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西天山 > 第124章 心累

穿越西天山 第124章 心累

作者:嬴春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6:15:50 来源:小说旗

凌峰西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仍然希望能促成这个自然村落成为一个真正的村落,他在县里忙了好几天,把自己的报告递上去,同时给这个村子起了名字,博孜敦乡巴提斯村,意思是博孜敦乡天山村。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难,客观的和隐性的问题不少,但是凌峰西特别想要促成这件事,为了使自然村落的人数足够,他把建设西天山特长隧道扎驻在营地里的工人们也报了上去。

当然他知道这有点儿戏,但他也注明了这些是工人。

接下来的事,其实主要在于把冬季里很难过冬的牧民们的实际问题解决一下,这些援助物资也都已经让叶明朗亲自看着去准备了,同时又派了更多的工作组去西天山深处探访更多牧民的民生情况。

他害怕这样的冬天,真的会有牧民因为日子太过艰难而死去。

在凌峰西忙着这些事的时候,吴勇杰也没闲着,甚至是忙得焦头烂额的。之前说过,西天山隧洞建设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就是需要经过一段距离不算太短的断裂处,这对于工程队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大的考验。

这时候的吴勇杰当然不会纠结初时规划路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避开这种断裂带?事实上,也根本避不开。

西天山地质条件复杂,就算不选择从十四标地开始的路线,选择了别的路线,谁又能保证那条路线上就没有更大的问题呢?

经过了前几次遇到问题后的处理经验,这次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也没有因此而焦虑,在没有想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就让工人们停工休息,也趁机让工人们改善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他甚至提前了几天申请到了工资发放。

发工资的时候他在旁边苦口婆心地给工人们说话,“把钱呢,提前几天给你们,是因为我们要放几天假,我们再次遇到了比较危险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你们呢,拿了钱,去温宿县里消费一下,买点好吃的,理理头发,好好泡个澡,唱唱歌我们也是允许的,但是,你们需要分组,每个组需要负责的组长带领着你们。

我们的宗旨,在哪里都不惹事儿,在哪里都要有素质,在哪里都要明白,我们是西天山隧道的高质量男性,我们的家里还有等着我们的人,我们一定不能在这里出事。”

其实说白了,想放工人出去玩儿,又害怕出乱子,所以搞得这么复杂,但其实工人们这段时间又累又冻,很多工人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大睡三天。

响应号召去县里的的人,报名者寥寥无几。

七八百个工人,竟只有不到一百个工人想下山逛逛。吴勇杰脑子一转,又给每组组长安排了任务,“问问不去的这些人,有没有想吃的想用的,给他们记在本子上,带回来,现在下了大雪了,山下的人都开始准备猫冬了,我们也猫冬。”

工人们都被吴勇杰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有几个工人直接冲过来,把吴勇杰抱了起来,“吴老大,你真好,跟着你太幸福了!”

“嗷嗷嗷……”工人们把吴勇杰当面袋子,连着转了好几手,才终于使他落地,吴勇杰却虎着脸,“你们别以为和我套近乎,我就能多给你们一些福利,那是不可能的,我叮嘱这些都是为了让你们少给我惹事!”

“记住啊,在山下一定不能给我惹事儿!”

……

工人们是休息了,但是投入到建设一线的管理人员,却都不能休息,包括技术部,工程部和综合部门的这些要员们,不但不能休息,还在加班加点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一天,李建国揪着自己额前的头发照镜子,忽然说,“我最近白头发都多了好多,我害怕等隧道建设好后,我可能要变成少白头,满头银发了。”

其他人也连忙观察自己的头发,有人惊叫,“我也有白发。”

有人则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们不要大惊小怪好不好?白头发而已……”

又有人问李建国,“你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长这么多白发?”

李建国叹了声,“能为什么,愁的呗。这西天山啊,尽给我们出难题。”

严卓宇则闷头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同时联系了自己在国外的同学,听到他们谈话插了一句,“我们的工人有可能需要一个培训,这样的断裂带在掘进的时候是有危险的,不能像之前那样掘进,而是需要进行全断面硬岩掘进技术,对所有的掘进机进行参数调整,降低掘进速度,增加护盾压力的监测频率,确保掘进过程中隧道掌子面的稳定。”

李建国点点头,“对,越是这样的断裂带,对掘进技术的要求也越高,同时要求掘进时干脆利落,减少旁边地段的震动。”

但是想到对工人们进行培训和新参数的适应,众人都头疼。因为工人干活儿,时间久了都习惯了,长久形成的那种力度和角度,让他们一下子非得改变,那是很难的。

有些人即使心里明白需要改变,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用老参数老动作。

严卓宇忽然又道:“我们可能需要采取加固技术。”

这下子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这等于要把同一个工程做两遍的意思。因为对于断裂带的加固与其他地方是不能的,它是需要对前方需要盾构的地层,先进行预注浆进行加固。

也就是水泥浆或者是水玻璃双液浆,从施工流程来讲也是相当的麻烦,在隧道开挖之前,通过在掌子面或者周边围岩进行钻孔。

钻孔也必须相当有技术含量,这种活动断裂带在钻孔的时候就出事故的可能性也很大,而这些钻孔就如同一个个通道,而这些浆液就是通过这些孔洞,在压力中,被注入到前方活动断裂带的孔隙、裂隙中。

注入压力也需要精准的测算,需要视具体情况而随时改变,不能一直用同样压力,也就是说施工中,必须有相关技术员在侧辅助,不能由工人盲目操作。

而且注入后,还要等待这些浆液凝固,把原本的活动断裂带凝固成为一个超硬坚硬的整体,这就好像一堆散沙,被强力胶水粘起来一样。别说施工的反复和麻烦,就是等待的时间也会让人崩溃,抓狂。

在这盘散沙凝结后,再用严卓宇前面提到的全断面硬岩掘进技术,因为经过注浆以后,原本的活动断裂散沙一样的地带,又异常坚硬了。

其实这活儿乍然听起来不难看,但实际上处处都需要有技术含量,而且技术含量并不低,对机械的要求也很高,也非常考验技术人员和工人的默契及耐心,你想,明明是一个掘进洞穴听起来很粗糙的工程,现在整得和绣花似的,谁能受得了?

别说干了,就是想想都心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