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47章 李牧上奏让赵王改良武器和军队

数载光阴似箭,赵孝成王病势渐沉,终至油尽灯枯。

赵王遽然薨逝,新王尚未立,无奈之下,只得由赵孝成王之女赵浚梓临危受命,承继大统。

自此,赵国迎来了首位女帝君。

赵浚梓登基未满一月,诸多重任便已压在这位女子肩头。

然前任赵王在位时,与燕结为同盟,两国本相交甚好。

当燕国遭匈奴突袭时,赵国不谋而合地前往驰援。

于战场之上,原本激烈厮杀,赵**队亦奋勇作战,但有部分赵军统帅为保自身实力,佯装败退。

此等情形,为燕国将领所察,然无奈只得先击溃匈奴,再行处置赵国。

当下唯有取胜,唯有一战。于战事胶着之际,魏韩楚三国之君见此。

亦纷纷遣兵援助燕赵两国,终在众人合力攻伐匈奴之下,匈奴军最终溃败而逃。

经此一役,燕国声威大振,更上一层楼。

……

次日拂晓,李牧自各营巡视后,发现军中武器多有瑕疵。

李牧遂将这些弊端写成奏疏,一并呈交赵王,望赵王改良武器并整肃军纪。

赵王赵浚梓收到李牧的奏疏后,眉头紧皱。她深知武器与军纪乃是军队之根本,不可轻视。于是召集大臣商议此事。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一些老臣认为应当严惩那些统帅不力者,并大力投入改进武器。

而一些新锐官员则担心耗费过多财力影响其他方面发展。赵浚梓沉思良久,开口道:“朕以为,武器精良方能护我国土子民,军纪严明才可令行禁止。虽花费巨大,但不可不为。”

随后赵王下令拨出专款用于打造兵器,同时派遣心腹之人彻查那些佯装败退的统帅背后之事。

李牧得到消息后心中欣慰,亲自监督兵器制造之事。

几个月后,新一批兵器装备入军,军纪也焕然一新。

周边各国听闻赵国此举,皆惊叹于这位女帝的果敢。赵**队士气高涨,边境也逐渐安稳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

赵浚梓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但也更加坚定了要带领赵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决心。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探子来报,西方狄戎部落蠢蠢欲动,似有联合之势,意图进犯赵国边境。赵浚梓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李牧进言道:“陛下,如今我军军备已足,军纪整肃,将士齐心。可先发制人,派兵前往边境威慑,若其敢犯,则予以重击。”赵浚梓微微点头,却又担忧道:“此计虽妙,但长途奔袭,粮草辎重运输不易。”

这时,一位年轻谋士站出:“陛下,微臣以为可联络西戎诸国,许以重利,借道运粮。”赵浚梓权衡利弊后采纳此策。

于是赵国一边遣使西行,一边调兵遣将向边境进发。狄戎联军见赵国来势汹汹,本就不齐的心瞬间瓦解。有的部落直接撤军,剩余的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浚梓得知后长舒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暂时化解危机。此后,她更加励精图治,重视农桑,培养人才。赵国在她的治理下,日益强大,成为这片大陆上令人敬畏的强国。

几年之后,赵国国力愈发强盛。但赵浚梓并未放松警惕,因为她知道周围列强环伺,唯有自身不断强大才是生存之道。

一日,探马来报,南方的楚国发生内乱,

新王继位根基不稳,国内各方势力争斗不休。赵浚梓看到了机会,她召集大臣说道:“朕欲出兵南下,一则助楚平乱,二则扩大我国疆土,众卿意下如何?”

李牧上前道:“陛下圣明,不过楚国地域广大,不可贸然深入,当徐徐图之。”

赵浚梓认可地点头,随后派出使者前往楚国,表示愿意协助楚王平定内乱。

同时,令李牧率领精兵暗中接近楚境。楚国新王收到赵国的示好,半信半疑,但此时内乱已让他焦头烂额,只好暂且接受。

而赵国的军队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豹,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出击,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外交场上。

赵国都悄然布好了局,只待局势发展到最有利的时刻。

不久,楚国境内的内乱愈演愈烈,几方势力相互厮杀,完全不顾及百姓死活。楚王虽有心镇压,却力不从心。

赵国使者趁机在楚国内部散布消息,称赵王仁慈,若赵国入主,必定保楚国太平繁荣。这使得部分摇摆不定的势力开始倾向于赵国。

就在这时,李牧接到赵浚梓密令,命他看准时机进军。李牧领命,趁着夜色率兵迅速越过楚境防线。

原本,楚军正深陷于激烈的内战之中,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外部的威胁。而就在此时,赵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来。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楚军猝不及防,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赵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凶猛,一时间惊慌失措,整个军队的阵脚瞬间大乱。

但是,楚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大国,自然不会轻易被击溃。尽管遭遇了突袭,但仍有许多忠心耿耿的臣子和智勇双全的将领挺身而出。他们临危不乱,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试图稳住战局。

战场上,双方的士兵都奋勇厮杀,喊杀声震天动地。战斗异常惨烈,一时之间难分胜负,局势陷入了胶着状态。就在这时,赵军阵营中突然出现了一道亮丽的身影——赵浚梓亲自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赶到了战场。只见她身披铠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赵浚梓毫不畏惧地冲在了最前面,她身先士卒的英勇行为极大地激励了赵军将士们的斗志。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勇猛无畏,一个个也都热血沸腾,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刹那间,赵军的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锐不可当。

在赵浚梓的带领下,赵军越战越勇,渐渐地占据了上风。而反观楚军,由于长时间的激战以及内部的混乱,已经开始显露出疲态。终于,经过一番艰苦鏖战,楚国的残兵败将再也无力抵抗,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投降。

战争结束后,赵浚梓并没有对楚国赶尽杀绝。

她信守诺言,不仅保留了楚国皇室的血脉,还广纳贤才,任命那些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来治理这片新纳入赵国版图的土地。

通过这样的举措,既展现了她的宽容大度,又赢得了楚国民众的心。

经此一役,赵国的疆土得到了大幅扩张,国力也日益强盛。赵国的威名远播四方,周边的各个国家都为之震惊。

于是,这些国家纷纷派遣使者来到赵国,向赵浚梓表示臣服和敬意,并献上珍贵的礼物以示友好。

从此,赵浚梓的统治地位愈发稳固,赵国迎来了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