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179章 赵国风云:北疆烽火再燃与异域交锋之途

北疆刚历一场激战,草原联军的溃败让赵国威名远扬,可安宁未及久享,风云再度变色。

探马一路疾驰回朝,滚鞍落马,满脸尘土却难掩焦急:“陛下,北疆急报!那草原各部经上回重创,元气大伤,却不知怎地与西北境外一股神秘势力勾结,获其大量兵甲粮草资助,如今卷土重来,来势汹汹,已连克我北疆数座小城,边民流离失所,恳请陛下速做定夺!”

朝堂之上,赵王猛地起身,龙袍一挥,怒目圆睁:“哼!这些蛮族,竟如此反复无常,朕绝不容北疆国土有失。苏爱卿、李将军,你二人何有应敌之策?”

苏仪神色凝重,上前拱手:“陛下,此番敌军有备而来,强攻硬打恐折损过重。依臣之见,不妨故技重施,再度离间。那神秘势力初入草原,根基不稳,与各部间难免有利益龃龉。我们可派细作佯装成受神秘势力欺压的部落之人,到各部诉苦,挑起他们对援军的不满;再散播神秘势力欲长期霸占草原、架空各部首领的谣言,从内部瓦解其联盟。同时,以通商利诱,承诺战后给予稳定互市权益,拉拢摇摆部落。”

李牧浓眉紧皱,抱拳道:“苏大人之计虽妙,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不可全寄望于计谋。臣愿率三万铁骑即刻奔赴北疆,这一回,不止要击退敌军,还要直捣黄龙,寻出那神秘势力老巢,将其一锅端掉!我军新式军备已磨合完毕,强弩可远袭敌阵、重甲骑兵能正面破防,定能克敌制胜。陛下,战机稍纵即逝,望速准臣出征。”

赵王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后下令:“准!李将军火速领兵前往北疆,苏爱卿全力配合后勤调度、情报策应,务必保我北疆安稳。此次出征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李牧大军星夜兼程,抵达北疆时,正值破晓。

晨曦被营帐炊烟染得朦胧。他立马横刀,了望远方滚滚烟尘,敌军漫山遍野而来。“哼,来得正好!”李牧迅速布阵,轻骑兵隐匿于两侧山丘之后,重骑兵在前排严阵以待,强弩手则于后方高地架弩瞄准。

敌军先锋呼啸而至,多是蛮族精壮,手持利刃,嗷嗷叫着冲锋。待其进入射程,李牧一声令下,强弩齐发,弩箭如黑色闪电,瞬间贯穿前排敌兵,惨叫不绝于耳。

敌军阵脚稍乱,重骑兵趁机发起冲锋,马蹄震地,长枪如林,直插敌阵心脏,将敌军先锋部队冲得七零八落。

可敌军后阵涌出大批装备精良的陌生骑兵,应是神秘势力援军,他们铠甲厚重、刀法凌厉,与蛮族残兵会合,稳住了阵型,反向赵**队反扑。

关键时刻,隐匿的轻骑兵从侧翼杀出,马速极快,边冲边放箭,扰得敌军两翼慌乱。

双方陷入鏖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震得苍穹颤抖。

激战整日,暮色笼罩战场,敌军渐渐不支,抛下无数尸首,狼狈退去。

李牧扎营休整,清点兵力,虽有伤亡,但士气高昂。

夜里,苏仪派来的细作混入敌营,依计行事,一时间,各部落营帐内争吵声此起彼伏,质疑神秘势力居心的流言迅速传开。

几日后再战,敌军军心涣散,赵**队势如破竹。李牧亲率精锐,循蛛丝马迹,找到了神秘势力囤兵的山谷。

一番突袭,山谷内粮草辎重付之一炬,敌军残部四散奔逃,彻底解除北疆危机。

赵国北疆战火方熄,西方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一支罗马使团,身着奇异服饰、金发碧眼,携厚礼求见赵王。

原来,罗马帝国听闻东方有强盛赵国,疆域辽阔、商贸繁荣,又善战能守,特来探寻建交可能,寻求开辟商路,互通有无。

赵王高坐殿上,审视着这些异域使者,微微颔首:“远方贵客,既来我赵国,便是宾客。但我赵国与罗马相隔千山万水,商路艰险,你们所求建交、通商,有何诚意与规划?”

罗马使团首领上前,恭敬行礼,操着生硬口音说道:“尊贵的赵王,罗马帝国疆域横跨四海,珍宝无数,工艺精巧举世无双。我们愿以琉璃、金银器等特产,换取赵国丝绸、瓷器;还可共享建筑、天文历法知识。海上虽有风浪,可凭借罗马先进造船术、航海图,定能开辟安稳航线,此为双赢之举。”

苏仪目光闪动,出列轻声道:“陛下,罗马帝国声名远播,若与之建交通商,于我赵国科技、文化发展大有裨益,还能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威望,不失为良机。”

赵王略作思忖:“嗯,所言有理。不过,交易货品、往来规则需细细商定,不可草率。”转头对罗马使者道,“贵使且先安置歇息,朕与众卿商议后,再做答复。”

朝堂随后陷入热议,革新派力主积极合作,引进新技术;保守派则忧心文化冲击、市场扰乱。最终,赵王拍板定夺,同意建交初步意向,命苏仪着手谈判事宜,务必保障赵国利益。

苏仪与罗马使者你来我往,周旋半月有余。

谈货品交换比例时,为丝绸定价争得面红耳赤;论航海安全责任,各执一词。好在苏仪机敏过人,巧用话术、旁征博引,逐步敲定细则:每年春秋两季,罗马商船队与赵国商队于指定港口会合,交换货物;遇海难,双方均有救援义务;罗马派匠师来华传授建筑、机械技艺,赵国则输出农桑种植窍门。

协议签订当日,邯郸城张灯结彩,百姓围聚街头,争睹罗马使团风采。

异域礼品陈列展示,琉璃盏流光溢彩,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赵国丝绸随风轻舞,其柔滑质感让罗马使者赞不绝口。

赵王亲自主持盛宴,款待使团,席间乐舞升平,奏响两国交好序曲。

此后,赵国工坊引入罗马工艺,琉璃烧制技术改良,产出精美饰品风靡国内。

罗马则依赵国农法改良灌溉,粮食增收。海上商船往来渐频,文化交流频繁,罗马学者与赵国士子论道学府,碰撞出思想火花;赵国画师借鉴罗马绘画风格,作品添几分写实神韵。

北疆重归安宁,西方商路大开,赵国似一艘稳健巨轮,破浪于历史洪流,驶向未知却满是希望的广阔海域。

前方虽仍有惊涛暗礁,可军民齐心、君臣同德,怀揣无畏勇气与谋略智慧,预备续写传奇。

镌刻永不磨灭的荣耀篇章,只待下一场风云际会,再展宏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