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312章 夭寿啦,楚云飞也在吃空饷!华北军官观摩团的消息(求订阅)

第一次主持婚礼的楚云飞圆满的完成了证婚的任务。

虽然没干过,但什么场面楚云飞没见过。

炮弹差点把他送上天他都面不改色。

更不用说这点小场面了。

钱伯均婚礼结束当晚。

楚云飞便带着赵鹏程等人离开了林县,返回了长治。

两天后。

长治、总部。

建设兵团孙卫谋快步来到了楚云飞办公室外。

“砰~砰砰!”

“进来。”楚云飞放下了手中的铅笔、抬头看向了门外。

孙卫谋快步进了办公室之中,脸上挂着笑意。

“都安排好了?”

“试制成功了,这些劣质煤在加了小部分的木炭粉和秸秆之后,使用成本至少比之前降低了不少,只是引火的时候还是比较麻烦,暂时没办法节省相关材料。”

孙卫谋在楚云飞的示意下坐在了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面:“按照长官您的吩咐、后续我们还会想办法进行相关的改进、召集了一批相关技术专家,以及生产工人,如果能够真的生产出您所说的那种蜂窝煤,势必会增加劣质煤的用途,也能让老百姓们得到实惠。”

楚云飞微笑点头:“这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一定要跟着抓。”

“长官,您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我跟这群工人讨论的时候,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

面对孙卫谋的疑惑、楚云飞笑呵呵的补充道:“听过煤饼吗?”

“之前家里面也在用,这东西比之前烧煤要好上一些。”

“煤饼比原本的煤,区别在哪里?”楚云飞这么一提点。

孙卫谋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原因。

无非就是表面积的增加。

让这些煤能够更加充分的燃烧而已。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虽然具体怎么搞孙卫谋不知道,但是山西地区从事相关产业的工人可是有不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不行三千个孙卫谋也找得到。

何况长治一地的化工厂也不是没有。

专家还是有不少的,总归是能够搞出来的。

山西很冷、低温差不多能够持续四个半月。

在这个期间、还有许多的难民涌入山西地区。

这东西,能够有效的减少取暖成本,长期下来不是一个小数目。

最为关键的是,成本降低之后。

晋东南地区就能够吸纳更多的难民进入山西地区。

对于持久长期抗战、颇为有利。

“这是钢炉转运计划、基本上都安排好了,长治铁厂那边我也已经做好了沟通,预计将会在二月底抵达,三月份安装完毕,至少半年内就能够烧出第一炉钢。”

“长治光华兵工厂预计将会在明年的三月份开始投产、今年的下半年也会试生产相应的迫击炮炮弹以及子弹。”

楚云飞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点数。

这样的速度已经出乎了楚云飞的预料。

他预计是在三年内解决迫击炮炮弹补充的难题。

可现在看来,时间完全可以缩短到了两年。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件事情上面。

长治地区周边的民众,尤其是建设兵团方面,绝不含糊。

简单的和孙卫谋交流了一下1939年晋东南地区主要的生产规划和相应的预估产量之后。

楚云飞拿起一旁的铅笔在他面前的白纸上写写画画。

孙卫谋的报告放在了他的面前。

经过大约四十五分钟左右的计算之后。

楚云飞得到了他自己想要得到的数字。

“也就是说,即便是今年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继续扩充兵员,只能够保持预期十五个步兵团的基本建制?”

“是,按照此前和十八集团军方面达成的相关协议,我们还需要为其提供三个团的粮秣补给,这势必会加重晋东南地区的负担。”

孙卫谋犹豫了一些,接着试探性的提议道:“长官,要不要和他们那边商量一下,稍微少一点,不说别的,布鞋这东西我们是真的供不上。”

“这方面我会在美国人那边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搞来一批坚固耐用的作战靴以减少布鞋方面的损耗.”

负责野战的主力部队平均一年消耗十二双布鞋。

普通作战部队一年10双左右。

这样的损耗量加上麾下部队的人数。

对于当下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民国而言其实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更不用楚云飞所部还需要大量其他的武器装备。

像什么雨衣、防毒面具之类的装备,更是从来没配装齐整过。

此次表现还算不错的晋城支队也有不少的战士想要转入野战部队之中。

补充兵力的同时,同样也需要配备相应的武器、装备。

武器方面还好、轻武器方面楚云飞现在还有不少的库存。

可新兵们的射击训练,以及需要配备的相应携行具等等,均让各部队的主官头疼无比。

不够用、完全不够用啊。

缴获完全根本上消耗、随着牺牲人数的众多、抚恤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叠加。

如果再想不到办法开源的话,晋东南地区的财政很快也要崩溃。

楚云飞想到这里、轻轻的敲着面前的桌子:“关于你此前提议建设更多农垦兵团的建议,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在非主力团之中试行,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改善一下部队当下情况。”

两人说话间。

赵鹏程迈步走到了门口:“报告。”

“进。”

“周团长发来电报,伏击战圆满结束,缴获数量颇多..”

楚云飞点了点头,示意他清楚这件事情了,转而看向了身旁的孙卫谋:“突击团作战的时候、除了弹药方面损耗较大之外,基本上都能够缴获不少的东西,但小鬼子的运输队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孙卫谋思索了片刻之后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控制当前部队兵员数量、优先补充作战部队,黄部那边停止继续征兵、至少能够减少一笔安家费、和大量军饷支出、这钱如果用在供给主力部队的话,还是勉强够用的。”

“好,我这就去下命令、川军团仅招募一个团、优先保证部队训练度。”

“楚长官,这是让我们回去过年?”

黄百韬装傻充愣的问了一句。

卓天宇、孙铭两人对视了一眼,均是叹了口气。

“恐怕是因为没钱。”卓天宇实话实说。

黄百韬眉头一挑,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他不是不知道民国的情况。

在此之前他始终认为在楚云飞这里之后会好上许多。

美械步兵加强团。

在战斗力、火力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就在他黄百韬的麾下。

现在突然叫停他的征募工作,黄百韬心中自然是一肚子的意见:“国民政府现在连军饷都发不起了吗?”

孙铭解释了一句:“钧座息怒,即便是八十八集团军。

现在后方也很难保证供应。

尤其是武器弹药方面,更多的时候依赖的是苏联、以及美国援助。”

卓天宇跟着补充了一句:“是啊,西北制造总局生产出来的六五步枪弹在战争时期很难供应的上各部队。”

“另外最为关键的一点、我们的作战密度颇高,后方的战略储备实质上早已经消耗一空,仅依靠进口补充的话,自然不可能支撑的起作战。”

两人一唱一和。

黄百韬也找不到理由拒绝楚云飞的命令,更没有胆量和楚云飞反着来。

兵员征募的工作还算顺利。

第十一步兵团已经满编,作战兵员四千六百人、算上非战斗人员一共五千八百人。

川军一团、作战兵员一千零八十人,算上非战斗人员一共一千三百五十三人。

回去训练训练,进行二次拆分的话,一旦兵员抵达,经济状况好转起来。

想来应当是会继续扩编的吧?

黄百韬一时间也有一些拿捏不准。

当常瑞元看到的电报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的。

他虽然是按照正常的编制发放军饷。

但楚云飞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将现如今面临的困境全部都在电报里面汇报给了常瑞元。

当前总计作战兵员:两万零七十八人。

作战兵力缺额:两万四千七百五十人

乘马缺额:四千三百六十五匹。

挽马缺额:一千零四十七匹。

主要装备轻重武器缺额:轻机枪一千三百七十五挺、重机枪四百三十六挺。

迫击炮缺额:一百三十五门。

野战防空炮/机枪缺额:四十八门。

这份电报被交到了参谋总长何应钦的手上。

伴随着的还有反攻太原的战略计划。

一时间让两人沉默不已。

在常瑞元的示意之下。

这份电报被传阅到了顾、陈辞修两人的手上。

一直到所有的参会高级将领。

这群参会将领们此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正襟危坐,希望常瑞元不看向自己。

这要是调查报告,楚云飞吃了这么多的空饷。

那什么都好说。

可他娘的这是楚云飞自己发来的电报。

详细指出了当前国民革命军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这是什么意思?

拉着大家一起死吗?

宁就算是自爆也挑个好时候啊,眼下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是嫌地方军和中央军的矛盾不严重吗?

一旦这个矛盾继续激化下去,地方军那些摇摆不定的军头投降了日本人怎么办?

不少人心中不由得怒骂楚云飞是个愣头青,不懂政治。

参会人员虽然主要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

只是,在军事委员会在36年调整之后、注重军事层面。

只是,调整任职之后的非军人出身比例仍旧比较高。

常瑞元注重军人仪表、即便不是军人出身。

他们这群人此时也只好摆出一副军人做派,只是他们不敢抬头看向常瑞元的方向

这些凭空消失的钱,究竟去了哪里、参会很多人,包括常瑞元自己,都是心知肚明的。

随着常瑞元起身开始了蒋氏啰嗦演讲之后,众人还以为此事就此翻篇。

直到听了十几分钟之后。

常瑞元忽然之间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八十八集尚且如此,全国其他部队当是什么情况?”

在场不少人一时间冷汗浸透全身。

这是疯了不成?

裁撤了一些地方军和中央军还不够。

再大动干戈的话。

谁来替你常瑞元打仗?

转眼间又是五天的时间过去。

全国范围内均是鲜有战事。

年关临近、一众旧军官们也在在返乡探亲结束之后,立即动身陆续前往长治地区报到。

家国不两顾,忠孝难两全。

身为军人、楚云飞能给他们一个短暂的探亲假,已经算是非常仁义了。

这些军官们的出身基本上都是各自的地方军。

在楚云飞提出需要军官之后的二十五天左右时间。

这些军官们基本上都已经抵达长治地区报到。

长治城郊。

八十八集总部,楚云飞办公室。

方立功此时拿着手上的名单。

以及拒绝报道的人员名单站在楚云飞的面前汇报情况。

楚云飞放下了手中需要处理的文件,将钢笔重新插回了笔帽之中,抬头看向了方立功。

“报到名单之中,有一部分讲武堂毕业、也有没有接受过军校教育的,军政部那边给的名单,一共是四十八人,实际上只到了三十七人,剩下的人不知去向。”

接过了方立功递过来的文件。

楚云飞简单的扫了一眼。

人员是经过了初步筛选。

勉强算得上符合楚云飞基本要求的。

这些所谓的讲武堂毕业、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小讲武堂。

教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

像什么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陆权论之流的书籍。

所教导的战术,基本上还停留在一战、甚至是一战之前。

很难谈得上跟得上时代。

但这些落后的战士之中,不是没有好用的作战技巧。

例如排枪这种在线列步兵时代还在使用的战术,一直到现如今各部队均在使用。

尤其是八路军的游击队,很是擅长。

三发排子枪之后就要吹响冲锋号、在老兵人均只有五发子弹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作战缴获。

三枪八路的名头也就是这么打出来的。

楚云飞所部并不擅长打这样的战争。

他们并非不擅长近距离作战,不擅长白刃战。

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

没条件的情况下就算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楚云飞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做的更好一些。

正当两人就军官安置问题简单交流的时候。

赵鹏程推开了房门,黄百韬也迈步走进了办公室之中。

“总座,黄百韬奉命赶到。”

“焕然兄,请坐。”楚云飞、钱伯均两人起身。

楚云飞回了个军力。

“焕然兄,这里是军官名单,有熟悉的吗?”

黄百韬刚坐下,楚云飞就将手中的名单递了过去。

黄百韬认认真真的扫了几眼,随后摇了摇头:“这些人的部队很多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水平可能不太足够..”

“所以我准备将这些军官们留在长治地区,参加本次的中高级军官训练团,看看他们的具体作战水平究竟如何,如果还可以,那就直接补充,如果不行,等他们进修结束之后再调派过去,焕然兄以为如何?”

“全听总座安排。”

楚云飞接着再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方立功:“立功兄,这个中高级军官训练团的事情还需要你多操操心,伯均那边还要带人去一趟二战区那边,培训晋军中高级干部。”

“好。”

方立功转身离开走后。

楚云飞在黄百韬的目光之中拉开了面前的抽屉,将手中的报告递给了黄百韬:“焕然兄,这个你看一看。”

黄百韬点了点头,接过了递过来的报告。

随着越往下阅读、黄百韬的眉头也就愈发紧皱。

八十八集团军的状况实际上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差上不少。

第一步兵团这样的绝对主力部队的弹药都已经难以持续供给。

只有第七、第八、第九三个团因为有轮训作战任务,得到了优先供给。

“我军战斗力的强横是建立在火力充足、配合默契的基础之上,近距离作战我军战术风格一致强调的是火力为王,之所以让你们回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楚云飞一边说着一边将常瑞元的回电递给了黄百韬。

八十八集团军的状况还算好。

这封大概率出自林蔚代发的电报,更是希望楚云飞他们在三个月之内都不要再起战事。

现如今。

第九战区,作为第二个战略反攻战区。

压力极高。

“最高统帅部判断、敌军大概率是要对南昌方面用兵、短期内物资很难运输过来”

“民国国力竟已凋敝至此。”黄百韬沉默着叹了口气。

“焕然兄,你们新编十一现如今的工作主要要放在练兵上面、后续的作战部队编制依旧存在,该发的军饷亦不会少,只是这些钱暂时会挪作他用。”

“这是预计的使用计划。”

楚云飞吃了五个基干团的空饷。

三个月算下来是七百五十万左右的国币。

这些钱之中的三分之二,用于长治炸药厂的扩产。

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用于清偿水泥、以及铁厂的额债务。

美国人注资之后、钢铁及相关工业建设的大头费用。

基本上由他们负责。

楚云飞得到的消息是。

第一批的工业援助计划金额就高达八千四百万美元。

相当三个月的现阶段民国财政收入。

这个数字对于美国人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黄百韬畅谈了十几分钟的晋东南地区前景之后。

赵鹏程迈步走进办公室,汇报新情况:“长官,我们收到最新消息。”

黄百韬同样很识趣的起身告退。

赵鹏程详细汇报一番:“华北方面军方面有不少的军官动身前往山西太原,似乎有什么大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