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374章 折磨才刚刚开始 (求订阅)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湛蓝的天空之下。

作为本次会战的总指挥。

楚云飞的指挥部就设置在了雁门关。

随着战争的临近,这座本就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打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堡垒。

官兵们各司其职,十分忙碌。

一道道人流携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运抵前线。

来自长治、晋城两地的补充兵员。

也在不断的补充进备战的队伍之中。

大战临近。

双方的侦查活动愈发的频繁,甚至小规模交火的报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重点关注的连排级军官名单已经全部都整理了出来。”

楚云飞循声转头看向了赵鹏程:“放旁边,待会再看。”

“是!”

忙活完了手头的情报梳理。

楚云飞找到了正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方立功等人:“立功兄,我们的情报和侦查获悉的情报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嗯?”方立功疑惑。

将楚云飞整理好的情报接了过来,而后认真阅读了几遍。

“没什么问题、侦查结果和山城、二战区方面的情报都能够对得上,日军并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增兵了。”

目前的情报。

并没有侦察到楚云飞想要看到的结果。

而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日军实际上已经在不断的增兵晋北地区。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具备一定防御工事和防御体系的大同地区。

反而一反常态在二线地区集结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

这种作战思路和方式。

有点像是苏德战争时期。

苏联陆军在边境线的部署。

这种战略思想其实很简单。

一旦进攻发起受挫。

这些二线作战部队便会第一时间投入到全面的反击之中。

但,这不是日本陆军的传统打法。

日军在侵华战争首次集中使用的装甲部队是徐州大包围迂回作战时期。

第二次就是冈村宁次在南昌会战之中的装甲编队伴随小规模精锐部队的突袭。

方立功有些紧张,担心情报分析上面出现了低级失误:“大云、来帮我看看哪里有问题。”

张大云叼着香烟迈步走了过来,认真扫了几眼:“没问题,情报和我们的侦查结果完全都对得上,我们的人渗透不了太远的距离、这些基本上已经是当前获悉的极限。”

楚云飞表情平淡的叙述着:“我们不管是左翼集团、中路主力,亦或者是右翼集团,对日军都形成了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日军一点增兵的迹象都没有,他们疯了?”

方立功似乎想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会不会是因为作战频繁,他们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住了?”

楚云飞摇了摇头:“日本的国力绝不可能现在就支撑不起双线作战,恐怕日军方面的图谋不小啊。”

“是否等待这一批苏联援助抵达补充进部队之后再发起进攻呢?”

“命令黄百韬所部向蔡家峪、东河南方向发起小规模进攻,消灭敌军前哨武装,确保团城口、田庄一线的预设阵地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命令第十四集郭部,向北攻击,占据茹越口周边地区一切有利地形。”

“知会八战区,请他们密切关注驻扎蒙军动向。”

“另,抽调骑兵第一团配属北楼口、由王奇峰亲自带队,准备向吉家庄一线奔袭。”

平型关一线的军事地图。

方立功这个参谋长迅速找到了楚云飞刚才所述的位置。

转身前往传令。

黄百韬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便将张东凯和孙铭两人叫到了身旁。

“这次进攻,我将其视作晋北反攻的序幕,所以我们此战必须要打的漂亮。”

“讲实话,我心里面不是很有底气,所以需要派你们其中的一个去一线督战,但不要干预团长们的指挥。”

张东凯不明白黄百韬说的如此委婉是什么意思。

但他自知自己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与其下去,还不如在黄百韬身边。

孙铭当即出声:“钧座、我去十三团吧,十三团刚组建不到半年,队伍里面新兵居多,老鲍他也不是正八经军校出身的指挥官,我担心他兜不住。”

黄百韬认真思索了一下孙铭的提议,而后点了点头:“那好,你就去十三团,这次作战,由十一、十三两个团发起初期进攻。”

“我们队伍之中的高级军官数量还是太少,楚长官已经向统帅部提出了补充军官的要求”

“情况怎么样?”

孙铭看起来有些心事重重。

新编十一虽然新建。

但工作确实一点也不轻松。

哪怕是按照基干团的建制组建部队。

也是一个极大的工程。

一个基干团,两千八百多人的编制。

首先是团长和三个营长不好选。

中下层军官因为连续的战争阵亡率颇高。

尤其是连排长,基本上各个都是班长、亦或者军官提拔。

都有着一个常见的共同点,那就是喜欢打冲锋。

现如今,大量的美国援助源源不断。

迫击炮数量虽然不太够。

但对于黄百韬所部而言。

更缺的的是打迫击炮的人。

一个团就需要三百多名的炮兵。

要几十名会打直射火炮的。

还有两百多名会用迫击炮的。

这些都只能够依靠中央炮校-晋东南炮校来补充。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毕业了六期学员,一共一千多人。

可这些毕业的学员根本就不够各部队瓜分的。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三百多人本就是各部队送去进修的。

黄百韬看起来比孙铭还要更加心事重重。

张东凯催促:“钧座,有困难你就直说..我们也不会不能再扛点担子。”

“下面的营团级干部,想要提拔也没有可以提拔的人选。”

黄百韬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些无奈:其他友军部队虽然向往新编第十一军,可散漫惯了的他们怎么受得了如此严苛的军纪军规呢?”

“据我所知,其他战区一线和日军对峙的部队,平均每个战区一天下来的逃兵就有上千人,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一天毙了几十名逃兵都止不住这种情况。”

“我们对军官的要求则是更加的严格很多人当这个长官不是为了党国效力,而是为了升官发财。”

黄百韬说的很是直白:“而来了我们这边,升官可以,发财不行、那升官对于这帮人而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孙铭眉头紧皱:“这帮虫豸,该死,他们还算是军人吗?”

张东凯听着只觉得刺耳:“孙参谋长、这些人本就是旧思想你不能指望改变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的价值观。”

他本就是地方军出身,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在楚云飞这边,可以有荣耀,可以拿满饷。

但是想要发横财、喝兵血、搞贪腐。

那是门都没有。

说来也是搞笑。

抗战时期能够遵守最基本的国民革命军军纪军规,便已经是**部队之中嫡系主力了。

动辄打骂体罚士兵。

甚至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对待逃兵。

才是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绝大多数**部队的常态。

整肃军纪确实必要。

但动辄砍断四肢、剥皮等手段,在楚云飞看来只是野蛮的代名词。

还好常瑞元听从他的陆军整理编遣建议。

将会不断优化战斗力较差的各部队,并且将部分的中央军旁系部队与主力部队合并。

至于那些旧军官们能否下岗再就业,还是说在参谋部挂个闲职体面养老。

就不是楚云飞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自然有统帅部这群人处理。

孙铭只是摸了摸下巴,感慨了一句:“难怪楚长官总是说他们需要改造,在我看来确实有必要.这帮人的思想就有问题!”

“钧座,我先过去了。”

“好!”

孙铭当天便抵达了第十三步兵团的指挥部之中。

鲍志山对于孙铭的到来很是意外:“孙长官,您怎么来了?”

孙铭扫了一眼指挥部内的情况:“钧座让我过来督战、你们应该接到相应的进攻命令了吧?”

“接到了,目前已经在按照相应的作战部队了。”

鲍志山一边说着一边介绍道:“这是我新调上来的实习参谋、林译、军官训练团成员。”

林译恭敬的敬了个军力。

孙铭微笑还礼:“好好干。”

林译同样微笑点头。

鲍志山站在作战地图前,随后接着介绍道:“田庄内驻扎的日军数量并不算多,一共七八十人,还有三十多口子的伪军。”

“但地势险要,一次只能够投入二三十人的进攻兵力。”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还没有直射火力,没有办法直接摧毁敌军的防御工事。”

孙铭频频点头:“你打算怎么打?”

鲍志山接着道:“我考虑了一下我们十三步兵团现阶段的特点,缺少支援武器我们如果要是强攻的话,肯定会出现不少的伤亡。”

“所以你打算让那些使用狙击步枪的射手们试试,看看能不能有不错的效果?”

鲍志山哑然一笑:“是的,果然瞒不住孙长官你啊。”

孙铭笑了笑:“其实这也是目前常用的战术思路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十三团也是有不少的从其他各团抽调过来的精确射手的。”

“这仗我交给了第一步兵营处理.”

“若是攻势受阻,大可以调动炮兵营支援。”

鲍志山有些惊讶:“打个小据点就要用山炮?”

“嗯这是晋北的第一战,一定要旗开得胜。”

有了孙铭这句话。

鲍志山自然也就大胆的多。

第一步兵营营长高志谦是个正八经的讲武堂出身的军官。

虽然不会什么先进的战略战术。

但果断这种事情。

基本上是这一类军官的特点。

也否管是果断跑路,还是果断进攻。

至少在接到鲍志山命令的第一时间。

高志谦就将进攻的任务交由给了副营长平志恒。

平志恒也采纳了团部给出了建议。

第一时间从一连当中集结了二十多名精锐的战士莽了上去。

是的。

从接到命令,到选定作战计划。

并且打响第一枪。

前后时间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平志恒的执行力直接就是处于一个拉满的状态。

给谁听了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田庄外。

a但是抽调出来的狙击手小队,趁着天色渐晚,直接摸到了田庄的外围。

几名狙击手第一时间向站岗状态下的日伪军扣动了扳机。

砰~!

砰~!

砰~!

两头小鬼子随着倒毙,脑浆撒了一地。

突如其来的枪声让这群警惕万分的日伪军们瞬间进入到了战斗状态之中。

明哨被打掉,暗哨只要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到枪焰的位置。

哒哒哒~!

砰!

还击速度很快。

三百米之外的战士们在第一时间遭到了压制。

平志恒当即出声:“撤~!”

突击队的战士们同样一脸懵逼。

但他们依旧坚定的执行着命令。

撒丫子向着后方狂奔。

枪声消失。

田庄据点内的日军部队仍旧心有余悸。

这样的打法,不仅仅发生在田庄。

包括蔡家峪一线的第十一步兵团同样采取的是这样的打法。

利用光学瞄准镜以及射程的优势,采用突袭战术。

搞的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忧心不已。

他的旅团指挥部此时就设置在了灵丘县城之中。

其余各部队,基本上都分布在了一线各防御节点上面。

对于突如其来的袭扰式进攻。

常冈宽治并不敢出现丝毫的大意情绪。

仅仅只是一次借助夜幕掩护的常规袭击活动、便损失了十余名战士。

而进攻他们的**部队呢?

仅仅只不过是消耗了一些体力,以及使用了几十颗子弹而已。

日军小建制缺乏远距离支援火力的劣势被楚云飞所部利用,并且将其无限放大。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战斗,进行的颇为轻松。

这样的折磨,才刚刚开始。

连续几天的时间里面。

交火声接连不断。

比起十四集团军大张旗鼓的向着应县防线推进。

阳方口-朔县、平型关-团城口一线的战斗,就显得零碎许多。

十四集团军方面不是不想要像八十八集这样零敲碎打。

奈何他们现如今的主力武器依旧是老套筒、汉阳造.

这玩意两百米之外,能打哪里纯属看运气。

实质上不具备这种小规模袭扰作战的能力。

混成第四旅团主力实质上在和十四集团军拼的是消耗战。

在双方的会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

华北方面军也没有闲着,不仅仅将新组建的地35师团划归华北方面军直辖。

临时航空飞兵团此时也正式改编为第3飞行集团。

本着做戏要做全套的原则,杉山开始调动本就做好机动准备的驻蒙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