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未来世界的我回到三国 > 第41章 四面楚歌

未来世界的我回到三国 第41章 四面楚歌

作者:喵星潘大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1:40 来源:小说旗

蓝志龙一把拉住关晓柔,躲进了营帐后的阴影里。月光下,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向远处走去,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

“走,跟上去看看。”蓝志龙低语一声,拉着关晓柔悄悄尾随其后。

那人影七拐八拐,最后来到一处僻静的树林,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借着微弱的月光,似乎在辨认着什么。蓝志龙眼尖,一眼就认出信封上的字迹——曹丕!

“果然有诈!”蓝志龙心中暗道,示意关晓柔继续等待,自己则悄悄绕到那人影身后。

“谁?!”那人影警觉地回头,却见蓝志龙已经站在他身后,手里握着一把匕首。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给曹丕送信?”蓝志龙厉声喝问。

“我……我……”那人影支支吾吾,眼神闪烁,不敢直视蓝志龙的眼睛。

“说!不说就别怪我不客气!”蓝志龙说着,手中的匕首逼近了几分。

“我说,我说!是……是庞统先生让我这么做的,他说只要我把这封信送到指定地点,就能得到一大笔钱……”那人影吓得魂飞魄散,一股脑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盘托出。

原来,曹丕在撤退时,特意留下了几名奸细,试图利用此次胜利,离间刘备军内部关系,庞统就是其中之一。他暗中拉拢了一些对蓝志龙不满的将领,散布谣言,试图瓦解军心。

“好一个曹丕,好一个庞统!”蓝志龙咬牙切齿,没想到自己一时大意,差点中了他们的奸计。他将那名奸细押回营帐,连夜召集众将,将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

“我就说这场仗打得太顺利了,原来是曹丕的阴谋!”

“这个庞统真是可恶,竟然吃里扒外!”

众将听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将庞统绳之以法。然而,也有一些将领对此事持怀疑态度。

“志龙啊,不是老夫不相信你,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你可有证据?”说话的是老将黄忠。

“是啊,志龙,空口无凭,你可不能冤枉了好人啊。”魏延也附和道。

蓝志龙早料到会有人质疑,他将那名奸细和缴获的信件都呈了上来,众人一看,信封上果然是曹丕的印章,信上的内容也证实了蓝志龙所说的一切。

“这……”黄忠和魏延等人顿时哑口无言,但他们看向蓝志龙的眼神依然充满了怀疑和不满。在他们看来,蓝志龙毕竟太年轻,而且还是一个“外来人”,真的能够领导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吗?

“晓柔,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士兵们的士气好像有些低落?”蓝志龙心中充满了担忧。

“嗯……”关晓柔轻轻点了点头,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很多士兵都跟我说,他们梦见家乡被战火吞噬,亲人惨死,醒来后就感到无比恐惧,难以入眠。”关晓柔秀眉紧蹙,担忧之情溢于言表。这些日子,她一直和军医一起,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安抚士兵们的情绪,但收效甚微。战争带来的创伤,远比**上的伤痛更难治愈。

蓝志龙沉默了,他知道关晓柔说的是事实。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们背井离乡,每天都在生死边缘挣扎,心理防线早已不堪重负。他自己也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梦中是熟悉的现代都市沦为一片火海。

“孙尚香那边的情况也不好过。”关晓柔叹了口气,“她的那些武馆弟子,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缺乏实战经验,伤亡惨重。我听说……”

关晓柔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蓝志龙转头看着她,眼神示意她说下去。

“我听说,她最小的一个师妹,在昨天的战斗中为了救她,被乱箭射死。那孩子才十六岁,还没来得及体验爱情的滋味,就……”说到这里,关晓柔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蓝志龙心中一凛,他知道孙尚香和她那些师妹情同姐妹,如今遭遇如此变故,对她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一把将关晓柔揽入怀中,轻声安慰道:“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减少伤亡,早日结束这场乱世。”

然而,蓝志龙心中却隐隐感到不安,这场战争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他有一种预感,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报——主公,军师有急报!”

蓝志龙接过信笺,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信上只有短短几行字,却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抑:

“粮草告急,民心不稳,速归。”

蓝志龙紧紧地攥着信笺,一言不发。关晓柔见状,心中一沉,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蓝志龙深吸一口气,将信笺递给关晓柔。“看来我们必须尽快赶回去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掩盖不住那份坚毅。关晓柔接过信笺,匆匆扫了一眼,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怎么会这样?军师一向运筹帷幄,怎么会……”她的话没有说完,但蓝志龙明白她的意思。诸葛亮一向足智多谋,很少发出如此紧急的求援信,可见后方的情况已经危急到何种程度。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军营中,刘备正焦头烂额地处理着各种事务。军粮告罄的消息如同瘟疫一般在军中蔓延,士兵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更令他忧心的是,那些原本支持他们的百姓也开始动摇,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未来的恐惧,让他们对刘备的承诺产生了怀疑。

“主公,庞统又来求见了。”侍卫的声音打断了刘备的沉思。刘备眉头紧锁,自从上次庞统投奔曹丕后,就三番五次前来游说,试图说服刘备放弃抵抗。“不见!”刘备烦躁地挥了挥手,他知道庞统此来绝非善意。然而,庞统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拒绝一般,径直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主公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我这次来,可是带着解决之道来的。”

“解决之道?”刘备冷笑一声,“你还有何颜面谈解决之道?你背弃旧主,投靠曹丕,如今还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大放厥词?”庞统不以为意地摇着羽扇,慢条斯理地说道:“胜者为王败者寇,主公又何必拘泥于这些虚名?如今曹丕势大,主公难道还想以卵击石吗?不如……”庞统凑近刘备,压低了声音,说出了一个令刘备震惊万分的提议……

蓝志龙和关晓柔快马加鞭,终于在五日后赶回了军营。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大吃一惊:军营中死气沉沉,士兵们面黄肌瘦,毫无斗志,与他们离开前判若两人。

“怎么会这样?”关晓柔看着眼前的一切,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蓝志龙面色凝重,一把拉住路过的士兵,沉声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军师呢?”

士兵看到是蓝志龙,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蓝公子,您可算回来了!军师他……他为了稳定军心,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蓝志龙心中一紧,来不及多想,立刻朝诸葛亮的营帐奔去。掀开帘帐,只见诸葛亮伏案而睡,面色苍白,即使在睡梦中,眉头也紧紧地皱着。桌案上堆满了竹简,旁边还放着一碗已经凉透的稀粥。

“军师……”蓝志龙轻声呼唤,诸葛亮却毫无反应,显然是疲惫至极。关晓柔端来热水,轻轻擦拭着诸葛亮的脸庞,心疼地说道:“军师为了我们操碎了心,我们一定要振作起来,不能辜负了他的期望。”

诸葛亮悠悠转醒,看到眼前的二人,强打起精神说道:“志龙,晓柔,你们回来了。唉,如今军中粮草告罄,士气低落,这可如何是好……”

“军师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粮草问题的。”蓝志龙语气坚定,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和绝望的时候,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唉,谈何容易啊!”诸葛亮长叹一声,“曹丕大军压境,我们所有的退路都被封锁了,如今想要筹集粮草,难如登天啊!”

“不,还有一个办法!”一直沉默不语的关晓柔突然开口,目光坚定,“我们可以向孙权求助!”

蓝志龙闻言,眼前一亮,对啊,他们怎么把江东的孙权给忘了!如果能和孙权联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诸葛亮面露难色,“孙权一向与我们不和,他会愿意帮助我们吗?”

关晓柔自信一笑:“事在人为,我去一趟江东,我一定会说服孙权出兵的!”

关晓柔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蓝志龙看着她,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晓柔,你真的决定要去江东吗?”蓝志龙握着关晓柔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嗯。”关晓柔轻轻点头,眼神坚定,“如今我们四面楚歌,也只有孙权可以帮我们了。我一定要说服他出兵,共同对抗曹丕!”

蓝志龙知道关晓柔的决心,也不再阻拦,只是紧紧地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一切小心,我等你回来。”

关晓柔离开后,蓝志龙便与诸葛亮一同处理军中事务。粮草短缺的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心头,士兵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

“报——”

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营帐,“启禀将军,军师,许多士兵不愿再挨饿,想要……想要逃离此地!”

“什么?!”蓝志龙拍案而起,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他知道,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这些士兵也是被逼无奈。

“志龙,你先别急。”诸葛亮强撑着病体说道,“让我去和他们谈谈。”

蓝志龙知道诸葛亮一向足智多谋,或许能劝说那些士兵回心转意,便点了点头。

诸葛亮在蓝志龙的搀扶下来到校场,看着眼前这些面黄肌瘦、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五味杂陈。

“将士们!”诸葛亮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充满了力量,“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粮草不足,抱怨战争无休无止。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了,那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家园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诸葛亮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士兵们耳边炸响。是啊,如果他们现在放弃了,那他们的家人怎么办?他们的家园怎么办?

看着士兵们逐渐坚定的眼神,诸葛亮心中稍感安慰。他知道,这场仗,他们还有希望。

与此同时,孙尚香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她将武馆的弟子们召集起来,日夜操练,教授他们武艺,希望他们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姐妹们,拿起你们的武器,为了和平,为了正义,我们要战斗到底!”孙尚香高声呐喊,她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也点燃了弟子们心中的斗志。

夜深了,蓝志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帐。这一天,他又处理了许多棘手的事件,安抚了许多情绪激动的士兵。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竹简,他感到一阵无力。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蓝志龙抬起头,看到诸葛亮走了进来。

“军师,你怎么来了?”蓝志龙连忙起身相迎。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我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主公在荆州实行屯田之策,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今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诸葛亮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仿佛一剂强心针,注入蓝志龙疲惫的心房。

蓝志龙精神一振,急切地问道:“军师,此话当真?”

诸葛亮微笑着点了点头,将手中的信件递给蓝志龙:“这是主公亲笔信,志龙一看便知。”

蓝志龙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信中,刘备详细描述了荆州的近况,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他们推行屯田、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政策,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还使得荆州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