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 第47章 薛傍竹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第47章 薛傍竹

作者:乐事薯片黄瓜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25 00:50: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上三竿。

郑怡睁开眼,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伸手敲了敲有些发麻的大腿,翻身下了床。走到桌前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而后再次长长地叹了口气。

从打发印素琴和曹含雁去打听消息到现在,刚好是第三天。

这三天里,郑怡算是见识到了李淼的“本性”。

不到午时不起床,跟人说话不睁眼。整日间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易了容背着手四处溜达,往那一坐就跟一滩烂泥一般滑下去。跟之前在嵩山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判若两人。

明明是李淼逼着她来找人,现在反而是郑怡整日忧心忡忡。

寻思了半晌,郑怡咬了咬牙。

“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瀛洲死了四个天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虽然海路遥远,不像陆路这般能用轻功赶路,但最多三个月,下一波人就要到了。”

“三个月内若是打探不出瀛洲的底细,那就等同于空手对敌。敌在明,我在暗,李淼若是死了,恐怕再难找到他这般强势的助力……只靠我自己,恐怕这辈子都难对瀛洲构成什么威胁。”

“不成,他是个武疯子,说不定就盼着人家杀上门来,我却不能坐在这干等着!”

心思一定,她抓起桌上长剑,快步走出房门。

“哪儿去?”

刚一踏出房门,耳边就响起李淼懒洋洋的声音。

李淼那天的疯样儿实在给郑怡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冷不丁听到李淼的声音,她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差点就要本能地拔剑,好不容才压下了动作,循声看去。

院中竟是不知何时铺了一张硕大的毯子,上面摆放着矮桌、靠垫,李淼眯着眼半躺在上面,脸上扣着一本书。还有两个不知道哪儿来的侍女,正红着脸给他捏肩膀捶腿。

郑怡抿了抿嘴,忍不住说道。

“李大人,您这……瀛洲……”

李淼却是摆了摆手,示意那两个侍女停下,拿下盖在脸上的书,笑着看向郑怡。

“小怡子,一看你就是练武练傻了。”

他伸手从一旁拿了壶酒,嘬了一口。

“这一年四季,每个时节都有最该做的事情。春天踏青冬天赏雪,这九月时节,秋高气爽,天气虽然有些转凉,对习武之人来说却是正好。”

“这时候不喝点酒、晒晒太阳,却提着剑跑出去寻人?”

“你这武练得也忒没意思。”

郑怡深吸了一口气。

“李大人,从那两人离开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了……您怎么还坐得住的?您真的觉得那两个一流水准的小子,能寻到蓬莱之人的踪迹?”

李淼闻言却是嗤笑一声。

“随口找点儿事情折腾折腾他俩而已。”

郑怡急声道。

“那您在这干等着,有什么意义?”

李淼却是笑着反问道。

“那你提着剑跑出去有什么意义?”

“且不说你我这张脸若是出现在蓬莱之人面前,他们会不会觉得是瀛洲寻来了、直接逃命。就算你易了容,一个天人晃晃悠悠招摇过市、打听消息,蓬莱之人不会跑?”

“再退一步讲,就算你寻到了蓬莱之人的踪迹,没有我在场,你有把握留得下他?”

郑怡瞪圆了眼睛说道:“都是蓬莱出身,我与他说明一番就是,我的内功底子也能证明我的身份——”

李淼笑道:“那又如何?”

郑怡一愣。

李淼笑着伸手点指郑怡。

“蓬莱灭门至今都有将近五十年了。这世上的人情,能扛过三年都算少见,十年不见面就是亲爹亲妈都该疏远了,更何况是五十年?”

“就是你,不也为了报仇,带着我来找他们了吗?你还指望人家见了你抱头痛哭一番,就跟你掏心掏肺?”

一旁的侍女削了片梨子,用竹签插了送到李淼口中,李淼一边嚼着、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

“别天真了,讲感情没用。现在是你我为了找瀛洲的麻烦,要把这些过了五十年清净日子的人强行拽进这麻烦里边,不揍你就算好的了。”

“没有我在场,你找到了也没用,说不定还要把命送掉。”

郑怡抿了抿嘴。

她无力反驳李淼的话,也不得不承认李淼说的才是对的。

半晌,她长出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那,李大人,你与我一起易容出去找一找,如何?”

李淼双手垫在脑后一躺。

“我才不去。”

“瀛洲找了五十年都没找到的人,靠着你母亲留下那点儿只言片语就能找到了?况且这些人还活没活着都两说。”

“我是闲着没事儿做才出来溜溜,顺便找一找。有消息就去看看,没消息我就等着瀛洲的人来找死。”

“打听消息这种低端的活计,我二十年前就不做了。”

郑怡沉默了半晌,叹了口气,点点头,转身就要回屋修习内功。

正当此时,院外却传来一阵脚步声。

郑怡回头看去,就见到曹含雁和印素琴快步走了进来,左右一看,便走到李淼身边站定,却是一时没敢开口。

两人都是面色憔悴、满眼血丝,眼眶隐隐青紫,显然是这三日来都没有休息过。曹含雁还稍好一些,印素琴被李淼捏断了膀子,右手用布条裹了挂在胸前,脸色青白,连前两天的精气神都没了。

这三日对印素琴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一时嘴贱,惯用手被李淼废了,还把曹含雁拖下了水,李淼那一指跟阎罗贴一般悬在头上——武功、兄弟、性命,全都一塌糊涂。

三日的功夫,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嘴紧紧抿着,一句话都不讲,一点儿没有了“嘴贱公子”的风范。

所以反而是曹含雁先开口。

“李大人。”

李淼睁开眼,淡然说道。

“打听到消息了?”

曹含雁咬了咬牙,却是摇了摇头。

“大人,这三日我和印兄跑遍了整个开封府,找不到任何一个与您相貌相似之人。”

“五十年前来到开封、姓郑的江湖人我们倒是找到了不少,但绝大多数都已经身死,还活着只有两个,都已经垂垂老矣,来历清楚,不像是有蹊跷的。”

“至于武功奇高、来历不明之人……我们也只找到了两个,其中一个只有三十多岁,不像是您要找的人。”

李淼眯了眯眼:“说说那个剩下的。”

曹含雁点头应是,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副画像,上前展开,露出上面一张女子的面容。

“此人名为薛傍竹,四十五年前来到开封,在本地嫁人生子,后来遭逢祸事,家里人死了个干净,便独自移居到了城外夷山山脚下。”

“十三年前,她又转到了城外义庄,专门做些收尸的活计。但那处义庄已经荒废,我们打听了一下,据说已经有数年未曾有人见过她了。”

曹含雁抖了抖那张画像。

“这画是我俩找了当年她的邻居,依照描述画的她刚来开封时的模样。且不说相貌,眉眼却是隐隐与您有些相似。”

李淼听着,捻着手指问道。

“除了眉眼,你们单独把她挑出来的依据是什么?”

曹含雁没有回答,一肘子顶在印素琴腰侧,朝着他使了几个眼色。此事本就是他惹了李淼,现在见了李淼又不说话,万一引得李淼不满怎么办?

况且这三日印素琴的心气神是一日差过一日,曹含雁都看在眼里。若是不逼着他说两句话,曹含雁都怕他转头就去寻死。

印素琴抿了抿嘴,知道这是好友在担心自己,也就强打起精神,接下了话头。

“其实此人说不上是江湖人,也无人见识过她施展武功,我和曹兄也是无意间听人提起,才查到了她。”

“是因为此人身上有太多蹊跷之处。”

“其一是来历不明,据知情人说,当年她是孤身来到开封,一来就自己买了个院子住下。一直到她搬到城外,从未听她说过自己的亲朋——就像是在刻意隐瞒一般。”

“其二是当年她家遭逢的那场祸事。”

印素琴从怀中取出一张纸递给李淼。

“当年她嫁给了城内的一家富户,日子倒也说的上美满,就是一直没有子嗣。二十年前,她带着些仆从到城外的一家观音庙祈福求子,待到她回来,却发现已经被人灭了满门。”

“做下这事的人,是当年一个江湖大盗,绰号叫‘不留行’的,是个专做这种灭门夺财之事的邪道高手,一流顶尖水准,当年也算是凶名赫赫。”

印素琴沉声说道。

“回到家中之后见到满地的鲜血,跟她一起出城的仆从都是吓得目瞪口呆,这薛傍竹却是莫名镇静,一边吩咐仆从们报官,一边跑到屋内查看尸体。”

“待到那些仆从带着差人回来,她却不见了踪影。左右找了一圈不见人,那官差还觉得是她伙同外人谋害亲夫,已经逃走了。此事当年城内传的沸沸扬扬。”

“过了数日,那些仆从等不到她回来,就变卖了家中的田地,自己拿了一部分,剩下的给这家死去的人做了一场法事。”

“这薛傍竹,却是忽然回来了。”

印素琴再次拿出一张纸,送到李淼手中。

“这是我们找了当年的仆从,从他口中得到的消息,应该都是准的。”

“说,当年他们几个拿了卖地换来的钱,心里多少都觉得有些亏欠,就挨个给主家守灵。守到第三天晚上,也不见有人开门,薛傍竹忽然就从灵堂之外走了进来。”

“衣着还是当日离开时的模样,仿佛只是外出走了一圈——但有一个仆从眼尖,发现她踩过的地方,隐隐留下了一些痕迹。”

“已经接近干涸的血迹。”

“从那日起,灭了薛傍竹家门的那个‘不留行’,便再未在江湖上现身。”

“薛傍竹也没有说什么,照常办完了法事,就搬出了城外,再也没有跟人来往过。”

李淼点了点头,说道:“还有吗?”

印素琴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

“还有一事,但只是道听途说,听起来也有些荒唐,不知道该不该跟您讲。”

李淼摆了摆手:“说来。”

印素琴这才开口说道。

“她二十年前搬出城外,十三年前搬到城外义庄居住,然后五年前这义庄荒废,再无人见过她。”

“但我与曹兄打听她近况的时候,有经常往来那边的客商说起,这薛傍竹所居住的义庄,从她搬过去后便开始——有些异样。”

李淼挑了挑眉:“哦?什么异样?”

印素琴说道。

“据说,好像是闹鬼还是闹妖怪之类的。”

“从她搬过去开始,那处义庄的尸体就老是丢失,仵作过去查验数量的时候总是对不上。”

“不过进义庄的尸体都是无人在意的,也就没有人去追究——直到五年前,有个过路的客商死在了开封,尸体被人带到义庄安放,同行之人则传信回家,让他的家人过来接尸。”

“谁承想,这人的家人赶到义庄之后,却是没有找到尸体。”

印素琴说了半天话,总算是多少恢复了一点儿精气神,说话间也有了前几天那副高谈阔论的架势,双手一摊、绘声绘色地说道。

“家人客死异乡,这些人千里迢迢赶来收尸,心里本就是憋着一股火,眼见丢了尸体如何能忍?当即就要拽住薛傍竹,逼问是不是她弄丢了尸体。”

“推搡之间,薛傍竹摔了一下。她当时已经有六七十岁,本就是风烛残年,好死不死还磕到了后脑,当即便昏了过去。”

“那些人见这情况,也不敢纠缠,连夜逃出了开封。”

“那薛傍竹却是没死,过了几天还有人见过她。但又过了几天,有人去义庄送尸,却是再也找不到她的踪影。”

“自那以后,这义庄就开始出事。”

“先是丢尸体的情况愈发严重,接手义庄的人一觉醒来,整个义庄的尸体都不见了踪影。有时候尸体刚送来,一转身,尸体就不见了。”

“看义庄的人害怕,就直接舍了义庄逃回了老家,这义庄就此荒废。”

“但这还没完,自那以后,有客商路过那边想要进去歇歇脚,晚上就总是做噩梦、丢东西。”

“若只是这样还好,过了一两年,有一伙外地的客商不知情况,进去歇了一晚——您猜怎么着?”

印素琴神神秘秘地说道。

“整队人马,全都没了。”

“若非是城中与他们约好交易的商行察觉不对报了官,又有路过的人见他们进了义庄,恐怕这事儿都无人知晓!”

“自那以后,这义庄就再无人敢去,也就渐渐无人提及。我们若非是找到了一个说书的老人,还打听不到此事!”

“您说,这薛傍竹——能没有问题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