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547章 生死一线

诡三国 第3547章 生死一线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9 23:12:46 来源:小说旗

春雨贵如油。

可是在山间的雨,就不是那么的令人欣喜了。

雨水顺着太行山的嶙峋岩石滑落,使得原本就很不好走的山道越发的崎岖难行。

乐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尽力控制好自己的身躯,避免在湿滑的栈道上打滑。

他身后五百兵卒像条黑蟒盘踞在山道上,所有人的甲胄都在往下淌水。

突然之间,几声的惨叫,在雨水里面骤然响起。

乐进等人就是一惊。

『将军,前哨来报,前方鹰愁崖栈道塌了十余丈。』

片刻之后,急急而来的副将,低声汇报的声音,被雨幕打得支离破碎。

『传令!全军停步!』乐进仰起头,眺望远方。

乐进没有责骂副将或是前哨,毕竟选这条路,也是临时决定的。

鹰愁崖像被巨斧劈开的半张人脸,扭曲的岩石就是破烂的裂口,似乎在准备吞噬往来的所有生命。青灰色岩壁上嵌着七扭八歪的木桩,那些三百年前西汉戍卒凿出的榫眼,如今爬满暗红色地衣,远望似结痂的创口。

所谓栈道,也就是用山间的杂木搭在这些榫眼间的蜈蚣脚,最窄处需侧身贴壁而行,靴尖稍探便听得碎石坠入深渊,拖拽着像是灵魂也随之坠落,许久才会传来碰撞的闷响。

王莽篡政时期,刘秀为了向并州进军,又重新修了这一条栈道,目的就是为了绕开太行山的军事防线,能够突袭河东区域,进而搅乱关中。

只不过这条路实在是太难走,尤其是在鹰愁涧这一段……

光听名字,就能知道这条路的难易度了。

乐进攥住一段垂落的铁索,掌心被湿润的冰寒刺出冷汗。

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绞盘,原本碗口粗的链环,现如今早被山风蚀得不成样子,锈渣随动作簌簌飘落。

在他前方两三丈处,半截栈桥斜插在岩缝里,断裂处的木茬沾染着鲜血。

心有余悸的前哨兵卒,依旧忍不住微微的颤抖着,断断续续的说着当时的情况。

栈道木板断裂时发生得太快,才听到木板爆裂的声音,便是整一截的栈道应声塌陷,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举动,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倒霉的兵卒与崩落的木石一同坠向深涧。

乐进微微探头下看,前方崩塌的地方,还残留着一截倒霉鬼的衣袍,正随谷底涌上的气流诡异地摆动,宛如招魂的幡旗。

涧底的雾气翻腾着,似乎像是一个烟雾状的蛇窝,无数的大小蛇正在蠕动,还有的朝着山崖栈道上的血肉吐出腥臭的蛇信。

即便是乐进武勇过人,见得如此情景,也不免有些肝颤。

乐进望了望断裂的栈道,这个距离只能等着一截截修好才能通过了。

『传令下去,就地寻找避雨之处!先维修栈道!另外再派人往周边查探,看看有没有道路可以绕过这一段的栈道!』

……

……

篝火在岩壁上投出扭曲的影子,乐进拧着衣袍上沾染的雨水。

虽然说已经入春,可是山间的雨依旧寒冷。

兵卒好不容易寻找到了一些还算是比较干燥的山洞,似乎是当年修建栈道的人留下来的。

洞内竟然还有些腐朽干燥的木材,便是急急的在洞中寻找了个干燥之处升起篝火来。

火焰升腾起来的时候,虽然柴火上还冒着黑烟,很呛人,但是周边的众人齐齐都发出了欢呼。在雨天能有一个篝火,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至少还能提供温暖和热汤。

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山洞。

乐进虽然尽力安排,但是依旧还是有不少人要在山洞之外寻找避雨处。

不过乐进吩咐过了,那些冒雨在白天去修栈道的,晚上都能进山洞避雨烤火,并且有一碗热汤。

这在平日或许是极其细微的事项,在当下却成为难得的幸福感。

护卫或是在警戒,或是在休息,而乐进却独坐在山洞的石头上,手伸入怀中。摸索着曹操给他的军令。军令倒是不怕水泡,毕竟是木头刻的,只不过在刻纹里面的朱砂,多少有些被水气浸染,伸出手来在看的时候,已经将乐进的手指头染成了血色。

雨天进军。

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是军法的忌讳,所以也有极强的隐蔽性。

这一点,乐进能理解,但是乐进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还是他

乐进忽然想起他还是一个小屯长的时候,同样也有一次是在雨天进攻,在黎明前的黑夜里蜷缩在也如当下山洞一般的岩壁之下。那时夏侯渊带着护卫踹翻了洞口处的残火,带着火星和灰烬,用靴子踹醒了他,『谦是吧带上你的人去冲城门。』

他先登了,然后得到了曹操的赞许,阵前晋升!

那时候的他觉得……

『呼……』

乐进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忽然觉得腰间的铜虎符硌着侧肋有些发疼。

夏侯渊死了,夏侯惇还活着。

之前他讨厌夏侯渊,但是对于夏侯惇的观感还可以,但是后来明白了,夏侯是一家。

很多时候夏侯渊还会更直观浅白一些。

比如夏侯渊见到乐进的时候,有时就会像是开玩笑一般的说一句,『谦啊,你这命够硬啊!』

呵呵。之前乐进还以为是好话,但是现如今倒是明白了。

毕竟夏侯渊那个碎嘴皮子,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就像是有人夸内秀,夸有气质一样,其实是在重点说另外的一方面。

谁的命最硬

自然是人贱,就命硬。

看看那些如同草芥一般的民夫,命硬不硬命数稍微欠缺一些的,不是在幼年时期就死去,要么就是在那沉重劳作之下撑不下来。

皮囊里面倒出的浆水,似乎有一种腐朽的气味。

乐进盯着浆水里摇晃的倒影,看着自己的脸摇晃着,残破之后又重新聚合。

乐进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即便是他的手指粗糙,也摸到了一张被风吹雨打而后皴裂的脸,比起某些曹氏夏侯氏的那种养尊处优的苍白肥润的面皮,倒更像眼前这太行山里的青岩。

谁都想要舒适,谁都不愿意面对死亡。

就像是兵家之中的输赢。

那么这一次呢

『将军,找到一条猎道!』

斥候的声音打断了乐进的沉思。

『取火把来!』

乐进一边吩咐,一边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地图。

羊皮的地图比较陈旧了,折痕和墨汁,就像是凌乱的棋盘。

护卫从篝火那边抽了一根的松木,举到了乐进面前。

『猎道……』

乐进在地图上,分辨着斥候找到的道路。

忽然,一滴岩浆般滚烫的松脂落在『鹰愁涧』三字上。

乐进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用手去擦,被烫到缩回了手,却见到那处墨字,已经被蚀成焦黑的颜色……

『将主……』一旁的护卫低声说道,『有些话,不知道……』

『不知道就别讲!』乐进没抬头,似乎是想要将那焦黑擦拭掉,但是显然不太可能,反倒是越擦越黑,最后干脆就放弃了,开始在鹰愁涧边上的地方寻找那条斥候上报的猎道。

不过,很显然,这条猎道并不在地图上有什么标识,所以乐进也不清楚这条猎道究竟能不能饶过这个栈道。

或许可以,或许不行。

正常来说,应该是派遣一个小分队,先去探路,然后再回来汇报。

可是这样一来,就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乐进他们所携带的补给品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说在路途上耽搁的时间太长,那么就无法保证在越过太行山这栈道之后的战斗力,甚至有可能直接死在这太行山中……

无声无息的死去,甚至连一块墓地都没有!

『……』护卫吭哧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说道,『将主,为什么是我们来』

『为什么不是我们来』乐进反问道,『除了我们,谁还能来』

『可是那是夏侯……』护卫的声音低下去,在最后消失之前,依稀听得几个字,『我们又不是夏侯……』

乐进在地图上滑动的手指头停顿了一下。

乐进紧紧的抿着嘴,然后站起身来。

护卫有些忐忑的看着乐进。

『去看看修栈道那边的情况如何』

乐进没理会护卫方才的抱怨,而是转移了话题。

护卫似乎也松了一口气,应答了一声,便是出了山洞,前去查看。过了片刻之后,护卫回来了,『将主,情况不怎么好……主要是采集木料太难了……』

乐进微微点头。

这种天气,光行走都已经很不方便,更何况还要从山上伐木下来

而且栈道周边,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木头的,想要获取木料就要走得更远,而且没有趁手的工具,仅凭刀斧来加工潮湿的木料……

『哎!』乐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让修栈道的都回来吧……晚上在这里挤一挤……明天……我们改走猎道!』

『猎道』护卫低声说道,『将主……要不我带几个人先去查探一下』

乐进拍了拍护卫的胳膊,『不必了……是生是死……也不是这一回了……多去找些干柴来,多起些篝火,让大伙儿好好休息一下……』

护卫应答,退了下去。

乐进重新坐了下来,低下头,将脸隐藏在阴影之中。他不想要让护卫,或是其他的兵卒看见他沮丧且失望的表情。

有些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只是……

装作不知道。

……

……

一场战事,往往定的就是生死。

或许只有一线之隔,就是生死两端。

战术上的布置也许会很复杂,但是具体到战略上,往往都很简单。

特别对于大军团作战而言,其实就两种选择,战或者是不战。

不战,就是深沟高垒,消磨敌人锐气。

战,就是要选准时机,迫使敌人在不利状况下会战,为自己一方争取更多的优势。

在潼关之处,不管是庞统还是张辽,都知道眼前这场战事到了最后的时刻,也知道这一场战事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还会改变整个大汉的格局。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谨慎再谨慎,准备再准备,就成为了军事行动之前的重中之重。

山风卷着大河的湿意而来,张辽轻轻拍了拍战马的脖子,安抚一下战马的小脾气。

战马晃了晃脑袋,喷了个响鼻,不再甩着蹄子了。

战马脚上带着包裹了马蹄的麻布,毕竟不是多么舒服,而且经过了潮湿的路面还会沾染上更多的泥灰,当然会让战马有些烦躁。

在张辽周边的亲卫骑兵,也都是和张辽一样,潜行装备,包裹了战马的马蹄……

这是一次前出的侦查。

张辽原本可以不用来,可是他找到了斐潜,主动要求带队做这次的侦查。

作为即将进攻河洛的前线指挥将军,张辽觉得他必须做到对于河洛的地形了如指掌。

这种『了如指掌』,并不是只是看着地图就可以了,而是真的对于河洛一带的地形要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这么做,当然危险,毕竟张辽带来的兵马不多,但是张辽觉得有必要冒这一次的风险。

河洛地区,张辽并不算太熟悉,但是张辽知道,这里曾经是大汉繁华之地。

他也曾经来过这里……

张辽的目光巡视着四周,试图将记忆里面的印象和眼前的河洛景象融合起来。

张辽勒住战马,青铜马衔上沾染的尘土簌簌而落。

前出的三十名骑兵,如墨点一般的散在夜色里,隐隐约约的拉出一个网状的结构。

而在张辽身边左右,还跟着另外二十名的护卫。

前方十余里,就是伊阙关了。

伊水洛水,在雒阳左近汇入大河。

伊阙关就是伊水上的一个关隘,一个军城。

这里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一场大战,就是为了争夺河洛而战。可以说,在河洛地区,每一个关口,都多次的进行过生死之战。

所以张辽没有直冲冲的对着雒阳城而去,而是沿着山道土塬,绕行到了伊阙关这里。

雒阳八关之一。

在伊阙关东面的山上,还有大谷关和轘辕关。

在雒阳城北,则有小平津、孟津等地,也同样重要。

只不过小平津和孟津都是在水边,而想要在长安水军的监视之下做什么小动作,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而这里就不一样了。

伊阙关位于雒阳城西南大概二十五里之处,这个距离很是微妙。

夹峙于龙门山与香山之间,伊水穿流而过,形成天然峡谷门户,两山高耸,自成屏障,伊阙关就坐落其上。东侧山高,西侧山则略低。山势陡峭,岩壁如削,伊水湍急,形成『两山对峙,望之若阙』的险要地势,也使得这里成为了河洛盆地南出的重要通道。

当然,这个伊阙关实际上只能用来防御从南面沿着伊水往北进军的路线,阻挡这个方向上的军事力量进军河洛,无法对于已经掌控了函谷关的骠骑军起什么决定性的防御作用。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毕竟此处峡谷狭窄处仅容一车通行,两侧山崖可设伏兵,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外,这里因为依山傍水,也是达官贵人们所喜欢的风水宝地,属于北邙山之外的第二选择,就连当年的十常侍都有人埋葬在这里。

在月色星光之下,伊水泛着铁灰色的波光。

山上的植被还是很丰富的,松柏树林,连绵不绝,远望如同黑色的苔藓,附着在山体之上。

张辽眺望伊阙两山,心中微动。

如果说曹军依托雒阳盆地,将伊阙关和北邙山,以及大河渡口联系起来的话……

『这就是伊水了』一旁的护卫低声说道,『看起来似乎也是一般么……』

『一般』张辽笑了笑,『当年这里可是击败了二十四万兵!』

『什么』护卫愣了一下,『二十四万这么多谁打的是骠骑么』

张辽哈哈笑笑,『教你多读点书……传令下去,都散开一些,仔细检查周边情况,有什么发现立刻上报!』

张辽带来的五十名骑兵精锐,在号令之下,顿时散开,如同一张大网,朝着伊阙关兜过去。

『这里有块石头!』

一名骑兵在临近河滩上的淤泥里面,发现了半截伏倒在地的石辟邪。

张辽赶过去一看,不由得有些皱眉。

石辟邪是传说中一种象征祥瑞辟邪的神兽,似狮而带翅膀,据说能驱走邪秽、袯除不祥,多数是用在墓葬之处。兽首处原本应该是有镶嵌什么宝石作为眼珠,现如今已经被扣走了,只剩下残缺的黑洞灌了一半的污泥,似乎正在浑浊的看着世间,又像是被这个充满血腥和肮脏的天下所玷污了……

『这玩意,怎么会在这』张辽抬起头,望向远处的伊阙,『难不成是从那边流过来的』

张辽左右看看,地上有些异常的土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张辽上前一步,屈膝伏低查看。他的玄色战甲与夜色几乎融为一体,只有腰间那柄环首刀偶尔映出几点寒星。

张辽伸出手,碾着面前的土块。

他似乎觉得这种土块很眼熟,但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见过。

『来,将这土装起来……』

张辽吩咐身边的护卫,拍了拍手站了起来。

『那这个石头呢』

有护卫问道。

张辽笑了笑,『就扔这边吧,这玩意太重了……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此时此刻,张辽忽然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山间的猎人,然后发现了一些猎物留下来的痕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