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22章 不奴与罗马的博弈

大汉与罗马 第122章 不奴与罗马的博弈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不奴族现在到底有多大的势力范围?

他们有山海,江海,启源,希望,不屈,五座核心城市。然后,从里海东北岸到伊犁河谷之间广阔的区域都是不奴族的附属部落。

然后在四河草原的南面正在修建一座四河城,另外在伊犁河谷有一座伊犁城也在规划。

真正属于不奴族的人口将围绕在七座核心城市,不奴族核心总人口大约在二十五万人左右。

与匈奴人战争结束以后,不奴族的军队有三个主要的军事核心城市。

分别是山海城,不屈城和四河城。

其中,山海城的主要防御方向是防御帕提亚帝国和罗马帝国,不屈城主要是为了防御贵霜帝国,四河城是为了防御匈奴人。

在巴尔喀什湖畔的冬雪里,袁华终于想清楚了一个问题:“到底如何看待战争?”

他在六月底,不奴族大匠师季度会议的时候,曾经就罗马军团越过高加索山脉的事情,有过这样的评论:“首先,我们要感谢我们的敌人,罗马。如果没有罗马人越过高加索山脉,如果没有罗马人在山海城南城关以南两百里修建营寨,那么我们将在这里举杯庆祝胜利和安全。

请尊重我们的敌人!没有匈奴人的追杀,不奴族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

在大湖边,我想明白了很多道理,包括战争。”

袁华说到这里,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凉白开,他继续说道:“国无外患,则恒亡!罗马就像炼铁时的铁锤,而不奴族是那块火红的铁块,我们与罗马的每一次撞击过后,我们都将变得更为紧密和紧致,会越来越摆脱脆弱,走向坚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是没有敌人,没有共同的防御目标,其内部将很快陷入灯红酒绿和腐化堕落,离灭亡就不再远了!

所以在我看来,罗马跨越高加索山脉是一件好事!我们不奴人有信心打败罗马,他们要打多久,我们不奴人就陪他们打多久,一直打到罗马人畏惧,一直打到罗马人敬畏为止!

他们的皇帝叫图拉真,那我们就要定一个目标,要打到,只要图拉真一提到不奴人,就要瑟瑟发抖。要打到,罗马人一想起不奴人,就夜不能寐。

我不喜欢战争,但战争本身就是文明存在的证明,也是凝聚文明意志的关键点。战争,是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战争,我们也应该谨慎的对待战争,到我们绝不可畏惧,也绝不可回避。”

众人在会后,认真讨论了罗马当前的态势,他们已经开始在高加索山脉的中间北部,修建第二座营寨。

罗马这一次非常谨慎,也非常有耐心。这两座营寨,一座牢牢的锁死高加索中部的通路,而第二座,则是向着东北面前进了一百里。

每个营寨都至少有一支五千到六千人左右的罗马正规军队,以及六千左右的外族骑兵。

这样的罗马军团营寨,每前进一百里,就为罗马增加出一个半径为50里的城市范围。

罗马人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打垮的达契亚人,他们逼着达契亚人不断的向后退,不断的放弃土地。

图拉真曾经说过:“只要我们一步步地稳扎稳打、徐徐前进,达契亚人的领土便会像被蚕食一般逐渐减少。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若想要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必定需要占有足够数量的土地作为生存之根基。然而,如今的达契亚人,如果还渴望其族裔得以存活于世,那么摆在他们面前似乎只有一条道路——那便是对他人的土地展开疯狂掠夺。但可悲的是,这其实不过是一个致命的陷阱罢了。放眼当下局势,根本不存在任何一方势力,有能力同时应对来自罗马帝国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势,同时还能进行与周边其他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战争冲突。所以,让我们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地持续向达契亚的核心领地进军,并逐步建立起一座座坚固无比的营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罗马军队势如破竹的推进之下,达契亚人最终必将走向覆灭的命运!”

在那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之后,强大的罗马最终取得了胜利。英勇无畏的达契亚战士们,尽管他们曾经奋力抵抗,但最终也无法抵挡罗马军团那坚不可摧的力量和无往不利的战术。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此起彼伏。达契亚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然而他们的顽强抵抗却未能改变战局。最终,疲惫不堪且伤亡惨重的达契亚人无奈地选择了屈服。

那些曾经骄傲的达契亚勇士们,如今一个个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颤抖着双膝跪倒在了罗马的鹰旗之下。他们眼中满含屈辱与绝望的泪水,向罗马乞求成为其卑微的奴隶,并祈求罗马能大发慈悲,给他们留下一小块可怜的土地以供生存。

站在高处俯瞰这一切的图拉真皇帝,他的身影如同山岳般威严耸立。他冷漠地注视着这些战败者,心中没有丝毫怜悯之意。对于这位战功赫赫的帝王来说,达契亚只是他征服之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罢了。

随着图拉真一声令下,罗马士兵们如潮水般涌上前去,彻底践踏并征服了达契亚这片土地。从此,达契亚沦为了罗马帝国的附庸,失去了自由与独立。

现在,罗马要用同样的方式,夷平阿兰人和不奴人,一点点的蚕食他们的土地和势力范围,将他们逼进死亡的螺旋之中。

老阿拉什笑着说:“实际上,我们为何不能效仿罗马人呢?他们能够一路行进、一路修筑营寨,并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土范围。难道我们就做不到吗?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趣味且行之有效的策略,如果我们不去借鉴和学习这样的方法,那岂不是愚不可及?

想想看,当我们踏上征程时,可以沿着道路每隔一段距离便建立起坚固的营寨。这些营寨不仅能够作为我们前进途中的休息站和补给点,更能成为我们防御外敌入侵的坚实堡垒。随着一个个营寨的建成,我们的势力范围将逐步扩大,原本属于那些不奴人的土地也会逐渐纳入我们的版图之中。

这种步步为营的扩张方式,既能保证我们的军队有足够的后勤支持,又能有效地稳固新占领的地区。而且,通过不断地修建营寨,还能向周边的部落和民族展示我们强大的实力与决心,从而让更多的人心生敬畏,甚至主动归顺于我们。如此一来,我们的影响力将会日益增强,最终实现称霸一方的宏伟目标。所以说,面对如此精妙绝伦的战略手段,若我们选择视而不见,那简直就是对自身发展机遇的一种极大浪费!”

刘玉比较担心,她担心阿兰人的反应,“假如我们通过建造城寨这种方式逐步地朝着西部进军,并一点一点地扩张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地范围,那么那些一直以来都占据着这些土地的阿兰人又将会作何感想呢?他们是否会因为我们这样的举动而感到愤怒和不满,进而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毕竟对于阿兰人来说,这些土地或许已经承载了他们世代相传的记忆、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当我们试图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时,很难想象他们不会采取一些行动来扞卫自己的家园和权益。这其中可能包括武力对抗、外交施压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抵抗手段。如此一来,一场激烈的冲突恐怕就难以避免了。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预见到这种可能性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也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局势,甚至找到一种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但无论怎样,这个问题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谨慎处理才行。”

袁华想了想说道:“从表面现象来看,阿兰人完全能够凭借我们所设立的营寨展开游牧生活。我们不仅会给予其坚实可靠的军事防护保障,还会积极开展各类商品交易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处营寨所占用地域面积其实并不算大。

接下来让我以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释一下:实际上,我们采用了相对较为柔和友善的策略手段,通过商业往来、工业制成品的交换,还有更具先进性的生产模式等途径,逐步对阿兰人实施渗透与影响。在这里,我们跟罗马人的做法存在着本质性的巨大差异。要知道,罗马人一心追求的是广袤无垠的土地资源以及数量众多的奴隶人口;然而,我们并不像他们那样奴役其他族群,相反,我们真正所需的正是阿兰人本身。我们期望他们能够舍弃游牧生活,转而采取定居的方式融入我们。只要他们愿意进入城寨从事各种劳动工作,只要他们在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方面高度依赖于我们的城寨体系,那么到最后,他们别无他法,只能自然而然地与我们相互交融、合而为一,根本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最终,不奴族在最后选择一种看上去很笨的办法,他们开始在高加索山脉的北面,开始向西不断修建自己的营寨。

他们在修建营寨之初,就会通知当地的阿兰部落,他们是保护者,他们将与阿兰人一起对抗罗马的军队,这些营寨只是临时的军队驻扎地和贸易区,他们的牛羊永远不会占用阿兰人的牧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