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24章 帝国—逐鹿四海

大汉与罗马 第224章 帝国—逐鹿四海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6 17:09:24 来源:小说旗

公元119年4月,罗马城,阳光透过高大的穹顶,洒在元老院那庄严肃穆的圆形会议大厅内。然而,此刻厅中的气氛却远非平静,一份来自帕提亚商人的情报,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惊涛骇浪。罗马皇帝哈德良,手持这份情报,脸上的神情先是震惊,而后迅速被野心与贪婪所填满。

情报中所述,华夏竟已获得了非洲南部的广袤土地,更为惊人的是,他们还在遥远的美洲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同时,“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也随着情报传入罗马,让众人深感震撼。哈德良对美洲这片陌生土地充满好奇,当得知那里地域广阔,且当地居民皆是原始部落,甚至连金属武器都不会制造,远比日耳曼蛮族落后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在他看来,这片土地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肥肉,等待着罗马去征服。

哈德良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立刻决定召集元老会,共商大计。当元老们齐聚一堂,哈德良站在众人面前,目光炯炯,开始了他那极具煽动性的发言:“诸位元老,我们对非洲略知一二,可那遥远的美洲,却如同一扇未知的财富之门。那里有广袤无垠的土地,有愚昧无知的原始部落。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这片土地落入华夏国之手?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美洲,在那里建立属于我们罗马的殖民地!罗马需要奴隶,而美洲将为我们带来取之不尽的奴隶和无尽的财富。让我们向美洲进军,让罗马的荣耀照耀那片土地!”

哈德良的话语如同火焰,瞬间点燃了元老们的热情。他们纷纷起立鼓掌,欢呼声在圆形会议大厅内回荡,仿佛罗马已经成为了美洲的主宰。然而,并非所有元老都被这狂热冲昏头脑。一位年迈的元老,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眉头紧锁,低声自语道:“北面的日耳曼人如芒在背,拜占庭尚未收复,小亚细亚的局势也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却大谈美洲,实在是不切实际。况且,华夏国岂会轻易容我们在美洲建立殖民地?这群人真是愚蠢至极!”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如潮的欢呼声中,无人在意。

在哈德良的推动下,元老会迅速通过了相关决议和预算。罗马帝国的所有船厂立即行动起来,一场大规模的船只改造工程拉开帷幕。上百条船只被列入改造计划,为了提升船只的航行速度与效率,他们取消了传统的桨手,转而采用三根桅杆和更大的风帆,借助风力让船只在海上能更快地前行。虽然当时斯特林发动机数量有限,但还是精心挑选了二十条海船进行配备,以增强这部分船只的动力。与此同时,罗马工匠们仿制了神秘的热吻炮,为每一条海船都装备了两门,期望在未来可能遭遇的海战中占据上风。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改造后的罗马舰队在海军将领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沿着非洲西海岸出发了。他们肩负着探索未知海域、追踪华夏船队以及开辟前往美洲道路的重任。在漫长而艰辛的航行中,舰队成员们时刻保持警惕,目光在茫茫大海上搜寻着一切可疑的迹象。终于,在非洲西海岸的中部,他们发现了一处绝佳的据点,于是迅速建立起第一个营寨。这个营寨,成为了罗马在非洲西海岸扩张的桥头堡。

此后,罗马人沿着非洲西部海岸,如法炮制,又先后建立了两个殖民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罗马人露出了贪婪的本性。他们大肆劫掠当地人口,将无数无辜的百姓抓捕起来,贩卖到罗马为奴,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一时间,非洲西海岸哭声遍野,当地人民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苦难之中。

罗马在非洲西海岸的扩张行动并非孤立事件。与此同时,帕提亚和贵霜也通过往来的商人,得知了华夏国早在几年前就已完成环球航行,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惊人消息。这两个东方强国,同样被这一消息所震撼,心中的嫉妒与野心也被瞬间点燃。

帕提亚迅速做出反应,秘密建造了一支由四十条海船组成的舰队。他们的舰队沿着非洲东海岸展开探索,凭借着改进后的多桅杆和巨大风帆的船只,在非洲东海岸连续建立了两个殖民地。每到一处,他们都试图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掠夺资源,为进一步的扩张做准备。

贵霜帝国也不甘示弱,派出了一支由三十条海船组成的舰队,沿着印度次大陆向着东方探索。他们同样改进了船只,采用多桅杆和巨大风帆的设计,以提升船只的航行性能。在探索过程中,贵霜舰队也成功建立了两个殖民地,逐步扩大着自己在海外的势力范围。

然而,罗马,帕提亚和贵霜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缺乏指南针。虽然,他们都知道不奴族有一种可以指示方向的东西,但并不知道如何制作。

这使得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沿着海岸线航行,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探索范围和速度。但即便如此,他们对海外扩张的热情并未减退,多桅杆和巨大风帆已然成为他们建造新一代海船的标准配置,仿佛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航海竞赛中,努力追赶着先行者的步伐。

在罗马、帕提亚和贵霜积极扩张的同时,华夏国作为最早涉足海外的势力,早已在非洲南部和美洲建立了相对稳固的领地,积累了丰富的航海和移民经验。每个月都会有船队,从拜占庭和南海城出发,前往美洲。而非洲尖角城(好望角)则再次迎来了前进城向前的十条海船,它们正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前探索。

而地球东面的大汉呢?

公元119年,大汉大地似被阴霾紧紧笼罩,一场场天灾接踵而至,将百姓的生活拖入无尽深渊。

二月,宛如天崩地裂,京师连同42个郡国,瞬间被地震的狂怒所席卷。大地剧烈颤抖,仿佛要将世间万物摇落。房屋在颤抖中如纸牌般轰然倒塌,砖瓦四溅,扬起漫天尘土。百姓们从睡梦中惊醒,却来不及逃生,被无情地掩埋在废墟之下。地裂如狰狞巨兽的大口,无情吞噬着一切,道路扭曲变形,桥梁轰然断裂,基础设施损毁殆尽。许多人眼睁睁看着家园在眼前化为乌有,亲人生死未卜,只能悲恸地呼喊。十二月,厄运再次降临,又有8个郡国遭受地震重创。这一系列地震,不仅带来了即时的毁灭,还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山体如脱缰野马般倾泻而下,巨石、泥土裹挟着树木,阻塞了河道,往日奔腾的河流被迫改道,淹没了大片农田。

四月,沛国与渤海则陷入了风灾与雹灾的双重折磨。狂风呼啸而来,似要将世间一切夷为平地。它如同一头疯狂的猛兽,轻易刮倒了房屋,粗壮的树木也被连根拔起,在空中肆意飞舞。而紧随其后的雹灾,更是雪上加霜。硕大的冰雹如密集的炮弹,无情砸向大地,农作物瞬间被砸得七零八落。原本翠绿的田野,转瞬间一片狼藉,农民们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粮食减产甚至绝收,这无疑是对以农为本的百姓们最沉重的打击。

五月,京师大旱如恶魔般肆虐。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情烘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水分蒸发殆尽。河流湖泊逐渐干涸,露出一道道干裂的河床,宛如大地干涸的嘴唇。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打井取水也变得愈发艰难。农作物因缺水而日渐枯萎,生机消逝,粮食短缺的阴影开始在京城上空蔓延。百姓们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连日常的饮用水都成了奢望。生活用水极度匮乏,人们不得不为了一瓢水而奔波劳累,社会秩序也因此出现了动荡的端倪。

同样在四月,会稽地区被瘟疫的阴霾所笼罩。在那个医疗条件极为有限的时代,瘟疫一旦爆发,便如汹涌的洪水般迅速蔓延。患者们高热不退,浑身乏力,痛苦地挣扎在生死边缘。一家一户接连倒下,街道上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居高不下,大量人口在这场瘟疫中丧生。劳动力的锐减,使得社会生产陷入停滞,经济发展遭受重创。百姓们人心惶惶,恐惧如同阴霾般笼罩着每一个角落,社会秩序摇摇欲坠。

三位道长,组织大量跟着他们学医的道士,开始进入疫区赠送药物和饮食,救死扶伤,救济灾民。无数灾民在路边,给他们跪倒,称他们是救难的道人。慢慢的民间把他们统称为“救难道”,哪里有瘟疫,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血清治疗法和一种南美洲的树皮双管齐下,一起治疗,居然慢慢将疫情压下,没有对外扩张。

公元119年的大汉,“救难道”的道人们,能救多少人?到处都是天灾,大汉的土地之上满目疮痍,无数百姓在痛苦中挣扎求生。

公元一一九年五月,北铁城的城墙将要完成,将要安装城头设备之时,高句丽的一万大军到了。

尔青站在城墙上,看到了黑压压的人潮从森林里冲出来,各种高句丽部落的旗帜,多的数不过来,他骂到:“这群货,没完没了了?老子好好的修城,你们没完没了的来,当我是猫吗?”

如同海潮般的高句丽人,挤满了外面的开阔地,隔着六百米和城头遥遥相望,双方开始了骂战。

尔青下令道,“谁也不准出城,就给我在城墙上骂死他们。”

高句丽将领也很郁闷,对面的这些货色,随便他们怎么骂,完全没有冲出来和他们搏杀的想法。

高句丽大王高宫,看着远处高达八米的城墙和城墙上的铁甲军士,他很愤怒,谁也不可以在高句丽风领土上修建城池。

他问身后的高句丽诸部,大声喊道,“可愿与我一起登城?哪个部落只要第一个登上城池,这座城就是他们的。”

这一下所有的高句丽部落全都激动了,这么雄伟的城市,简直就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所有人都在嚎叫,刀枪举起如林,高宫很满意,他下令道:“去砍树,每个百人队都要有一个木梯,让我看看你们谁能先登上那座城!”

高句丽的部落全都开始动了,他们将一棵棵树木伐倒,开始在城外的森林边建造登城梯。

高宫对身边的族人说,“我们第二波出发,先让小部落攻城。”

身边的族人急了,说道:“大王,要是他们真的登上去了。。。”

高宫冷着脸说道:“闭嘴,你只要听我的就好。”

族人无奈鞠躬而去。

高宫曾经跟随大汉作战,他知道这样的城墙,绝不是一口气能拿下的,他需要先用那些小部落试一试这个城市的防御,就像当年大汉用他们来测试羌人的城池。

他已经决定,如果这个城市的防御太强,那他就退兵,然后吞掉那些在战斗中损失最重的小部落。

反正,大王永远都应该是获益者,反正这片森林,这群外人永远无法真正全部占有,他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部落。

他喃喃自语,“敌人,是用来整合部落最好的方式!唯有自己强大,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可其他的高句丽部落,还在想着如何夺取这座城市的控制权,他们看着身边如此多的自己人,兴高采烈的造着登城梯,或许,自己部落就是那个幸运儿。机会是均等的,不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