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63章 接班者

大汉与罗马 第263章 接班者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9 20:43:40 来源:小说旗

公元127年,夏,八月。

山海城华夏国大匠师会议现场,一共一千一百一十一位来自全球的大匠师参与会议。

刘玉坚决卸任华夏国大将官,她要为后来者打开向上的通道,华夏国迎来第一次政府部门的全面换届选举。

这一次会议对于刘玉这个岗位,大匠师会议经过三轮投票,最后选定的接班候选人一共有三位,分别是青羊,尔青和高进。

他们三位并没有参会,甚至都不在山海城,由刘玉向所有与会的大匠师详细阐述了他们多年以来的工作业绩。

青羊建立了美洲第一个城市,并且负责统一管理了南美洲和非洲的首府前进城,为美洲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基地。

尔青在南海城统管和建立了,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的全部海外城市,包括南海城,北铁城,北银城,琉球,夷洲城和澳洲东西两城。

高进则建造了两洋城,征服玛雅,修建了横跨两洋的铁路和运河,统领整个北美十三个定居城镇,为中北美洲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位年轻的大匠师,都是坚毅和果敢之人,皆是可以统领华夏的候选人。

也有官员推选古塔,可古塔却在选举之前,毅然选择加入了军方,任职美洲军事最高长官。按照华夏国立法,军方自成体系,且不干涉政治,军方人员也不得参与政府选举。

经过三轮投票,最终的结果是由尔青替代刘玉担任第二届华夏国政府的最高大将官,统一负责华夏国的各项政务。

有线电报系统正在华夏国内建设之中,从山海城到武威已经全部完工,接下来是武威到长安,长安到洛阳,以及洛阳到汝南,三段的建设将同时开启。

而铁路线,也已经同时在这三段开始同步建设。

大匠师会议在八月十五日结束,武威就向南海城派出了八百里加急,九月初尔青就踏上了回去山海城的道路。

他首先去的第一站就是长江口,袁华和张衡在那里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立的大型工业体系。

公元127年九月,尔青大匠官从长江入海口驶入东海,虽然他每个月都会在南海城收到来自于这里的货物,但眼前景象依然令他惊得目瞪口呆。一座巨大的工业城市横亘在江海交汇处,仿佛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完美结晶。

巨大的烟囱高耸入云,白气蒸腾,宛如一条条巨龙在天空中翻腾。码头上,海船与江船往来如织,汽笛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工业的交响乐。城外,万亩良田在风中起伏,水稻如同海潮般涌动,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城市的钢铁巨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知道这里汇集了大汉的工匠,这座城市的规模很大。但第一次看到一座真正的工业城市,十万人在这里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依然让他震撼。

巨大的蒸汽涡轮机在工厂中轰鸣,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密布的电线输送到各个工坊。电力引擎驱动着各种生产机械,从精密的机床到巨大的纺织机,一切都在高效运转。

这里生产的电线、发电机、电灯、电动马达、电报机和电池,供应着整个东亚地区百分之八十的需求。原本这座城市没有名字,但如今人们都叫它“东海城”,也有人戏称它为“电城”。尔青大匠官站在甲板上,望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惊叹。他从未想过,大汉十万工匠能在短短数年内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工业群,人类的生产能力竟能达到如此惊人的高度。

袁华和张衡在码头迎接尔青,热烈欢迎华夏国的第二任大匠官的到来。

袁华现在是华夏国科技部最高匠官和最高军事大将官会议成员,而张衡是洛阳理学园院长兼任东海城工业大匠师。

尔青看见袁华就要鞠躬,可袁华一把把他抱住,轻声对尔青说:“你已是大匠官,该是我向你行礼。”

于是,袁华和张衡整理了衣襟,恭敬的向尔青深深作揖,可等他们作揖完成。

尔青却说,“两位师长,学生尔青有礼了!”,也深深向着袁华和张衡作揖回礼,这是弟子礼。

袁华笑着,拉起尔青的手,说道:“既然来了,那就看看我们这些时日做的工作,来,我带你到处走走”。

三人说笑间,就坐上一架马车, 亲兵吆喝一声“走起”,四匹驮马起步,带着大车,向着城区而去。

马车缓缓驶入这座新兴的城市,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尔青坐在车厢中,目光透过车窗,注视着窗外的一切。街道上人来人往,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忙碌。各种厂房沿着道路依次排开,烟囱中冒出的白气在空中交织,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处,巨大的起重机和装卸机在仓库区忙碌着,堆满货物的仓库如同一个个巨大的宝库,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

张衡先生坐在尔青的对面,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指着窗外的工厂,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这是纺织厂,每天能生产数千匹布料,足够供应周边几个州郡的需要。那边是灯泡厂,我们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每天能生产数万只灯泡,照亮了无数家庭。”

袁华则坐在张衡的身旁,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一丝兴奋,接过话茬说道:“还有电机厂,现在每天能生产上百台电动马达,为各种机械提供动力。电池厂的产能也很可观,我们生产的电池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到其他城市。”

张衡继续介绍道:“那边是拖拉机厂,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能生产出十几台拖拉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电线厂的产能也在稳步提升,我们生产的电线质量上乘,为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这是工业的血管。”

袁华指着远处一片正在建设中的厂房区域,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那是未来的化学工厂,我们将生产肥料、染料和各种工业化学品。有了这些,我们的工业模式就能推广到更多地方。钢铁厂和铜料厂也在扩建,未来我们将拥有更强大的基础材料生产能力。”

纺织厂巨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一匹匹布料从织机中缓缓流出,被整齐地卷起。张衡说道:“纺织厂是我们最早建立的工厂之一,它的成功为整个城市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不仅生产普通的布料,还在研发新型的纺织材料,以满足更多高端需求。”

袁华补充道:“未来,我们计划在纺织厂旁边建立一个印染厂,这样我们就能生产出更多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布料。同时,我们还会设计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灯泡厂。巨大的厂房内,一排排机器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张衡指着厂房内的生产线说道:“灯泡厂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工厂之一。我们的灯泡采用了钨丝的技术,使用寿命长,亮度高,而且能耗低。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数万只灯泡,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出口到周边地区和美洲。”

袁华接过话茬:“未来,我们计划在灯泡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电子元件厂。我们将生产各种电子元件,为电机厂和电池厂提供配套产品。”

马车驶过电机厂,巨大的厂房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正在操作着各种设备,生产出一台台电动马达。张衡说道:“电机厂是我们这个工业体系的核心之一。我们的电动马达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性能稳定,效率有所提高。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上百台电动马达,为各种机械提供动力。”

袁华补充道:“未来,我们计划在洛阳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专门研究新型电机技术。我们将生产更高效的电动马达,为工业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拖拉机厂,数百名工人们正在组装拖拉机。张衡说道:“拖拉机厂是我们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拖拉机采用了山海城最新的技术。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十几台拖拉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袁华补充道:“未来,我们计划在拖拉机厂旁边建立一个农机研发中心,专门研究水田作业的农业拖拉机,为长江沿线提供一种定制机型”。

马车驶过电线厂,巨大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电线。张衡说道:“电线厂是我们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数千米电线,为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

马车驶过化学工厂,巨大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各种化学品。张衡说道:“化学工厂是我们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化学品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性能稳定,质量上乘。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数千吨化学品,为整个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钢铁厂巨大的厂区内,工人们正在生产钢铁。张衡说道:“钢铁厂是我们工业体系的核心之一。我们的钢铁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性能稳定,质量上乘。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数千吨钢铁,为整个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指了指隔壁的厂区,张衡说道:“铜料厂是我们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数十吨铜料,用于电力设备。”

马车驶过城市的中心广场,巨大的喷泉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张衡说道:“这座城市是我们打造的第一个工业样本城市,未来这样的工业模式要复制出去。我和袁华商量,接下来,我们要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城,南美的新希望城,欧洲的拜占庭和中亚的源启城复制这种,以电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城市”

袁华补充道:“是的。集中电力供应,以电力为核心的工业模式更加容易建设,这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基石。这样做耗能会比每个工厂都建立锅炉要少的多,能为大型蒸汽轮机燃烧后的废气做集中处理,而且,能同时提供家庭用电服务。”

袁华在办公室里,拉开了电灯,指着灯泡说道,“尔青,我们很快会告别油灯时代,正式进入电器时代,而且明火减少能够降低整个城市的火灾发生率,这是另外一种拯救生命的方式”。

尔青坐在明亮的办公室中,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期待。他知道,一个新的电力时代将要开启。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工业模式,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基石。

十月中旬,尔青抵达洛阳,他拜访了洛阳理学园。

十月底,抵达长安,参加了长安大匠师议会的一次会议。

十一月中旬在武威乘坐火车,十一月底抵达源启城,十二月五日凌晨抵达山海城。

凌晨的里海寒风凛冽,海浪在码头边轻轻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的回响。天空还是一片深邃的蓝,只有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码头上,灯火通明,人群已经聚集,他们都是山海城的居民,等待着迎接他们的新大匠官。

首任大匠官刘玉站在人群的最前方,她身穿一袭华丽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山海城的徽章,那是象征着智慧与勇气的图案。尽管寒风刺骨,刘玉的神情却庄重而坚定,她身旁的崔力,作为山海城的首席工匠,同样神情肃穆,目光中透着对未来的期待。

人群在等待中渐渐安静下来,直到远处传来马蹄声,那是尔青的马车缓缓驶来。随着马车的靠近,人群开始骚动,欢呼声渐渐响起。马车停下,尔青从车厢中走出,他身着黑色长袍,腰间佩戴着工匠的徽章,目光沉稳而坚定。

刘玉走上前,对着尔青深深作揖,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刘玉拜托尔青先生,守护这片土地,带领山海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但更多的是对继任者的信任。

尔青也深深作揖,回应道:“刘玉先生,您为山海城付出了一切,我会继承您的遗志,守护这片土地,不负您的期望。”他的声音坚定有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安心。

随后,崔力带领众人登上后山,来到牺牲者崖壁前。这里是山海城的圣地,崖壁上刻满了为城市牺牲的人们的名字,这里是整个山海城最神圣的地方。

刘玉站在崖壁前,双手捧着大匠官的印章,缓缓走向尔青。她将印章递到尔青手中,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尔青接过印章的瞬间,烽火在山头点燃,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山海城。

海面上,成群的海船汽笛声响起,长牛角号在山间吹响,那低沉而悠扬的声音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崔力带领所有大匠师,乞力带领所有军官同时向尔青鞠躬,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们高呼着:“大匠官尔青!”

这一刻,山海城的天空被曙光染成一片金色,新的大匠官正式接过了守护这个国家的重任。华夏国,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启。

尔青百感交集,他是出生在草原上的孩子,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拿过大匠官刘玉的印章,他一直以为这个位置应该是古塔的。甚至青羊,高进和他都曾书信商议过,若是刘玉退位,他们都愿意辅佐古塔带领华夏国一直走下去。

他看向人群里的古塔,他穿着黑色带有金边的美洲军军装,正站在人群里向着他微笑。

他想等仪式结束后,去问问古塔,为什么要加入军队,而不选择竞选大匠官的位置?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古塔参与选举,作为最初的成员,作为袁华的学生,作为和罗马海战获胜的英雄,古塔绝对能拿到大匠官的印章。

夜里,在尔青的办公室里,古塔向他说出了自己为何不参加大匠官选举的理由。

古塔双手捧着温暖的茶杯,慢慢开口说道:“这是刘玉的意思!”

尔青皱了皱眉,他不明白为何刘玉要让古塔进入军事体系?

古塔抬头看着尔青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尔青,有一天夜里,刘玉找到我,她说这个帝国其实有两个守护者。大匠官是明面上整个帝国的总管,总管民生和工业,甚至总管军事预算。但这个帝国还需要一个暗面的守护者,要杀伐果决,要能在帝国最危难的时候,横刀立马,作为大匠官手里的刀。”

尔青明白了,他说道:“所以,你是那把刀?”

古塔摇头,笑道:“现在还不是!现在这把刀是乞力。可乞力跟刘玉说了,他还干十年,他会和老阿拉什一样提前退居二线,他需要一个助手,而他选了我!”

尔青彻底明白了,刘玉和乞力,其实已经安排了第三任军队的接班人,也就是说军方已经在思考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最后,尔青问:“为什么是我?”

古塔笑了,笑的有点小阴险,他说道:“这是选举出来的,你是众望所归!”

尔青才不相信这家伙的屁话,他直接用军队里的方式进行交流,“少屁话,说真的!”

古塔想了想,说道:“我并不真的了解,可是老阿拉什好像搞过一点小动作!他总是在各种场合说你的好话,他应该是想影响选举的结果。但刘玉警告过那个老东西,管住嘴巴,手不要伸的太长!”

尔青知道了,但这说明不了什么,老阿拉什不是决定这件事情最重要的人物。

接着古塔又说道:“两年前,袁华曾经写过一个报告递交山海城大匠师会议,提到过你长期在大汉生活,又是草原的孩子,你能同时了解大汉和中亚草原两种文化,他建议给你更大的空间!”

尔青没有说话,他现在知道这件事背后谁在进行推动,袁华虽然没有来,但是他才是最大的推手,有可能老阿拉什都是因为袁华的报告,而选择了自己。

尔青站起来,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我之后,是否还有指定?至少要让我知道,那是谁?”

古塔耸耸肩,两手一摊,说道:“我不知道!”

然后,古塔站起来,直接对尔青说,“去找刘玉谈谈,她知道的,远比我多得多。”

尔青点点头,他伸出手,说道:“古塔,美洲拜托了!”

古塔笑了,他也伸出手,紧紧握住尔青的手,说道:“放心,我,高进,青羊,都在美洲,那里固若金汤!”

第二天夜里,尔青和刘玉聊了很久,在临别的时候,刘玉同样伸出了手,说道:“尔青,你的当选是你的功绩带来的,无论袁华写了什么,也无论老阿拉什说过什么,它们都不决定大匠师在最后投票时的决定,你就是你,从此以后华夏的大匠官就是你!”

尔青握住刘玉的手,说道:“我会常常来拜访您,尔青永远是您的学生,请老师永远站在我的身边,教导我,如何做的更好些。”

刘玉摇头,说道:“不,你要自己决定!现在,你就是天,你就是华夏国的穹顶。穹顶之上,不会再有穹顶!”

刘玉又想了想,说道:“在我们这群人里面,若你真有问题,可以问问袁华,他不一样!他能看见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永远记住,他是神的第一个行者!”

尔青点头,向刘玉再次深深作揖,然后带着卫队离去。

刘玉转身,对身后的崔力说道:“力,陪我去看一看美洲,这么多年,我都没有远行过,我们出去走走吧!”

崔力点头,他知道,这是刘玉要真的离开,唯有她离开,尔青才能真的做主,否则所有人都会在乎刘玉的看法,包括尔青自己。

崔力笑了,说道:“先去东海城,去看一看袁华吧!然后从那里坐船,我们去美洲!”

刘玉笑了,笑的无比美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