自己他妈的是个孤儿,想钱的话还得自己想办法,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杨小胖同学认为两句话说的非常对,人家有的是背景,自己有的只是背影,人家的父母都替自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完全靠自己,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公平!

另一个同学每天就吊儿郎当过日子,考试的时候60分万岁,多一分流泪,少一分浪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多一分感觉自己的努力,坐过头了,没必要这么努力,这不纯属浪费吗?

少一分浪费,浪费自己的补考钱!别人都是少一分流泪,那是因为后悔不够努力,多一分浪费,是因为根本没必要。

后来自己一问才知道,人家就是来大学混个毕业证,连大学毕业之后去哪里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定下来了。

甚至人家的父母已经提前准备好房子,大学毕业就相亲,然后就准备结婚,什么都不用,只要平平安安,把大学读下来就行。

杨小胖同学目瞪口呆,没想到人家的人生如此顺利,自己的人生如此困难,这他妈就叫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