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人在树上,天降百万勤王之师 > 第201章 新式蹴鞠

人在树上,天降百万勤王之师 第201章 新式蹴鞠

作者:灰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24:39 来源:小说旗

自从朱由检亲自下旨将蹴鞠运动定为全民运动并大力推广后。

短短两年的时间,蹴鞠运动就成为了大明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坊间的职业蹴鞠队与业余蹴鞠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革新浪潮下被打开的思维,在这一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蹴鞠运动开始普及没多久,就有人从中嗅到了商机。

坊间快速出现了商业赛事。

这也催生了大量职业蹴鞠队的诞生。

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蹴鞠总署举办了第一届“大明杯”。

大明蹴鞠总署,是朱由检专门下旨新设的。

就是为了更好的将蹴鞠运动在大明推广成为全民运动。

蹴鞠总署——负责制定和完善蹴鞠比赛的规则。

包括场地规格、比赛时间、参赛人数、计分方式等。

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使蹴鞠运动有统一的标准可循。

组织赛事:统筹安排各类蹴鞠比赛。

如定期举办全国性的蹴鞠大赛。

包括地方队伍的预选赛、淘汰赛以及最终的总决赛等。

也会组织一些特殊的赛事,如宫廷蹴鞠赛、节日蹴鞠表演赛等,以增加蹴鞠运动的影响力和观赏性。

球员管理:对蹴鞠球员进行登记注册,建立球员档案,记录其比赛表现、技术水平等信息。

同时,负责球员的转会、招募等事务,规范球员的流动,保障球员的权益。

裁判培养与派遣:设立专门的蹴鞠裁判培训体系,培养专业的裁判人员,提高裁判的执法水平。

根据比赛的规模和重要性,合理派遣裁判,确保比赛的公正裁决。

推广普及:通过各种方式推广蹴鞠运动。

如在各地设立蹴鞠教习所,培养蹴鞠人才,向民众传授蹴鞠技艺。

制作和分发有关蹴鞠的书籍、图谱等资料。

宣传蹴鞠的文化和价值,提高民众对蹴鞠运动的认知和参与度。

大明蹴鞠总署衙门下设赛事司、球员司、裁判司、推广司。

总署衙门——设署督一人,正三品,总揽蹴鞠总署事务。

左右副署督两人,从三品,协助署督工作。

赛事司:设司正一人,正四品。

主管赛事司全面工作,负责策划和组织各类蹴鞠赛事,包括全国性的大赛、地方赛事以及特殊场合的表演赛等。

赛事策划郎,两人,从四品。

负责具体赛事的策划,如赛程安排、赛制制定、比赛场地和时间的确定等细节工作。

赛事执行尉,四人,正五品。

具体执行赛事组织工作,包括参赛队伍的联络、比赛物资的准备、现场秩序的维护等。

球员司:设司正一人,正四品。

领导球员司事务,负责蹴鞠球员的注册、转会、等级评定等管理工作。

球员注册典簿,两人,从四品。

主要负责球员的注册登记工作,建立和管理球员档案。

记录球员的基本信息、比赛经历、技术特点等。

球员转会判官,三人,正五品。

负责球员转会事务的审批和监管,确保转会过程符合规定、平衡各球队的球员资源。

球员培训督教,三人,从五品。

负责组织和监督球员的培训工作。

包括设立训练课程、选拔优秀苗子、培养专业教练等事务。

裁判司:司正一人,正四品。

主持裁判司工作,负责蹴鞠裁判队伍的建设、管理和监督。

裁判选拔令史,两人,从四品。

负责选拔和招募合格的裁判人员,制定裁判选拔标准和程序,组织选拔考试和面试。

裁判培训博士,三人,正五品。

承担裁判的培训任务,传授裁判规则、执法技巧。

组织模拟比赛执法实践,提升裁判水平。

裁判监督御史,三人,正五品。

在比赛期间对裁判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处理裁判争议和违规行为,维护裁判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推广司:司正一人,正四品。

领导推广司,负责蹴鞠运动在全国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文化宣传主簿,两人,从四品。

通过各种媒介,如书籍、画册、戏曲等形式,宣传蹴鞠文化,制作蹴鞠赛事的宣传资料。

民间推广从事,四人,正五品。

深入民间,组织蹴鞠活动,在学堂、社区、集市等地开展蹴鞠表演、培训和比赛。

激发民众对蹴鞠的兴趣。

国际交流舍人,两人,正五品。

负责与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行蹴鞠文化交流,组织对外赛事或访问活动。

不过,国际交流舍人这个职务估计是整个蹴鞠总署最清闲的闲职。

毕竟,大明周边已经没有其他国家了................

在大明推行普及的蹴鞠运动的正式官方名称应该是——新式蹴鞠。

因为,在朱由检的建议下。

新式蹴鞠以古代蹴鞠结合了后世足球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规则玩法。

老祖宗的精髓不能丢,创新也要有。

于是,新式蹴鞠便应运而生。

新式蹴鞠——场地采用现代球场的规格。

但两端的球门更换为高2米、宽3米的古代鞠室球门。

分别位于球场两端底线中央,距底线1米处。

球场中央设置一个圆形区域,直径10米,作为特殊的“蹴鞠圈”。

参赛每队上场11人,包括守门员、后卫、中场和前锋。

比赛设主裁判一人,助理裁判2人。

具体比赛规则是:上下半场各40分钟。

比赛开始前,双方队长在蹴鞠圈中央进行猜硬币决定开球权。

开球方一名球员将球踢向对方半场,比赛正式开始。

球整体越过对方鞠室的门线即为进球。

进球后由失球方在中场线中点开球继续比赛。

球员可以使用除手(守门员在规定区域内除外)以身体部位触球。

传球方式借鉴古代蹴鞠的技巧动作,如“肩背停球转身”等。

若成功做出特定古代蹴鞠技巧动作且连续传球5次以上。

可获得一次在鞠室前沿直接射门且对方守门员不得用手阻挡的机会。

特殊阶段(上下半场最后十分钟。)

进入蹴鞠圈:比赛进行到上下半场各30分钟时,进入特殊时段。

此时,双方球员需要努力将球带入蹴鞠圈。

在圈内可以使用古代蹴鞠的对抗规则,允许合理的身体碰撞和争抢。

但不能使用危险动作,如肘击、踢踹等。

得分规则:在蹴鞠圈内,一方球员将球踢入对方鞠室可获得2分。

若在圈内连续颠球十次以上且成功将球传出圈外。

可在鞠室前沿获得一次直接任意球机会。

若一方球员能在圈内控制球3分钟以上,可获得一次点球机会。

点球就在蹴鞠圈中央点进行。

守门员只能在鞠室门线移动防守。

若常规与特殊阶段结束后平局。

每队选派5名球员,依次在蹴鞠圈中央进行点球决胜,规则同特殊阶段的点球规则一致。

若5轮过后仍然平局。

则进入一对一决胜。

即一名球员在蹴鞠圈中央面对守门员射门,直至决出胜负。

另外就是比赛用球。

球壳由十二片皮子制成,采用密砌方式缝合,不露线角,做工精致。

材料以熟硝处理过的黄革为外皮材料。

内部以猪或牛的膀胱为球心,充气后外面再包以软牛皮。

新式蹴鞠既保留了一些古代蹴鞠的特色又融合了后世的新玩法。

朱由检对新式蹴鞠的玩法设计很是满意。

并特意让大明蹴鞠总署为自己派了个专门的皇家蹴鞠教习团队。

以便得空的时候练习一下新式蹴鞠。

既能作为休闲娱乐项目,又能锻炼身体。

可谓是一举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