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 第86章 足三里

医术在身,穿到古代成团宠 第86章 足三里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5:20 来源:小说旗

八月初一,在家被关半个月的乐水终于可以出门,有李员外推荐,他顺利进了李家私塾。

望子成龙的三堂嫂对东院再无好感,只说还是自家小姑子好。

东院的事已经在关口镇消声,现在换成码头上那座百花楼新来一个清倌人,容貌绝美,唱跳俱佳,很是吸引人。

金针堂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每天从早上开始忙碌,一直到午时,下午就清闲下来。

趁着这个时间,学徒们依然是学字背穴,每个人都有顾沐云安排下来的作业。

水萍已经迷上灸法,什么着肤灸,长寿灸,隔姜灸,药饼灸,每天就琢磨此事。

见水萍对灸法有兴趣,顾沐云就又教了她化脓瘢痕灸足三里。

这是一个保健灸。

化脓灸并不是感染,而是让足三里这个穴位在被烧伤后,一直处于无菌炎状态,创口有点带液体的感觉。

《针灸大成》里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歇!”

因为足三里,中皖穴可使胃气足盛,阳气足,精血充盈,从而加强身体抵抗力,让病邪难犯。

用现代医学来讲,就是身体一直处在无菌感染中,会刺激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全部起来工作,不许懈怠,体温会一直偏高。

现在人类正常体温已经从37.2下降36.5左右,有抗生素后,人体自身的保卫战已经很少再打了。

没有炎症刺激,卫兵开始懈怠,体温越低身体越差。

就好像阴暗角落要生霉菌一样,在体内寒湿重阳气不足的环境下,各种癌细胞疯狂生长。

艾灸足三里制造炎症环境,就是人为训练身体里的士兵。

不过,灸足三里虽然好,还是有禁忌的,并不是人人适应。

只能是成人艾灸足三里,还在生长期的孩子不能灸。

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小孩子灸足三里会出现生长迟缓,气血不合的情况。

于是,趁着现在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不会汗水淋漓感染伤口,水萍就把顾二伯,还有她的祖父母,爹娘和叔叔婶婶都灸了。

每个人双腿上的足三里穴都烧出一个燎泡。

十七岁的顾长水没有烧灸。

顾沐云说,所谓成人就是三十岁以上的。

当然这是古书记载,如果换成现代人,十七岁的顾长水也能灸了。

因为,现代人从小吃冰糕冷饮,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早就不是纯阳之体,适当灸灸更健康。

在《备急千金药方》中还有记载:“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其实现在身处湿热之地的南方,一样可以艾灸保健。

水萍天天琢磨灸,翠青天天琢磨吃,小陆子天天给水萍做药饼,一会是姜末,一会是蒜蓉,准备隔姜灸。

水荷热衷于练字,好在院里的石板多,够她写满一块又一块。

顾沐云则天天练功看医书。

现在她把顾廷柏的医书粗看一遍。

跟西医一个标准数据可以国际通用不同,中医门派林立,内讧严重,每一种病靠的是医生的领悟和经验。

其中学院派和民间师承派又相互看不起。

年年十几万中医大学毕业出来的医学生,根本不能诊脉看病,民间医生又没医师证。

顾沐云的针灸是从学院出来,又跟着几个民间大师交学费学过。

现代中医也有分科,虽然顾沐云的专业技能是合格,甚至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开方就差着火候。

而且病名也需要适应。

在现代,中医很多时候都在用西医病名跟患者沟通,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说腰椎间盘突出,说骨质增生。

可这些疾病对中医不是病,只是一个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是把疾病切割成一个一个的器官分析,中医是把所有病放在一个整体考量。

比如高血压只是痰湿中阻、肝阳上亢、阴阳两虚、气机不畅等等病症的其中一个症状,治疗也是祛痰湿,舒肝清火等对证施治。

腰椎间盘突出也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风寒湿痹的一个症状。

现在顾沐云需要把这些习惯的病名换成一个说法,甚至要改变考虑病症的思路。

好在有原身记忆,只需要重新读过医书和医案,她就能跟现代病名融会贯通。

金针堂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闲的应该是那只死里逃生的大猫,现在伤已经好全,本来就是灰扑扑的狸花大猫,身上一块黑一块,不知道的还把它当烂麻布。

这家伙性子野,身体健康,每天吃着小鱼虾,没几天就恢复大半精神。

转眼跳上高高屋顶,躲在屋脊下的缝隙往外窥视,只有无人时才会下来喝水吃食。

很多时候顾沐云只能看见房顶上一团灰影。

只要发现有人看自己,大猫就鬼鬼祟祟潜伏下去,独露一对小耳朵在外面。

一天又过去了,顾沐云放下书,揉着昏涨的额角,看一眼开始昏黄的天空,这才放下书站起身活动。

此时已经起了夜风,呼啦啦一阵风过,刮下几片竹叶,顾沐云盯着盘旋而下的落叶发呆,片刻后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对着灶屋里喊道:“翠青,我们的衣服做上了吗?”

现在已经入秋,顾沐云秋衣冬服都带着,可现在身高在长,就只挑了几件最长的,还需要再备两件换洗。

金针堂众人还需要添置棉被和厚褥,这些东西镇上有,大伯母找人在做了,但小陆子和翠青都没有冬衣。

这些事情不好再麻烦西院的嫂子们,顾沐云就在镇上找专门的裁缝店。

水萍甩着手中的菜叶,从灶房探头出来道:“小姑,我已经把你那件衣服交到王家针线铺上,尺寸都有放大着。”

顾沐云要做男装,之前顾家闹腾正是风头上,她不想在街上闲走,就叫水萍和翠青拿一件以前罗氏做的衣服做样子,让针线娘子适当再放宽添长就是。

至于上面的绣花,顾沐云没有过多要求,不过罗氏是每件都绣,她很是喜欢,决定把每件衣服照着罗氏的绣样复制。

水萍说镇上针线铺子有好几家,做得最好又便宜的还是王家裁缝店,虽然铺子小,但活做得细致。

小陆子从旁边放艾叶的屋子出来,正好听到这几句话,对顾沐云悄声道:“姐姐,我去王家做衣时,那个王家嫂子问了你!”

“哦!问我什么?”

一说王家嫂子,顾沐云就想起那个眼睛已经近视的小妇人 。

听顾二伯说,那是王家从小养大的童养媳,现在儿子死了,虽然王家还有一个儿子,还是准备把她留在家招婿。

怕这个小媳妇有外心,王家把她看得紧紧的,就连坐车去给亡夫上香也要来去盯着。

顾沐云想,王家应该是舍不得童养媳的针线手艺,毕竟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

小陆子迟疑一下靠过来,低声道:“王小嫂子问你多少岁,家里可有定亲!我看她说这话时脸都红了,姐姐,她不会真把你当成公子了吧?”网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