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261章 刺破天空的巨矛,76毫米高射炮!苏联的巨额援助方案!(上)

副标题:美国观察组也来掺和一手!楚云飞再成香饽饽!

【在那些所谓高层的记忆之中,我只不过是一个被他们踢来踢去的卑微上校。

他们眼中的我,是一个在泥泞中行军,与苦力们厮混在一起,还搭乘士兵车的人而已。

当我来到晋东南之后。

我发现我不再是那个“卑微的上校”。

而是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对于一名军人的尊重。

在晋东南。

成为一名士兵,一名战士。

是最好、最幸运的职业。

是男性成就的典范,是人们眼中的英雄。

我爱这个地方,它是我人生之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想来这群高层也不会想到。

被他们呼来喝去的美国上校,最后会被大元帅任命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以一名中将的身份统帅远征军部队作战。

亮剑影视剧世界。

1942年3月6日-——约瑟夫·沃伦·史迪威-美国四星陆军上将的回忆录】

苏联考察团尚未抵达。

来自美国的观察组就已经先一步抵达了晋东南地区。

随之而来的,是委员长夫人的电报。

“长官,咱们这边又没有机场,这群美国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知一下运城方面,派人去接一下。”

“是!”

孙铭转身安排。

楚云飞则是思索着如何应付着这位“中国通。”

说句心里话,他还是比较高兴的。

史迪威这个人。

他自然是清楚的。

不仅仅是美国陆军内部之中少有的中国通。

其和后来的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私交甚密。

推动了美国大力军援国民政府,也推动了美国观察组对延安的考察。

不得不提的是,也正是因为他呆在中国的时间太长。

以至于他对国民政府的**行径极其厌恶

在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之前,史迪威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作战经验,甚至顶多只是担任过二流军团的指挥官而已。

此次前来晋东南地区考察和观摩..大概率是美国国防部的命令。

这个时期的史迪威实际上并不具备太多的话语权。

但打好关系,对于楚云飞而言没有丝毫的坏处。

甚至极有可能争取到未来的军事援助。

“长官,已经安排好了,参座会前往迎接。”

“嗯。”

楚云飞点了点头,目光出神。

孙铭好奇问道:“长官,你说这又是苏联人,又是美国人的,阎长官还让我们自己处理,这是不是想要放任咱们争取苏联人和美国人的支持?”

楚云飞呵呵一笑,小声道:“阎长官大概率是知道自己年龄大了,掌不动晋军这艘大船了。”

“要说接班人的话,现在顶天只有一个半”

孙铭话还没说完,楚云飞笑着问道:“一个半?”

“那一个当然就是长官您了!”孙铭嘿嘿一笑。

“剩下那半个呢?”

“那自然是楚参座”孙铭没有犹豫直接出声。

“楚参座的能力确实很不错只可惜他不是山西人。”楚云飞点了点头:“你小子现在眼光高了,我二战区英雄辈出,竟然都入不了你的眼..”

“那也得看和谁比和长官您比起来,那岂不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孙铭继续拍着马匹。

楚云飞微微点头,确实没把晋绥军这群人放在心上。

论政治手段,楚云飞或许还十分的稚嫩。

但是行伍之事,楚云飞吊打他们十条街。

枪杆子在谁手上。

谁说话才有分量。

不管是教员、还是常凯申都在时时刻刻践行着这个真理。

“现如今我军对于阎长官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换言之我军的独立性也越来越高,对于阎长官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孙铭点了点头,随后缓缓将他和阎长官的对话说了出来。

【当初云飞要办这个修械所的时候。

可是胃口大的不得了,要弄炸药厂,又想要在晋东南地区建设个兵工厂出来。

可云飞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设备,人工、技术图纸,这些可都要花钱的。

我还记得,我当时命人选派了三名工程师、十二名技术工人,以及五十名普通工人,算下来这就有六十五人了,这半年下来,你们就只发展到了一百二十人?】

不过楚云飞却并不在意:“看来阎长官是觉得我们的发展速度有些慢了。”

孙铭挠了挠头,有点懵逼:“这不是阎长官觉得长官您有些贪心了吗?”

“贪心?”楚云飞摇了摇头,他目光看向孙铭,缓缓说道:“我们飞虎荣誉师实际上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不争,原本的东西阎长官也会想着拿去。

而我争的话,阎长官只会给的更多。委员长那边也是一样的道理”

孙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转眼间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

美国观察组先一步抵达了长治地区。

双方的军衔以及身份差距巨大。

楚云飞只派了副官中校孙铭前往迎接。

但对于史迪威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双方简单的敬了个军礼之后。

尚未来得及开口。

史迪威一口流利的中文就脱口而出:“很高兴见到你,孙铭中校,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你的事迹,知道你是楚长官最为得力的助手。”

“史迪威上校会说我们中国话?”孙铭有些惊讶的张开了嘴巴。

史迪威显然很喜欢看到别人惊讶的目光:“我曾在北平学习过一段时间,我在你们中国已经生活了不少的时间”

“这位应当是史密斯中校,之前我们见过面。”

孙铭微笑着和史密斯中校握了握手。

“他说很高兴重新见到你。”

孙铭微微一笑,伸手示意:“诸位,请,楚长官已经在军部等候诸位..”

“请!”

指挥部内。

日军频繁调整部署的情报从东路军总部那边发来。

是活跃在晋西北地区的120师传递而来的情报。

最近的十天之内,日军方面在北同蒲铁路沿线秘密部署了不少的兵力。

想来应该是从关东军,乃至从朝鲜地区抽调了一部分的兵力过来。

东路军总指挥等人判断。

其作战目标应该是在晋西北地区活跃的120师。

为了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

八路军方面决定采取相关的行动。

放下了手中的电报,楚云飞此时也是眉头微皱。

又是针对晋西北地区的清剿。

很明显。

日军这是为了接下来的大动作做充足的准备。

他们需要确保北同蒲铁路沿线的补给通畅,不受影响,以确保接下来的战斗能够顺利实施。

再结合日军频繁增兵的举措。

日军方面很有可能是下定了相关决心,要在山西地区与**各主力部队展开决战。

在此之前,他们在清扫完晋西北地区之后。

日军势必会对五台地区。

也就是晋察冀根据地展开新一轮的扫荡。

现如今的五台地区已经没有了八路军主力的活跃。

日军动用的兵力不会多。

绝大多数的兵力将会投入到南同蒲铁路沿线、以及太岳山区、晋东南地区。

而晋东南地区活跃的飞虎荣誉师主力部队。

势必是日军重点围剿的对象。

楚云飞一时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日军哪里来的兵力。

从关东军抽调的话,难不成和苏联人已经签订了相关条约?

两边的效率这么高的么?

“孙副官回来了,还有四五个美国人。”警卫员在一旁出声提醒。

楚云飞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将手中的电报揉成了一团,顺手丢到了纸篓里面。

军部之外。

史迪威一行人翻身下马。

很快,在孙铭的示意之下,史迪威迈步走进了楚云飞的办公室。

象征性的敬了个军礼之后,楚云飞微笑点头示意:“史迪威先生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不用行礼。”

“这出我本人发自内心的钦佩..楚长官。”史迪威接着迅速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了他在晋东南这两天的见闻。

“这个地方的民众似乎对军人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楚云飞微笑着点头:“因为当地百姓们都很清楚,我们是保卫人民的武装..”

“楚长官,此番前来..”

楚云飞微笑点头:“夫人已经给我发了一封电报,具体相关事宜还需要进一步的磋商。”

史迪威颇为理解的点了点头。

他是找到了宋子文的关系,而后再托的宋美龄。

绕了一圈,勉强搭上线。

该有的请示,还是要请示的。

面子,楚云飞会给,但具体怎么做。

还在于他这个军事主官。

“我们想要在贵军的部队之中多停留一段时间,了解你们的日常训练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次我们也想重点学习贵军的炮兵战术,这一点对我们至关重要。

作为交换。

我们会在原定的军援计划之中添加二十四门107毫米迫击炮,并附一千枚炮弹。

楚云飞摇了摇头:“训练场和战场上存在着较大的诧异,贵军处在和平时期,理论和战争实践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我军的战斗经验是大量的牺牲总结出来的,而非是坐在教室里面讨论出来的”

史迪威很清楚楚云飞的车轱辘话想要表达什么。

无非就是给出的筹码不够罢了。

他见到楚云飞之前送了多少的礼,许诺了多少的好处。

甚至是人情。

这点和楚云飞有什么关系.一码要归一码。

“不知道楚长官需要什么?”史迪威开口询问道。

楚云飞咧嘴笑了笑:“我需要大量的弹药、迫击炮、火炮乃至防空炮,甚至是雨衣、毛毯、防毒面具,挖掘工具,野战口粮,以及止痛药。”

“在原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愿意提供一些蓝色88。”

“化学镇静剂?”楚云飞眉头一挑,询问道。

史迪威点了点头:“姑息治疗药物,有人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蓝片儿,根据此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这东西具备反坦克枪般的巨大威力。”

“能提供多少?”

“或许一吨,或许三吨但总归足够您的部队使用。”

楚云飞摆了摆手:“我希望史迪威上校能够帮我们争取一些信用贷款类援助”

史迪威一愣,疑惑道:“信用借款?给您?”

没搞错吧?

您只是一个指挥官而已甚至连一个军阀都算不上

如果是龙云这样的军阀,史迪威或许还会考虑一番。

可楚云飞

等等。

他怎么知道自己身上具备“能量”呢?

楚云飞怎么可能不知道.

史迪威可是在39年担任旅长之后,三年连跳三级。

这还是没有什么战功的情况下。

论升迁速度,他和马歇尔实际上不相上下。

马歇尔更是美国陆军第二个没有西点军校学习履历的陆军总参谋长

在欧战爆发之后。

马歇尔认为美国一定会卷入战争之中并且开始了相关的备战。

时任的美国国防部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则是主张对反法西斯国家支援

两人配合默契。

至于这个亨利·刘易斯·史汀生。

也是个历来支持民国的战略家。

中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

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话说回来。

史迪威试探性的问道:“您打算以什么作为抵押呢?”

楚云飞笑了笑,再度重复道:“史迪威上校,信用借款自然是没有抵押物的。”

话句话说。

楚云飞是钱想要,东西不想给..

至于美国人能收获到什么。

在楚云飞这支部队之中观摩和学习。

那不就是最大的收获么?

之前兰封会战、战况紧急。

楚云飞没时间和美军观摩团掰扯这些事情。

现在回到了晋东南,又开启了根据地建设模块。

不给自己争取点援助,都对不起自己回来这一趟.

“冒昧的问上一句,您是否可以代表阎长官、代表晋军.”史迪威接着又问。

楚云飞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可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

一旁的史密斯道格拉斯中校则是一脸的懵逼。

PS:这个史密斯道格拉斯是炮兵中校,不是驻中国武官史密斯上校。

好家伙!

史迪威自己也没想到来这一趟竟然还收获到了这样的惊喜..

如果楚云飞成为事实上的割据军阀并且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这将会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在华权益.

但同样的,这也是个极为冒险的举措。

美国人不是没援助**阀混战时期的民**阀。

可现在已经是事实上的统一了..

他们已经没办法这么做了啊。

“史迪威上校,你现如今是美国在国民政府境内的最高军衔,想来我楚某人应该不至于找错人,关于校长那边,我会与其沟通,校长很乐意看到我们在山西地区为其牵制日本人大量的作战兵力,这能够减轻九战区的作战压力。”

听到楚云飞这么说。

史密斯还以为是常凯申的授意。

很显然。

常凯申希望借助美国人的援助,迅速增强楚云飞的实力。

以达到楚云飞在二战区替代阎老西的目的。

也算是另类的统一手段。

这么说的话,也算是能够讲得通了。

史迪威微微点了点头:“史密斯上校(驻中武官)已经奉调回国,我确实是目前美国国防部的唯一人选,我的建议也确实会让那群大人物们开会讨论,但是楚长官,你也知道,我无法给予你保证,但是二十四门107毫米口径迫击炮,以及附一千发的炮弹、足够贵军使用的蓝色88,是我目前完全可以做到的承诺。”

楚云飞微微点头:“这件事不着急..”

随后两人又对相关的观摩内容进行了一些限定。

在孙铭的安排下。

一行人暂住在客房之中。

史迪威一脸微笑的询问道:“孙副官,楚长官一般会在什么地方休息..我可能会有一些事情需要私下里面拜访他”

孙铭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指了指不远处的房间:“在那边”

“那边?”史迪威有些疑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边应该是是士兵们居住的方向。”

“是的,楚长官习惯性的睡在士兵们的旁边每天早上洗漱的时候也会和士兵们一起,那边也是警卫营的方向”

史迪威点了点:“我明白了。”

武汉。

统帅部。

常凯申很快就接到了楚云飞想要趁此机会多搞一些援助的想法。

并且在电报之中,他详细的阐述了其麾下各部队作战不易。

如此宝贵的作战经验不能够轻易的分享给美国人。

“猫教老虎,这上树的本事确实不能够轻易的交给他们。”

常凯申颇为感慨的点了点头。

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后,转身示意站在他面前的王世和:“这样,这件事交由子文跟进谈判,他喜欢和美国人打交道,就让他全权负责,你去跟他谈,我还是不要和他见面了。”

“是!”王世和点了点头。

宋子文和常凯申的关系此时尚未缓和,自然不好直接去让自己的“大哥”替自己出面谈援助这件事。

本来常凯申就想着把宋子文丢到美国去专心替自己争取美国的援助。

眼下,刚好有这个机会。

云飞,也算是歪打正着?

甘肃方向。

一辆辆的军车迅速在荒原之上奔驰。

原定。

这群苏联观摩团军官们会在兰州补充燃料后,再度飞往晋南的临汾机场。

但考虑到近期日军航空兵部队近期过于活跃。

他们只能够更换交通工具。

援助给国内的吉斯型号卡车此时成了他们最好的帮手。

观摩团之中的警卫们,痛饮一口烈酒,大吼着猛踩油门。

发动机声轰鸣,宛如野兽一般。

坐在副驾驶上的一名普通陆军中尉见此一幕只是眉头微皱,甚至并未出声提醒。

他的目光重新看向远方,有些出神。

刚刚从炮兵学院毕业的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听从慈父的意见。

选择成为了观摩团的一员。

作为一名普通的陆军中尉。

混杂在了观摩团之中。

他很好奇,一个被美国人观摩团称之为炮兵之神。

一个被各国媒体记者争先报道的东方战神。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苏联军官观摩团的此行还算顺利。

他们绕道陕北,顺路去了一趟延安参观,而后南下。

最终乘船抵达运城地区。

在这里。

军官观摩团按照原定的计划,乘坐方立功为他们准备好的马匹。

率先前往运城参观。

此时负责接待这群苏联人的方立功也是有些疑惑。

此时的他正在运城负责骑四师的整编整训工作。

小三千号人的骑兵师,每一天消耗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

这里面还有不少的烂账,梳理起来十分消耗心力。

楚云飞又给他丢了个大活.

好在没让方立功折腾太久。

第三天的时候,他们便离开了运城,北上前往长治地区。

接到消息的楚云飞。

此时正陪同着史迪威上校参观他们的训练场。

“这是我军的近距离作战,也可以称之为乡村巷战训练张,那边是手榴弹投掷点,这里则是训练的出发点我们将给予士兵们最大程度的贴合实战。”

史迪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现如今各国的陆军方面其实具备较大的诧异。

就如同很多人认为“德国人天生就是好士兵”一样。

各国的武官并不是不了解德国人的军力。

其实恰恰相反。

很多国家对于战前德国人的小动作心知肚明。

至于为什么会演变成了后面的那番模样,这里面就说不清楚了。

如果从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表现来看。

英国人的战术战法行为颇为呆板,谨小慎微,在英国本土作战之时,他们顽强抵抗。

但在远东殖民地的作战时,他们的二线部队并不具备相应的战斗精神。

美国士兵则是会被批评过度的依赖物质因素。

没有足够的火力准备,他们就不会发起进攻。

这些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在影响一场战斗胜负的。

往往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例如环境、领导力、装备、以及战术与训练。

尤其是训练这方面。

史迪威作为一名愿意和士兵们厮混在一起的指挥官。

他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但他能够从楚云飞的一举一动,以及相关的做法之中分析出楚云飞的建军思路。

从楚云飞所部的训练思路上面来看的话。

这支部队似乎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经验和技巧。

“士兵的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会对兵员的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楚云飞强调道:“我的部队接受的就是在国内战场最为接近实战的训练,所以他们会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之中表现优异。

因为我们这支部队的建设就是为了对抗日本人。

如果欧洲爆发战争,我们在欧洲作战的话,我们面对的就是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以及战斗素质更高的敌军。

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战斗力。”

说起这件事情。

楚云飞侃侃而谈:“德国政党的准军事组织-hitler Younth,也为德国的军事扩张和国民健康提供了不小的“贡献”。

据我所知,帝国劳工组织的成员用铁锨代替步枪进行训练。

他们要求严格保持其清洁,像是照料步枪一样。

我麾下的部队也是如此。

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彼此搀扶着在战场上奋勇作战。

我们的炮兵指挥官都要学习相关的步兵战术,以此来确保每个人都了解步兵战术。

确保我们的军官候选人在接受正经的军官培训之前,他们就已经懂得应当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步兵指挥官。”

史迪威若有所思。

楚云飞知道一些他都不知道的德国事情。

这一点让他非常惊讶。

其实这就代表着楚云飞指挥作战并非是完全的实战总结。

他能够接触到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战略战术。

难怪从其中他看到了一些日军步兵战术、德国步兵战术,甚至是英军步兵战术的影子。

综合起来的话。

史迪威这一点实际上和美军的步兵战术还是很相似的。

毕竟美国陆军在1942年所使用的“步兵操典”一直都都是抄袭世界各国的,并没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哪怕是使用一战以及间战战术的日本人,死板胆小怯懦的英国人也要远超美国人..

美国人在二战之中的步兵战术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优势火力。

美国人之所以喜欢肆意开火,宣泄他们那仿佛使用不完的炮弹,也和他们接受的训练有关系。

史迪威询问道:“关于德式训练..”

“我们的指挥官之中有一些是德国留学过来的指挥官,有部分曾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接受过相应的德式教育,我们的炮兵指挥官基本上都在中央炮兵学校进修。”

“从理论上而言,我军的风格有些像是德式军队风格。”楚云飞点了点头,毫无心理负担的承认道。

“可是你们的训练方式和之前观摩的中央军调整师并不相同”

史迪威眉头紧皱..这几天他跟着观摩了许多的训练项目。

基本上也算是了解了个大概。

“我们的训练方式会跟着我们的作战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侦察兵和狙击手们就学会了伪装,但这些复杂的技能教学却是在战后才开始普及的。

史迪威上校,我们飞虎荣誉师之所以能够保持战斗力的最大秘密,其实就是如此。

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我们比别的部队调整的更快,我们擅长总结,我们没有什么所谓的陆军传统。

好用的,适合我们的,我们就会拿过来用就这么简单。”

“我明白了,感谢楚长官你的陪同,我可以留在这里观摩一下你们的训练吗?”

楚云飞微笑着点头:“请便,不过史迪威上校,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孙铭,你来陪同史迪威上校的观摩工作。”

“感谢您的支持,楚长官..”

史迪威掏出了身上携带的笔记本。

迅速写写画画。

迅速的将这个带有浓烈德式风格的近战训练场复刻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至于一旁的孙铭像是没看见一般,默许了史迪威上校的举动。

这也是楚云飞特意交代的。

毕竟这东西他们更新的速度也很快。

在平原地区作战和在山区作战的训练场就完全不同。

布置起来也是轻松无比而且不尽相同。

战术理念基本上一致。

“弹坑、沙袋、观察哨,突击训练场、越野障碍训练场,反坦克陷阱,地下岩体,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墙壁.”

史迪威长舒了一口气:“你们的越野障碍训练场是我见过最为严苛的训练场,远超中央军的训练标准。

最让我惊讶的地方是,你们似乎更加鼓励训练人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并且让他们跳下高墙,这似乎是一种另类的勇气训练。”

孙铭微笑着点头。

这个史迪威还真不简单,仅仅只是观摩了一番,就将他们的思路摸了七七八八:“如果是地势崎岖的地方,似乎更加能够锻炼部队灵活作战的可能。”

孙铭微笑着点头:“不错,我军也有这样的训练,不过我们一般称之为山地作战训练场,而非近战训练场。”

史迪威心中一惊,果然如此。

从这个训练场地之中,他就能够察觉到楚云飞所部与其他部队的不同之处。

受训人有望可以学习如何将相关的经验以及所学应用在具体的演习场景之中。

尤其是那一个个的稻草人,很明显是用来辅助训练的假想敌。

仅仅是一个训练场就能够训练分队突击战术,近距离作战,投掷训练,越野障碍,甚至还可以学习如何攻击野战防御工事,如何利用弹坑。

可以说是将有限的资源几乎发挥到了极致。

史迪威的学习能力让楚云飞都有一些心惊。

难怪能够升任四星美国陆军上将。

确实有两把刷子,听孙铭的口述,基本上将现阶段的飞虎荣誉师的训练思路摸了个大概。

“长官,我一直不理解您为什么让这群美国人看这么多..就是楚长官、十八集团军观摩的时候,您也没介绍这么多的东西..”

孙铭站在一旁为楚云飞倒上了一杯凉茶。

“美国人知道我们的思路才会提供相应的援助,就像苏联人知道我们的需求,才会提供相应的武器装备..”

“他们不是直接给钱的吗?”孙铭不解。

楚云飞摇了摇头:“他们可不傻,给钱的话,这群蛀虫不知道从中要贪污掉多少。”

“说起来,楚长官,之前还听说夫人好像拿了买战机的钱存在美国银行吃利息,这次的军火援助如果经夫人的手..咱们会不会吃个闷亏”

“还有这样的风言风语?”楚云飞眉头一挑,接着询问道:“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流言?”

“这事是我在二战区听到的,说是航空委员会传出来的消息,好像委员长为此还发怒了”

楚云飞摇了摇头:“这钱拿着在美国炒个房地产,买个飞机吃回扣不比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赚得多?

你自己想想孔庸之那个老王八蛋通过一笔军售合同从咱们这里捞了多少钱!

储蓄吃利息,亏这帮人想的出来。”

孙铭点了点头:“说起来,之前与您交好的钱主任,现在好像就在空军委员会主任的位置上。”

楚云飞点了点头:“酸腐文人的无聊把戏,无非就是看中了这块蛋糕,想要插上一手。

夫人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在航空委员会的位置上,钱大均在这个位置上,委员长更好做事情,仅此而已。”

孙铭后知后觉:“是啊,夫人咋可能会懂飞机呢?”

关于宋美龄拿钱存到美国银行吃利息的这个经典老谣言。

这份资料也就是1965年出版的文史资料丛稿选边第十五辑,其中收录了一片名为:旧中国空军二十年见闻录的文章,出自一名叫杨延年的原国民政府空军的文书主任。

这篇文章记录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细节就是他听说宋美龄拿钱存银行吃利息没买飞机。

当初研究抗战史的楚云飞听到这件事惊讶无比,怎么可能会用如此低级的贪腐手段。

即便宋美龄不懂..他的大姐大哥甚至是大姐夫,都是精于此道的高级选手。

他为此还特意跑去了一趟上海档案馆。

查询了当时的宋美龄购买战机的合同和记录。

那时候的楚云飞。

才发现这个谣言的离谱之处有多么的没法推敲。

杨延年听到的传闻就是。

宋美龄觉得世界飞机日新月异,一旦飞机出事,两三年就会出现新一代的战机。

买不胜买的前提之下,白花钱。

不如把空军经费储蓄起来。

暂时停止购买飞机,只要现有的飞机能维持经常训练就行。

到必要的时候,只要有钱,何愁买不到飞机呢?

这名酸腐文人甚至在这篇文章之中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周至若接受常凯申问询、以及将宋美龄所作所为的事情记录了出来。

事实上他的位置接触不到常凯申和宋美龄。

甚至就连他自己都在文章之中表示这是周至柔在会议上透露的,没有丝毫的佐证。

典型的扯淡说法。

至于宋美龄买的飞机,也确实是在抗战爆发前性能最好的飞机。

为当时人诟病的点是买贵了,而不是没买。

不过孙铭这件事情,也给楚云飞提了个醒。

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竟然还有人想要把手伸到航空委员会的这个位置。

至于到底是谁。

楚云飞其实也不清楚,他没有太多的印象。

他是个战史专家,不是个键政专家。

对这个时期的蓝党内部斗争和**形式没有太多的研究兴趣。

“你去替我..算了我自己去。”

楚云飞起身走向了机要室的方向。

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最起码要把自己最基本的需求给满足。

尤其是炮弹方面的补充,一定要尽快的到位。

并且还需要再催一催孔庸之购买的那一批高射炮踏马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自从孔庸之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日本人大举进攻在即。

再有一个月,高射炮还没有说法的话,那就别怪他楚云飞心狠手辣。

没有高射炮,这场大战不知道要吃多少的亏。

这些都会算在他孔庸之的头上。

转眼间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

苏联的军官观摩团来到了长治地区。

楚云飞像是接待史迪威一行人一样。

派了孙铭过去同他们交流。

并且盛情邀请他们品尝起了山西的特产分酒。

第一天楚云飞没见他们,苏联人也沉得住气,也不提这件事。

至于楚云飞招待他们..那几乎是不可能。

双方的地位相差太大。

史迪威都没有这个待遇,更不用说是苏联人了。

一直被晾在一旁..一直等到了第三天。

就当苏联都有些耐不住性子的时候。

孙铭这才前来通知他们:“阿纳托利.叶夫根尼上校,楚长官已经从前线返回,要见你们。”

阿纳托利.叶夫根尼上校微笑点头,对着一旁的翻译说了一通。

“孙明中校,阿纳托利.叶夫根尼同志表示他需要一些准备..”

“可以。”孙铭微笑点头示意,而后回到了作战室。

“嗯?苏联人呢?”楚云飞听到声音之后迈步回头。

“说是要准备准备”

楚云飞点了点头。

另一边,阿纳托利.叶夫根尼上校叫上了翻译官以及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中尉很快便来到了作战室外。

“长官,他们来了。”

这群苏联人十分客气,主动的向楚云飞敬了个军礼。

楚云飞微笑还礼,并且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欢迎你们前来观摩..”

苏联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向中国伸出了援手,而且他们的支援航空队还在武汉上空鏖战。

即便苏联人是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需要。

但给予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在这方面,楚云飞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和敬重他们。

“请坐,阿纳托利.叶夫根尼上校先生”

在翻译官的示意,他阿纳托利.叶夫根尼恰巧的看到了挂在不远处的一副作战地图。

上面十分显眼的标志很快吸引的几人的注意力。

“阿纳托利.叶夫根尼同志十分好奇您在地图上的标记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我军的作战机密”

楚云飞伸手示意,一脸微笑:“苏联是我们对抗日本侵略的坚定盟友,我相信他们不会将我军的部署透露给日本人的。”

“您说的没错,我们苏联是您在对抗暴日的坚定盟友..此次斯大林同志派我前来,也是希望能够给予你们更多的帮助。”

楚云飞爽朗一笑,直接开口道:“这是我军预设的76毫米高射炮兵阵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