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军工科技 > 四零零零章 国家强盛,我辈青年怎能不全力以赴?

听完吴浩的这番话,现场顿时炸开了锅,讨论声此起彼伏。

一位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研究的专家率先提出疑问:“小吴,您刚才提到飞机平台集成智能电子战系统需考虑诸多因素,那在实际适配过程中,如何确保系统的轻量化与高性能兼得呢?

毕竟飞机对载重和空间要求极为严苛,稍有不慎就会影响飞行性能。”

吴浩从容回应道:“这确实是关键问题。我们采用了新型的轻质复合材料来打造系统外壳,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幅减轻重量。

同时,对硬件电路进行了高度集成化设计,将多个功能模块整合在一块极小的芯片上,减少了线路连接带来的体积和重量增加。

此外,在软件算法上也进行了优化,采用了高效的数据压缩和处理技术,降低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从而可以使用性能更优但功耗更低、体积更小的处理器,以此实现轻量化与高性能的平衡。”

这时,一位专注于陆战装备研发的工程师问道:“吴总,对于车辆平台,您说要根据任务需求对功能模块进行精简或强化,那具体如何针对不同作战场景,快速调整系统功能呢?”

吴浩目光坚定,条理清晰地解答:“我们为车辆平台设计了一套智能任务适配系统。

在战前,操作人员可根据任务简报,在系统界面上勾选如城市巷战、山地作战、平原突击等不同场景模式。系统会依据预设的场景参数,自动对监测与干扰模块进行调整。

比如在城市巷战中,重点强化对短距离、多频段通信信号的监测,以及对敌方便携式防空武器雷达信号的干扰。

而在平原突击时,增强对远距离雷达信号的探测范围和精度,同时优化对敌方集群通信网络的干扰策略。

并且,在作战过程中,系统还能根据实时感知的电磁环境变化,动态微调功能模块,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局势。”

一位研究航天电子技术的资深学者也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地问道:“小吴,卫星在太空中面临极端的温度变化、高能粒子辐射等恶劣环境,在进行抗辐射和低功耗优化时,会不会对系统的电磁监测与干扰性能产生影响呢?”

吴浩微微点头,认真解释道:“这确实是卫星应用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抗辐射设计方面,我们选用了具有高抗辐射性能的元器件,并采用了多层屏蔽和冗余备份技术,确保即使部分元器件受到辐射损伤,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对于低功耗需求,我们一方面优化了电路设计,降低整体功耗;另一方面,开发了智能能量管理算法,根据卫星不同的工作状态和任务需求,动态调整系统各模块的供电功率。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精确的性能模拟和大量的地面实验,我们找到了抗辐射、低功耗与电磁性能之间的平衡点,最大程度保证卫星在太空复杂环境下,智能电子战系统既能稳定运行,又能高效发挥电磁对抗能力。”

在吴浩快问快答结束后,现场先是陷入了片刻的静默,众人沉浸在对这些前沿技术的思考之中。

随后,那位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研究的专家率先打破沉默,满脸钦佩地说道:“小吴,你提出的针对飞机平台的轻量化与高性能平衡方案,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水准。

新型轻质复合材料与高度集成化电路设计,再结合优化的软件算法,这一系列举措切中了飞机适配的要害,为航空电子战设备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我相信在实际应用中定能大放异彩。”

专注于陆战装备研发的工程师也不住点头,接过话茬道:“吴总的智能任务适配系统构思巧妙,充分考虑到了陆战场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通过预设场景参数实现模块自动调整,同时结合实时电磁环境动态优化,这将极大提升陆战装备在不同战场条件下的电子战效能,对提升陆军作战能力意义非凡,我们在后续陆战装备研发中也将积极借鉴这一理念。”

研究航天电子技术的资深学者也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道:“小吴他们的技术团队在卫星应用方面的探索极具价值。

面对太空恶劣环境,从抗辐射元器件选型到多层屏蔽、冗余备份技术的运用,以及智能能量管理算法的开发,全方位保障了系统在复杂条件下的稳定运行与高性能发挥。

这不仅解决了卫星电子战系统的关键难题,更为我国太空电磁防御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其他领域的专家们也纷纷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对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在不同平台的拓展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

大家一致认为,吴浩团队的研发成果为我国国防电子战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望推动各军兵种在电磁对抗领域实现质的飞跃,在未来战争中掌握电磁优势。

周老在听完现场众人的评价后,微微颔首,看着吴浩,脸上满是欣慰说道:“小吴啊,你们团队的努力和创新,为我军装备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套智能电子战系统,不仅代表了当前电子战技术的顶尖水平,更引领了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

相信在它的助力下,我军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征程中,将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吴浩微微欠身,谦逊地回应道:“周老,您过奖了。

其实,这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使命所在。

浩宇科技从创立之初,就将助力国防建设、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当作企业的核心责任。

我们始终坚信,有国才有家,国家的昌盛与稳定,是企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基,更是个人能够安居乐业的保障。”

他目光坚定,环视着周围的众人,继续说道:“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信任,让我们能够在科研领域深耕探索。

所以,当我们有能力、有机会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时,怎么能不全力以赴?

在参与研发这些武器装备的时候,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怀着满腔热忱,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仅仅是在做技术研发,更是在为国家的安全筑牢防线,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愿意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奋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出更多先进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