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就问你后不后悔 > 第73章 秘密调查

就问你后不后悔 第73章 秘密调查

作者:快乐的小橙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1:58 来源:小说旗

这个犯罪团伙可不简单,至少杨小胖认为自己不能够轻举妄动,否则绝对是灭顶之灾,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如果说公安分局的这个副局长,已经成了保护伞,那就可以肯定,这绝对是一个黑恶势力。

这些人不但有钱,而且还有一定的权利,天天时间非常富裕,在地方上违法犯罪,来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肯定是一个不小的团伙,自己必须小心一点。

杨小胖假装傻乎乎的,假装相信这就是事实,依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给了自己一个案子来调查,不过这并不重要,至少自己知道了这三个人,这件事情不简单,肯定以后还会发生别的事情。

现在自己人单势孤,必须想办法拉几个人,中国的人情世故就是这个样子,你照顾我,我才会选择照顾你,你没有给我利用的价值,那你就滚一边儿去,没人搭理。

可是自己如果站队的话,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维护这个社会的国家公平正义,是自己工作的任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既然公安分局的副局长已经不可靠了,那么自己就应该向上级部门偷偷举报,毕竟自己是一个警察,肯定懂得一些警察的反侦察支持。

绝对不能够采用手写的文字,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保护伞究竟还有谁?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举报呢?

打电话杨小胖觉得不靠谱,首先声音就是一个问题,只要对方能够听出来是自己,估计人家马上就能够找到自己,毕竟如果对方的保护伞通风报信,那自己绝对是跑不掉了。

如果采用电子邮件,人家可以采用物理的办法,首先通过网上定位,确定你的Ip地址,然后就可以找到这台电脑,最终找到电脑上硬盘的串码,到时候自己也跑不掉。

如果采用写信的方式,还有可能被别人拦截,因为人家的保护伞可以审查,不到一定的级别,你肯定没有办法弄进去。

如果采用打印机的方式,这年头打印机品牌不多,打印纸虽然有差别,给对方提供了一定的范围线索,所以自己还是得小心一点。

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从报纸上剪文字,然后消除自己的指纹,再将事实讲清楚之后,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投到信箱里,唯一的可能就是,信件根本到不了高层。

这怎么办?本地人已经不敢相信了,您自己身边的人,同时也不敢相信,哪怕是工作单位的人,也有可能出卖自己。

这一点杨小胖有深刻的认知,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去买一台二手打印机,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再弄一台笔记本,估计就没人能够想得到了。

新东西有人调查,旧设备没有人会注意,于是杨小胖同学在下班之后,购买了一台二手打印机,同时又购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商家送了一包纸。

这就准备好了,将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写清楚之后打印下来,现在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邮寄出去。

信封,这个东西不太好,毕竟你在哪里购买的,商家在哪里投放,这个是有市场的,自己偏偏还没有什么信封,这怎么办?

说来也是巧合,既然写信,有可能查地址,那么退回去的信件,是不是就没有人注意了?

杨小胖觉得自己非常聪明,特意选到市公安局的一个领导,知道对方的名字,也知道单位的地址。

所以决定写一封这样的信,邮寄地址和发信地址反一个过来,这样就没有人注意了。

信封的问题非常好解决,自己上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信封,那还是张磊的,这下好办了,将东西塞进去,必须带着手套,保证没有留下指纹,弄好之后放进一本书里。

杨小胖现在调查一个新的案件,主要是一起入室盗窃案,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偷,去了一家工厂,偷了三万多块钱现金。

这个小案子,因为是在城乡结合部,这就比较好玩了,杨小胖在附近调查的时候,发现刚好有一个中国邮政的邮筒,附近有没有商店,就在马路边上。

更巧合的是附近也没有摄像头,就在自己调查案件的地方,这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也就是城乡结合部,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自己调查的时候刚好停电了,原因不清楚,一个人离开的时候看到路边没人,就从包里拿出这封信,直接扔了进去,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杨小胖的反常逻辑思维,果然起到了作用,这封信到了地方之后,邮局经过确认,发现反过了,所以就选择退信的方式回去了。

短短两天的时间,这位是公安局的领导上班的时候,秘书突然给自己一封信,“领导,这是您的信,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地址填反过了!”

这位领导也比较奇怪,自己明明没有写信,再加上自己就在公安局上班,于是便打开一看。

看完之后非常气愤,原来还有这样的黑恶势力,举报的这三个人自己都听说过,一直想找对方的证据,就一直找不到。

这封信如果是真的,说明三个人勾结在一起,这肯定是一个特大的黑色组织,危害当地的人民群众,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但是这个案子非常重大,自己不敢轻易做决定,所以选择隐藏下来,“这是我不小心弄错了,我知道了你走吧。”

领导,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默默的点起来香烟,不得不思考一下,王一龙,这个人可不简单。

公安分局的副局长,如果真的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究竟是谁提拔的?背后还有没有保护伞?

这种事情都不好说,建筑公司的老板,负责拆迁的人,这些人搅合在一起,一时半会儿弄不清楚,这件事情只能秘密的调查。

举报人到底是谁?这一个人手里有没有证据?如果有证据的话,能够核实这些证据,又可以将这些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想想就觉得开心,在公安系统就是这个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