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唯一异能者,缔造超凡组织 > 第121章 国中之国,南洋一哥婆娑

加里曼丹岛虽大,但受限于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因素,自古以来人口稀少。

一:自然环境问题。

加里曼丹岛被赤道贯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潮湿闷热且多降雨,岛上超过八成的地方都是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并不适合生存。

二:土地开发难度大。

加里曼丹岛的土地湿黏厚重,在农耕时期极难开垦耕种,而且当地高温高湿,土地的养分含量低,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农业聚落,自然难以养育大量人口。

三: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岛上丛林密布,再加上难以开发等问题,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因尚未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体系,交通的不便自然不利于全岛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在兰芳共和国时期,加里曼丹岛还生活着大量的原始部落。

四:地理位置不占优势。

加里曼丹岛没有处于世界重要的贸易线路上,区位优势远不如马莱半岛和苏门答腊岛,贸易和航运资源基本被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吸走,加里曼丹岛无法从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分到一杯羹。

但........

以上问题主要是农耕时代的问题。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开发加里曼丹岛已经不再是问题。

自然环境可以进行改造。

且大量的原始丛林意味着丰富的资源。

土壤肥力不足可以使用化肥等化工原料进行解决。

唯一的问题是,人从哪里来!

人为什么要往这里来?

加里曼丹岛说得再好,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贫瘠土地。

对有钱人而言,一片荒芜的土地,意味着商业成本大,风险高,开发价值有限。

对穷人而言,意味着无处不在的危险,难以生存的环境,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

但凡还有选择,谁又会来这种破地方。

更别说不远万里,跨国而来。

而时代给予了加里曼丹岛一个机遇。

自天理教会执掌婆娑以来,大力兴办教育,发展科技,开垦荒田,创建工厂,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业港口日益壮大。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暂时恢复了平静,但亚洲各地反倒是越发喧嚣。

天理教会均衡天下的宗旨,以及婆娑城依法治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来者。

除了落难逃荒的人。

还有大量的外国资本。

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婆娑城实行的现代法治。

什么叫现代法治?

法治,从来都不是有法律就叫法治。

奴隶时代有法律。

但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

封建时代也有法律。

但维护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

他们称得上法治吗?

显然是不可能算得上法治。

法治的核心,在于法律代表了谁的利益。

是仅仅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还是代表全体国民,统治者和国民的共同利益。

唯有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法律,才称得上法治的根基。

更简单地说,现代法治的核心在于权力的边界。

法无禁止即自由,民无授权不可为!

绝不是统治者想一出是一出,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就制定什么样的法律。

今天这个加税,明天那个加税。

不曾受到百姓许可,那便是乱命,是违背法治精神的残酷剥削。

也不是百姓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在此基础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统一受到法律的约束。

这才是现代法治。

婆娑城所坚持的核心,便是这一点。

尊重个人。

尊重法律。

私人合法财产得到保护。

私人合法利益受到认可。

这便是婆娑城吸引外来资本的核心点。

没有任何商人会喜欢一个随时威胁自身安全,以及财富安全的地方。

这叫投资风险过高。

当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只有蠢货才会去冒险。

一个尊重个人,尊重法律的地方,才是资本青睐的投资地。

尤其是这片土地还有丰富的资源。

人口!

市场!

诸如此类的资源。

婆娑城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东南亚的乱象,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圣地。

他吸引的不仅仅是穷苦百姓,更有大量的海内外资本。

从31年开始,九州越发动荡,大量的九州百姓逃亡海外,而已经在南洋声名赫赫的婆娑城,就成了无数唐人的首选。

仅31年到39年期间,就有六十万唐人先后逃到婆娑城。

彼时,婆娑城的总人口达到了惊人四百五十万!

除了人口的膨胀,婆娑市的土地面积也在飞速膨胀。

16年,婆娑市拥有的土地仅有九百平方公里。

可时间来到39年的时候,婆娑市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从荷兰手中购买了大量的土地。

总面积达到七千平方公里!

而这.........

仅仅是婆娑市发展的新阶段。

当时间来到39年!

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惨烈战争。

40年5月10日,德意志入侵荷兰。

荷军在德军的攻势下迅速投降,荷兰政府和王室逃往伦敦。

至此,荷兰在加里曼丹岛的统治受到严重打击。

而婆娑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荷兰几乎毁灭的情况下,荷兰殖民者已经预见了殖民地的未来,也没有了对抗殖民地反抗者的勇气与能力。

自40年开始,到42年。

婆娑市以购买的方式,先后从荷兰殖民者手里购买土地八千平方公里。

彼时,婆娑市拥有的土地高达一万五千平方公里!

42年,东瀛入侵加里曼丹岛,动员兵力约为十万。

彼时占据统治地位的荷军,以及英军,无疑是东瀛的主要对手。

只是面对东瀛的优势兵力,再加上本国的颓势,两国的殖民军队先后被灭。

同年,霍羽亲自拜访东瀛总司令。

没有人知道两人谈了什么。

但数日后,东瀛南洋司令部公开承认婆娑城独特的发展模式,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以及极其巨大的自由空间。

除了在婆娑市设立东瀛督办点,对婆娑市的发展进行监督,并未干涉婆娑市的人事权,财事权,甚至军事权。

婆娑市依旧保留了一支两万人的武装力量。

而这支武装力量隶属于天理教。

对于婆娑市的特别地位,以及霍羽如何说服东瀛,没有人不好奇。

但这并不重要。

随着东瀛公开承认婆娑市的特殊地位,也让婆娑市受到无数人的青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五年,东瀛战败,同盟军反攻加里曼丹岛时,婆娑市已经拥有人口六百万!

是彼时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城市。

没有之一。

而荷军的返回,同样没有影响婆娑市的发展。

在东瀛人离去后。

同年,婆娑市召开全体公民会议,在历经九天的讨论后,最终决定独立。

亦是同年,印尼成立。

婆娑市独立城市的身份,成为印妮的一部分。

但其人事权,财事权,军事权,依旧被牢牢地握在天理教手中。

同时,婆娑市以保卫地方的名义,组建了婆娑地方军团。

合计三万人。

当然,说是婆娑国防武装力量,实则所有成员都隶属于天理教会。

这更像是一支隶属于天理教会的宗教卫队。

对于婆娑的独立,荷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敢冒犯。

他们全盛时期尚且不敢对婆娑动手,更别说现在荷兰元气大伤,刚从第三帝国手里获得新生,更没有勇气镇压婆娑的独立。

再多的苦,只能打落了往肚子里咽。

至此,婆娑基本完成独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