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 第80章 王翦的奏章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第80章 王翦的奏章

作者:破虏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4:56:53 来源:小说旗

这一次终于彻底惹恼了嬴政,他摆手让赵高闪开,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盯住了李信,声音变得低沉了起来:“看来你不仅狂妄,而且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吗?”

李信跪倒在地,但说出来的话却依然坚定:“百越联军主帅狡诈善战,士卒悍不畏死,而且长于山林作战,短期之内我军很难有所进展,反而会为敌人寻得破绽。”

“但若是我军暂且后退,稳固防线于西瓯、南越交界之处,则超出了其用兵的极限,鞭长莫及!”

“而我军利用此机会养精蓄锐,熟悉地形,并且等待河渠开通、粮草辎重便能源源而来,到了那时,便会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信说的甚是恳切,甚至不惜翻出了当年的旧账,“末将伐楚之时,便曾经犯下大错,幸得王老将军用兵如神,施以疲兵之计,这才一战功成,歼灭了楚军主力。”

这番话前半截有理有据,尤其是引用王翦击败项燕的战略,引起了嬴政的深思,而王贲、王离更是不好非议自家父祖,殿内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若是李信见好就收,说不定也就逃过了一劫,但他却又补充了一句:“因此,陛下不仅要将防线后撤,还要撤换掉屠睢,换一位更合适的主将领兵,方能一举建功!”

身在后方,不明前线战事,妄自非议朝廷方略,而且居然还敢要求换将,这是犯了大忌,李斯的目光也变得幽深莫测起来。

之前他一直在观望,作为大秦的丞相,虽未亲自领兵,但对于军事的大局观却是极好的,李信所言确实符合兵法,值得斟酌。

但朝廷选派主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绝不是小小的中尉能够随意攻击,尤其是当他冒犯到了丞相的用人之权。

“陛下,屠睢为主、赵陀为副,乃是重臣们的一致看法。”李斯缓缓说道,“这段时间的战事虽有不顺,但也是为天时地利所限,并未是其能力不足。”

“从目前的战事进展来看,尚属平稳,并没有用兵失当之处。”

“满朝文武之中,并无一个能够稳稳胜过两人的主将人选,又岂能草率的临阵换将,引起军心混乱?”

“李信任职于军机署,虽有建议之权,但也不可滥用,以免误了军机要务!”

最后一句话可谓一语双关,既驳斥了李信的不经言论,又顺便暗指军机署的权力过大,影响了正常的国事和军务,说到底是影响了丞相原有的权力。

蒙恬、冯毋择都听了出来,作为军机署的当值之人,便不得不被李信所连累,一齐跪倒,向嬴政请罪。

“我看丞相所言甚是有理!”王离也不失时机的奏道,“陛下设立军机署的初衷极好,能够为朝堂查漏补缺,但所选之人却辜负了陛下的期待。”

“微臣附议!”茅朔眼见李信不知死活的同时得罪了两大重臣,下手的机会摆在了眼前岂能置之不理,“前锋将军王离忠勇可嘉,必可胜任,请陛下允准。”

作为谏议大夫,对于朝廷官员升黜调转都有谏言之权,他这么说也完全符合规制。

转眼之间,议论百越战事的条陈愈演愈烈,似乎战火烧向了每一个参与者。

奇怪的是,作为始作俑者的李信却面无惧色,根本不被攻击、指责所动,依然坚定的要求嬴政换将,彻底转变用兵策略。

这个李信还真是麻烦!

只有朝堂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嬴政执掌大秦二十余年来,尤其是十余年的灭国之战的最大心得。

而山东六国,无论是杀掉李牧、自毁长城的赵国,还是听信郭开之言、欲为东帝的齐国,都是因为朝中大臣各分派系、争斗不休,这才被大秦一一所击破。

如今天下初定,李斯、王贲的地位不可动摇,一文一武,支撑着大秦!

嬴政当然不能让他们合流,但也尽可能减少朝廷内部的不和。

李信同时惹了他们两个人,这就迫使嬴政要有个明确的说法,否则也许会引起将相的离心,不利于稳定的大局,日后更为艰难的匈奴之战的胜算也就不大了。

“李信肆意而为,攻击朝廷方略,朕不能不予严惩,撤其…”

在场的诸人都听得出来,陛下是要撤掉李信的职务,不要说新鲜出炉的军机署,就连原本的中尉之职也是岌岌可危。

但就连跟他关系甚好的蒙恬也不敢插嘴,更不用说赵高、冯毋择只能暗自焦急。

而王离、茅朔则是心中暗喜,暗忖道:今天李信鬼迷了心窍,居然敢跟陛下明目张胆对着干,真是自取其辱!我们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急匆匆的赶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陛下,陛下,有奏章到!”

嬴政大怒道:“什么奏章?没看到朕正在议事吗?拖出去,重打五十杖!”

内侍满脸惊惧,连连磕头道:“这是从咸阳来的紧急奏章,由王翦老将军、卫尉杨端和联名上奏。”

“陛下曾有严旨,若王翦老将军有奏章,片刻不得延迟,违者处斩!”

什么?是王翦的奏章?

嬴政霍然起身,不再理会跪倒在地的内侍,吩咐道:“速速将奏章取来!”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王翦离开朝堂之后,便绝口不提政事军务,除了每年祭祀大典露面之外,几乎连府门也不出,更不用说上奏言事了。

就连身为上将军王贲带着王离前去探望父亲,也只是留了一顿饭的时间。

嬴政深知这是他为了避嫌,不予人口实,避免以此影响朝廷的决策,而如今却与卫尉联名上书,说明此事极为重大,让他不得不上奏提醒。

李斯也知道王翦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他用目光无声的询问身边的王贲父子,却见两人也是不明究竟、满脸惘然。

嬴政急切的展开竹简,寥寥数百字,用词精当准确,毫无歧义,一如军令,正是王翦一贯的风格。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舒展,不经意间看了一眼王贲,又扫了两眼跪在地上的李信,神情变得丰富起来。

他看完之后,闭目沉思了片刻,忽然问了待罪的李信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认为屠睢的主将之位交给谁更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