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00章 吃饭喝茶阎老西;甩手掌柜郭寄峤。(求订阅)

“阎长官,平型关一线的敌军尚未退却,并且攻势愈猛。”

阎老西的手上拿着一本古书,点了点头:“云飞到什么位置了?”

“预估今天晚上能够抵达繁峙县城,十四集团军指挥部就设置在繁峙县城内。”

“那就给十四集团军发上一封电报,转告云飞前线战况,让他想想办法。”

姚启华一怔。

这阎长官来了五台之后。

除了回了一趟老家之外,基本上啥事也没干。

每天就是抱着书看看、喝喝茶,写写毛笔字。

名义上说是来指挥。

实质上也就是每天看看战报。

一道命令也没下,纯靠前面两个人自由发挥。

虽然战线确实稳住了。

可这仗哪能这么打。

想要张嘴说些什么,甚至给阎老西提提一些建议。

姚启华思索了半天也没敢开口。

阎老西像是猜到了什么,但他也什么都没有说。

装作一副忽然之间想起了什么一般:“对了,启华,上次云飞汇报的那个坚守小鲍庄的连长叫什么来着?”

姚启华迅速回忆:“沈运良。”

阎老西恍然大悟,像是记起来了一般:“对对对,我记得还是个黄埔校生来着,他是哪里人?”

“江苏徐州人。”

阎长官噢了一声,接着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一般的询问道:“家里面又是什么背景?”

“在新安镇一线做布匹生意,小鬼子侵略之后,便舍弃了家业加入到了逃荒队伍之中。”

“有消息称,此前家人都在湖北等地,目前孙兵团长已经派人去接了。”

阎老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孙卫谋也是会来事的,云飞能将粮食生意、以及商会交由他来整合,也是对他非常信任。”

“至于沈运良,也是可造之材,有胆色不说,还有出色的指挥技巧,稍微培养培养,当个合格的团长没有问题,现如今飞虎麾下人才济济,高级指挥官、中级指挥官均有冒头的,还真是不简单。”

姚启华点了带头:“这么长的时间,下面也确实挖掘出了不少的人才,很多人都是在战火之中迅速磨砺出来,基本上能够活下来,战场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

“可惜很多都不是我们山西人。”阎老西略微有些感慨,片刻后释然一笑:“不过算啦,一视同仁才是未来,存在才有机会。”

只见阎老西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

眼神之中闪烁着精光。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面。

他的心态数次转变,现在的他。

对于存在哲学的体会,要比之前更加深刻许多。

文化、精神才能永存。

至于别的,终究会随着时间,化作黄土一捧。

人生在世。

能追求什么?

无非就是求个身后名。

现如今的阎老西。

可不想以后山西老乡们提起他阎老西,印象里面都是抠搜的山西老财。

提起阎老西就想到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

他想要留个好名声。

而留下好名声的关键。

就是不要挡着后来人的路。

毕竟你的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老人的口口相传。

还有官方的定调。

后来人如何评价,就是“正史”和“野史”的区别。

正史不一定正,野史一定“野”。

这其实非常关键。

阎老西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

并且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年迈。

所以。

在动用了自己的超级智慧思考一番之后。

阎老西选择了不折腾。

只是帮着楚云飞进行一些背景调查之流的辅助工作。

还有代表晋军这个地方实力派,去争取一下本该就属于二战区的权益。

捎带着防止其队伍内部被插上一些钉子。

当然了。

说起来比较抽象的是。

楚云飞的队伍实际上虽然掺杂个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但这些人心中只有楚云飞一个“太阳”。

他们来这样的队伍里面,也只是为了抗日救国。

至于阎老西已经不剩下了多少人能用。

这些人与家属之中。

又有几个和他还是一心的呢?

繁峙县。

楚云飞带着警卫团一营进入了城中。

因为是战争时期。

繁峙县城的管理颇为严格。

不过。

早就收到消息的陈铁此时已经带人早早的等待在城门口。

当楚云飞一行出现在道路尽头之时。

陈铁等人已经做好了迎接准备。

他们整齐列队,一脸的严肃。

老百姓们神色匆忙。

该入城的入城,该出城的出城。

到也没有一个敢留在原地看热闹的。

这么关键的时候。

没有老百姓胆敢触这个眉头。

翻身下马之后。

陈铁也是快步站在了楚云飞的面前:“第十四集,代理参谋长陈铁向楚长官报道!”

楚云飞扫了一眼陈铁。

已经是有了一些印象。

黄埔一期将领。

算是为数不多家境较为贫寒的黄埔学子。

幼年丧父,靠母亲织布维生,曾因家贫辍学务农。

在楚云飞的印象之中。

此人曾在北伐之中有过优秀表现。

并且后续担任了第八十五师师长。

是卫立煌将军的嫡系将领。

也因为跟卫立煌的“通共”行为,屡屡遭受山城方面的诘难。

被周先生评价为:国民党之中少数真正为民族存亡搏命过的硬骨头。

楚云飞回敬了一个军力。

迅速翻身下马,将手中的马鞭交给了一旁的赵鹏程。

“陈学长,我对你也是颇为了解啊。”

陈铁到也没有什么讨好的神色,脸上只有作为军人的坚毅:“楚长官,您的意思是?”

“忻口会战、第八十五师利用坑道突击战术、曾重创日军联队,楚总参谋长曾和我聊过学长你使用的坑道冲锋战术,我因此受到启发,在后来的军官培训班之中,作为基本战术进行相应的教学。”

能够被楚云飞夸赞两句的人。

不多。

最为关键的是。

楚云飞不是瞎说,而是真的这么一回事。

陈铁自然很是兴奋。

楚云飞的治军自然不用多说。

天下第一军的名号虽然已经被占住了。

但是若说哪一支部队的战功最多。

哪一个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最强。

毫无疑问。

是眼前这个黄埔五期的后起之秀。

“没想到楚长官你竟然记得此战”

“此战,一众先烈因此殉国,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怎敢忘记。”

楚云飞本就因为邪风入体是个面瘫脸。

这让他看起来更加的严肃。

随着楚云飞主动迈步走向了城内。

赵鹏程等人则是紧紧跟在了身后。

“十四集团军的伤亡情况如何?”

“不太乐观,累计伤亡人次已经突破了一万人,永久性减员人数达到了五千。”

楚云飞脚步一顿,而后侧头接着询问道:“预估取得了多少的战果?”

“根据前线战报推断,应当毙敌毙伤日伪军五千人以上,但弹药、炮弹消耗的数量也不少。”

战死、亦或者是伤残者达到五千人。

至于战果这种东西。

自然是往高了说。

造成敌军三千的伤亡人数,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了。

十四集团军现如今整体战斗力较为一般。

第十四军承担了楚云飞过多的期待,

但表现的没有他想象之中的那么优秀。

只是寻常**主力部队的表现。

这支部队又是中央军主力。

卫立煌之前所掌控的部队。

想要整编这样的部队,几乎没有多少的可能性。

只能从阎老西手下的老部队想想办法。

看看能不能在此战之后,整编晋军第十三集团军。

空占着一个番号,实际上战斗力极为一般。

第八集团军都能够整编。

第十三集团军想来若是阎老西愿意的话。

也可以进行二次的整编工作。

虽然有句话说:兵不在多。

但如果兵力不够的话,甚至连战线都无法填满。

第十三集团军整编之后的定位。

楚云飞心中实际上已经有了打算。

“楚长官,郭长官已经在指挥部内等您了”

“好。”

十来分钟之后,楚云飞迈步走入了十四集团军的指挥部。

因为人数的原因。

他们将指挥部设置在了县政府之内。

郭寄峤算是老相识了,之前虽然见过的面不多。

但对于其抗战理念。

楚云飞还是颇为认可的。

“楚长官此次指挥若定,大发神威,成功歼灭日寇宵小数万人,当真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呐。”

楚云飞想要露出点微笑也难以做到,只好依旧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庞:“郭长官是老军务,山西一地的作战,还需要郭长官多多支持。”

郭寄峤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

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楚云飞的表情略微有些不自然。

迈步走进了会客室,屏退了左右之后。

楚云飞也没有藏着掖着:“身体方面无甚大碍。”

“一线指挥劳心费神,楚长官当注意休息”

“郭长官所言甚是,所以我打算在繁峙县城内多休息几天,还请郭长官派通讯处帮我接上一条平型关前线的电话线”

郭寄峤想到了此前听闻的传言。

一时间也是笑了其来:“自是明白的。”

“此次晋北大战,算是短时间内告一段落,就是部队伤亡较大,亦需要大量的时间整补。”

郭寄峤就此次晋北会战,部队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楚云飞展开了相对深入一些的交流。

例如攻坚作战之时。

即便是进行了相应的炮火准备。

却还是出现了伤亡过大的情况。

一边说着,一边对楚云飞借调重炮部队表示感谢。

若非楚云飞的帮助。

他们此前进攻县城之际,便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实不相瞒,自从反击命令下达之后,前线之作战,基本上全部都交由了李军长负责,我并不过问。”

“眼下攻坚克难,摧毁敌军工事之关键,还是炮兵力量,我十四集团军之精锐炮兵力量,就在第十四军。”

在十四军。

不在集团军直属

楚云飞自然是清楚的。

郭寄峤所言,其实也是希望楚云飞能够伸手帮他一把。

他没能力拆掉十四集团军的编制。

但楚云飞可以。

他可以通过建言的方式,向常瑞元表达相应的炮兵建设等相关观点。

从更高层面开始拆分。

既减少了郭和卫立煌之间的嫌隙,还可以有效避免后续有可能的麻烦。

郭寄峤的想法,其实楚云飞比较认可。

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

他想要掌握这样一支炮兵力量。

既能够稳固他的地位。

实质上也确实能够增加炮兵的使用效率。

至少在抗日战场上。

火炮,乃是决胜一般的战争装备,集中使用比活力分散要好的多得多。

即便是在几十年后的中国。

炮兵。

仍旧是陆军建设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即便是有着战争之王称号的坦克。

在内部的优先级拍马也赶不上自行火炮。

经费差距也是大相径庭。

甚至曾经出现过400毫米口径、一分钟一发,射程五百千米设计指标的“侠炮”。

而坦克车呢?

牛夫人而已。

“关于炮兵建设,此前委员长召见我时,我也曾提出过相应的建设建议。”

“目前我**整体而言,最大的困境并非是重型火炮数量的不足,而是小口径支援火炮数量的不足。”

“**规模庞大,总体而言,战斗力孱弱,尤其是一些地方军官,恶劣习性难改,作战之时往往不顾大局,只知道保存实力,对于会战之帮助,微乎其微,甚至反而会拖战争的后退。”

“军官方面,识字率不足五成,若是行伍出身也就罢了,绝大多数都是凭借着裙带关系上位,这样的部队会具备什么样的战斗力?”

郭寄峤深有感触:“此前九军便有军官上报,下级军官竟然有私自藏匿大烟、纳妾随军的荒唐事情。”

“郭长官如何处理的?”

郭寄峤语气之中透露着森森杀意:“自当是军法从事,绝不留任何情面。”

楚云飞鼓掌赞叹:“军法无情!自当如此。”

“此前,在陈总长前来二战区之际,我也曾与其进行相应的交流,郭长官想来应当是清楚民国二十四年之整编吧?”

“自当清楚,委员长在金陵召开全**事整理会议,同年三月,武昌行营设立陆军整理处,由陈总长综理陆军整理事宜。”

“整理之原则是:依国防之目的,同意编制,混合编成,按管区配置,集中训练干部。”

这其实就是调整师的由来。

按照1932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一年,陆军师步兵团编制加以改善。

调整师编制与1932年编制有不少的共同点。

例如:步兵连为九班混合制。

团属迫击炮连分属各营,为排建制,以增强战术单位火力。

原属各营的小炮排,集中成濂,直属团部,作为防空和防战车使用。

“民国二十四年底,陈总长调整颇有成效、共完成调整师二十个。”

楚云飞点了点头。

他对这段历史还是非常了解的。

毕竟。

他的老底子358团当时调整编制之时。

就是按照陈辞修整编部队的思路。

并按照自己的指挥习惯,进行的相应调整。

这也是**在军事体系方面为抗战所进行的诸多准备之一。

“此次晋北大战结束之后,我亦准备着手整编部队,这件事情早在战前,我便和林主任就此事情进行过相应的交流。”

郭寄峤略感惊讶,而后询问道:“阎长官他那边是否批准?”

“阎长官当时就坐在旁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