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剑众生 > 672 兴王

剑众生 672 兴王

作者:离人横川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0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仪仗到了!

此时天色已晚,虽然周围灯火闪烁,但因为皇室銮驾未到,真正的主灯还没点起,还是有些昏暗的。韦三娘就见远处一条火龙蜿蜒而来,照的夜色通明。

火光中,是盛大的御驾仪仗,人连着人,旗接着旗,正中央是明黄色的銮驾,仿佛移动的宫殿。

她还没看清楚,周围有人喝骂道:“圣驾到了,你们两个还不跪拜?找死?!”

韦三娘连忙跪倒,她可不是要特立独行,是真没反应过来,被人提醒之后吓出一身冷汗来,头也不敢抬。

紧接着她才想起,那人骂的是“你们两个?”

除了她,还有人被吓傻了吗?

她稍微侧头,看到旁边一个刚刚跪下的人,比起她的战战兢兢,那人的态度轻松自如,虽然他也跪着,但一点没看出他在臣服,就好像坐在地上,韦三娘甚至能看到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冷笑的对象,毫无疑问就是銮驾当中的天潢贵胄。他居然对至高无上的存在表现出轻蔑来。

疯子。

这人一定疯了,说不定就是喝醉了酒骂天骂地骂皇帝的狂生。她离着疯子这么近,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韦三娘一方面很担心,一方面又心里古怪:你再不屑,伱不也是跪着吗?有本事你跳起来给太后一巴掌啊?还是说只要心里不屑,跪着也好像没跪一样?

“太后驾到!”

“拜见太后,太后千岁!”

太后的銮驾停在金鼎楼前,她从上面走了下来。而早早上楼的大人物们早已下来迎接,在两边按照地位列队跪拜如仪。百姓们纷纷拜倒,眼睛看着地面,根本看不见太后的一片衣角,更不知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长得如何,是不是和天仙下凡一样?

等到典礼开始之后就能看到了。韦三娘心想,按照往常的仪式,太后和皇帝都要在楼前和百姓讲话,甚至以前还有从楼上抛洒银钱让百姓争抢取乐的先例。后来被官员进谏,说有失体统,遂把这等有侮辱嫌疑的乐事取消了,皇帝和大部分百姓都很遗憾。

既然太后来了,那皇上也该来了吧?

听说皇帝很年轻,还不到二十岁,应该也是个俊后生吧,不会不比纯王世子差。

百姓都等着皇帝下车,毕竟在绝大多数黎民的心里,天底下最大的是皇帝,是独一份儿的,太后虽然很尊贵,但只是个“娘娘”,比起皇帝还是少了一些神圣的感觉。

韦三娘这样的百姓在暗中期盼,但楼前那些权贵们却都惊疑不定。

他们已经知道,皇帝没来。

这一次来的銮驾,只有太后的,太后身后跟着的不是皇帝銮驾,而是亲王的!

何其荒唐!

除了极少数知道内情的人,大部分贵人都在惊疑不定:这等公开惯例的场合,明明应该来的是太后和皇帝,来个亲王是怎么回事?

皇帝呢?

皇帝哪里去了?

就算有事不能来,也应该事先知会大伙一声,不声不响的不来算怎么回事?会引起物议纷纷的。

虽然心中震惊,但大部分贵人官员还是恭敬行礼:“臣等拜见皇太后。”在场的人没有敢挑头出幺蛾子的,都尊重太后的权威,京城的权贵早就被国师调教服服帖帖,而进京的诸侯刚刚被国师调教的服服帖帖。

所以看到这种奇怪的场景,场面一时鸦雀无声。

太后扫视跪拜的众人,明知他们心中各怀鬼胎,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却不动声色,反而满面笑容,和蔼的像瑶池圣母,心中也有几分紧张:今日是关键时刻,不容有失。

她暗自吸了一口气,并没有如往日一般说众卿平身,反而说了一句:“下来吧。兴王。”

兴王?

在众人心中升起问号的时候,从太后车上下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这少年穿着华丽的亲王服饰,脸色微微发白,看样子比一般的同龄少年还要瘦弱几分。

这正是当今皇帝的三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兴王元盛宇。

这个兴王,生母寒微,当初先皇殡天的时候才一岁,一直养在深宫,甚至没有出阁读书。一直到皇帝亲政之后才封了王,因为年幼还不曾分府,各种场合也不见他人影,简直就是个透明人。一时出现在众人面前,若非太后叫了他的封号,众人可能能认出他的人连一只手都不到。

那么这种场合太后突然带了兴王来,还是和太后同车而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太后这才让众人免礼平身,并未上楼,而是拉住了兴王——这个动作让这少年很紧张,脸色更白了,却不敢拒却:“今天皇帝本来要来,但是偶然身体不适。哀家本只让他安心休息,皇后也在宫中照顾他。他却还惦记着这边烟火会,惦记着与民同乐的惯例,不肯叫万民失望。因此他派了兴王代替他前来。兴王自然也有他的车驾,但哀家想,就这么一段路,我们娘儿俩何必还分两辆车?正好一个车上说说家常话,因此就同车前来了。”

娘儿俩?

扯淡!

楼前众人不止一个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太后和兴王什么时候论娘儿俩了?

虽然礼法上来说,兴王也是太后的孩子,但太后可从没表现过一点儿认这个儿子的意思。大家基本上没见过兴王,但都见过皇帝的另一个弟弟思王是怎么畏惧太后如虎的,可想而知,这个曾经临朝称制的太后对待非亲生的皇子绝对称不上慈母。就算是现在,兴王的表现也明显对太后怕的厉害,恐怕根本不想和太后同坐一辆车来,只是被勉强罢了。

所以太后说什么娘儿俩、说说家常话这种话着实可笑。

但她的话可笑,但表现出来的姿态一点儿也不可笑。

能在这座楼前混个位置的人政治敏感性绝对不低,仔细想想太后表露出的姿态,再想想这几天的戒严和混乱,以及太后所提到的“皇帝生病”,连在一起想,令人不寒而栗。

谁还没读过史书啊?

“臣启太后——”

就在太后要携着兴王的手登楼时,突然有声音传来。

王飞站在队伍里,一直悬着心,这时听到有人出头心砰砰乱跳,往旁边一看,竟然是寿王。

寿王看起来精神焕发,倒比之前闯道宫时看着状态更好些,上前道:“君父龙体欠安,万民何其惶恐不安,岂有心再纵情享乐?不如暂停此烟火会,罢杂戏,改为为陛下祈福。”

太后挥手道:“皇叔言重了,皇帝虽在病中,还顾念百姓安乐,特意吩咐不要因他之故惊扰百姓欢度元宵,他嘱咐兴王代天子出席,这就是旨意。往日皇帝怎么做,今日兴王也怎么做便是。不必再说,即刻点灯。”

说罢,她拉住兴王的手登楼而上。

太后坚持走流程,皇亲百官自然也只能跟着走流程,列队一起上楼。

这时楼下花灯全部点起,有圆灯、彩灯、荷花灯、骰子灯、走马灯、万岁灯、太平灯……种种灯火五光十色、火树银花,堆在一起仿佛金银山一般。那旁大戏开锣,锣鼓喧天,丝竹悠扬,庆典拉开序幕。百姓终于等来了热闹,无不欢呼喝彩。

楼下百姓快乐洋溢,楼上的气氛却暗潮汹涌。

太后入座,给皇帝留的位置自然空着,却单独给兴王留下一座,位在龙椅的另一侧,仅比太后稍次,还在诸王之上。

如果有讲究的话,这个位置应该是太子的位置。

楼上一时十分安静,好在楼下够热闹,各种嘈杂的声音传来,倒能遮蔽一二。

太后终于笑道:“今日元宵佳节,当真好热闹,人来的也不少。各位皇亲,朝上众卿,这都是常见的,唯独外州来各地诸侯倒是没见过。不妨过来见一见,哀家和兴王也认识认识。”

众人听得眉头暗皱:太后要认识外州诸侯,已经逾越本分,但考虑她是曾经垂帘的女主,还政不过一年,皇帝虽然大婚亲政,但常常主动参考太后的意见,所以倒也不是不能含混过去,但让兴王认识外藩是怎么回事?兴王一个深宫皇子,他认识的着吗?

越来越不对劲了。

大部分人已经心内焦灼,还有一部分人也是焦灼,但焦灼的方向不一样。比如王飞,他心中有事,自刚刚开始就汗出如浆,旁边老纯王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冷静,不要上不得台面的样子。

这边群臣中也有人要行动了。其实让天下诸侯进京,在元宵灯会上拜见皇帝,然后再由皇帝按计划行动解决外藩的难题,本是尚书台都商议好的,诸侯若迟疑,也该朝臣来配合催促,这也有流程,唯一的问题是,皇帝没来,这个流程还要不要走?

当然太后不是跟所有人都搞突然袭击的,她在前朝也有臂助,那些皇帝亲政之后渐被边缘化的朝臣,如今又重新被她倚重,自然是知道内情的,当下有尚书仆射出面道:“诸侯觐见太后、兴王!”

众诸侯还算听话,按照早已定好的顺序上前。

太后不等他们一一上前,突然道:“我看君慧没来?高远侯怎么不见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