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33章 沙海亡灵的序曲

大汉与罗马 第233章 沙海亡灵的序曲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03:23:08 来源:小说旗

“只有热爱你所战斗的土地,只有了解陪伴你战斗的生灵,只有真正理解武器和自身的缺陷,你们才有可能品尝到胜利的美酒”,老阿拉什坐在沙漠里的火堆旁,说着这一路上的感悟。

老阿拉什从十五岁踏入大月氏王庭开始,就是一名军人,他的一生都和草原,弓,马融为了一体。

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里?他都会注意,人们的战斗方式,以及用这种战斗方式演化出来的军事文化。

贝都因人,一生都生活在漫天的黄沙之中,他们生来就裹着厚厚的麻布,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下明亮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

开始老家伙是不理解的,天热不应该穿的少一点吗?可被烈日晒得皮肤开裂,他才不得不入乡随俗。

阿拉伯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白日炎热干燥且阳光强烈,而一旦太阳落下,又会变得极其寒冷。长袍能遮挡阳光直射,减少热量吸收,宽松设计利于通风散热。头巾可阻挡风沙,避免沙子进入眼睛、嘴巴,还能在高温时反射阳光、降低头部温度。

同样到了夜晚,厚厚的长袍,能够保留热量,让人抵御严寒。

在看贝都因人的射箭,他们用的是地中海射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勾弦,三指协同发力,能较好分散拉力,利于长时间稳定拉弓,适用于对精准度要求高的场合。但拉弦手指多,动作复杂,需更多训练才能熟练掌握。主要用的是肩膀和手臂的力气。

但东方游牧民族全部都是以拇指扣弦,食指和中指压在拇指上助力,撒放瞬间拇指摆脱束缚,动作干脆,能快速连续射击,适合在马背上或快速移动时作战。但拇指承受压力大,需佩戴扳指保护拇指。东方游牧民,主要用的其实是腰部的力气,最后的拉弓是扭动腰部进行的,射速更快,力气也更大。

射击技巧没有绝对的优劣,老阿拉什认为,如果是追求绝对的准确性,地中海射法反而更加容易掌握。

但这种射击法,不适合骑兵作战,原因有两个:第一,射速慢;第二,反身射击的气力和弓力都不够。

于是,他让白马少年教导贝都因奴隶骑兵如何使用扳指。

二十岁的阿迪勒,他的部落在争夺绿洲的战斗中战败,沦为奴隶。可他是部落里的神射手,他从不认为白马少年的射法,比贝都因射击法更加优秀。

老阿拉什很喜欢这个倔强的青年,于是对他说:“阿迪勒,他们叫你,鹰射手(阿拉伯人称呼眼睛和弓术最强的人),你可以挑选十个最优秀的射手,我也派十个白马少年,大家都骑着骆驼射击一百二十步外的草人,我们比比看”。

于是,众人在黑夜里用火堆照亮三个粗糙的草人,骆驼队在一百二十步外来回快速奔跑,在十分钟的沙漏时间里,看看谁能更多的射中靶子。

阿迪勒从三百奴隶里面,叫出射术最好的十个奴隶战士,他们骑上骆驼开始在指定区间里快速来回奔行,不断用地中海射法,射出箭矢。

“三个靶子上,十一支”,远处一个奴隶战士和一个白马少年同时用贝都因语和汉语大声喊道。

老阿拉什挥手,叫来阿迪勒,“你去挑十个白马少年!”

阿迪勒非常气愤,这是一种蔑视,但他不相信自己随便挑的就能赢过自己。

十个白马少年也骑上骆驼,开始来回奔行,他们用拇指射法,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次性能从箭袋里抽出三支箭,能够一次性连续三次快速射击。

少年们平时很少这样射击,这让贝都因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上靶数量,白马少年们是二十七支,虽然没有三倍,但是弓箭的射深也超过地中海射击法。

老阿拉什什么也没说,人群很安静,只有篝火噼啪的声音。

阿迪勒单膝跪下,说道:“请原谅我们的无知,请教导我们箭术”。

盘坐在火堆旁的阿拉什点头,说道:“阿迪勒,你可愿做我华夏在沙漠里的鹰?”

阿迪勒叩首,说道:“我们是没有部落的游民,愿此生追寻您的脚步,永不变更。”

阿拉什严肃的说道:“那请你听好,我要你发誓用生命维护华夏的利益,你可答应。”

阿迪勒咬破手指,在额头上划下血痕,这是贝都因的血誓,背叛者永世沉沦地狱。

阿拉什点头,然后再次让白马少年连夜用木片削制木片扳指,送给所有的贝都因骑兵。

同时,他们一路向东行进的路上,在演示一种Z字型战术,利用骆驼在沙漠里的速度和耐力来不断用远程射击来削弱罗马轻骑兵的方法。

老阿拉什的声音,在沙漠的夜色里回响:“当箭矢遮蔽月光,罗马的鹰旗也会颤抖。”

他们一路前进,黎明前的黑暗中就会响起驼铃。一千二百头骆驼开始以诡异的折线狂奔,扬起的沙尘在月光下织成蛛网。少年们和贝都因战士的角弓始终指向后方,箭囊在颠簸中奏响死亡的韵律。

这声音沙沙的响,很轻,风声都能将它们掩埋,却奏响了罗马军团亡灵沙海的序曲。

在广袤无垠、黄沙漫天的海沙深处,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将沙地炙烤得滚烫。这里,正悄然上演着一场智慧与勇气交织的较量,主角是华夏国的老将阿拉什和他麾下的六百勇士,而他们的对手,是骄横的罗马骑兵。

阿拉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罗马骑兵的强大与傲慢。他精心布局,将六百战士巧妙地编成六个组,每组百人。战士们胯下的骆驼,成为他们在沙海驰骋的得力伙伴。这些骆驼,在无垠的沙海中如灵动的舟楫,带着战士们神出鬼没。

白日,烈日高悬,沙面温度能将鞋底炙穿。阿拉什的战士们却没有丝毫畏惧。一组组战士趁着罗马骑兵行军的间隙,骑着骆驼如鬼魅般从沙丘背后杀出。他们的目标并非罗马骑兵本身,而是那些背负着粮食和饮水的第二匹战马。罗马骑兵怎么也想不到,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海深处,竟会有如此大胆的敌人,专挑他们的补给下手。

在那漆黑如墨的夜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黑暗所吞噬,但对于阿拉什部队来说,这却是他们最好的掩护。清冷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轻柔地洒落在广袤无垠的沙面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白微光,宛如给这片沙漠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银色纱衣。

在一处隐蔽的营地里,有一半的阿拉什战士正安静地休憩着。经过长时间的行军和战斗,他们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急需这段宝贵的时间来恢复体力,为即将到来的下一次行动积蓄力量。而另外一半勇敢无畏的战士,则早已悄然出动。他们身骑高大威猛的骆驼,迈着轻盈稳健的步伐,缓缓地向着罗马骑兵的营地靠近。骆驼的蹄子轻轻地踏在柔软的沙地上,只发出极其细微的沙沙声,几乎难以察觉。

当他们逐渐接近罗马骑兵的营地时,战士们敏锐的目光紧紧锁定着目标。突然,随着一声低沉的命令响起,他们毫不犹豫地迅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只见他们手中的弓箭如同闪电一般射出,带着凌厉的风声,精准无误地飞向那些驮着重要物资——粮食和饮水的战马。刹那间,一声声凄厉的马嘶响彻夜空,划破了原本寂静的氛围。与此同时,惊慌失措的罗马人也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发出阵阵惊恐的呼喊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毫无防备的罗马骑兵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手忙脚乱地拿起武器,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在阿拉什部队迅猛而准确的攻击面前,一切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每一次成功的伏击过后,阿拉什手下那群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就会如疾风一般迅速地跨上骆驼,然后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那无边无际、波涛汹涌般的茫茫沙海之中。这些身经百战的勇士们动作娴熟且敏捷异常,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反观另一边,吃了大亏的罗马骑兵则愤怒不已,他们一个个咬牙切齿,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企图对阿拉什的队伍展开追击。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复杂多变的沙丘地形让他们晕头转向,完全找不到敌人离去的方向。而且,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在伏击中失去了驮运宝贵粮食和生命之源——饮水的战马,这些原本威风凛凛的罗马骑兵开始逐渐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携带的补给物资也在不断地减少。起初还能勉强维持生存,但渐渐地,食物变得越来越匮乏,饮水更是一滴难求。在这酷热难耐、风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下,每一滴水都显得如此珍贵。缺乏足够的水分补充,士兵们的体力急剧下降,嘴唇干裂,喉咙冒烟,战马也渐渐无力。罗马人艰难地在沙海中前行,人和马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毫无力气。而那滚烫的沙子,则滚滚热浪无情地灼烧着他们的脚底,带来阵阵剧痛。

对于罗马骑兵而言,这片海沙深处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噩梦之地。阿拉什和他的六百战士,他们如同沙海中的幽灵,一点点收割着他们和战马的生命。

罗马军官开始忧虑,整夜都无法入眠,任何声音都会将他和百夫长们惊醒,这里的每一个日升和月落都是折磨,他们已经开始忘记功勋,甚至不畏惧惩罚,想要撤回美丽的亚历山大里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