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际涤荡 > 第133章 远航

星际涤荡 第133章 远航

作者:飞猪不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3:55 来源:小说旗

极光号的主引擎释放出低沉的嗡鸣。约翰逊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移动,调整着各项参数。晶体中解译出的技术让他们对引擎进行了一系列改造,现在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等离子流稳定,能量曲线符合预期。\"他报告道,\"新的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张岩正在监测空间跃迁装置的数据:\"量子态预热完成。晶体提供的校准方法确实有效,误差率降低了整整两个数量级。\"

\"神经网络已经与导航系统完全同步。\"艾琳说,\"现在可以直接感知引力场的细微变化。这让路径规划变得容易多了。\"

莫琳做了最后的确认:\"Z-7,各系统状态?\"

\"所有系统正常。\"Z-7回应,\"新增设备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达到98.7%,远超预期。\"

\"很好。\"莫琳说,\"开始起飞程序。\"

极光号缓缓升空。改良后的引擎不仅效率更高,运行时的震动也小了许多。船体周围笼罩着一层若隐若现的能量场,这是晶体技术带来的新型防护系统。

\"即将进入小行星带。\"艾琳的神经网络已经绘制出详细的航行路径,\"建议采用新开发的微跃迁技术。这可以大大降低与陨石相撞的风险。\"

\"同意。\"莫琳转向约翰逊,\"准备微跃迁。\"

约翰逊启动了跃迁模块。这套系统采用了晶体中记载的量子定位技术,可以在极短距离内实现精确跳跃。不同于传统的大范围空间跃迁,这种微跃迁更适合在复杂环境中航行。

飞船的能量场突然收缩,形成一个精确的几何结构。约翰逊曾说过,这种结构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跃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首次跃迁准备就绪。\"他报告,\"目标坐标锁定。\"

\"执行。\"莫琳下令。

极光号瞬间消失,又在十几公里外重新出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船员们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完美。\"张岩检查着数据,\"位置误差不到一米。这比我们之前的最好成绩还要精确一百倍。\"

\"节省下来的能量也很可观。\"约翰逊补充道,\"按这个效率,我们的能源储备完全足够支撑整个航程。\"

艾琳的神经网络持续监测着周围环境:\"下一个跃迁点已经标记。注意右前方那块不规则的陨石,它的自转可能会影响引力场计算。\"

\"收到。\"约翰逊微调参数,\"已经将这个因素纳入计算。\"

极光号继续用这种跳跃的方式前进。每一次跃迁都精确地避开了航路上的障碍。那些体积庞大的陨石从飞船两侧掠过,却连能量场都无法触及。

突然,张岩注意到一个异常读数:\"等等,前方的磁场强度在急剧上升。\"

\"发现源头了。\"艾琳说,\"一颗富含铁镍的小行星正在释放强磁场。这种干扰可能会影响跃迁定位。\"

约翰逊立即调整策略:\"改用常规推进。在这种磁场环境下,微跃迁风险太大。\"

极光号的速度降了下来。强大的磁场让周围的空间出现轻微扭曲,能量场也随之波动。但改良后的防护系统经受住了考验,保持着稳定的运行状态。

\"有意思。\"张岩研究着扫描结果,\"这颗小行星的磁场结构很不寻常。某些磁力线的排列方式,让我想起了晶体中记载的一种古代技术。\"

\"确实很像。\"约翰逊说,\"如果我没记错,那种技术是用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道刺目的光芒突然从小行星表面迸发。强大的电磁脉冲瞬间笼罩了极光号。

\"防护场受到冲击!\"Z-7报警,\"能量水平波动剧烈。\"

\"启动备用防护。\"约翰逊果断操作,\"转移部分动力输出。\"

艾琳的神经网络突然捕捉到一个异常现象:\"这不是普通的电磁爆发。脉冲中包含着某种调制信号。\"

张岩立即开始分析信号内容:\"这种编码方式...和晶体中记载的通讯协议很相似。\"

\"尝试译码。\"莫琳命令。

几秒钟后,一串清晰的信息出现在显示屏上。那是一段航行警告,提醒过往的飞船注意这片区域的特殊磁场现象。

\"这是某种自动警示装置。\"约翰逊推测,\"可能是古代文明留下的。\"

\"不只是警示。\"艾琳说,\"信息中还包含了一些技术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帮助飞船更好地应对磁场干扰。\"

张岩已经将这些参数输入了防护系统:\"确实有效。能量场的稳定性提高了至少30%。\"

磁场的强度开始逐渐减弱。极光号继续前进,很快就离开了这片危险区域。

\"检查各系统状态。\"莫琳说。

\"动力系统正常。\"约翰逊报告,\"刚才的冲击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害。\"

\"防护系统也完好。\"张岩说,\"而且我觉得这次经历对我们很有帮助。至少证明了改装后的设备确实能承受这种级别的电磁干扰。\"

\"前方出现新的障碍。\"艾琳突然说,\"一片高密度陨石群。单纯依靠微跃迁可能无法安全通过。\"

显示屏上出现了令人生畏的画面。密密麻麻的陨石堆积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使得它们的运动轨迹极其复杂。任何闯入这片区域的物体都可能被卷入这种混乱的运动中。

\"常规航线需要绕行。\"Z-7计算道,\"那将增加至少47小时的航行时间。\"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莫琳说,\"有没有其他选择?\"

张岩思考片刻:\"也许可以尝试晶体中提到的一种特殊跃迁技术。不是在空间中跳跃,而是临时进入一个较高的维度,以此来绕过这些障碍。\"

\"风险评估?\"莫琳问。

\"理论上是可行的。\"张岩说,\"晶体中有详细的操作流程。但我们从未实践过这种技术。\"

\"神经网络可以协助计算。\"艾琳说,\"高维跃迁需要极其精确的路径规划,这正是改良后的导航系统的强项。\"

约翰逊检查着设备状态:\"动力系统的承受能力没有问题。但需要重新配置能量分配比例。\"

\"给我们多少准备时间?\"莫琳问。

\"15分钟就够了。\"张岩说,\"主要是重新校准跃迁装置的参数。\"

莫琳环视众人:\"各位觉得呢?\"

\"值得一试。\"约翰逊说,\"这是个检验新技术的好机会。\"

\"同意。\"艾琳说,\"而且从长远来看,掌握这项技术对我们很有帮助。\"

\"那就开始准备吧。\"莫琳决定,\"要特别注意安全保险措施。\"

张岩立即开始重新编程。他调出晶体中的相关资料,仔细核对每一个参数。约翰逊则在调整动力系统的输出模式,为即将到来的高维跃迁做准备。

\"有个发现。\"艾琳突然说,\"神经网络在分析晶体数据时发现,这种高维跃迁技术似乎是专门为应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

\"你是说,他们预料到会有飞船需要穿越这片陨石带?\"张岩问。

\"很可能。\"艾琳说,\"这片陨石带的位置,正好在去往信号源的必经之路上。\"

\"所以这又是一次考验?\"约翰逊若有所思,\"他们想看看我们能否掌握这项技术。\"

\"准备工作完成。\"Z-7报告,\"所有系统就绪。\"

莫琳最后检查了一遍各项数据:\"开始跃迁程序。所有人系好安全带。\"

极光号的能量场发生了奇特的变化。原本笼罩在船体外的能量开始向内收缩,在特定的位置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几何图案。

\"能量构型已锁定。\"张岩说,\"这个结构将帮助我们在高维空间中保持稳定。\"

\"动力输出正常。\"约翰逊报告,\"能量水平在预期范围内波动。\"

\"神经网络已经建立了跃迁路径。\"艾琳说,\"全程将持续4.7秒。\"

\"执行跃迁。\"莫琳下令。

极光号的船体开始微微震颤。众人的视野突然变得扭曲,仿佛整个空间都在折叠。这种奇特的感觉只持续了不到5秒,然后一切恢复正常。

\"跃迁成功。\"Z-7确认,\"我们已经安全通过陨石带。\"

\"损耗评估。\"莫琳问。

\"能量消耗在预计范围内。\"约翰逊报告,\"所有系统运转正常。\"

\"有意思的是,\"艾琳说,\"这次跃迁的实际用时和晶体中记载的完全一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这不是巧合。\"张岩说,\"他们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每个细节都经过精确计算。\"

约翰逊查看着航行数据:\"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应该能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前提是不再遇到类似的障碍。\"莫琳说。

\"神经网络没有探测到其他异常。\"艾琳说,\"但考虑到刚才的经历,我们最好保持警惕。\"

\"也许还会遇到更多'考验'。\"张岩说,\"这似乎是他们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来检验学习成果。\"

\"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一项新技术。\"约翰逊说,\"而且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突然,一阵轻微的震动传来。极光号的能量场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发生什么了?\"莫琳问。

\"某种能量干扰。\"约翰逊说,\"但强度很低,不足以影响飞船的正常运行。\"

\"源头在前方。\"艾琳说,\"似乎是一片特殊的空间区域。那里的物理规律出现了某种扭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