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328章 十四集团军新任总司令,愁眉苦脸的楚云飞

看似在表态。

实则常瑞元也在试探军事委员会的这一群人。

尤其是何应钦为首的一应恐日派代表。

一行人对于楚云飞的为难。

常瑞元心里面清楚。

但何应钦这样的老狐狸,从程序上看的话几乎找不到他做的不对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抗战结束,一切趋于稳定的情况下。

常瑞元才会出手对付他的本质原因。

“如果我们在二战区或者九战区的方向能够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想来应当会迫使日本人让步。”何应钦一如既往的和稀泥。

在场众人宛如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一样。

基本上均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常瑞元的和谈条件,并且期望双方的战争结束。

唯有陈辞修一人主张继续打下去。

并且旗帜鲜明的反对和谈。

“辞修所言差异,抗战打到今日,我国民政府战争储备已经消耗殆尽,若是能同日本人达成和平的话,或许也会为国家、民族的喘息争取到一些时间。”

常瑞元虽然早在两个月之前就有议过同日本人和谈的条件。

参会的众人实际上心里面都清楚。

汪兆明所谓的南京伪政府正在如火如荼的筹办之中。

所谓的和谈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

除非日本人真的愿意会将汪兆明这个棋子出卖掉。

而常瑞元绝口不提汪兆明之事,会不会是因为,双方已经谈拢了呢?

与其表态,不如不表态。

常瑞元的朝令夕改。

已经不是一年两年。

七八年的臭毛病了、这就导致谁也摸不住他的脉。

在察觉到政策失误,乃至于想要反悔的时候。

他甚至会以先总理托梦为由改变此前的命令。

在场开会的,若说谁对权势没有留恋的话,那就是狗屁。

心里面都如明镜一般,只不过顺着常瑞元的话头说而已。

在场的众人之中。

唯有陈辞修知道常瑞元所提和谈之事,绝无可能。

表面上海纳百川、胸襟宽广的常瑞元,实质上是个心胸狭隘之人。

这一点,陈辞修非常清楚。

甚至对于常瑞元性格方面的揣摩,他远超其他人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要知道,常瑞元、何应钦、顾祝同三元老本质上和他并不是一代人。

陈辞修此前曾是何应钦的下属,而后被常瑞元提拔起来。

现如今,以陈辞修为核心的土木系在**之中名声数一数外。

不吃空饷、适当听取下属的意见,并加以采纳。

使得陈辞修本人的名声也比其他人要好一些。

尤其是相对和何应钦。

何应钦是什么?

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协定的签署,让他这个国民政府之中的亲日派臭名昭著。

若非常瑞元坚持用何应钦稳住军队内部..何到底怎么样没人清楚。

至于,陈辞修被人私下里面称之为小委员长不是没有原因的。

常瑞元确实曾经有过想要将其培养为接班人的想法。

自己的干女婿、同乡不培养,培养谁?

只是在这个时候。

陈辞修旗帜鲜明的主张力战到底,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

在他们的认知之中。

陈辞修往往在和常瑞元意见相左的时候选择默默执行,而不是与其争辩。

即便是事情真的办砸锅了,也是代蒋受过。

这个表现,属实超出了众人的预料。

只是让他们更惊讶的还在后头。

“不过,辞修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是能够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再进行谈判,能够争取到的条件势必会好上不少”

“委员长说得对。”何应钦此时已经回过神来,他旗帜鲜明的表态:“若是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战斗胜利,势必会影响日本人对我民国国力、军力的重新评估”

这话说到这个份上,基本上也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常瑞元接着就开始着手要求复电二战区,需要一份详细的反攻计划,并且令白健生飞往二战区..准备接手第十四集团军的指挥工作。

命令一下。

包括白健生在内的众人心中均不平静。

十四集团军的一众军官们同样是黄埔系、保定系出身。

换言之,基本上和此前一样,不太可能将他这个参谋总长放在眼里。

建立在此之上的指挥,势必是困难重重的。

常瑞元不清楚吗?

恰恰相反常瑞元心如明镜,却还依旧派他前往。

实质上也是因为本身也没什么人可以用。

阎百川的指挥能力,常瑞元并不信任。

当年红军东征的时候。

连战连胜,打的晋绥军灰头土脸。

白健生想到这里不免在心中叹了口气

八十八指挥部。

看到手中的电报发来,此时的楚云飞也是一脸的懵逼。

白健生指挥反攻?

没搞错吧?

钱伯均敏锐的察觉到了楚云飞的情绪变化,失落的神情很是明显。

“发生什么事情了?”

“委员长指派白长官负责本次的反攻统筹事宜,并且担任第十四集团军的代理总司令。”

楚云飞将手中的电报放在了一旁。

钱伯均对于白健生并不了解,此时的他只觉得有些奇怪:“白长官也是桂系名将,为何长官您好像很担忧的样子”

是名将。

李、白、黄,新桂系三巨头。

黄邵弘出走,后执政浙江,军事才能一般,没什么说的。

李宗仁虽然有些私心,但指挥才能还是有的,最为关键的是富有人格魅力,说难听点就是最起码有将领愿意被他忽悠,也打过胜仗。

即便是台儿庄之后鲜有胜绩、换人指挥也不一定比他强。

至于白健生这人。

楚云飞绞尽脑汁也没想过他指挥过胜利的战斗。

想到的不是武汉会战的极度自信,就是南昌会战的保守防御。

桂南会战的兵败昆仑关

有这么个高级指挥官参与指挥战斗,楚云飞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大。

唯一的好消息是本次的作战,关于十四集团军的作战任务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只需要他们牵制寿阳方向的日军即可

楚云飞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他忧心忡忡的补充了一句:“我们要加快一些我们的攻击速度才行,等白长官到了之后,这仗可能就没这么好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