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100章 变局突至,忧患暗藏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第100章 变局突至,忧患暗藏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5:15:47 来源:小说旗

晨曦初破,霞光温柔地洒在魏国统辖的秦国旧地上,集市已渐次喧闹起来,商贩们忙碌地陈列着货品,百姓穿梭其间,议价之声此起彼伏,一片祥和兴盛之景。

郡守李桓晨起,于府衙庭院中舒展身姿,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城郭,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冀,这些时日殚精竭虑,终见此地焕发出蓬勃活力,似一颗蒙尘明珠重新拭亮。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危机却如潜藏于渊的恶蛟,悄然蛰伏、伺机而动。远在朝堂的魏王,因连年大兴土木、扩充军备,致使国库渐空,为填补亏空,竟颁下一道加急诏令,欲提高秦国旧地赋税,以解燃眉之急。

政令传至郡守府,如巨石入水,惊起千层浪,李桓手持诏书,眉头紧锁,满脸惊愕与忧色。

他深知,此地百姓历经秦之暴政,好容易在轻徭薄赋下缓过劲儿来,生活初有起色,这一加赋,无异于将他们重新拖入苦难泥沼,往昔努力恐付诸东流。

李桓速召集属吏商讨应对之策,众人神色凝重,各抒己见。主簿愁眉苦脸道:“郡守,王命难违,可若依令加赋,百姓怕是不堪重负,恐生民怨呐。”

参事则叹道:“是啊,当下虽市面繁华,然百姓家底尚薄,多是勉强温饱,加赋定会冲击农商,集市或再归萧条。”

李桓沉思良久,沉声道:“吾等受魏王重托,治理此地,当以百姓为本,不可莽撞行事。先派员查探民情,统计收支详情,我则上书陈情,望能使魏王收回成命,或另寻良策充盈国库。”

未等李桓上书送达,边境又传警讯。原来,草原匈奴部族新换首领,此人性情凶悍、野心勃勃,见秦国旧地日渐富庶,便起了劫掠之心。

纠集各部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如鬼魅般突袭边境村落,烧杀抢掠,火光冲天,哭喊声撕破夜的宁静。

村民们仓惶奔逃,牛羊被驱赶,粮食被焚毁,惨状令人痛心。

守边士卒拼死抵抗,奈何敌众我寡,防线被撕开缺口,只能且战且退,向郡城求援。

消息传至郡城,人心惶惶。李桓心急如焚,一边传令紧闭城门,加强城防,组织民兵上城协助守卫。

一边调遣城中驻军,亲率精锐奔赴边境救援。

行军途中,只见沿途村庄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冒着青烟,百姓哭声回荡,李桓眼眶泛红,攥紧拳头,暗暗发誓定要护百姓周全,驱退来敌。

待赶到边境,匈奴骑兵正在肆意劫掠,马蹄扬起滚滚沙尘,仿若遮天乌云。李桓见状,迅速布阵,弓箭手列于阵前,弩手在后,骑兵两翼包抄,步兵居中稳住阵脚。

一声令下,箭如雨下,匈奴先锋骑兵纷纷落马,攻势稍缓。

但他们很快重整队形,依仗马快弓强,呼啸着再度冲锋。

李桓身先士卒,挺枪跃马冲入敌阵,士卒们受其鼓舞,士气大振,奋勇拼杀,双方混战一处,喊杀声震得天地失色。

鏖战至日暮,匈奴见占不到便宜,又恐魏国援军赶来,遂裹挟着抢掠财物,呼啸而去。李桓望着远去的敌影,深知危机未除,此战只是开端。

回营清点伤亡,士卒折损不少,皆面露疲色却目光坚毅。

李桓安抚众人后,即刻组织修缮边防工事,加固烽火台,派人向周边郡县及盟国告急,请求支援协同防御,以防匈奴再犯。

祸不单行,城中此时亦陷入纷扰。因加赋风声传出,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风点火,市井流言蜚语四起。

曾被李桓打压的秦国旧贵族残余,勾结不法商贾,散播“魏国欲榨干秦地”“新官与旧民终不同心”等谣言,蛊惑百姓。

不明真相者人心惶动,学塾罢课、工坊停工,集市冷冷清清,往昔繁华仿若一梦。

李桓回城后,不顾疲惫,径直走向市井,当众宣读上书魏王陈情减税之文,又详述匈奴犯境、国难当头局势,晓谕百姓:“吾等扎根于此,生死相依,加赋非我本意,抵御外敌、保境安民才是当务之急。望诸君莫信谣言,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言罢,百姓中有人动容落泪,纷纷表示愿助郡守守家卫国,作坊重开,筹备物资,学塾复学,秩序渐次恢复。

可局势依旧严峻,魏王那边尚无回音,匈奴探子频繁出没,似在窥探时机再度来袭,城内暗流涌动,旧贵族小动作不断,妄图勾结外敌、颠覆新治。

李桓独坐于书房,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满脸疲惫与坚毅,案上堆满公文军报,他深知,眼前是惊涛骇浪,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唯有凭借智慧、果敢与百姓支持,才能在这重重困局中寻得生机,护住这片饱经沧桑却满含希望的土地。

引领它走出阴霾,重归安宁繁荣,续写辉煌篇章,可前路漫漫,荆棘丛生,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