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 第116章 急救自缢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第116章 急救自缢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5:20 来源:小说旗

顾沐云赶到杏林堂,先去看过金水。

现在换了一个房间,虽然还是奄奄一息没有精神,但已经有跟人对话的意愿了。

顾沐云摸摸金水的额头,又搭腕诊脉,都在预料的恢复之中。

金水看见小姑到了,努力想开口说话,可声音低微根本没有吐息。

顾沐云制止:“你就这样静静养着,别说话,也别动。”

金水的脏腑受损,需要静养,吃的米油药膳都是杏林堂提供,这里有医护比自家还方便。

叮嘱银水照顾好哥哥,顾沐云出了病房,迎面就看见等在外面的赵平,忙行礼感谢:“多谢赵郎中的关照。”

银水说了,这个赵郎中昨天很晚才走,今天一早就来查脉,关心细致入微。

赵平看看顾沐云,又撇开脸,略微迟疑还是回礼:“应当的,顾……顾郎中不用这样客气。”

昨天顾沐云穿的是尚医局医士服,今天自己的医馆不开门,自然穿一套寻常男装。

昨天急救匆忙,赵平全部心思都在医术上,没有多留意顾沐云的容貌,

此时再见,知道眼前这个俊俏少年是个姑娘,他就感觉别扭起来。

不过,来关口镇几个月,顾沐云已经习惯周围人面对自己时的别扭,大大方方接话:“赵郎中,金水每天排尿量还得记录。”

说到医术治疗,赵平就自然了:“已经吩咐看护人用尿壶后要倒出来查看,防止尿血,尿不畅。”

作为最大的医馆,杏林堂有病房,遇到不方便移动的患者也会留下住几天。

照顾最好,费用最高,这也是杏林堂的生财有道,护理经验自然丰富。

他对顾沐云没有问药,直接问尿很是好奇。

一般人问病都是能不能吃下东西,而不是排出多少。

当然顾郎中不是一般人,他不能这样问:“顾姑娘擅长针,也懂药?”

顾沐云道:“学过药,只会一些基本经方,在这方面还望赵郎中多指点。”

“哈哈,只要顾姑娘看得起。”赵平笑着道。

虽然刚刚被师傅警告过不能骄傲,但他从小就经常受到夸赞,所以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很自然地就答应下来。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后院走,牟老郎中现在很少接诊,平时就在后院歇着,只有重症才露面。

顾沐云心里着急,她本来打算看过金水就去酒楼问一下那凶手的情况,可现在牟老百忙里抽空要见自己,她走不成。

于是,赵平把顾沐云带到后院就离开了,他是杏林堂有名的郎中,每天患者很多的。

牟老郎中亲切接待了顾沐云同时也开始细细询问。

从她在江荆府尚医局跟着父亲学医,到现在独自开医馆,还问到家庭情况。

说户口问卷调查不合适,也就老者前辈对晚辈的关怀。

顾沐云也把自己匆忙开医馆,没有及时来拜访牟老郎中的原因说了:“那时候刚回到关口镇,带孝在身,吃住都给伯父伯母带来麻烦,顾不得伤心悲痛,只得赁房开馆谋生。”

牟老郎中点点头,他也是从年轻过来的,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事情都听过看过。

尤其顾沐云父母双亡回来投亲,顾家东西两院又是那般光景,想想都难为她一个孤女了。

这边正聊天,在外接诊的赵平突然冲进来,跟着他一起的还有顾长水和顾三石。

忙活这一天一夜,顾长水和顾三石衣裳不整,头发散乱,满脸都是焦急之色。

“快救人,小方子上吊了!”

顾沐云腾的站起来,小方子是要送县衙的,怎么才抓回来就上吊了?

难道是顾家和酒楼下手太狠,把人打死了?

顾沐云清楚这个朝代还算法政严明,对刑案管得紧。

当然这些法律只在普通百姓头上,刑不上大夫,对制定规则的高门显贵无效。

就如同害得顾廷柏“染病”的那场瘟疫是不能提的。

现在虽然小方子杀人在先,迟早都是一死,但死在顾家人手中和死在秋后问斩可是两回事情。

要是死在酒楼,这小方子杀人还没有实判,私设公堂逼死人就成了事实,顾家不仅得不到赔偿,还得贴一副棺材。

赵平给牟老郎中说一声,此时有医童提着医箱过来,牟老郎中沉声吩咐:“不要慌,你过去一切按照规矩行事。”

赵平点头:“师傅放心,弟子定不会损了杏林堂的名头。”

他看一眼旁边的顾沐云,心里顿时起了争强之意。

昨天顾沐云用针救回一个危重患者,他今天也要从阎王殿拉一个回来。

几人一出杏林堂就开始狂奔。

顾沐云跟着往鹤庆酒楼跑,一边跑,一边问顾长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顾长水此时有些慌,他就把自己看见小方子时忍不住动手打了人,也问出一些东西说了一遍。

“这么说来,小方子要害金水的原因,是酒楼骗他白干十年,迁怒于人了?”顾沐云喘着气道。

她昨天扎针的后劲还没有完全过,这时候跑几步就累,但比起顾长水和赵平还是不慢。

顾长水苦着脸:“这可怎么办?要是死了……”

“死了也是酒楼逼死的,他是畏罪自尽,跟你无关。”顾沐云随口道。

鹤庆酒楼就在码头旁边的顺河街上。

这街是特区,几家酒楼青楼赌坊挨在一起,供码头上的客商使用,关口镇上的闲人一般消费不起。

顺河街不长,此时出了人命,已经是人头攒动,除去镇上看热闹,还有不少酒楼青楼里的客商在围观。

其中鹤庆酒楼的大门开着,顾砚山和蔡吉带着人把守,不许人进出。

一见到匆忙过来的赵平和顾沐云,顾砚山赶紧道:“快,人在二门上,还没有松绳子。”

顾沐云一听,心都凉了半截,人挂这样久没取绳子,没救了啊!

赵平却道:“正好!”

酒楼里有人引路,直接去二门。

所谓二门,其实就是酒楼前堂跟后厨之间的过道,这里有一道楼梯。

小方子就在这里的栏杆上吊的,可能他至死都不忘后厨。

人不是顾沐云想象中悬空挂着,已经垫了脚蹬,但没有松绳子,脸色紫胀,看上去情况不妙。

赵平见人挂着,立即对顾砚山道:“你安排两个人抱住他身体,慢慢放绳子。”

马上就有人抱住小方子,并且开始松绳,而不是一刀割断。

人放下来后,绳子已经解开。

但有医馆的人坐在地上,挽了小方子的发髻在手中,脚蹬双肩,一直紧紧拉着,把“尸体”拉得笔直。

赵平抓住小方子的双臂舒展开,又快速在胸部交合数下,然后又是上下按压。

除去没有口对口呼吸,所有操作跟现代的急救术基本一样。

此时,顾沐云记起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关于急救上吊自缢之法。

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的人工呼吸法。

“徐徐抱解,不得戳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其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捊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屈伸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