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162章 情报暗流涌动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第162章 情报暗流涌动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5:15:47 来源:小说旗

罗马那如蛛丝般缜密且庞大的情报网,此刻仿若一台被猛然上足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全速运转起来。

密探们犹如暗夜中隐匿身形的幽灵,身着粗布衣衫,乔装成形形色色的市井角色,悄无声息地从罗马的各个隐秘据点四散而去,奔赴东方各个角落。

他们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鱼龙混杂的东方港口,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穿梭不息的商船,成了他们天然的掩护屏障。

又或是隐没于炊烟袅袅、民情各异的内陆城邦,狭窄幽深的街巷、喧闹嘈杂的集市,皆是他们搜集情报的绝佳场所。

所到之处,仿若一阵无形的微风悄然拂过,虽未掀起明面的波澜,却在暗处搅得人心惶惶。

搜集来的情报则如雪片般,源源不断地飞回罗马,没用多久,便堆满了元老院那略显阴暗潮湿的密室。

密室内,光线昏暗得有些压抑,仅有几盏烛火在角落顽强地摇曳着,昏黄的光晕映照着墙壁上悬挂的那幅巨大羊皮地图,以及围聚其旁、神情凝重到近乎凝滞的元老们。

克劳狄乌斯元老一袭深褐色长袍,身姿挺拔却难掩满脸的忧虑,他缓缓站到地图前,手中紧握着那支早已被摩挲得发亮的鹅毛笔,时而轻点标注,时而凝眉沉思,仿佛要透过这张地图,看穿东方那些小国错综复杂的局势。

地图上,那些曾被赵国打压的小国被朱砂醒目勾勒,周边山川、河流走势细致入微,连山间一条隐蔽的小道、河上一处荒废的渡口都精准呈现。

物产、兵力、城防等关键信息更是密密麻麻地罗列周遍,粮食储备的具体数目、军队中各兵种的大致配比、城墙砖石的坚硬程度,详尽得让人咋舌。“诸位,瞧这情形,形势远比想象棘手。”

他低沉沙哑却极具穿透力的嗓音打破寂静,众人目光随之齐刷刷地聚焦过来,凝重之色愈发深沉。

最新情报显示,这些小国被赵国此前征伐折腾得奄奄一息。

军队减员严重至极,兵营里营帐稀稀落落,仿若被秋风扫过的残林。伤残老兵们面容憔悴、身形佝偻,倚着长枪在营帐门口有气无力地打盹,新兵们稚气未脱,满脸惶恐与迷茫,别说像样的战术演练,光是列队整军都走得歪歪扭扭。

粮草储备近乎归零,踏入官仓,一股子霉味混杂着饥饿老鼠乱窜的骚臭扑面而来,偌大的仓廪里,只剩下寥寥几袋发了霉的糙米。

集市上的粮摊要么空空荡荡、门板紧闭,要么粮价疯涨得离谱。

一小捧糙米的价格堪比寻常人家半月的花销,民众为几捧糙米争得面红耳赤、拳脚相向,饿殍的阴影已悄然笼罩在街巷角落。

更棘手的是,百姓历经战火肆虐,家园尽毁,亲眷离散,那对外来军队的抵触情绪汹涌如潮,仿若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街头巷尾,妇孺老人皆手持简陋武器,或是锈迹斑斑的柴刀。

或是磨得尖锐的木棍,目光中满是警惕与决绝,誓要扞卫仅存的那一丝安宁。

孩童们也被家中大人耳提面命,知晓侵略者将至,往日纯真烂漫的眼眸里,此刻也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跟在大人身后,帮忙搬运石块、传递水桶,力所能及地为守城做准备。

将领们在军营大帐内紧急碰头,气氛凝重得仿若铅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众人围坐于巨型沙盘四周,这沙盘栩栩如生地呈现出东方地貌。

山峦起伏似巨龙蜿蜒,河流奔腾如银练舞动,代表罗马军团与敌军的小旗密密麻麻,仿若一片即将交锋的钢铁丛林。“若我军从南线进攻,可借道沙漠,突袭其薄弱城防。”

军团长马库斯率先打破沉默,他身材魁梧壮硕,声如洪钟,手指有力地划过沙盘上模拟沙漠区域,沙砾簌簌作响,似是在提前奏响战歌。“只是沙漠环境恶劣,水源补给是难题,一旦迷路断水,大军便会沦为沙海冤魂。”

众人皆知沙漠行军艰险,烈日高悬,炙烤得黄沙滚烫,能瞬间烫穿鞋底。

风沙漫天,铺天盖地袭来,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

水源稀缺,一口水堪比黄金珍贵,足以拖垮哪怕是最精锐的钢铁之师,一时间,帐内众人皆面露忧色,愁云笼罩。

“走北线,虽地势平坦利于行军,可敌军易设伏。”

卢修斯军团长紧接着补充,他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盯北线山谷树林,仿佛此刻敌军就隐匿其中,“此处地势隐蔽,敌军提前藏入,居高临下突袭,我军必将损失惨重。”

帐内议论声此起彼伏,众将领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有的拍着桌子强调南线的突袭优势,有的皱着眉头力陈北线的稳重必要,激烈争论中,唾沫星子横飞,气氛剑拔弩张。

最终,经过漫长而煎熬的权衡,敲定初步方案。

兵分两路,南线派小股精锐轻装疾行,士兵们卸下厚重铠甲,只着轻便衣衫,背负足量水囊、干粮,跟随熟悉沙漠地形的向导,隐秘穿越沙漠,力求直击敌军后方要害。

北线则由主力稳步推进,工兵部队先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续大军清扫障碍。

同时,安排后续情报人员紧盯赵国动态,不放过一丝一毫赵国回援的迹象,哪怕是赵国边境军队的一次寻常调动、一个粮草辎重的莫名运输,都要详细记录、飞速回传。

为挖到深层情报,罗马密探各显神通,无所不用其极。

有的扮作流浪艺人,操弄着奇形怪状的乐器,耍弄着惊险刺激的杂技,凭借一身精湛技艺混入王宫宴会。

宴会上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王公大臣们沉醉于酒色表演时,密探便佯装添酒上菜,耳朵却竖得尖尖的,偷听到关键战略部署。

有的伪装成伙夫,整日烟熏火燎于军营厨房,脸上沾满煤灰,手上满是烫伤疤痕,与士兵们称兄道弟、套近乎,从酒酣耳热的闲聊里搜集军情点滴。

但小国安防严密,宫廷侍卫频繁巡逻,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仿佛敲响的夺命警钟;军营纪律森严,口令一日三换,稍有不对,立马拔刀相向。

一日,有名密探偷绘城防图时不慎败露,瞬间被数名如狼似虎的侍卫按倒在地。侍卫们拳脚相加,严刑拷打,皮鞭抽打在身上,绽开一道道血痕,烙铁烫在肌肤,滋滋冒烟,密探紧咬牙关、誓死不屈,直至被残忍绞死,尸体悬于城门。

引来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事一出,后续潜入的罗马密探愈发谨慎,行事前反复斟酌细节,连一个眼神、一句问候都精心设计。

罗马城内,为强化情报力量,大肆招募熟悉东方的贤才。

学府里的学者搁下手中泛黄的古籍,凭借深厚学识解析东方文化,从古老经书中探寻东方人的思维模式。

游历归来的商人收起算盘,用闯荡江湖的切身经验传授异国风俗,讲述东方各地奇风异俗、忌讳讲究。

他们为密探恶补东方方言,从软糯婉转的吴侬软语到粗犷豪迈的塞外方言,一字一句纠正发音。

教其严守宗教禁忌,莫要因一时疏忽触怒当地神灵、民众。

情报机构全力研发加密手段,复杂密码层层嵌套,数字、字母、符号随意组合,变幻无穷。

训练信鸽飞越千山万水,腿上绑着密封铜管,管内藏着珍贵情报,只为情报能极速回传罗马,不落敌手。

中枢机构里,书记员昼夜忙碌,仿佛不知疲倦的陀螺。

他们整理海量情报,剔除冗余繁杂、提取关键精华,将零散琐碎的信息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报告,为元老院呈上决策关键信息。

绘图师依密探描述,精心完善军事地图,标注敌军新增暗堡、兵力转移路线,连一处临时搭建的了望哨都不放过。

密码专家独坐密室,紧盯截获信件,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破解谜题,试图揪出敌军潜藏计划,那专注神情仿若世间只剩眼前密信。

而东方小国也没坐以待毙。听闻罗马动静,数国摒弃前嫌,互派使者密谈。

朝堂之上,使节们言辞恳切、共商大计,分析罗马战术、预估兵力投放。

军营之中,联军加紧操练,不同旗号下士兵携手磨合,喊杀声震彻云霄。

百姓们自发帮忙搬运巨石、修缮城墙,妇女们也巾帼不让须眉,手捧砖石、头顶灰浆,穿梭忙碌。

孩童们手持木剑,模仿守城攻防,眼中闪烁着不屈光芒。城墙上,新添的防御工事错落有致,弩炮、投石机森然列阵;街巷里,民兵巡逻队警惕穿梭,不放过任何可疑身影。

一时间,东方局势错综复杂,罗马与小国间的情报博弈、军事对峙进入白热化。海面下,看不见的暗流汹涌澎湃、互相撞击,掀起无形漩涡。

天空中,传递情报的信鸽频繁穿梭、振翅疾飞,咕咕叫声似是传递战讯。这场东西方智慧与勇气的较量,犹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一触即发。

没人知晓下一刻会是怎样的惊涛骇浪,唯有绷紧神经,在这混沌局势里竭力探寻生机。

整个东方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表面静谧,内里滚烫炙热,随时可能将周边吞噬,罗马帝国已然深陷其中,进退维谷,每一步决策都关乎万千将士生死、帝国荣耀兴衰。

此刻,无论是坐镇罗马的元老们,还是远在东方潜伏的密探,亦或是枕戈待旦的将士,都怀揣着忐忑与决绝,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