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95章 战论

大汉与罗马 第95章 战论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匈奴人的箭头是骨头磨制而成,很尖锐,很光滑,没有金属倒刺,这让军医取出来的很快。

尔青一直咬着自己的马鞭,一声不吭,这小子很听话,很聪明。

然后,他被抬上了另一辆马车,这里有六个床位,左右各有三个上中下铺位。他被人直接用担架,塞进了右侧的下铺。好吧!现在这个马车里,摇摇晃晃,也空空荡荡,伤兵就他一个。

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傍晚,有战士送来晚饭,一个木头的饭盒,里面有一块肉,一些青菜,然后是一块饼。

这份量挺大,尔青撕了一半饼子给那个送饭的战士,他笑着拿走了。

吃完晚饭,那战士将饭盒收走,说是要统一煮一下,尔青不明白,为啥煮饭盒?

那战士说:“听说这些,都是袁华大匠师在的时候说的。”

夜里,有人拍了拍他的腿,爬起来居然在火把的光亮下,看到明天救他的那个老头。他不知道这老头的名字,可绝对是大匠师级别的人物。

“没睡着,就跟我来,听一听战论吧!”,老头喊道。

尔青立刻起来,跟着这老头去了一个很大的营帐。围绕在大帐里圈,一大圈火把的光线,把营帐照的通亮。

这大帐里的格局也很有意思,左边是很多长凳,右侧相对也是很多长凳,中间有一张大桌子。陆陆续续正在有人进来,尔青能认识他们胸前的标记全是百夫长级别和以上的军官。

还有很多是白马少年,他们也占了大约一半,这些人分为两边入座。

直到这时,尔青才发现每个人手里有个木牌,上面写着应该去哪一边坐。

阿拉什看出了他的疑惑,指着中间两侧的位置说道:“凡第一次参与的坐到中间的位置,那是中立方的位置。”

尔青坐了过去,这时另一个年轻人也坐了过来,他对着尔青笑了,举起手里的牌子说道:“今天,我是贵霜!”

牌子上写着贵霜两个大字。

然后,又有一些人拿着罗马,帕提亚,的牌子坐进了中立区。

很快,有千夫长站起来,敲了一下鼓,所有人都安静。

只见一位威严的千夫长站得笔直,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面前整齐入座的士兵们。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沉稳地开口喊道:“现在开始点名!”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喊出,士兵们齐声回应,气势如虹。

点完名后,千夫长面色凝重地开始向众人陈述当前这场战争的重要情报。他详细描述了敌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可能采取的战术策略。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历历在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

紧接着,千夫长又将敌我双方的位置和实力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他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各个标记,一一指出我方的优势与劣势,并对敌军的强项和弱点也做了深入剖析。然而,就在这时,千夫长突然话锋一转,郑重其事地强调道:“我刚才所说的这些信息并不一定完全准确,这仅仅是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展开的一场论战而已。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应对。”说完这番话,千夫长再次环视全场,那坚定而严肃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每一名士兵,战争不是游戏。

尔青第二次听到“论战”这两个字,他不懂,只能安静的坐着,继续等待。

一方是进攻方,他们代表匈奴,由二十人组成匈奴队。

一方是防守方,他们代表阿兰联盟和不奴族,共二十人,每组十人。

然后就是尔青这群吃瓜群众,一群中立方。

老头宣布这次论战正式开始,第一个回合是讨论进攻,匈奴一方有一个小沙漏的时间思考,下一把他们怎么进攻。

然后换防守方讨论,如何防御和反击,同样一个沙漏的时间。

如果发生交战,中间桌子上有三位主持人会同时推动双方要动用的兵力到地图上。

这些兵力是很多,红,黑,黄三色的小圆盘,上面有数字,分别是一百,一千,一万。

这些木头圆饼都放在三个大木盒子中,只要一方讨论出结果,就由一个人上前,告诉主持人多少人前进到哪里。

这时三位主持人要同时摇动骰子,计算点数,又通过计算来判定双方的损失和最后还可以动用的人数。

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人,在营帐的一角,每一轮会摇动骰子,大声说出每一轮,现在的天气情况,晴,阴,雨,这三种天气在不断转换。

尔青悄悄的问一个身边的中立方白马少年,“这是谁想出来的?”

那少年侧头,低声的回答道:“袁华大匠师。”

这是尔青今天第二次听到这个大匠师的名字,听说他已经离开了,去大汉寻找亲人。

尔青又认真看了一会,这简直太有意思了,他又问道:“这种推算,一次多久时间?多久进行一次?”

那少年说道:“每三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两个时辰。”

尔青一直看到结尾,他深受震撼!

从这一次推演里,他至少了解到很多战场的基本情况:

一,敌人有多少?

二,敌人分布在哪里?

三,我们有多少?

四,我们如何进攻和防御?

五,双方各自接下来可能的动作。

这是一种大局观,就像刘玉大匠师说的,治理领地也要有一种大局观。

这种大局观需要全方位、深入地洞察领地内的各种情况。首先,要精准统计出领地中的人口数量以及他们的年龄分布、职业构成等详细信息。接着,仔细探查领地所具备的独特天赋禀异之处,比如是否存在某种珍稀矿产资源,或者是否有着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优势。然后,全面分析领地里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是肥沃的土地适宜种植高产粮食,还是特殊的气候条件利于栽培珍贵药材。同时,还要思考领地里适合发展怎样的手工业,是依靠本地特产加工制造手工艺品,还是利用周边资源开发特色制造业。此外,还需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需求灵活调配人员。例如,夏天阳光充足,可以组织更多人从事农业劳作;而到了冬天,天气寒冷,则可以安排一部分劳动力转向室内手工业生产,确保全年都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通过这一次军事推演,尔青看出了很多不同。

首先,战争的节奏非常快!

如果说建设至少要用季度来衡量,那么战争很多就是以天为单位。

大的战争,有时都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决出胜负。

这就意味着,令人惊讶的是,不奴族每年那庞大得惊人的军事支出,竟然实际上只是被用于短短几天的时间而已!如果是以前的尔青,他会认为,这些巨额资金本可以投入到更多有益于族群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领域,但却仅仅集中消耗在了如此短暂的时间里。

可今日,尔青作为一个过来人,曾经亲眼目睹了那些残酷而又真实的场景。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来守护一方安宁,那么所有的东西——无论是鲜活的生命、堆积如山的财富还是那粒粒珍贵的粮食,都不过是虚幻的泡影罢了!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怜悯和仁慈。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并掌控着一切资源;而那些弱小者,则注定会成为强者刀下的亡魂,惨遭无情地屠戮。在这里,力量就是真理,武力便是法则,谁能掌握绝对的优势,谁就能坐拥天下,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反之,若只是一味地软弱无能,等待族群的唯有灭亡一途。

战论结束后,他站起来走向老头。

他听到有人叫那个老头“阿拉什”,这一下他终于知道这位老者就是最出名的军事大匠师,“老阿拉什”。

向阿拉什鞠躬,尔青说道:“我的村子已经毁灭,我请求留在军中,继续学习和工作,不知您是否允许?”

老阿拉什喊来一个千夫长,指着尔青说道:“这个白马少年交给你了,让他多听听战论,另外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工作,只是这小子肩膀上有伤,别用坏了”

那千夫长哈哈大笑,说道:“来吧!白马少年,跟我走,你先熟悉一下我们的人和装备。”

尔青再次向老阿拉什鞠躬,老家伙挥挥手,让他离去。

然后,阿拉什看向坐在一边思考的乞力,说道:“你怎么看这次战论?”

乞力坐直了身体,他说道:“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个地图小了!”

阿拉什来了兴趣,他坐在乞力身边,问道:“那你觉得这地图应该有多大?”

乞力说:“如果这是战争,而匈奴人进入了我们的领土,那么这张地图就要把匈奴人的领土给画进来!”

老阿拉什的眼睛猛地明亮,乞力的话像是某种东西,将他的眼界再一次打开,他站起来思索,反问乞力:“你知道匈奴人活动的领地有多大吗?”

乞力点头:“刘玉说过,东面到冰封之海,东南面接壤大汉,西南接壤乌孙,西面是阿兰和不奴。”

老阿拉什再问:“你还是坚持要把这样的地图放进来?”

乞力笑道:“为什么不?他们能来?我们不能去?”

老阿拉什觉得自己老了,这孩子的心比他大,他扶住乞力的肩膀说道:“接下来,你要做的,我会全力支持!”

乞力站起来,躬身作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