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抗战谍战在京城开小酒馆 > 第11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

李翠莲望着赵子龙,神色中带着一丝坚定:“赵大哥,我现在什么行李也没有了,身无长物。你开的有小酒馆,我无论如何都要去小酒馆帮忙。”

赵子龙有些犹豫:“妹子,这活儿可不轻松,你刚经历了这么多事,应该好好休息。”

李翠莲急忙说道:“赵大哥,你救了我,又给我买衣服鞋子,我不能就这么闲着。再说了,我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在老家的时候,啥活儿没干过呀。”

赵子龙看着她那坚决的样子,知道拗不过她:“妹子,那行吧,可要是累着了,你可得跟我说。”

李翠莲脸上绽放出笑容:“赵大哥,您放心,我保证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

夜幕降临,如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笼罩了整个城镇。小酒馆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那灯光在黑暗中摇曳着,仿佛是在努力抵御着夜色的侵袭。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酒气和人们的喧闹声,几桌客人正围坐在桌旁。靠近门口的一桌,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正高声谈笑着,他们的脸庞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红光。

“嘿,老张,听说东边那片地又要被征去建工厂啦!” 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大声说道,手中的酒杯高高举起。

被唤作老张的男子回应道:“可不是嘛,这世道变得快,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说罢,与那胡茬汉子碰了碰杯,“咣” 的一声,酒杯不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管他呢,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 另一个光头汉子插话道,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在酒馆的角落里,坐着两个穿着长衫的文人模样的人。其中一人轻抿一口酒,缓缓说道:“如今这局势动荡,民生艰难啊。”

另一人微微点头,叹气道:“但咱们也只能在这小酒馆里发发牢骚,又能如何改变呢?”

这时,中间那桌的一个老者插话进来:“年轻人,莫要这般悲观。只要咱们老百姓团结一心,总会有出路的。”

旁边的年轻人应和道:“是啊,大爷说得对。咱们先不想那些烦心事,喝酒喝酒!”

他们的笑声、争论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让这小小的酒馆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爱四爷在柜台后忙碌着,脸上带着笑意,时不时与熟客们搭几句话。王云和宋银萍穿梭于桌椅之间,端着酒菜,脚步匆匆。

就在这喧闹与嘈杂中,小酒馆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让人们暂时忘却了外面的纷纷扰扰,沉浸在这片刻的欢愉与温暖之中。

“哟,子龙啊,这姑娘是?” 郭半仙捋了捋下巴那稀疏的胡须,目光在李翠莲身上来回打量。

赵子龙笑了笑,说道:“郭半仙,这是李翠莲姑娘,刚经历了些磨难,以后就在咱这小酒馆帮忙了。”

李翠莲微微颔首,礼貌地向郭半仙问好。

郭半仙笑着点头:“好,好,看着就是个伶俐的姑娘。”

到了小酒馆,李翠莲二话不说就开始忙活起来。她目光迅速扫过整个酒馆,手脚麻利地收拾起桌子来。

只见她先将桌上的残羹剩饭迅速清理进托盘,然后拿起一块干净的抹布,用力地擦拭着桌面。

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擦拭完桌子,她又马不停蹄地去整理板凳。她把歪歪斜斜的板凳一一摆放整齐,还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板凳是否稳固。

那股认真劲儿,仿佛这小酒馆就是她自己的家,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坐在一旁的爱四爷看着李翠莲忙碌的身影,不住地点头,“这姑娘真不错!这下小酒馆人手齐全了。”

旁边的客人也纷纷附和道:“是啊,瞧这姑娘干活多利索,赵子龙你可真是有福气。”

李翠莲听到大家的称赞,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下,脸上却泛起了一丝红晕:“各位爷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她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收拾完这一桌,又赶紧去了另一桌。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完成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赵子龙在一旁看着李翠莲如此卖力地干活,心中既感动又有些心疼。他走上前去,轻声说道:“翠莲妹子,累了就歇会儿,别把自己累坏了。”

李翠莲抬起头,给了赵子龙一个灿烂的笑容:“赵大哥,我不累,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说完,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一阵忙碌之后,难得清闲下来。

赵子龙将李翠莲、王云、宋银萍、爱四爷和李春都召集在一起。

众人到齐后,赵子龙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各位,今天把大家聚到这儿,是想给大家互相介绍介绍。咱们以后在这一块儿生活做事,彼此熟悉熟悉,也好有个照应。”

他先看向李翠莲,眼中带着温和与欣赏,“这位是李翠莲姑娘,她可是个勤劳善良的好姑娘。之前经历了不少难事,但一直坚强勇敢。如今来到咱们这儿,以后就在小酒馆帮忙。”

李翠莲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微微欠身向大家行礼,“各位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接着,赵子龙指向王云,“这位是王云,为人豪爽,是个大女侠。”

王云爽朗地大笑起来,“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然后,赵子龙又介绍起宋银萍,“这是宋银萍,心灵手巧,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儿。”

宋银萍微笑着点头示意,“很高兴能认识你,翠莲。”

赵子龙接着看向爱四爷,“这位是爱四爷,在咱们这一带那可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有啥事儿咱们都能跟四爷讨教讨教。”

爱四爷捋了捋胡须,“子龙过奖了,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忙。”

最后,赵子龙介绍李春,“这是李春,年轻有干劲儿,干活儿是一把好手。”

李春挠挠头,露出朴实的笑容,“翠莲妹子好,努力干活的。”

介绍完众人,赵子龙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要团结一心,把日子过好。”

李翠莲率先说道:“能认识大家真是我的荣幸,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王云拍着胸脯说道:“妹子,别担心,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

宋银萍也接话道:“是啊,咱们相互帮助,一起努力。”

爱四爷点点头,“年轻人有这样的劲头儿好啊,咱们这地方虽然不大,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使,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李春跟着说道:“我没啥大本事,但只要是力气活儿,都交给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越来越融洽。

王云兴奋地讲起了最近街头的趣事,手舞足蹈,绘声绘色。“你们是不知道啊,前两天街头有个卖艺的,那功夫真是了得!耍起大刀来虎虎生风,看得人眼花缭乱。还有个变戏法的,那手快得哟,一会儿从袖子里变出只鸽子,一会儿又从帽子里掏出朵花,把大家都给惊得合不拢嘴!”

她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描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在小酒馆里回荡。

宋银萍则微笑着分享了一些自己做针线活的小窍门,“姐妹们,要是缝衣服的时候线容易打结,就在线头上沾点蜡,这样就顺滑多了。还有绣花儿的时候,颜色搭配可得讲究,不能太花哨,也不能太单调。” 她边说边比划着,眼神中透着专注和热情。

李翠莲静静地听着,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心中感到无比温暖。她原本漂泊无依,历经了诸多苦难和挫折,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迷茫。如今在这里,却感受到了家的氛围,大家的亲切和热情让她那颗原本冰冷的心渐渐融化。她看着眼前这些善良而真诚的人们,心里默默地想: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在最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他们。

王云、李翠莲和宋银萍三个女人你一句我一句,聊得不亦乐乎。

王云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率先开口道:“我跟你们说,我家那口子最近不知怎的,突然迷上了种花,把院子里捣鼓得那叫一个热闹。”

李翠莲笑着接话:“这是好事呀,等花开了,满院子的芬芳,多惬意。”

宋银萍也附和道:“就是就是,我也喜欢花,看着心情都好。”

王云接着说:“可他呀,啥也不懂,就瞎种,我都担心那些花能不能活。”

李翠莲忙说:“慢慢学嘛,谁一开始就会呀。”

宋银萍点头应道:“对呀,说不定种着种着就成行家了。”

这时,王云话锋一转,又说起了邻里之间的一些小摩擦。她绘声绘色地讲道:“你们不知道,隔壁的张大妈和李大爷为了门口一块地争得面红耳赤。那天我刚出门,就听到他俩在那吵吵。张大妈双手叉腰,脸红脖子粗地喊道:‘这地我年年都种点菜,咋就成你的了?’声音那叫一个大,震得我耳朵都嗡嗡响。”

李翠莲和宋银萍听得入神,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云。

王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李大爷也不是吃素的,他吹胡子瞪眼,跳着脚说:‘你胡说!这地我家早就看好了,准备盖个小棚子放杂物。’两人互不相让,那架势,好像要动手似的。”

宋银萍忍不住问:“那后来呢?”

王云笑了笑,接着讲:“后来呀,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刘大嫂赶忙上去拉住张大妈,劝道:‘大妈,您消消气,别为这点小事气坏了身子。’赵大哥也拉住李大爷,说:‘大爷,您岁数大了,别动怒,咱们有话好好说。’可他俩正在气头上,哪听得进去呀。”

李翠莲皱着眉头说:“这可不好办了。”

王云神秘一笑,说:“别急呀,这时候咱们的老族长来了。他先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不紧不慢地对张大妈和李大爷说:‘咱们都是邻里邻居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这么块地伤了和气,不值当。这地嘛,一家一半,公平合理,大家都让一步。’老族长的话在理,张大妈和李大爷听了,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还是大家一起劝和,才解决了问题。”

李翠莲和宋银萍听完,都松了一口气。

宋银萍感慨道:“还是老族长有办法,邻里之间就得多些包容和理解。”

王云点头道:“可不是嘛,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和和气气的多好。”

三个女人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小酒馆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宋银萍接着说道:“其实大家都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有时候脾气一上来,就容易冲动。”

爱四爷点了点头,“是啊,人嘛,总有个着急上火的时候。但只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李翠莲忍不住插话道:“我觉得大家能这样坐在一起聊天,真的很好。”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笑声再次响起。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流逝,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洒下一片金黄。小酒馆里的氛围依旧热烈,大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故事。

王云喝了口酒,兴致勃勃地说:“我还听说隔壁镇上来了个戏班子,唱得那叫一个精彩!”

李春好奇地问:“真的吗?都唱些啥呀?”

王云想了想,“好像有《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反正都是些经典的曲目。”

宋银萍笑着说:“那有机会咱们可得去听听。”

爱四爷感慨道:“这戏啊,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传承下去。”

大家就这样继续聊着,直到夜幕降临,小酒馆里的灯光显得更加温馨。这一天,对于李翠莲来说,是无比美好的一天,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属。

赵子龙看着大家和谐相处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困难,但只要有这些朋友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