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傻王逆天罡 > 第37章 就是皇上也不敢轻易出口

大唐傻王逆天罡 第37章 就是皇上也不敢轻易出口

作者:骑牛出函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02:32 来源:小说旗

叶秋影天资聪慧,很快就把声母记住。

李晨又开始教韵母,叶秋影跟着念。

叶秋影确实够聪慧,当他们来到叶家的第一个庄园时,叶秋影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用拼音读“天书”了。

学会读“天书”让叶秋影兴奋不已。

感觉自己就快成仙了。

李晨只是心念一句:孺子可教也。

这座叶家庄园离不远,又靠近码头,非常便利的水运。

这个庄园用作做什么,不言而喻。

管理这座叶庄的于庄主,是一个五十上下,冬瓜身材,面皮白净,颌下无须的中年人。

于庄主闻报大小姐大驾光临,连忙赶出庄来恭迎大小姐。

于庄主见到和大小姐同车而来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君,虽不敢胡乱猜测这个少年郎君和大小姐是什么关系,心里已经把他这个翩翩少年郎君,当着了大小姐的情郎。

叶秋影只告诉于庄主,这是李先生,其他的一个字不说。

于庄主赶紧恭恭敬敬的礼见了李先生,让后又恭恭敬敬的把大小姐和李先生请进了庄园。

这座叶庄确实够大,住着差不多近百户的庄人,有十个大仓库,看得出是以水运为主。

于庄主带着大小姐和李先生把仓库看了一遭,然后请到大厅,请了大小姐和李先生坐了主位,奉上茶水、糕点和水果。

于庄主请问了大小姐要不要在庄上吃饭,好准备,叶秋影回了不用。

于庄主准备拿账册出来请大小姐过目,叶秋影摆手免了。

叶秋影取出一张图纸给于庄主,要求于庄主必须按图施工,于庄主一口保证下来。

喝过茶水,叶秋影和李晨没有多坐,让于庄主带他们去码头。

这是长安最大的码头之一,码头上装卸商货的大小商船不少,熙熙攘攘,一片繁华。

于庄主带着大小姐和李先生来到码头,于庄主告诉大小姐和李先生,叶家有三条商船,有两条在运送货物。

于庄主指着停泊的一溜排商船,告诉大小姐和李先生,中间那艘有两架桅杆,在停泊的商船中算得上最大的那艘,就是叶家的商船。

“我们去看看吧!”叶秋影道。

于庄主带着大小姐和李先生走到叶家的商船前,商船上的人早就看到于庄主带着大小姐来,下了船恭迎大小姐,于庄主向掌舵的等人介绍了李先生,然后登上商船。

叶家的三搜商船都差不多一样大。

李晨看过一番商船后,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要对商船进行改造。

从商船下来,叶秋影和李晨登上马车,离开了码头,去看另外的叶家庄园。

马车上,李晨把想要改造商船的事告诉了叶秋影。

叶秋影听后,笑道:“要怎么改造你就怎么改造吧!”

李晨也是笑道:“你做的了主?我看不一定吧!”

叶秋影感觉被李晨小看了,很是不服气的“哼”一声道:“不要说改造,本小姐就是一把火,把这商船给点了,也没人敢说一句话。”

“你爷爷,你爹都不敢吗?”李晨不相信的道。

“那我就点一个让你瞧瞧。”叶秋影不屑道。

李晨还真的怕这个虎丫头玩真的,道:“只要你说行就行。”

“这还差不多。”

叶秋影得意地笑了。

算你狠。

李晨心念道。

叶家的其它三个庄园虽然没有码头的这个庄园大,但和别人家的庄园比起来,就大许多了。

如何利用这些庄园,李晨心里已经勾画了出来。

有的事可以先做起来,有的还得等上一段时间,需要的周期不短。

不过,李晨有的是耐心等。

必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李晨现在还不能随身携带水老前辈的刀,只能是到大殿修炼内功时,从正殿大梁上取下水老前辈的刀来佩戴。

而今晚,在李晨使用到水老前辈的刀时,水老前辈的刀的桀骜之性在逐渐收敛,很有灵性的适应新主人。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会使水老前辈的刀法,知道的水老前辈的刀的刀诀。

否则,就算是你功力极强极高,也难以驯服水无迹的刀。

除非你的功力超越了水无迹,达到宗师级别。

而宗师级别的人,天下不出五指之数。

李晨今晚修炼完内功,突破了第五级,达到六级初的水平。

这让秦公公大为震惊。

要知道修炼上乘的内功,突破初始的第一、二级也需要近半年的修炼,要达到第五级,至少也得三年。

而六皇子殿下不足一月,就突破了五级,这就是宗师级的天赋,甚至超过宗师级的天赋。

秦公公从暗处走出,恭喜六皇子殿下。

李晨在修炼内功之前,就知道秦公公来了。

而秦公公现在是要尽一切的机会,多见六皇子殿下。

为六皇子殿下办的事越多,就更显他对六皇子殿下的忠心耿耿。

李晨如何看不出秦公公的意思,也相信秦公公的忠心。

现在秦公公算得上是李晨的左膀了。

有秦公公这样忠心耿耿的人,守护在父皇的身边,李晨就不怕有人捣鬼。

“殿下知道皇上要举办‘诗词大会’吗?”

不管六皇子殿下知不知道此事,秦公公还是问了。

“略知一二。”李晨简短回一句。

秦公公道:“殿下,要是这次建王殿下,能够拿到筹备和主持这次‘诗词大会’的大权,而且能够把这个‘诗词大会’办好,建王殿下在朝中的势力,将无人能匹敌。”

秦公公的意思很明确了,如果六皇子殿下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一定要尽快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最为重要的是要被皇上赏识并器重。

“‘诗词大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李晨故作不知,好奇的问道。

秦公公一点头,道:“这是皇上要天下文人敬服我大唐国。”

这也算是薅羊毛。

李晨心里一笑。

这也是秦公公想看六皇子殿下的智商和志向。

李晨走出大殿,立在大殿的台基上,半仰头望着星空,道:“文威天下,臣服文心,囊纳天下英才,以文兴国,国兴则国富民富,国富民富则兵强,文武双威,何愁天下不大一统。”

六皇子殿下这一番话,听得秦公公瞠目结舌。

六皇子殿下要的不仅仅是大唐国,还有天下的大一统。

这个志向,就是皇上也不敢轻易出口。

而皇上要举办“诗词大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六皇子殿下刚才那一番意思。

秦公公坚信,现在的这个六皇子殿下,一定是天人下凡附体,否则一个痴傻了十三年的人,即使恢复了神智,也绝不会有如此大的志向。

李晨也算是给秦公公把话挑明了。

秦公公似乎有某种预感,压住语调道:“建王殿下如能抢到先机,那就很难撼动他在朝中的地位了。”

李晨转身,看着秦公公,道:“既然‘诗词大会’如此重要,难道其他皇兄就没有争取?”

秦公公道:“瑞王殿下是想要拿到这个筹备和主持大权,也有实力和建王殿下一争,但是,不知何故,苏释苏先生支持了建王殿下,只要有苏释苏先生支持建王殿下,那就再无人能和建王殿下相争了。”

“苏先生真有那么厉害?”

李晨故作一脸的惊愕道。

秦公公道:“老奴不懂诗词,皇上说苏释苏先生少郎俊才,诗词绝冠天下,只有苏释苏先生能让天下文人敬服。”

“天下真有这等俊才!”

李晨故作感慨道。

秦公公略微一顿,道:“殿下如果想和苏先生认识,老奴有办法让殿下和苏先生一见。”

秦公公此言一出,李晨就暗暗笑了,这秦公公还真用心,想要甄别六皇子殿下是不是苏释苏先生,苏释苏先生是不是六皇子殿下,想出这一着。

“那好啊!”

李晨脱口道。

秦公公还真感觉不出破绽。

李晨接着就是好奇的问道:“秦公公有什么法子让我和那个什么苏释见上一面?”

秦公公只听出六皇子殿下,似乎还不相信这个苏先生的横溢之才。

秦公公道:“不满殿下,老奴在东市的明德街有一处私宅,苏先生可以任意使用,只要殿下愿意与苏先生相见,等老奴见到苏先生,就与殿下约下在老奴的私宅和苏先生见面。”

“行啊!”

李晨一口答应。

秦公公又道:“殿下如若能与苏先生交上朋友,殿下和苏先生必将是文武双娇,也必将纵横天下。”

好你个秦公公,还真会粉人。

李晨只是“哈哈”一笑。

待六皇子殿下笑过,秦公公切换了话题。

“殿下,老奴还有一事想说。”

“请讲。”

李晨把手一伸展请秦公公讲。

秦公公道:“殿下现在出宫的时候多了,出宫的身份没人能够置疑,虽说伺候娘娘的那几个人都是老奴的心腹,但他们并不知情,老奴担心日子一久,这些人会发现殿下的行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老奴需不需要给他们提个醒。”

李晨不怀疑秦公公挑选的那几个太监和宫女,不过他们终日都在小殿,难免会有猜测。

如果不提个醒,确实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可能。

李晨点点头。

秦公公又看了六皇子殿下手里的水无迹的刀一眼,又道:“殿下出宫是需有这水无迹的刀,老奴的意思,老奴再为殿下打制一个刀鞘,让人看不出是什么刀,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秦公公想的还挺细,李晨点了头。

秦公公这才向六皇子殿下拱手告退。

............

第二日。

“宣政殿”

到开州府赈灾回来的工部尚书大人范淼,向皇上详细禀报了开州府的灾情,和自己前往赈灾的详情。

李源只是口头道了“爱卿辛苦”,在没有别的表示。

朝上的大臣们都知道,范大人此次去开州府赈灾,实际上是被罚去的,毫无功绩可言。

皇上口头上能够有一句“爱卿辛苦了”,只是不愿让范大人太过难看而已。

范淼心里郁闷至极。

说实在的,范大人这次去赈灾,确实被皇上狠狠坑了一把,放了一次范大人的大血。

范大人本想借着赈灾之机,减少一下自己的损失,没有想到户部尚书陈中合合着皇上坑他,暗示这次去开州府的赈灾人员中有影卫。

范大人心里顿时就凉透了。

这些随行的人员中,除了两个工部的人外,其他的人在陈中合眼里,个个都是影卫了。

有了影卫的伴行,人生安全是有了绝对的保证。

但是,想要捞一点本回来,减少一些损失的念头和希望,就灰飞烟灭了。

赈灾的银两,一厘一钱,范大人都不敢有奢望的想法。

而更让范大人哑巴吃黄连的是,本该是户部拨的赈灾银子,户部一句国库开销紧张,皇上给压缩了一点,请范大人克服克服,就让范大人自己掏了本该由国库掏的银子出来。

范大人气得问候了户部那一帮人的祖宗十八代,蛋也痛得差点爆裂。

唉!

造的啥孽啊!

范大人只有尽力自我安慰,虽是被皇上薅了一大团羊毛,剥了一点皮,割了几斤的肉,放了一些血,总有满血复活的机会,大大好过被皇上抄家。

范大人灰头灰脸的谢了皇恩。

满朝大臣看见范大人那一张哭丧脸,心里都是暗暗一句。

前车之鉴啊!

正因为有了范大人的这个前车之鉴,满朝的大臣都开始缄口了,最好不要有事没事的想要在皇上面前露个脸,万一一句话不对,被皇上逮住了,薅你一下,就太得不偿失了。

谁家的银子不是银子?

被皇上白白的薅去一块,谁不蛋疼?

所以,在范大人禀报完赈灾得到事后,满朝的大臣开始个个装聋作哑,变成木桩,只是杵着,整个“宣政殿”也就落针可闻。

李源坐在龙椅上,也巴不得这些大臣少启奏一些不愉快的事,落一个心静。

确实,有一些大臣总想着青史留名,睁大眼寻找瑕疵,然后就大做文章,弄得李源这个皇上左右一个不是。

大臣无事可奏,李源就让退了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