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 第140章 三权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第140章 三权

作者:破虏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6:53 来源:小说旗

这是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大约已经在嬴政心头盘桓了许久,终于说了出来。

赵高伺候嬴政已久,当然看得出他的所思所虑,无非是因为扶苏处理国事有甚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另外也担心扶苏的私心会影响大秦的政局。

当然,抛开这一切不谈,嬴政也是个对权力极为看重之人,不愿意假手于人,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张良闻言,淡淡一笑反问道:“扶苏公子处理政务,兢兢业业,为何不继续委以重任?”

嬴政脸色一变,沉声道:“扶苏行事有许多不合朕意之处,长此下去,对于大秦江山必有损害。”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没有为他匡正阙失,让他知错能改呢?”

张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嬴政的意图,无非是为了看清楚扶苏的本质和心性,重新衡量将其作为首选继承人的可行性。

嬴政被张良揭穿心思,羞恼之情顿时涌了上来,一挥袍袖道:“朕想要磨砺扶苏,看他有没有成为帝王的雄才大略!如今看来,尚有欠缺,还需由朕亲自掌控!”

张良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此言差矣!扶苏公子执掌国政数月,大秦的天下并没有乱,相反,陛下的病却是好得多了!”

“如今一切都已经上了轨道,陛下何必强行更改呢?”

张良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在意嬴政阴郁的脸色,“让年轻人多干一些繁重之事,陛下便能专心于思考大事,把握方向。”

嬴政沉吟不语,他还是有些担心,扶苏在身边人挑唆之下,做出不可收拾之事,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陛下若仍有疑虑,不妨下一道圣旨,再次明确扶苏公子的权限,以及陛下的最后决定权!”

“最后决定权?”嬴政缓缓说道,“这倒是个新鲜名词!”

张良一笑,解释道:“这是李信将军临走之前与草民商议时所言,他说只要划定界限,则陛下永远不会大权旁落!”

“原来是李信这小子的主意!”

嬴政点了点头,问道:“那么界限应该划分在何处呢?”

张良竖起三个手指,正色道:“秦律、人事、兵权!”

“秦律涉及大秦所有事务的处理依据,影响最大,未得陛下许可不准擅自修改!”

“朝廷重臣、各郡主官以及陛下认为重要的职位,也只有陛下可以任免!”

“涉及各郡之间、咸阳戍卫军、中郎以及百越等重大战事的部署和调整,也应由陛下定夺!”

“这就是能够确保陛下稳坐章台宫、坐看前朝风云和各公子贤愚的三大权力!”

嬴政沉思了良久,突然开口问道:“赵高,你怎么看?”

刚站起来没多久,还在思索着张良所献之策的赵高没想到嬴政会问自己,又一次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陛下圣明!宫中自有严律,身为内宦不得干预朝廷政务!”

嬴政笑道:“你也不用太紧张,朕只是问你对这三件事的看法,又不是让你替朕做主!外面不是一直都在说,你是最了解朕的吗?”

赵高的汗水瞬间就冒了出来,心跳快的犹如奔马,嬴政虽然像是在开玩笑,但“窥测圣意”本就是斩首之罪!

他心中明白,这些年来伺候嬴政算得上有功,但行事有时也不免骄纵,这一切都被嬴政看在眼里,所以时不时就要敲打一番。

他连连叩首,将额头磕出了血印来也不敢停下,哀告道:“老奴若有失职之处,自然死而无怨!但老奴绝不敢揣测陛下的心思,更不敢在外面以陛下之名行非法之事!”

张良在嬴政身边日久,冷眼旁观,当然知道赵高的权势之大,其实不下于九卿,即便是朝中重臣也得向他打探消息,不敢怠慢。

原来还以为嬴政与六国的某些君主一样,受到内宦的蒙蔽,想不到只是一句话便让赵高吓得魂不附体,从九霄之下跌落尘埃。

这才是千古一帝的威严!

朕可以给你权力,也可以收回权力,但若是你超越了界限,朕自然也能随时处置你!

这就是他给赵高传递的信号!

不过,这些年来赵高的中车府令当的甚是称职,朝堂内外,也许找不到第二个人代替,因此嬴政也只是予以警告而已。

“好了,朕只是提醒你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并没有说要处置你!”嬴政挥了挥手,说道,“说说看,张良的这个建议如何?”

赵高一边谢恩,一边擦去眼泪和汗水,诚惶诚恐的说道:“若是陛下能够控制住这三个权力,当然是高枕无忧!”

“老奴突然想起张良刚才还说了诸位公子的贤愚,陛下也可以尝试让几位成年的公子参与朝政,为扶苏公子分分忧。”

“当然,这只是老奴愚鲁之见,一切听凭陛下圣裁!”

嬴政点了点头,赵高的脑子还是清楚的,光看他提出让诸位公子参政,便知道他已经抓住了张良建议的核心,避免扶苏大权独揽。

“草民以为,赵府令所言甚是有理!”

张良补充道,“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陛下的儿子想必也都不是平庸之辈,若是能够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对于治理天下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事权还是应该统一!也就是说,他们即便办差理政,也得在扶苏之下,这样才能避免朝政出现多头的混乱局面。”

“有趣,有趣!”

嬴政的前半生孜孜以求的便是一统天下,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其中,等到六国尽灭之后,又想要收百越、逐匈奴,整体来说,重心都在对外。

而张良所献之策,相当于让他将重心转移一部分到朝局,甚至是后宫,这是他很少关注的,但也到了不得不关注的时候了!

“此人的心计智谋果然了得,幸亏当初李信一箭将其留了下来,若是被其逃窜,在六国故地煽风点火、造谣蛊惑,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像这样的人,若是不能为朕所用,只能将其杀了,否则必留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