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纨绔子弟成为大帅 > 第243章 人口突破400万

抗战:开局纨绔子弟成为大帅 第243章 人口突破400万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2:22 来源:小说旗

李修文站在训练场的边缘,看着最后一批飞行学员被送往飞行训练营,他的心情既激动又沉重。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苏长青的专线。

“报告大帅,飞行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此次共选拔了100名飞行学员。”

“接下来他们将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培训,才能够对战斗机进行实操。”

他继续汇报,详细说明了接下来的培训计划。

苏长青在电话那头听到李修文的汇报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修文,我非常满意你的进度,希望你能够将飞行员训练好。”

“是,大帅。”

李修文在电话中恭敬地回答。

另一边。

苏长青坐在司令部的沙发上,手中的电话听筒缓缓放回原位。

他喃喃道:“现在空军终于走上了正轨,希望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

现代战争制空权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制空权,士兵就会受到来自敌人的空中打击。

虽然说造成不了多少的伤亡,但是给战士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会非常大,最终影响战斗力。

这一点,苏长青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窗前,眺望着远方的天空。

天空是如此广阔,如此自由,但也如此危险。

要不是平阳军拥有着强大的防空火力,估计小鬼子会天天对平阳城进行轰炸。

制空权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睡得安稳。

...........

平阳城市政府。

民政局负责人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快步走进了陈卫国的办公室。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显然有重要的消息要汇报。

“报告市长,人口统计数据出来了。”

陈卫国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快说说看。”

“市长,经过各县区的统计,现在我们平阳军管辖区域内的人口已经突破400万,其他地区的老百姓还在陆陆续续的迁移过来。”

陈卫国被震惊到了,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老百姓来到了平阳军的控制区。

要知道现在整个山西地区人口也不过才1400多万,这就相当于有将近1\/3的人口来到了控制区。

他急忙问道:“数据可不可靠?”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这样的数据实在是太过惊人。

“市长,各县区还只是粗略的统计了一番,就已经突破了400万人,要是详细进行统计的话,我估计将会突破450万人。”负责人解释道。

陈卫国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暗自惊叹。

“我滴个乖乖。”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这简直是太惊人了,控制区内一下涌入了这么多的人口。”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可都是极佳的劳动力。

在这个战争与动荡的年代,人口就意味着力量,意味着未来的可能性。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进行长途迁移的人,基本上都是青中年人,老人是很难在迁移途中生存下来的。

“可以这么说,这段时间平阳军控制区迁移过来了200多万人,其中有将近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是青壮年劳动力。”陈卫国在心中盘算着,这些人对于平阳城来说非常的重要。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平阳城地图前,目光在地图上游走。

接下来随着众多项目的开工,平阳城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

尤其是大基建项目,需要的人更多。

由于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靠大量的人力。

陈卫国知道这些新迁移来的老百姓对于平阳城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作为劳动力,更是平阳城未来发展的基石。

“陈局长,对于那些迁移到管辖区内的老百姓一定要妥善进行安置,这些老百姓对于我们平阳城来说非常重要。”陈卫国再次强调。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向我进行汇报,我来解决。”

民政局长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能感受到陈卫国话语中的分量:“是,市长。我马上安排人,全力的安置好迁移过来的老百姓。”

陈卫国满意的微微点头,他知道民政局长是一个能干的人,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

民政局长走后,陈卫国立刻乘车从市政府来到了司令部,他需要亲自向苏长青汇报最新的人口统计结果。

此时,苏长青正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看报纸。

陈卫国在门口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咚咚咚”

“进来。”

苏长青的声音从办公室内传来,陈卫国推开门走进了办公室。

苏长青放下报纸后,见到是陈卫国来了,他微笑着示意陈卫国坐下:“陈市长,你来了,快请坐。”

陈卫国走到沙发前坐了下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严肃:“陈市长,今天你来找我是有事吗?”苏长青询问道。

“报告大帅,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统计,平阳君管辖区域内的所有人口大致已经统计出来了。”

苏长青听后立马坐直了身体。

对于管辖区内的人口数量,他非常的关心。

这关系到未来平阳城与平阳军的发展,人口非常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

“快说说,我们现在管辖区内有多少人了。”

陈卫国清了清嗓子:“大帅,经过平阳城民政局的大致统计,现在我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已经突破了400万,还有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在陆续的迁移过来……”

“太好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苏长青激动道。

他原本的预估中,平阳军占领的区域内人口大概应该是在200~300万人之间。现在人口数量直接超过了400万,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有了这么多人口,接下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苏长青对陈卫国吩咐道:“陈市长,对于迁移过来的人口,一定要做好安置工作。”

“是,大帅,我已经安排下去了。”

“政府会尽全力对迁移过来的老百姓进行妥善安置。”

苏长青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继续接着说道:“陈市长,现在政府已经走上了正轨,是时候该启动大项目的建设了。”

“为了解决平阳城与各个县区之间的道路交通难问题,我准备在各县区之间修建大量的水泥路。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

苏长青知道,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只有交通便利,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能让生产出来的商品从各地运出来。

道路交通难的问题一直都是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这个时代,修路建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不愿意修路建桥,因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尤其是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情况下,什么都要靠人力。

全国除了几座大城市之外,其他的地方政府根本就不会投钱修路,他们更愿意将有限的财政收入用于其他看似更直接、更快速的用途。

毕竟,弄到手里的钱怎么可能会拿出去?

在他们看来,道路的好坏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大多数人还是靠双腿赶路,条件好的能够骑马,民间又没有什么重型的汽车,所以路好不好走真没那么重要,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只要有路就行了。

但是,对于想要发展经济的平阳城来说,这却是不行的。

平阳城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这些都需要依赖良好的道路。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交通不方便,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运输,就没有商人愿意来投资。

苏长青深知这一点,他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目光坚定:“陈市长,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平阳城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交通网络。”

陈卫国点头表示赞同:“大帅,您说得对。没有良好的交通,我们的产品就无法快速地运出去,外面的资源和投资也进不来。”

苏长青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几条主要道路:“我们首先要修建的是连接平阳城与各县区的主要道路。这些道路将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动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