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 第5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第5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5:20 来源:小说旗

大伯母卢氏摇头:“不是我说你,三石是个牛脾气,你也是拗性子。

之前跟你说过那些话你都忘了?东院不会让西院过好日子,只要我们过得顺畅点就总会扯出事来。

你把水荷送去东院,以后孩子夹在中间受气还不好说。

这样吧,你先让水荷在家待着,等过几天到秋凉,就让她大爷爷在码头寻一个跑腿送信的活计给她做,只要能吃苦一月也有一两百文。”

水荷年纪小,除去东院,要到外人家里当丫鬟就得签卖身契,西院自然是不会考虑的。

码头上时不时就要半大孩子跑腿,去大车店,去酒楼、去街上传话带信。

遇到大方的雇主,跑一趟能得两三文,事轻松,就是一年四季在风里雨里的跑,很是辛苦。

舒氏知道伯母不会说谎骗自己,水荷九岁,这样大的孩子能听懂话又能跑。

三石曾经也说过让水荷去做,但公爹没同意,说女孩子去跑信会晒黑。

现在伯父伯母若是说话,公爹肯定就答应了。

只要水荷能帮家里挣到一两百文,舒氏自然放弃去东院干活的想法。

她转身进院子,对水荷说道:“东院那边不去了,以后去码头上,记得腿脚麻利些。”

水荷低着头应了一声,知道去码头跑信辛苦,但不用再去东院,爹娘也不会吵架了,她还是愿意的。

第二天,周婆子来带人,就被舒氏拒了:“周妈妈对不住,我当家的说让孩子去码头干活,不去东院。”

周婆子昨天回去已经跟三老太太拍胸脯保证过,这事手拿把掐一定能成。

没想被舒氏放了鸽子,顿时气得骂骂咧咧走了:“你们西院的人,以后都别想再到东院来干活。”

这事很快就传到顾沐云的耳朵里,对东院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她跟两个伯父都觉得是东院的人心虚。

顾大伯现在白天在满街卖米花糖,听到的消息多,每天晚上来住宿时,都会告诉顾沐云街上的事。

“你们说李四来医馆讹人,街上没有人提,肯定李员外已经让人封了口,你们也不用担心东院的人。”

顾大伯也是老街坊,以前是家里没有能出头的人只能被东院压着,现在雄心勃勃,在外面一边卖糖一边替金针堂招揽生意,有什么事也听一耳朵。

顾沐云点头道:“大伯,我不担心东院,正如你们说的那样,今时不同往日,跟我们闹起来,东院损失更大。”

“嗯,你这样想就好,只是我和你伯母要卖糖,大多数时间都不在,你这里又没一个大人,我们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就让你二伯以后就留在金针堂,晚上也住在这!”

顾大伯口中说让顾沐云不要怕,可他自己要干活却放心不下,还是要让顾二伯留着,遇到事情也有人帮衬。

顾沐云觉得行,这些天二伯上午在大石梯那里守大半天,其他时间就回西院,都没在金针堂吃喝过。

自己留了几次,二伯都说他啥事没有做,怎么能来吃侄女。

“嗯,我也想说二伯就留在金针堂吧!以后早晚我要带着水萍她们学字练功,很多事忙不过来,还想让二伯帮忙做。”

如今一屋子孩子,李四这群闲人泼皮来生事时,自己让翠青和水萍都避开了,也幸好二伯在,有真心真意替自己操心的长辈真的少麻烦。

旁边一直沉默的顾二伯露出笑:“那些艾绒做起来容易,看几次我也会了。”

每天上午看诊,下午空下来的顾沐云都要做艾灸条,还真的有点忙,想给翠青她们多点学习时间都没有。

只是觉得大伯突然安排二伯住在金针堂,都没有提前跟自己商量过。

回到关口镇已经快一个月,她知道大伯不是这样擅自替别人拿主意的人。

而且二伯今天的神情也有些不对。

心里虽然有疑惑,顾沐云还是没有问出来,只说后院里房间有空的,二伯随便选一间就行。

顾二伯却说不住后院。

前堂往后院转角处有一间房,原本是房东的门房茶水间,现在堆了杂物,收拾收拾就可以住,这样前面后面有什么事他都能听到。

顾沐云没有再勉强,二伯自己觉得住哪间舒服就让他住。

这个疑惑没有存在多久,一天后花堂嫂送米花糖来,她就清楚了。

“小姑子,这米花糖是挑最好的给你,你得付五十文钱!”花堂嫂自己带来的纸包打开,露出里面的米花炫耀道。

顾沐云捡一块米花糖放进糖口中,有一丝丝甜,味道正合适,比大伯在街上卖的那些清淡,明显是合她的口味特意做的。

而且还特意用纸包成小份,直接拿一份吃起来方便。

“行,马上给你五十文,翠青,你取钱过来。”

水萍在旁边站着,听到她娘要讨米花糖钱,立即拦住翠青:“娘,你又在浑说,小姑的钱你也收,那就把我的束修交来。”

这几天晚上她们几个一边背经络,一边学字。

学医必须识字,不然怎么读那么多医书,于是顾沐云就让三人从识字开始。

花堂嫂见女儿阻拦付钱,只能悻悻道:“是你二婶说要钱的,要是不给,以后你们就休想吃到这味道的米花糖了。”

顾沐云感觉这个堂嫂很有趣,专门做糖是真的,要钱也是真的。

给钱是应该的。

虽然是自家人,可两个嫂子就靠这些东西卖钱补贴家用,何况还是嫂子们特意给自己做的,就凭这心思也该付费。

她催促翠青拿钱去:“该给就给,我们去外边买吃食一样需要花钱,还没这些好吃。”

花堂嫂见小姑子真要给钱,自然开心:“我可没有多赚你的钱,这些都是成本,你这些糖和米花都是头锅料,那些糊的我们都留着自己做炒米,唉,要吃几天了。”

水萍诧异:“娘,你跟二婶都是做糖的老人,怎么还会炒糊?”

每一锅米都是钱,做米花糖本小利薄,只要废一锅料,这一天就白做,家里可不敢出错。

糊米不能卖,更舍不得丢,一般就煮成饭自家人吃,那味道不好吃。

花堂嫂拍手懊恼道:“这能怪谁,昨天晚上我刚把米下锅,你三婶家就吵起来了,这次吵得厉害,水荷牵着水苗过来喊人,我就丢下锅里的东西去劝架。

你二婶刚巧不巧要进茅房,唉,我一走锅里就糊了。”

水萍抿唇,她自然知道三婶家在吵什么,肯定又是为钱。

还有二婶为什么上茅房,因为二婶不会管别人的事,就自家娘咋咋呼呼的管不住嘴。

顾沐云也突然明白为什么白天时,大伯说让二伯住到金针堂来,可能是那个家他待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