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549章 赤霄映骨

诡三国 第3549章 赤霄映骨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9 23:12:46 来源:小说旗

李老四还是没能忍住回家的念头,跟了下去。

深一脚,浅一脚。

就像是自己这条人生路。

肮脏,腥臭,不好走。

从中平之年打到现在,认识的人一个个的死去,同乡都死在了异乡,除了自己满身的伤痕之外,获得了什么

几天的饱饭

活一天算一天

李老四每一次想起这些,便是觉得心头堵得慌。他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这个世道错了,抑或是什么地方错了,只是本能的觉得,不应该如此。

这个大汉,不应该如此。

可是让他来说大汉应该怎样,他又说不上来,最终只能化成长长的叹息。

前几天,前往伊阙挖掘坟墓的兵卒,死伤了许多,据说是中了墓主的诅咒……

但是很显然,满宠不信什么诅咒,依旧要派人去继续开挖。

李老四就在名单上,如果现在不逃,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再逃了。

活着,死去。

似乎在当下这个世道,间隔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李老四并不是没有努力去活着……

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中平五年在巨鹿剿黄巾时,李老四左臂中的那箭伤,本可让他因伤退伍。可当他拖着那条伤臂找到军法官的时候,军法官的竹尺便是拍在了他的脑门上,『一介流民,也配请功退伍咄!休来聒噪!』

他还记得在大汉太兴元年的一次战斗,那是一个暴雨夜。

他背着中箭的夏侯氏的一名偏将冲出重围时,那个满脸是血的士族子弟抓着他的衣襟允诺,『只要能回许县,定然保你做屯长!』

可是曹操在太庙敬献后的军中庆功宴上,他跪在阶前接过『允诺』给他的『赏赐』……

两匹粗麻布。

而那个曾经信誓旦旦的偏将,正在为他的族弟颁发屯长的新铠甲。

他也记得那军中的小吏似笑非笑的说,『看得懂字么这么认真看什么』

李老四看着那小吏在木牍上写的字,却不知道在写什么,只是知道那些墨点一样的记号,就是他,以及和他一样的那些不认识字的兵卒的功绩。

可是他斩获的首级,不是这里不合格,就是那里出问题。

就像是他还没当兵的时候,上交粮食赋税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各种问题……

而识字的颍川子弟,只需呈三颗头颅就能升任队率。

可那纨绔明明连最弱的八斗弓都拉不开。

他也想要认字,至少能知道自己到底是有多少功勋了,可是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些木牍竹简,想着原先在县城里面听那些士族子弟讲过『有教无类』的话,便是抱着捡来的断简去求营中书佐解读时,那个颍川来的文士却用汗巾捂着鼻,『离某远些!腌臢之徒也配闻圣人之言』

他的心冷了啊,就像是太兴三年的正月,也是又寒,又冷。

那年正月里最冷的那天,李老四的同乡赵大眼被吊死在粮车上。这个能拉开两石弓的汉子,只因偷抓了一把喂马的豆粕,就被吊了起来,活活的打断了气。

严肃的在军前大声重申粮食的重要,不许任何人偷盗的荀氏子弟,则是在营帐里烤着鹿肉笑谈,『小贼不打,不长记性。』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发放的军粮,不仅是陈旧,而且还多了好多砂石,怎么淘洗都洗不干净。李老四觉得,那就像是赵大眼的骨头渣。

而最让李老四失望的,则是在之前潼关的攻城战。

三百死士被逼着扛云梯冲向潼关的城墙,其中就有李老四。

而在即将出发的时候,李老四亲眼看见督战的曹军军校在名册上勾勾点点……

事后李老四才知道,但凡无族之人,皆入先锋列。

当像是李老四一样的普通兵卒在潼关阵前被炮火炸得血肉横飞的时候,那些衣角上绣有『谯县曹氏』、『颍川钟氏』,或是其他什么姓氏的曹军军校,却在阵后安然无恙,甚至还可以指手画脚表示李老四等人不够勇敢,不够坚强,不够努力。

决定逃亡那夜,李老四在洛水边照见自己的倒影。

额间的『兵』字刺青已模糊不清,一脸的皱纹仿佛是已经七八十岁的老者。

他多少岁

四十,还是五十

李老四忘记了,他只是依稀记得,当年那个在田间打滚,上树掏鸟窝的半大小子,自从带上了镣铐被抓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他是如此的想念家乡,所以他还是没能忍住回家的念头,跟了下去。

万一只是自己虚惊一场呢

他不想要继续作战了,他只想回到他家乡的那个小村子,看看当年被迫改嫁给屯田都尉做妾的姐姐是否还活着,摸摸那方被他藏在祖屋梁上、刻着母亲姓氏的陶埙是否还在……

这些年来,他像具被抽打着的牛马,拉着名为『大汉』的破车,在时光的泥沼里挣扎。车上的朱衣贵人们不断更换,他们用镶玉的鞭子试图维护王朝的尊严,抽打着李老四等人死命向前,沾着他们的血来描绘这大汉华盖车上剥落的朱色阑干……

可是,当铜铃的声音在黑夜里面响起的时候,李老四就知道不妙了!

他忽然意识到为什么这一段水门这么长时间都没修好!

这其实是一个陷阱!

必须逃离这里!

李老四猛地扯下捆绑着残破铜爵的牛皮索,那是他半个月前从辎重车辕上偷割来的,浸过桐油后,这玩意很是坚韧。

他顾不得铜爵里面私藏的粮食洒落,只是奋力的将铜爵甩向水渠上方的石立柱,想要借力攀爬而上,逃离险境,却忘记了那些立柱根本没得到什么修缮,即便是有修过,那些掺杂了灰质却没有多少糯米的粘合浆水,也不够承受他的重量。

那本该屹立不倒的石立柱,竟被他拽得松动摇晃,然后也跌下了水渠,差点就砸在了他的脑袋上。

『往回逃!』

翻爬水渠失败,只能是往回走。

可惜晚了。

满宠缓缓的伸出手,然后向下斩落。

甲片摩擦声像蟋蟀振翅般细微,却带出冷冽的杀意。

在水渠上方突然出现了一些曹军兵卒,朝着李老四等人或是刀枪而下,或是箭弩攒射,或是直接扔下了渔网,将李老四等人像是猎物一样抓捕,杀戮。

『留二三活口。』

满宠扫视着,淡漠的吩咐。并不是满宠心怀仁慈,而是他希望在这些人当中,有骠骑的奸细。这样一来,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了……

手无寸铁的李老四他们,根本无法抵御,也逃脱无门,很快就是被杀的杀,被抓的抓。

满宠向身后招了招手,两名脸上带着蛇纹面具的汉子从阴影当中走出。他们身上的甲胄肩头,也同样有蛇纹的图案,蛇头攀爬在肩膀上,就像是下一刻会跳起咬人。

这是专门用来刑讯的灋吏,当这两人走近之时,身上的血腥味甚至比水渠里面流出的血味道还要更重。

『你奉谁命令前来如实交代,免受皮肉之苦。』灋吏走到了李老四面前,一把抓起了李老四的头,拨开了覆盖在李老四额头上的乱发,声音平淡得就像是在询问今天吃什么。

『印记陈旧……』一名年长一些的灋吏伸出手,在李老四额头上刺青处搓动了两下,『记下,有十年到十五年了……』

年轻一点的灋吏点头,掏出了纸笔,记录着。

李老四腿上中了一刀,正在流血,可是当灋吏搓着他额头的时候,李老四依旧感觉到了一种恐惧降临,似乎就像是一条毒蛇在他额头上爬过,冰冷,湿腻。

李老四奋力抬起头来,看着领头的那灋吏。

或许是**的疼痛,或许是精神的刺激,李老四平日里面有些迟钝的大脑迅速转动起来,将眼前的这个独眼的年长灋吏和记忆里面的一个人重合了起来……

『你,你!我记得你!』李老四忽然叫了出来,『官渡,官渡!我们在一起!在一个锅里舀过粥……啊!!痛,痛……』

独眼年长灋吏缓缓的站了起来,接过了年轻灋吏手中的纸笔,『依律,既然他认得我,就由你来主审。』

年长的灋吏声音平淡,毫无波动。

年轻的灋吏微微低头,然后从一旁取过了一个布包,丢在了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铜爵……是你的』

年轻的灋吏问道,然后开始用铜爵的残片,缓慢的撬起李老四的手指甲。

这是刑讯的技巧之一,用受刑者自己的器物行刑,最能击溃其心智。

『啊啊啊……』

即便是被紧紧捆绑着,剧烈的疼痛依旧使得李老四像是脱水的鱼一样抽搐着,扭曲着,惨叫着。

负责在一旁举着火把照明的一名年轻兵卒的手忽然颤抖了一下。他认出了那个受刑的李老四。在之前出征的时候,是李老四教会了他如何打绑腿,他还记得当时的李老四低下头时,露出的花白头发,温暖粗糙的大手,帮着他系绑腿,系背包,教他如何在军旅当中生活……

在那一刻,李老四就像是他的叔叔伯伯。

可是现在……

当那个年轻的灋吏用烧红的箭簇烙向李老四的眼皮之时,年轻兵卒下意识的扭过头去,手也颤抖起来。

『你认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年长的灋吏到了举着火把的年轻兵卒身边,声音就像是毒蛇在吐信。

『不!不不不!』年轻兵卒连忙叫了起来,惊慌的否认着。

年长的灋吏独眼死死盯着年轻的兵卒,『那你手抖什么』

年轻兵卒吸了口气,双手死死的捏住了火把,『不,不会抖了,不抖了……』

独眼灋吏依旧死死盯着年轻的兵卒,过了片刻之后才挪开了眼,『你最好不认识他。』

痛苦在惨叫声当中弥漫,伴随着黎明前的黑暗,浸润在了粘稠的薄雾里面,似乎试图从周边兵卒身上的甲胄缝隙之中钻进去。

满宠站在高处,如同神灵一般俯视这一切,又像是牧羊人在看着牛羊。他没有下令让灋吏的刑讯避开其他的兵卒,甚至他同样也在借着这个机会在观察着其他兵卒的表情和举动。

这也很正常。毕竟没有哪个屠夫在杀牛羊,并且在肢解牛羊肉的时候,还会想着要避开牛羊的视线,甚至还觉得在牛羊面前杀牛羊,更能彰显出对于牛羊的完全控制的权柄。

令其生,便得生,令其死,则当死。

至于牛羊想什么,那不重要。

刑讯从黑夜持续到了黎明,在天边绽露一线曙光的时候,灋吏上前禀报满宠。这些人都是逃兵而已,并不是骠骑军的奸细,每一个人的来历和原本所属的队伍,都已经记录下来,呈现给了满宠。

满宠接过了刑讯的记录,仔细查看,然后下了台阶,一个个的复核了一遍,最后走到了李老四的面前。

李老四还剩下最后的一口气,他得到了『特别』的照顾。

手指脚趾的指甲不仅都没了,连带着骨头都被一节节的敲碎。一只眼球被烙铁烫瞎戳穿,污血流满了脸上的每一条褶皱。

『既为老卒,当知军律森严,岂容尔等亵渎』满宠挥了挥手,『绞立营门之前示众!以警后人!』

『不该……这样的……』

李老四最后的叹息混着血沫喷在满宠靴尖上。

一小块铜爵残片从他手掌的断骨间滑落。

残片上『永寿』的铭文正巧对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像句迟来了百年的谶语。

满宠环视一圈。

周边的兵卒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和满宠对视。

就像是一群牛羊,虽然头上有角,但是依旧习惯了将角埋在土里,撅起屁股来对着屠夫,或许只要自己看不见屠夫,那么屠夫也就看不见自己。

说实在的,满宠有些失望。他希望这其中有一些骠骑的奸细,即便是有一个也好,这样他或许就可以利用这个奸细,给骠骑军发出一些错误的信息,让骠骑军掉进陷阱里面……

可惜,没有。

满宠带惋惜,领着护卫走了。

独眼的灋吏默默开始收拾刑具,重新装入了布包之中。他忽然看到在李老四尸骸边上的的铜爵残片,便是捡起,塞进装满同类器物的皮囊之中。

皮囊鼓鼓的,其中既有刻着『颍川郭氏』的半个玉珏,也有拴着『沛国李氏』木牌的一截断指。

这些都将成为下次重申律法的教具,提醒新兵们何为『法度』。

太阳重新升起,水渠边上恢复了平静。只有残留的血迹和碎骨,似乎表明着什么,但是很快就会被掩埋在淤泥之下,即便是水渠之中的污血表面能够泛起一点涟漪,但在那倒影中所映照出模糊面孔,已经分不清是施暴者,还是下一个受刑者。

……

……

冀州,清河。

春寒料峭,崔氏家主崔琰立于自家庄子里面的藏书楼前,手中紧握着一卷《崔氏宗支图记》,手背上的青筋暴露着,微微有些颤抖。

他望着庭院中那株百年古柏。

柏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历经了严冬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嫩绿。

这一棵柏树,据说在崔氏在清河建立祠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崔琰小的时候,还攀爬过这颗树,被长辈撞见了便是好一顿的责罚。

在崔氏的长辈心中,这一课柏树,或许就代表着,预兆着崔氏的荣辱兴衰。

『老树……也应该发新芽……』

崔琰看着柏树枝头的那点嫩绿,喃喃自语。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他在曹操的政治集团之下,已经走到了仕途的尽头。虽然他身为州刺史,可是有能如何早些年的州牧州刺史,那真的是威风八面,手里面有钱有粮有人有兵,说勤王就勤王,说反董就反董,可是现在呢

他堂堂一个州刺史,竟然要一路逃亡回来,差点就死在了寻常狱卒的手中!

若是说之前的州刺史州牧,含金量十足的话,那么现在的州刺史州牧,就像是镀金的铜器了,虽然同样也是有些份量,但是价值却是天地之别。

而崔琰他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即便是天子允许,曹操也不允许,要不然他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般的地步……

『家主!家主啊!此举若行,岂可复哉!』崔氏长者在屋檐之下,颤颤巍巍,满头的华发在风中飘拂,『吾清河之崔,历数十代之艰辛,方有今日之基业。家主……当三思而行也!』

崔琰闭目长叹。

片刻之后,崔琰也没有回头,而是缓缓的问道,『此乃三叔所思之,抑或他人传言之』

『呃』崔家三叔愣了一下,旋即说道,『此事何需传言族中上下,皆议论也。』

崔琰抬起头,再一次看着那身前的柏树。『众人见崔氏根基深厚,犹如此柏,坚实雄壮,不惧严寒。然孰可知战火燃起,恐毁于一旦矣。』

『曹孟德进军冀州,劫掠地方,今虽兵锋暂歇,未及清河……』崔琰转过头来,对着老者说道,『然若曹军来犯……』

崔琰脸上的忧色渐渐的变成了狠厉,『尔等又要如何消弭灾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