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35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氪金式打法,日军拿什么挡?(求订阅)

“联队指挥部尽数化作废墟,除田野联队长以外,警卫中队亦死伤惨重,仅有五人侥幸存活。”

“根据现场弹坑情况查验得知,敌军所使用的武器应当是此前并未见过的口径,且射程超过了十千米。”

“根据情报部门、以及东京大本营方面的情报汇总判断。”

“敌军很有可能使用的是美国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并且装备数量,应当在两个营以上。”

“同时根据此前获悉的援助合同款项、以及物资比例推断,敌军装备的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数量并不多,预估只有三千枚。”

美军一个营是十二门重炮,两个营就是二十四门。

这种火炮,筱冢义男并非不了解。

相反。

对于美国这个假想敌,日军的这些将领们对其还是颇为清楚的。

这种武器装备只能够用卡车牵引。

最大射程在十五千米。

理论射速每分钟为一发到两发,极限射速是三发。

口径越大,自然威力也就越大。

前线临时修葺的防御工事设计和施工标准都仅仅只是能抵抗75毫米山野炮、以及82毫米迫击炮的炮击。

105毫米榴弹炮都扛不住,自然更不可能挡得住155毫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了!

联队指挥部被端的情况之下。

指望剩下的守军守住怀仁县城本身就不现实。

可如果撤退的话。

势必会带动一整个战局全线退败。

而他现如今,实际上并没有预备队投入到战场。

至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承诺的混成第十六旅团,即便是现如今已经在大同又能如何呢?

“司令官阁下,怀仁方向.”

怀仁不能丢!

如果丢了的话。

大同外围防线势必会因此崩溃。

依托大同野战,而不能够死守大同。

否则,给谁指挥都不可能守得住!

大同的防御作战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泡影。

“命令守军部队,务必死守怀仁周边阵地!”

“哈依!”

筱冢义男在赌,赌大本营的判断是正确的。

楚云飞所部的炮弹没有那么充足。

否则的话。

面对如此高效率的炮兵部队,他们又当如何取得胜利?

仅仅依靠大同城郊外围的那些半永备防御工事和永备防御工事的话。

是完全不够的。

楚云飞所部不仅仅擅长使用火炮攻坚。

步兵战术的攻坚战术之中,关于火力点的烟幕遮蔽战术,也是运用的非常娴熟。

守军部队只能够依托防御工事进行抵抗,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行反击!

火力方面不具备优势,兵力方面同样没有丝毫的优势。

情报优势在面对楚云飞所部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就算知道楚云飞的主要进攻方向,知道战略部署情况。

也依旧抵挡不住。

这才是最让筱冢义男绝望的现实。

一时间,筱冢义男再度萌生起了退役的打算,这种被全面压制的感觉让他找不到丝毫获胜的希望!

轰隆,轰隆!

155毫米的炮弹确实贵,而且数量少。

如果不是为了攻坚的话,楚云飞宁愿他们当个摆设。

这东西,还是留在关键时候使用比较好。

对于日军的一线半掩埋式的防御阵地。

当即呼叫了炮兵集群对怀仁一线进行全方位的火力覆盖。

二十四门105毫米榴弹炮。

十二门75毫米九四式山炮。

十二门75毫米四一式山炮。

炮弹宛如雨点一般,但却没有雨水的温柔。

因为这些炮弹,宛如狂风骤雨!

近乎一刻不停的砸在了日军的阵地之上。

前线指挥部。

“还真是一片火海,非常壮观呐。”

楚云飞和方立功两人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炮击仅仅只是持续了十分钟的时间便停下。

现在火炮的数量更多。

单位时间内能够打出去的炮弹也增加了许多。

仅仅是刚才进行的炮火准备,就消耗了小两千发的炮弹储备。

驻扎在怀仁地区的日军部队,更是肉眼可见的损失惨重。

仅仅只是炮击,便造成了小六百人的伤亡。

组织度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一线防御阵地被轰炸的支离破碎。

肉眼可见的防御工事、碉堡基本上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随着进攻的哨音响起。

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迅速升空。

负责进攻此处的第九步兵团、以及侧翼负责掩护的第十步兵团均向当面之敌发起了进攻。

楚云飞之所以重点关注此处战场。

实际上只有一个原因。

怀仁,在铁路沿线,是重要支点。

拿下这里。

日军的外围防线便会被撕开一个缺口。

左翼的主力部队便可以直接扑向大同。

而中路作战部队只需要继续向桑干河一线保持持续压迫。

便足以让日军部队头疼!

因为即便是十四集团军,也不是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的。

相反。

楚云飞所部的重兵集群可以击败他们防线上的守军。

进攻的好处就是能够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能够主动的去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去歼灭敌军的劣势兵力。

让整个战场动起来,就是楚云飞此前在做的事情。

之前那么打。

也是为了寻求在运动战之中歼敌。

而现如今,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同时、火力,轻武器火力同样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已经完全不需要再去追求这样灵活的作战方式。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绝对的实力面前,日军的抵抗无异于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

这样的富裕仗要想经常打,也是不可能的。

几乎一半以上的美**援都投入到了晋北前线战场。

其余各战区基本上都只能喝点汤汤水水。

若是楚云飞交不出一份满意答卷的话。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钧座,恐怕这一轮进攻就可以将怀仁外围的阵地全部肃清了。”

“自然是可以的,肃清外围之后的巷战,才是接下来的重点。”

“黄洪友团目前还没有过类似的战斗经验,这仗让他们打个辅助,主要战斗任务还是交给龚玉鑫他们。

另外命令孙鑫璞(第三步兵团)将怀仁北面突围路线彻底堵死,既然小鬼子想要死守,那就让他们死在这里。”

“是!”

赵鹏程当即动身传令。

不多时。

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作为攻城预备队的第二步兵团则是迅速反应。

呈楔形战斗队形,迅速绕过了怀仁县城我,完成了对怀仁县城的最后包围。

至此。

怀仁县城内还侥幸存活下来的两千余头小鬼子,彻底没有了生还可能。

进攻继续。

战场之上的枪炮声近乎一刻不停。

日军拼死抵抗,但表现略显无力。

第九步兵团的打法非常鸡贼。

尤其是作为主力使用的第一步兵营。

稍微遇到一丁点的阻碍,便会采用封烟战术匍匐爆破。

亦或者是呼叫炮火支援、乃至直射火炮抵近射击。

双方热火朝天的打了半个多小时。

第九步兵团。

第一步兵营仅仅只伤亡了十三个人,而日军不仅仅正南方向的外围防线支点、机枪阵地全部被摧毁了个干净,伤亡也突破了一百多人。

教科书一般的打法。

赵鹏程返回之后。

楚云飞便开始提笔,继续书写。

一直到怀仁县城方向的枪炮声逐渐平息。

龚玉鑫收到消息之后挂断了电话,迅速迈步上前:“钧座,刚收到最新消息,目前已经日军抵抗力度逐渐减弱,兵力锐减,预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便可以结束战斗。”

楚云飞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不要忘记了我们的作战原则,在攻坚作战之际尽可能的依靠我们现有的重装备,尽可能的减少兵力的损失。”

“以前我们穷,缺少武器装备、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炸药包冲锋抵近爆破,现在有这样的武器和装备,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战术使用频次。”

“是!”

楚云飞接着吩咐道:“各部队的伤亡情况如何,以我的名义打电话问一问,汇总一下到我这里来,这件事你去办。”

龚玉鑫后脚跟一嗑,当即颔首:“是!”

楚云飞话音一落,接着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赵鹏程:“去传令、周大兴(第五步兵团)所部、陈泽军(第七步兵团)郭彦政(第八步兵团)所部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向东北方向攻击前进,击溃四十一师团之守军,与第十四军陈铁所部会师桑干河畔!另外,把山炮兵三十一团加强到这个方向吧,让他们的进攻轻松一些。”

“是!”

重新坐会弹药箱上的楚云飞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方立功闲聊着。

同时修改着这本步炮协同之中的教材用词。

他想要以最浅显的说法,最不具备争议的用词来完善这本中高级指挥官能够用得到的战术教材。

此次作战。

孟烦了的打法,就是他的战术思想最为完美的践行者。

楚云飞自己也没有料想到,这个学生兵的脑子居然如此的好用。

能够将他教导的知识汲取了七七八八不说,甚至还搞出了自己的一点东西和想法。

转眼间。

天色昏暗。

战斗停下,双方有默契的开始补给、轮休、警戒。

至于夜袭这种事情,现如今已经没有了组织的必要。

一通电话,打进了指挥部。

方立功迈步上前接起:“喂,我是方立功。”

“参座,我是黄百韬,前线战况一切顺利,我部是否可以提前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向大同方向挺进?”

“焕然兄稍等,我请示一下钧座。”

将电话放在了一起,看向了不远处站在作战地图前的楚云飞。

若是正常人的话。

这么大的声音。

肯定是听到了。

但这人是楚云飞,方立功一时间还真不敢赌一手。

因为很多时候,楚云飞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下意识屏蔽掉周围一切动静和声音的。

这种事情,方立功还真不敢赌。

“焕然兄,过一会我给你回电话,钧座目前正在思考占据。”

“好,多谢立功兄!”

楚云飞此时正沉浸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观察着目前双方的战况和态势。

注意力没放在方立功这边。

一直过了十分钟。

楚云飞在脑海之中已经有了新的作战思路之后,这才缓缓动了身子,迈步就要走向不远处的行军床。

方立功这才出声询问:“黄百韬打来电话,询问是否提前执行进攻计划,向大同方向推进。”

“不着急,先扫平突出部之后再推进,现在我们不需要出奇制胜,稳扎稳打便足以取得这场会战的胜利,尽可能的减少作战兵力之损失才是当下的重点。”

楚云飞缓缓坐在了行军床上:“至于粮食这东西,今年是个丰收年,吃是吃不了多少,更不可能吃穷了!”

“我明白了,那我回个电话。”

楚云飞接着出声道:“立功兄,等会拟一封电报发往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并转统帅部就休息吧,今晚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动作,战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了。”

“是!”

方立功应下之后。

楚云飞当即盖上了一旁的小被子,闭目就睡。

汇总好的电报发送到了统帅部之后。

林蔚便迫不及待的将其拿给了常瑞元。

仅仅只是扫了一眼。

常瑞元原本神情紧绷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进攻发起之后,不过短短一周的时间。

此前在第一次弃守的所有阵地,全部光复。

并且目前已经形成了攻坚大同城的战略态势。

在此基础之上。

日军方面无论是第二十师团主力,亦或者是第四十一师团。

均未能够组挡得住作战部队的推荐。

每天二十公里的推进速度,甚至超出了日军的平均进攻速度。

侧面也印证了一个说法。

那就是**部队的进攻能力,甚至有可能已经超过了日军最为强悍的机械化作战部队。

常瑞元翻开了下一页的电报,一时间眉头紧皱:“伤亡人数这么少?”

“楚云飞所部目前正在实验新型的步炮协同战法,并且有消息称他正在编撰一本高级指挥官的军事教材,名称,便是步炮协同。”

“这本书,楚云飞原定会用于二战区的高级陆军指挥官的培训之中,堪称其战术指导思想之精华所在。”

“不过,想来这样的打法,伤亡人数一样也不会太少.毕竟他们现在装备了大口径的重炮。”

进攻发起之后。

楚云飞所部作战兵力伤亡截止到发电报位置,仅仅只是伤亡了不到八百人。

击毙和歼灭日军数量突破到了四千人。

这是一个恐怖到了一定程度的比例。

1:5的战损比,甚至如果按照牺牲人数计算的话。

楚云飞所部和二十师团的战损比,达到了1:10.

十四集团军的伤亡人数三千,预估也取得了两千多的战果。

总体基本上差不多是2:1的战损比。

在进行攻势作战,乃至攻坚战的时候。

这样的战损比可以用颇为优秀来形容。

常瑞元自然是十分满意的。

只是。

翻看最后一页。

常瑞元便看到了最近一周的作战消耗数量,以及楚云飞颇为贴心的进行了相应法币进行估算总消耗量。

一时间脸色大变,惊骇不已。

这.

仅仅是楚云飞所部所消耗的军事物资数量就是个天文数字。

六五枪弹:一百四十万发。

七九枪弹:一百五十八万发。

各式手榴弹:三万颗。

37毫米直射火炮炮弹:473枚

45毫米直射火炮炮弹:258枚

六十毫米迫击炮弹:1436发。

八十一毫米迫击炮炮弹:768发。

八十二毫米迫击炮炮弹:1233发。

一百零七毫米迫击炮炮弹:786发。

75毫米口径山野炮弹:2247枚。

105毫米榴弹炮炮弹:789枚。

155毫米榴弹炮炮弹:894枚。

这还仅仅只是罗列消耗的枪弹。

还没算损耗的枪械、装备等等。

楚云飞更是颇为贴心的在下面,用法币进行了相应的计算。

预估总消耗金额在三百万美元左右。

换算下来的话,法币一千四百万。

换言之。

一个星期花的钱,足够常瑞元拉起来一支六千人的新编步兵师。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攻势迅猛、势如破竹的同时。

经费也在疯狂的燃烧。

40年的财政预算才刚刚分配结束。

各个部门、军种,甚至是战区宛如饿狼一般争抢。

二战区虽然有自己的地方金融体系,有自己的税收政策,甚至还设置了公库以用于地方财政的投资和建设。

再加上苏联援助、美国援助等外部的输入,可以说是最为富裕的一个战区。

即便是九战区,这个绝大多数都是中央军主力的战区也比不了。

但二战区不会伸手要钱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朱绶光和孙楚两人的存在,就是为了争取山城方面的物资分配。

阎老西可不是什么善茬子。

尤其是现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之下。

更是不断向山城方面施压。

以彰显自身存在。

本质上也仅仅只是为了自保和要钱。

常瑞元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也从未把阎老西当作威胁。

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兔死狗烹,没有人情味的“人主”。

“尉文,你有算过楚云飞这样的打法,如果攻势维持超过一个月的话,会花多少钱吗?”

林蔚沉默着点了点头:“预估将会消耗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样的大规模攻势作战,如果持续超过三个月,我们今年就没有税收预算了吗?”

林蔚点了点头:“现在各地的官员工资基本上也很难下发,除教育经费、科研经费预算还算比较充足之外,今年的军饷总数也在压缩,何长官给的建议是,进一步的压缩裁撤兵员”

“裁军裁军,敬之说的简单,想要裁军哪里有这么容易呢?”

常瑞元叹了口气:“云飞现在打的基本上都是库存物资,如果没有美国人支持的话,这样的攻势自然不可能持续。”

“若是能够一鼓作气,光复大同,将日军驱赶出晋北地区的话,也是划算的。”

“能够控制住山西地区,至少陕西等后方将不会再面临威胁,胡宗难所部或可继续抽调部队奔赴前线作战。”

林蔚瞳孔微缩,没有多说什么。

常瑞元一天一个想法,即便是动用胡宗难这支部队,他也不会太过于惊讶。

“算了,那边随便他们折腾,能打胜仗就好。”

“是,委座。”

常瑞元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开口询问道:“尉文,关于农村土地问题,此前我们也进行过许多次的讨论,云飞曾当面告知我,农村土地问题并非我判断的那样乐观,甚至此前推行的改革政策,实质上并未落实下去,这件事情,你清楚吗?”

林蔚沉默着没有回应。

这其实就已经代表着回应了。

“这么说的话,看来确实是我的问题,此前云飞曾经数次发电告知我庸之的经济政策是涸泽而渔。”

“现在看来的话,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常瑞元接着从桌子里面掏出了一份报告,而后放在了桌子上:“蔚文,看看这个东西,看完这个之后,我会以督战的名义派你去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你替我去一趟山西走走,看看,我想知道山西地区的真实情况。”

“是,委员长。”

林蔚迈步上前,直接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报告。

里面关于山西地区情况的说明。

不仅仅有一份文件,而是多份文件。

中统、军统、二战区、楚云飞所部、钱大均的秘密报告,乃至十八集团军的电报,均是整理放在了一起。

里面不同视角下的山西。

在常瑞元的心中构筑了一个处处透露着奇怪的地方。

他不是没去过。

去了很多次。

自己的感受和这些报告之中给他的感觉截然不同。

他自己自然不可能再去看看。

事情太多,根本就忙不完。

只能找一个值得他信任,而且具备一定才情和地方政务经验的人前往。

还必须去了之后不会引起他人警惕的人前往。

这样的人选,选来选去。

常瑞元还是更加信任林蔚一些。

“拿回去再看吧,看完之后记得烧掉。”

“这件事情,只有我们三个人知道。”

“是,委座。”

林蔚转身离开之后许久。

常瑞元这才放下了手中批阅文件的钢笔:“世和,我们之前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呢?”

“委座..眼下时局和当时变化颇大,是非对错已经不再重要,职认为,着重于当下,展望未来,才是您应该做的吧?”

常瑞元缓缓点头:“有道理,如果山西模式可行的话,我打算在后方也进行相应的模式推广,既然他阎百川的地界能办成,没道理别的地方不行。”

王世和沉默了。

恐怕还真不行。

“广西这样的地方算是教育做的非常好的省份了,但白长官为人阴险,遮遮掩掩,不似李长官,此次指挥桂南会战,粤系部队对其信任度也不高,有人说,若是李长官指挥此次作战的话,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世和对健生的印象也不好?”常瑞元见王世和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民国时期的两个模范省,一个是山西,另一个就是广西,百姓和孩童识字率颇高,受教育程度也很高。

白健生、李德邻在广西境内大办学府。

实行“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民、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政策,对于广西百姓而言,其实是有功劳的。”

“李白这样的党内势力,影响很深,控制广西的手段,实质上和阎百川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笼络主要军官,形成部众,经济方面的建设比之阎百川就要差了许多。”

PS:这一点西安事变的时候,教员也曾经评价过广西的经济建设。

“我此前也用心想过一件事,为什么楚云飞会对白健生的指挥作战颇为反感,而愿意执行李德邻的军令呢?”

“明明他自己知道,李德邻的指挥失误了,不应该那样打,他却依旧坚决执行命令。”

“有的时候我,我的指挥作战失误了,云飞他就像是没收到电报一般、忽略了我的命令。”

“这是一件很怪的事情。”

李宗仁有一点要好过白健生和阎老西。

那就是气度。

身上没有丝毫的军阀作风,待人且平和,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做事情也算公正。

但白健身不行,他愿意听意见,但是不采纳。

这也是为什么楚云飞愿意在五战区作战,也愿意尝试相信李宗仁的本质原因。

“委座既然疑惑,为何不直接询问楚长官呢?您只要问询起来的话,楚长官绝不可能会瞒着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