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40章 武器的变革

大汉与罗马 第140章 武器的变革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老阿拉什在黑海南面狂突猛进!

乞力将星堡的建设权和指挥权交给高进和青羊,交代以防守反击为主的战略为主。

自己已经回到了山海城,他直接找到了袁华,工业部门的各个大匠师一起开会,提出需要一种重弩,可以不在乎天气。

他直接拿出一把重弩,用水打湿,然后在会议厅外的广场上,演示了雨水带来的恶劣影响。

乞力把湿漉漉的重弩放在地上,站起来说道:“各位,此次作战伤亡如此巨大,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弩还是弓,在雨天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场胜利其实是靠人命堆出来的!”

他叹息道:“死的人太多,我恳求大匠师会议能拿出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只要碰到大雨,罗马人可以用人数慢慢耗死不奴族。我甚至能够看到,以后罗马大军的攻城,会专门挑选雨天来进行。罗马有的是人口,他们一换一,二换一,十换一都是赢得。”

这句话,把所有大匠师都震撼了,所有人仔细分析,都觉得乞力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奴族没有远程优势,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将不再处于有利的地位。

众人分为三个组,分别讨论弓臂,弓弦和箭矢。

最先讨论出来的其实是箭矢,工匠会提供一种特殊的雨天箭矢,依然是木杆铁箭头,但是尾羽被改为薄木片,木片镶嵌进箭杆尾部的开槽,用鱼胶沾牢固。

第二个被讨论出来的是弓弦,提供给战士每人两条特制的雨天弓弦,弓弦的两头是连接在铁丝上,弓弦本身要粗一点,弓弦上刷上蜡,然后用分层的薄羊皮包裹,外面涂上鱼胶封口。

最后,被讨论出来的是弓臂在雨天,拉力减少的问题。

崔力他们在早期为了解决那个什么弹簧问题被折磨的要死,他们实验过各种金属不同的配料来锻造钢片。

他们已经发现一些钢片可以拥有韧性,他们原本思考过用钢为弓臂,可钢片的行程短,拉距不够。

但会议现场,崔力说出了一个故事,那就是他们刚刚进山逃亡时,袁华做过的一把他叫做佩诺布斯科特弓的东西。

那时为了加强弓力,袁华让崔力在匈奴人的复合弓前面加上了一把单体弓,开弓时两张弓同时发力,力量大了非常多,把老阿拉什爽死了。

所以。。。崔力在黑板上用石膏笔画出了一个造型特别的配件,很简单一个微微幅度的钢片加多个螺杆夹子,可以彻底紧死在弓身之上。

崔力把石膏笔摆在黑板下,说道:“我们需要计算弓力,生产出多种不同拉力的钢片,供战士们挑选,因为每个人的力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弓手。下雨天,弓臂受潮,张力减少,就安装这个配件来反向平衡弓力,这样做不但增加了拉力,还能保护弓身不会被过度的力量拉断。这个思路不知道是否可行?”

大匠师们在下面议论成一团,袁华悄悄给了崔叔一个大拇指,不愧是我崔叔,牛逼啊!这都能想起来,他早就不记得了,最开始他还想直接上滑轮钢弩,但是钢片的行程太短,威力不一定能赶上现在的长行程重弩。

他完全没有想到,施加反向作用力的方法,这个想法需要验证,但想法本身就值得尊敬。

大匠师们也提出了钢弩,于是所有人都建议两个一起测试,现在他们的工业能力,制作大型钢弩的样品,也只需要两天。制作崔力说的配件,也就两天时间,不如同步制作。

两天后,一把钢弩,一把加了配件的重弩,同时被浇上水开始测试。

钢弩最大的问题是行程不能太长,这导致射程不足。

但袁华再次提出,反曲钢弩从中间截断,中间部分加上强力弹簧来增加拉距。

一天后改好,钢弩的拉距确实增加,威力也不错,但两组战士测完都表示喜欢崔力的设计。

原因很简单,钢弩更重,而崔力的配件只需要在雨天安装,平时不会增加他们作战时的负重。

最后,全新的弩被制作出来的时候,乞力拿起来的那一刻就爱不释手。

这一次的弩臂依然是有韧性的木头,但木头本身从上漆,变成了木蜡油寖泡的结果,弓体本身油光锃亮。弓弦是羊肠加丝线,韧性十足,标配三根,外加两个雨天专用弓弦。

这一次的材质和做工都远超以前,原因有三点:

第一,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存储和阴干最好的木头。

第二,木蜡油因为造船工业的需要在大批量生产。

第三,他们从大汉采购了丝绸,丝线和羊肠搅和而成的弓弦,韧性十足,弹力更好。

而且,这一次轻骑兵的盔甲也做了改变,整体依然是皮甲但关键部位加装了薄铁皮,例如胸口,护肩,护臂,护膝和大小腿甲。

薄钢片表面冲压成圆弧形,箭头很难直接射穿,

唯一操蛋的是,腿部的防护是坐在皮裤上的,七月天穿上去,可以热死人。

可战士们没有人愿意改,这群货,自己拿回去,用锥子,自己做了皮裤上的穿孔,笑嘻嘻的给别人看。

袁华在想冬天冷不死你们。

同时,袁华找到大匠师们,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海战的弩机不用考虑负重,可以改用重弹簧钢臂弩,原因也很简单,通过增加弹簧可以增加拉力。

同时海船上还可以增加两人用希耳大摇柄,来上弩,可以追求极致射程。而且袁华这一次提出不射箭,而是发射圆形砖头弹,因为重的圆形砖头弹容易制造,而且对于船体的破坏超过箭头。

换句话说,这货要的是小型投石机,一种体积小巧的直射型小型投石机。

这确实让大匠师们再次抓耳挠腮,想了很久。

一个月后,在八月初,第一台钢臂小型投石机问世,这货居然和罗马人弩炮原理类似,但是罗马人用的是动物韧性材料,而不奴族干的的是钢铁弹簧,力量原理上没有极限,取决于人力摇动绞盘的力量和速度。

可袁华看到这门弩炮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震惊的,这门弩炮简直是一个变态的产物,单个弓臂长达三米,两个弓臂展开了达到六米,中间是五组强力弹簧,摇臂是两个,两个人拼了老命的摇,上弹要三十秒,小东西发射的可以是石头弹,也可以是铁弹。

这群货居然知道将铁弹烧红放入包铁皮的射击槽,进行一种变态的火球攻击。

拳头大的铁弹,射程高达六百米,能够直接砸穿三公分厚的船甲板木头,烧红的铁球落进甲板一旦落在易燃的物体里面,绝对会烧起来。

他们做了测试,用一条最早已经被海水腐蚀的海船停靠在海边不动,做为靶标。射手发射了二十轮烧红的铁弹,命中六次,就在所有人准备放入第二十枚铁弹的时候,那船居然开始冒烟,然后从内部开始燃烧起来。

袁华更阴毒的让他们设计出一种中空有细小通风孔洞的铁弹,中间放入木炭,燃烧铁球的时候,木炭肯定被一起点燃。

通过测试,满是穿孔的铁弹,发射出去后,铁弹砸进木板后会变形,木炭会掉落出来,落满敌人的船舱,燃烧起来会更加快。

缺点是,穿孔会带来风阻,射程降低到五百米,落点也有点飘忽,但这种东西的燃烧威力更大,而且内部燃烧的木炭让铁球拥有更高的温度,飞越数百米落在沙坑里依然烧通红。

袁华问大匠师们:“给这武器起个名字吧!”

名字乱七八糟,但最后投票,这个武器的名字拥有了一个非常热情的名字,它代表了不奴族的热情好客,它叫做“火热之吻”,简称“热吻”!

热吻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攻击射程和威力比三射重弩机强很多,特别是针对船支。

缺点是,射速只有三射重弩机的一半,射击人员要多两人。

为了加速热吻的装弹,这武器的分为两次上弦,先由四人抬上三分之二的挂弦处,然后由两人靠转盘和齿轮组上弦最后的三分之一,这个阶段的力量太大,绝非人力可以抬动。

从七月底开始,“热吻”开始进入流水线制作,他们每个月能生产一百台,可以替换五十条海船。

替换下来的,那些轻一些的三射重弩,会安装在大车上,作为陆军武器交给各个部队。

袁华其实觉得这就是一次新武器的迭代,但他没有意识到,此次武器的迭代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热吻,为不奴族的所有工匠打开了一扇窗。

就像崔力在大匠师会议上的发言一样,“在热吻之前,我一直认为大型武器主材料应该是木头,但从热吻开始,我们已经意识到钢铁本身就能成为武器的主要材料,继续加强钢铁产量,继续加强各种合金不同配比的熔炼试验,需要不断的强化和推进,我期待更多大型武器的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