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神话版三国 > 第四千七百一十九章 苦难之基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七百一十九章 苦难之基

作者:坟土荒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2:08:44 来源:小说旗

陈俊鑫现在这个情况如果不被陈曦吸收掉,迟早会被颍川陈氏吸收。

陈俊鑫纵然是离家出走了,外加他父亲再怎么不当人,以汉代当前的孝悌观念,陈俊鑫给他爹养老送终也是应该的事情。

更何况这后面还有一个颍川陈氏,哪怕陈曦再怎么说陈俊鑫不受重视,站在刘备的立场上,识字,懂兵法,这些可不是普通人想要掌握就能掌握的东西。

要知道这世间有很多个体认为寻常,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换个地方那就是根本接触不到的玩意儿。

颍川陈氏最有名的是什么,是家学,这家族对后代会进行强制教育,老子不求你们学出什么名堂,要的是你们知道最起码的仁义礼智信,做一个能养活自己,对社会有点用处的正常人。

早先陈寔还活着的时候,是真的不在乎学生的出身,你是普通老农也罢,过路人也罢,甚至是梁上君子,宦官之后,罪臣后裔,只要你自身有向善之心,知道错误,愿意学习,他就会教,甚至愿意倒贴东西教这些人,所以陈寔那个时期,陈家人整体道德是向上的。

哪怕是陈曦如果处于陈寔的那个时代,他给陈家的面子会比现在大很多很多,因为陈寔是真的按照圣人的德行约束自己,然后用普通人的道义去劝说教授别人,然后真正带动了德育。

这是陈寔能在党锢时庇护别人,在死的时候,有天下数万学子送行的关键,这是真的有道德,你可以说他迂腐,但这种人真出现在眼前,也确实是要说一声世间的清流。

到陈纪的时候,开始追逐圣哲,虽说真的做到了“言不务华,事不虚饰”,但不再广播圣人之道,教育的核心也和陈寔当年那套治学以良心本心为初衷,所有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权力发生了偏移。

但陈纪自身的道德水平很高,纵然是发生了偏移,也能维持本心,不会受到太多的外界影响,这也是在面对陈纪的时候,陈曦还是愿意给面子的原因,因为对方在不涉及某些事情的时候,确实是道德君子。

至于陈群,在这一方面就更下了一等,从陈群治家开始,陈家的声威上涨了,但陈家的道德是日渐下滑的。

陈曦以前不太关注这些,但今日刘备提了陈俊鑫,陈曦就意识到,为什么史书上对于从陈寔到陈泰这一百年间的几代人为何是“公惭卿,卿惭长”,官是越来越高了,声威是越来越重了,但道德确实是日渐下滑的。

陈寔死的时候,天下能来的都来了,陈纪死的时候,颍川文人来送的不在少数,到陈群死的时候,只有朋友、官僚来送,曹魏的追赠,到陈泰死的时候,朋友都寥寥了,更多的记录是官方厚葬。

很多时候,一个人只有死亡的那一刻,你做的一切,到底被人认同,还是不被人认同才能看清楚。

很明显,越往后,陈家的官声越来越大,但所行之事,认同之人越发稀少,甚至就连九品中正制,也并非各个世家都认同的。

这玩意儿确实是对于世家巩固权势有利,但有远见的世家真的看不出来弊端吗?真的看不到崩塌的可能吗?

大家可都是经历了汉末的动乱,能不明白了没有了上进之路会造成多大的反噬吗?只是有些话不能说的那么明白罢了。

“多少有些明白为什么治学要离官场远一些。”陈曦轻叹道。

“若是那位伯祖还活着,其实很多事都没有发生的基础,纵然是发生了,后续该弥补的也会弥补的极好。”陈曦望着陈俊鑫,心知若是陈寔掌家的时候,大概率都出不了这种偶遇村妇,一夜春风之事,换成陈纪掌家,既然出了这种事情,陈俊鑫的父亲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孩子该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

如此一来,陈俊鑫就算知道了自己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叱责家族的余地,因为家族按照律法,道德,将该做的都做了,对他也将该教的都教了,后续知道了又能如何?

会反复吗?不会,还是陈家子。

“也会比现在更强。”刘备随口说道。

正确时段的正确教育非常重要,甚至该说是极为重要,陈俊鑫明显错过了正确时段,能靠着早先的教育以及自己后天的努力,社会的实践,走到这一步,已经属于大型家族需要的骨干了。

“不过这天下这么大,有一二浪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陈曦神色平淡的说道,“出身,后天的努力,机缘和运气都有自身的意义,比方说我,假如当年驾车来投的时候,被车创了,这不也就完了?”

“你这家伙。”刘备笑骂道。

刘备之后也未再多言此事,跟着陈曦将大演武的预选赛看完,然后才从军营这边离开,而这个时候,天已经因为暴雪而有些昏黄。

“怪不得,你这几年搞了不少的封闭式的会堂和地下演武厅,这几年这个雪,确实有些超乎想象了。”刘备接住一片雪花,看着那快有自己一个指节大小的雪片,神色凝重。

“搞地下演武厅主要是为了保暖,而且减少地上建筑,当然最重要的是某些地方确实是适合修建这种地下建筑。”陈曦一边登车一边对着刘备开口说道,“至于这个气候,没办法,明年,后年不出意外还是这样,现在是小冰河期叠加炽天环的气候异常,真要说其实非常要命了。”

“还好吧,我之前去了北方,在咱们这边还没有下暴雪的时候,那边已经有一两米的积雪了,说实话,也就多亏了咱们当年强制集村并寨,并且分配砖瓦房,否则真要是按照以前那种,都被雪埋了。”刘备带着几分感慨说道,集村并寨这个陈曦当年仔细的进行过阐述,但执行的时候是真的没少出幺蛾子,暴力执法这种事情别古代了,当代都不可避免。

所以当年刘备也听了很多的私底下的告状,也就多亏陈曦的房是真的给分,外加供销社,公共水井,垃圾处理,道路建设,蒙学教育这些都一一兑现了,否则真的会出大乱子的。

当然,能快刀斩乱麻的执行集村并寨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之前汉末的各种苛捐杂税,搞得很多百姓都去当贼匪,逃民了,又梆梆挨了黄巾两拳直接天下大乱,陈曦收拢民心进行安定的成本比较低。

毕竟正史曹操抓良民搞屯田,强行五五分成,最后都成了善政,足可见当年的政府和地方到底有多不做人。

也正因为这种逆天的骚操作太多,陈曦集村并寨的行为在百姓嘴里骂着骂着也就没声了——不是,哥们,你们真不是抓我们去当奴隶的啊,是玄德公觉得我们生活太差,连茅屋都没有,于是给我们分房,给我们打水井,发水缸,修道路,搞齐民编户统一税收,开办教育的?

日你妈,原来你们才是政府,合着之前府衙是地方黑恶势力开的!

所以到后面刘备基本就听不到骂集村并寨的,因为陈曦开始拿那些安定下来的本地人去诱捕还住在茅屋之中的乡亲——你们拿事实去宣贯,之前的黑恶地方势力倒台了,政府在搞集村并寨,条件就是你们之前享受的那些条件,你们现身说法一天,发三十文,速去。

“当年其实就没考虑这些,而是纯粹为了便于管理,甚至房都是样板,为了好建设。”陈曦摇了摇头说道,“实际上后面建筑队将通用的样板间建多了之后,效率其实非常高。”

实际上到后期,陈曦都不再让非专业人员加入孙乾的专业建筑队了,因为那些人进去反倒会降低效率。

一套完整的砖混小楼,两层的那种,孙乾一队建筑队,在老天爷给脸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建设完毕。

而一个村子,四五百户的砖混小楼,在家家户户一模一样的情况下,只需要分配各个环节的的进度,保证各个地方的料按时抵达,一个四五百户的村子,将房屋修完,公共吃水井挖好,道路铺设完毕,用不了俩月的,这也是孙乾麾下的老兵工资很高的重要原因。

那效率高的让人头皮发麻,全都是熟练工,甚至每个人不需要指挥就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点该在什么位置,同样这样的队伍,少一个专业的工匠,在某一环上可能就会直接停下来。

倒不是其他人不能做,而是不管是施工质量,还是施工效率,其他人替换,都不如专人专岗。

“这个我知道,不过有件事我得提一下,两件事,一件事当年你设计主宅的时候确实有合理性,但这两年我去地方,发现你当年设计的一户居住的二层小楼,现在已经有些拥挤了。”刘备在车架发动之后,竖起拇指对着陈曦很是认真的说道,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陈曦缓缓开口说道。

“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是以一户四人来设计的,考虑到冗余,所以是四个房间,一个位于客厅的炕,毕竟是普通人家并不需要那种繁琐的设计,直接使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了,有需要加屏风就是了。”陈曦点了点头说道,顺带这也是带印刷图案文字的草席屏风卖的好的重要原因。

早先没钱的时候,客厅那个炕进门就能看到,后来有钱了,自然就往那里加了一个屏风,而屏风算个大件了。

尤其是使用了某种特殊调配出来的金漆,印刷上了某种图案,先割了一遍世家之后,又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至于成本,草反正是在北疆某片合适的地方专门种的。

哦,割世家的时候,印刷的图案是造几个将模具一砸,所以同样的数量比较稀少,进普通百姓家的时候,就没这个讲究了,印,狠狠地印,今年这个,明年那个,甚至专门造了可拆卸的,屏风中间的那个带图案的席直接是可以卸下来换新的,这玩意相对便宜,不正好每年买新的?

“嗯,现在孩子比较多的家庭,感觉已经有些住不下了。”刘备想了想说道,“我见过一家有七八个孩子的,虽说比起以前居住的条件好了很多,但多少还是有些伸展不开,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住不下。”

“哦,第二个应该就是这个问题延续出来田亩不够的问题了是吧。”陈曦想了想说道,“当年是按照户分的田亩,一户五十亩,不管一户的人口数量到底是多少,本身就是为了逼迫大户分家。”

分家之后,虽说还是一个宗族,但还是那句话,只要分家了,就必然会有各自家庭的考虑,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一个几百人的大户,分成了几百个家庭,哪怕还有祠堂,还会一起祭祖,只要时间稍微久一些,再想要齐心协力就非常困难了,哪怕是亲兄弟,只要分家了,难免也会说两家话。

尤其是当老人走了之后,那极有可能会因为一些矛盾彻底分开。

所以在集村并寨的时候,用田亩顺手拆分一下这种地方没有实力的宗族,也是陈曦的一种习惯。

当然,陈曦搞这个,本身也是为后续地方作坊,工坊,乡村企业等等做准备,从地里面刨食是有上限的,尤其是陈曦为了粮食安全考虑,主动限制粮价的情况下,想要过的更好,靠种田是没有什么未来的。

刘备也清楚这些,陈曦不喜欢强行推动某些事情,而是喜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渔,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基本上是按照几步走的方式,能不用官方的暴力手段,陈曦还是尽量不会去使用的。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啊……

“一家有七八个孩子,还有父母,全靠五十亩地,住的也是以前的二层小楼,确实有些不够,哪怕父亲努力种田,母亲还日夜纺织,也多少不够家用。”刘备叹了口气说道。

“分家啊,将七八个孩子分出去几个啊,多出来的新户,我们也会给五十亩的田,等这一户消亡了,然后收回这五十亩。”陈曦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分家,又不去建立军功,还不去参与陈曦的产业,陈曦能有什么办法,我将饭喂到嘴边,你不吃,我能咋?我有时间给你喂饭吗?

“问题是孩子也都年幼,现在大的不过十岁。”刘备无奈的说道,“你那种新户,可是会抽到一起组成新的村寨的,哪怕不是很远。”

“我那是为了遏制地方宗族,以及保证本地人有足够的田亩使用。”陈曦无语的说道,唐代的授田为啥停止了,不就是本地没办法授了吗?陈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直接将村寨里面新增加的户口汇总起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抽调到一起,组成新的村寨。

毕竟每一个村寨所拥有的田亩规模是有限的,就算是垦荒也会是有限的,一旦本村寨的户口太多,就必然会挤压现有的每户五十亩的底线。

至于说再继续扩大垦荒规模,怎么说呢,两百户到四百户,合计一万亩到两万亩的规模,放在平原也就是三四公里方圆。

这个范围还算正常农业生产可以接受的范围,再继续扩大,怎么说呢,你走的距离就太远了,总不能真出那种开玩笑的段子,骑马驾车去地里面耕田吧,那得是什么级别的家庭。

说句过分的话,老陈家的那几十万亩地,也是很多地方村寨加起来的,整体呈星罗棋布的模式。

换句话说就是是这个村寨几乎所有人都是陈家的佃户,有个几千亩,占个方圆几里的地儿,那个村寨几千亩方,占个方圆几里的地儿,而不是所谓的一个核心,方圆几十里,那样在非机械化时代是没办法种田的。

好吧,就算是是星罗棋布的分布方式,到农忙的时候,老陈家的人也是要骑着马到这个村寨看看,那个村寨看看,真要是下面的人种个田,需要跑几十里远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在地头盖个小茅屋,住在那里就是了。

都不说古代那种行动力低下的时代,**十年代只要居住地距离自家农田超过十里,都有不少家庭在农田那里盖一个暂住的小土楼,为的就是在播种,锄地的时候能省点时间,毕竟农业这玩意儿是真的娇贵,一个照顾不好,就会减产,根本不带一点客气的。

故而陈曦集村并寨的时候,所组建的村寨规模是有明确上限的,而这个上限明确点讲就是一个普通人带着农具,步行抵达田间地头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

当然目前的村寨距离这个极限还有大半时辰的时间,也就是说村寨要扩张还是能偷偷扩张的,但陈曦留下来的这些空余设计,真要说其实是为了未来所准备的,不管是厂矿,还是乡村企业,亦或者在后期制度败坏时,村寨想要扩展的需求等等。

这些设计余量可以保证国家制度在日渐瓦解的阶段,靠着社会惯性,维持一段不算短的和平繁荣的时间,这段时间也算是陈曦给后人预留下来的,最后调整时间。

当然按照陈曦估计,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些后辈大概率都不会在这一方面进行改良,但就算什么不做,多享受一段繁荣与和平,也是一种仁善,所以在一开始处理的时候,就留下了这种设计余量。

“总之就是出现了我说的那种情况。”刘备轻咳了一下,他知道陈曦肯定有自己长远的谋划,而且陈曦也给自己讲解过,只是刘备自己看不到那么远罢了,所以现如今出现了问题,最简单的还是直接找陈曦要方案。

“问题不大,能养活的起。”陈曦神色平稳的说道,“最多就是受点累,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确实是孩子太多,负担太重,正常其实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孩子,不过纵然如此,按照当年我设计这套的时候,只要顶梁柱不得病,其实也还好了。”

“你设计这套?”刘备皱眉看着陈曦询问道,他不知道陈曦设计的是什么,有些跟不上陈曦的想法了。

“我当年的设计村寨承载上限的时候,参考了一些别的东西,本身也是有考虑过成年男性的单人劳动供养率的。”陈曦回忆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当时计算的时候,农业加工具加打一些短工的情况下,正常的成年男性单人劳动供养率可以达到七。”

这个数据是非常离谱的,这意味着,一个身体健康的男性,在自己愿意工作的情况下,一个人上班,可以养完全不工作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加自己,还能存一份钱。

反过来讲,在这种大环境下,只要还在工作的单身青年,都是抢手货,因为这是天生的家庭支柱。

简单来讲,在纯粹理智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成年男性的单人劳动供养率能达到二,他就能找人结婚,因为他已经无所谓老婆工作不工作,反正只要自己不出问题,就能养得起,选择面会很大。

达到三,就意味着他结婚之后,只要愿意,就可以自己上班,老婆全职带娃,家庭美满,如果能达到五,算上父母都能家庭和谐运转。

在曾经某个阶段,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劳动供养率接近四,但后来普通人回落到了1.1,这也是很多问题直接无解的核心。

陈曦在当年集村并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东西了,而且强堆了这个数据,使得这个比率的极限达到了1:7,可以说这是陈曦给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留下的最大的无形礼物。

这也是刘备经常看到,一些老兵家庭,只有一个成年劳力种种田,然后养一家六七八口,没有丝毫的生活压力,这事的达成,可没刘备想的那么理所当然。

? ?不敢乱说话,装死中,一动不动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