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06章 四河平原

大汉与罗马 第106章 四河平原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乞力要去哪里?

乞力要去的地方是夷播海,就是今天的巴尔喀什湖,大汉说这是夷播海。

是位于今日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流湖。

这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上第四长湖,乌孙和匈奴为了这片土地发生过无数战争。

夷播海很特别的,它的东西两部分水质不同。西半部是淡水,而东半部是咸水。这种“一湖两水”的现象是由于伊犁河等河流主要流入湖的西部,而东部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湖水蒸发量大,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多。

巴尔喀什湖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年平均气温10c,东部9c,年降水量430毫米。湖面在11月底到4月初会结冰。

这里有伊犁河、库尔乌苏河(卡拉塔尔河)、勒布什河(列普瑟河)、爱古斯河(阿亚古兹河)流过这片土地,这些河流又会分支出无数支流,千万年河流的泛滥带来泥土和淤泥,给这片草原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乌孙人最终失去了这片土地,当老人们曾说,那里只要撒一把种子,就能有不可思议的粮食收获。

大汉称这里“夷播海”,但乌孙人称这里“四河草原”。

要想让匈奴人离开西域,那就必须占据这里,这里是匈奴人在整个西边的牧马之地,就如同大汉那边的河套之地。

一万不奴族轻骑兵,不断在草原和荒漠间,汇聚然后再分散。他们如同进入这片宽广天地的游龙,快如疾风。

匈奴人已经知道他们来了,可这群轻骑兵将部队分为两波。一千人押着妇女和孩子在后面以每日八十里的速度在向着东面移动,而九千轻骑兵则每日以一百一十里的速度在前面快速扫荡。他们的速度和匈奴牧民向后传递消息的速度几乎差不多,匈奴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每一次只要攻下一个匈奴部落,就会派出一个百人队去到下一个集合点,等待后面部队的抵达。

这个百人队,在交接物资和人口之后,再次以更快的速度向东驰骋,去追逐大部队。

乞力每七天会在一个集合点,汇集所有部队,然后统计部队人数。

结果,当他仔细审视自己所率领的部队时,惊讶地发现其规模竟然越来越庞大。这一现象令他感到十分诧异,于是赶忙派人去询问其中缘由。经过一番打听之后方才得知,原来有许多原本隶属于匈奴人的其他部落,竟纷纷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四处寻觅着不奴族,并主动请求加入他们的队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深入了解后才明白,原来是匈奴人在严寒的冬日里,毫不留情地夺走了那些部落本就少得可怜的粮食储备。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这些部落中的老人和孩子最终都难以抵御饥饿与寒冷的侵袭,悲惨地饿死在了无情的风雪之中。

无尽的仇恨如瘟疫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迅速蔓延开来,无法遏制。而此时不奴人的强大骑兵,则如同那一把熊熊燃烧、势不可挡的燎原之火,瞬间将整片草原彻底点燃!

草原就是这样,当一个部族强大起来,就需要更多的草场和粮食。草原看上去很大,辽阔无边,可真正适合放牧的地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地方是荒漠,草木匮乏,不足以支撑部落的生存和发展。

就像肥美的四河草原,两百年前曾属于乌孙,匈奴人用屠杀将乌孙人驱逐,用那片土地养育更多的匈奴人口。

于是匈奴越强大,乌孙越衰弱。

匈奴人不但这样对待乌孙,也这样对待其他的游牧部落,匈奴人的部族文明,极其简单的野蛮制度和狭隘的民族心胸,根本不足以真正驾驭这片草原。

乞力在七月三日,让十个千夫长上报了各自的人数给白马少年,那少年统计完之后,将一个数字交到他手里。

乞力在营帐里,猛地站了起来,对白马少年喊道:“把所有的千夫长叫来!”

他再次拿起那份白马少年做的报告,确认了一下上面的数字。

那数字写着,战士一万六千七百人,妇孺两万三千人。

他没有搞清楚,这一路打仗,怎么战士会越打越多?他要问个明白。

十个千夫长向他汇报以后,才明白已经有十个小部落,大约一万一千人已经加入了他们。

其中所有的男人都拿起了武器加入军队,而妇孺和老人全部加入了后面的大车队。

乞力问:“他们都有马匹,武器和铠甲吗?”

一位千夫长走上前来,说道:“马匹是他们自己的,但我们补充了一些匈奴人的马匹,让他们也可以至少一人双马。另外,大多数人都有弓和箭矢,我们将匈奴人的武器和苗刀分了一部分给他们,做到一人至少有一把武器;大多数人都没有皮甲,我们将匈奴人多出来的牛皮帐篷拆掉,将牛皮交给后面的队伍,正在帮他们制作。”

“粮食还够吗?”,这是乞力最担心的问题。

千夫长说道:“如果算上所有妇孺,干粮以及缴获的匈奴人牛羊,够我们吃二十五天。”

乞力非常清楚,如果每天这样赶路,牛羊没有时间进食,会很快虚弱下去。

他想了想说道:“在派出三千人保护后队,让他们每日只行进四十里,慢慢跟上来。后队一定要向四周扩散斥候要到五十里左右,如果碰到匈奴人人大部队就点前浓烟”

所有人都鞠躬,单手抚胸说道:“是,万夫长大人!”

乞力再次对身边白马少年说道:“后队四个千人队,每个千人队要有一半我们的人,每一队要配有一个白马少年。一路行进,一路对新加入的战士进行基本的不奴族军训。这四个千人队的千夫长,在百夫长里选择,以军功最高者得。”

白马少年俯身应诺。

然后,乞力站起来,走到指挥桌前,招呼所有的千夫长过来,指着一个地方说道:“我要这里!”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水草丰美之地,四河草原。

乞力接着说:“前锋一万两千人。从现在起,沿途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沿途的匈奴部落。但记住时间期限,所有人要在十天之内抵达900里外的四河草原西面,谁要是迟到,我就让他滚去做百夫长。”

一群军官连连点头,谁都知道四河草原是西部匈奴的养马之地,那里全是匈奴大部族的牧场,若是占有那片土地,那么匈奴人在西域的根基就要被彻底撼动。

乞力挥手说道:“去吧!立刻挑选出新的千夫长,保护后队安全。”

七月十三日,他们的前锋军团终于抵达四河草原的西面,这十天又有六个小部落加入,前锋部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一万六千人,后卫部队的人数也有六千人。

匈奴后面的大部落,终于在这里建立了起一个军营,匈奴在四河草原各个大部落集合最后能战斗的战士,一万匈奴骑兵,向着乞力的部队发起冲锋。

乞力却笑了,他下令道:“六千骑兵用骑射钓着他们向西移动去会合后队的六千战士,另外一万人随我绕过去,袭击他们的部落。”

一万匈奴人确实上当了,他们一路追着不奴人的骑兵向西而去。

就在此时,乞力率领着一万名身着双层皮甲、手持长枪的轻骑兵,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般,从南边迅速绕行而过。他们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漫天尘土,宛如一阵狂暴的旋风直扑向匈奴人的后方营区。

刹那间,哭喊声、叫骂声和箭矢入肉的噗嗤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惊心动魄的死亡交响乐。匈奴人的营帐被瞬间冲破,惊慌失措的匈奴人四处逃窜,但却无法逃脱轻骑兵们凌厉的攻击。

在广袤无垠的四河草原之上,乞力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手下的一万骑兵。他将这一万人马巧妙地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均有两千精悍之士,完全无一战之敌。

这些队伍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每日疾行百余里,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接连攻破一座座匈奴人的营地,毫不留情地斩杀敌人,抢夺粮草物资。他们每一次冲锋都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斧头,直直砍在敌人的心坎上,让匈奴人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

就这样,这支英勇无畏的军队一路向东挺进,势如破竹,横扫过整片四河草原。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威猛,匈奴人在四河平原的根就此断绝,这片土地上再次崛起一代新的霸主。

匈奴人追击的一万牧民部队,也在西面被两支不奴人的骑兵部队合围,武器的劣势,让他们一日日被削弱,直到最后当各个部族被攻破的消息传来,匈奴人轰然倒塌,向着东北面逃离。

沿途被不奴族轻骑兵一路追逐,一路杀戮,最后消失在东北荒原里的匈奴人剩下不到千人。

至此,东匈奴和西匈奴,被不奴人从四河草原斩断,直接从腰部断开,中间一千里全是不奴人的骑兵,两边的消息彻底断绝。

乞力发出不奴族四河草原令,任何加入不奴族的部落,将拥有一块四河草原的草场,一时之间,四面八方的小部落全部都来归附,甚至一些原本匈奴的小部落也加入了不奴族。

短短二十日,乞力在四河草原再次征集了三万军队和十万牧民。

八月初,乞力留下五个千夫长带领三万军队镇守四河草原,自己则带着两万两千骑兵,沿着伊利河谷一路东来,杀穿整个伊犁河谷。

九月初,他们正式从北面的山谷杀出,一举杀入西域的北方。

西域各国震动,三万劫掠西域的匈奴人立刻向北聚集,准备和不奴族大战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