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国投敌 > 第211章 长河决堤,水漫300里

“长河决堤,水漫300里,几百万平民百姓流离失所。”

女帝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良久才提起朱笔,在下面淡淡的批改了两行字。

重新再翻看了一下,女帝不由的悠悠长叹了一声。

这天下是怎么了,三天两头的出事情,好不容易将一件事情处理完毕,另一件事情又重新冒出来了。

“工部,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修缮长河堤防了,可长河堤防年久失修,简单的修缮已经不足以防止决堤了。”

“再加上,这些年多次的佣兵抽掉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内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对这些年久失修的工程进行翻修了。”

老丞相坐在对面同样看着奏折,眉头紧皱。

如果说他最怕的是什么,那么无疑就是这些大工程了。

尤其是事关国家命脉的工程老丞相每次看到都头疼无比,这里面牵扯的头头道道实在太多了。

不仅要协调各地方的民夫们,还要派兵镇守以及调集各地的材料。

尤其是还要监察地方的官员,防止他们从中贪污。

一想到这里,老丞相更加的头疼了。

明明每次关于这些大工程的预算,都远远超过最开始的预期。

女帝也是宽宏大量的,对于下面一些官员的小偷小摸并不在乎。

毕竟官字两张嘴,总要先喂饱上面那一张,再喂饱下面的。

可是你不能自己多拿多占多贪啊,你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了,到最后工程的5\/10都没有完成。

女帝就是不想处置,也必须要处置了。

很多时候老丞相都想当众挑明这件事情,可是又怕影响不好。

总是有些人以为自己做的高明能够贪多拿多,可实际上他们拿了多少女帝心中都有数。只要不超过限度,都不会理会你的。

“如今天下太平,一切都安稳,不如在开春之后就派人去修缮长河吧。”

“而且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这些大工程似乎还没有怎么做过。”

“国内的很多东西都需要重修了,尤其是关乎民生的东西。”

听着老丞相的话,御书房内几名官员脸色都变得严肃无比。

女帝也头疼的摁着太阳穴。

自古以来,天灾**就不断。

他们的先辈历经图治,好不容易将这片土地治理成了能够让人生存的地方。

可是依旧有很多地方需要修修补补。

尤其是大旱和洪涝,这两件事情都是王朝最大的威胁。

纵观天下的君王,但凡能够在大旱洪涝之时,能够安置好流离百姓的,都能够在史书上大写特写。

女帝何尝不想自己的名声好一点,尤其是有了宁烈这个人之后,她更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名声。

可她随手拿起旁边的一份奏折,这是来自户部的。

看着上面赤果果的几个字眼,女帝心梗都要发作了。

边疆军队需要军饷安置,国内的百姓需要钱财,修缮河堤又需要钱财。

钱钱钱,都是钱。

宁烈先前在边疆所搞来的大批钱财,早已经全部拿来充作军饷了。

而去年的国税也早已经花的差不多,现在国库里面都能够饿死耗子了。

“国库如今就是一个空壳子,又怎么拿出来这么一笔钱财用来修缮河堤?”

女帝嘴角苦涩无比:“就连现在赈济灾民的粮食,都是三年前的存粮了。”

国家没有钱。

这句话说的,几位大臣都沉默不语。

他们都是朝中的重臣,对于钱财看得更加的重。

尤其是国库每一分的花销,几乎都要和户部尚书掰扯半天。

可国库依旧入不敷出。

“陛下水患之势,不得不防。”

“自古以来,大旱与洪涝就是一个亡国之相,朝廷稍有处理不当就会糜烂一地,甚至蔓延全国,进而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

“我的就算勒紧了裤腰带,也一定要将长河的堤防给重新修缮。”

说着这名大臣眼眸中露出一抹凶光。

“下面的那些官员们,也早已经在各个地方吃卡拿要许久了,是时候拖出来宰了。”

说话的人是兵部尚书。

他早就看不惯那些官员在地方上吃卡拿要,大贪特贪的行为了。

尤其是军中那些吃空饷的和喝兵血的人。

只不过他们始终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才并没有对他们动手。

老丞相有些不赞同:“先前刚刚处理了赵明,国内的官员们依旧惶恐不安,此刻对他们动手并不是好的时机。”

“更何况这些官员才任用了四五年,虽然已经有了**的迹象,可依旧是能吏,地方上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还不是对他们动手的时机。”

女帝叹息一声:“不错,这些人依旧是可堪一用的,倘若此刻对他们动手,不仅无法收获到足量的钱财,还会动摇地方的安稳。”

几名大臣对视一眼,也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现状。

地方上的官员虽然有所贪污**,可他们毕竟将地方治理的很好,百姓安居乐业,甚至经济勃勃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纵然吃点拿点摊点也无伤大雅。

甚至如果能以这种代价换取地方上百姓安稳能够幸福生活,他们还巴不得这种人多一点。

“既然如此,那就由各地方官员募捐吧。”

“又或者陛下可以捐官。”

吏部尚书突然出声道。

捐官,说到底还是卖官鬻爵,这也是天下各国应对财政不足的一个方法。

不过聪明的帝王只会出售一些不起眼的官职,没有多少权力,只不过是名义上比较好听。

而且在以后的采用上,也会对他们进行严加考核,避免动摇国家的根基。

“此事之后再议。”

女帝摆了摆手,目光有些凝重。

“朕总觉得往常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有些不太妥当,如今长河的河堤已经高出地面足足十丈了。”

“再这样不停的堆积下去,究竟要堆多的高?”

女帝的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面。

一味的堵塞并不是好的办法,只是将灾难爆发的时间往后拖延了。

治标不治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