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诡三国 > 第3593章 燕垣曳骊尘

诡三国 第3593章 燕垣曳骊尘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9:40:39 来源:小说旗

大汉太兴十年三月。

冀州北部,原来一直有哨探向北游弋,尽力查探幽州的情况。

不过对于冀州来说,现阶段存留的轻骑兵,也没有多少,而且还要预留一些作为将来的准备,所以能撒出去的斥候哨探,也就自然是很可怜。

可又不能不探,而且对于冀州来说,这些哨探也很重要,不能说轻易的就消耗了,否则一旦真遇到了骠骑军,不仅是会立刻丢失战场视野,还有可能被骠骑骑兵直接穿插分割,所以这些哨探既要查探消息,同时也要保全自身,还要肩负一些突发作战的需求,于是就不得不将尘封了许久的高干给拿了出来,扔到了棋盘上。

文丑当年袁氏兵败的时候,跟着袁家公子逃离,而高干则是留下来断后,但是很显然高干根本不是曹氏夏侯氏将领的对手,所以高干最后就投降了。

高干虽然是袁绍的外甥,但是高干也是陈留人,所以投降了之后,也就被闲置了许久。现如今的局势之下,高干忽然又变得可以『信任』了,便是重新获得了一定的掌军权,当然,也就是一点而已。比如现在的这些斥候哨探。

只不过,对于高干来说,他觉得还不如不要这些军权……

这不,还没到冀州北线多久,就传来了最新的军情。

曹纯在方城遭遇大败,全军皆没,兵卒逃散,辎重器械,都尽墨之,就连曹纯自己都身陷而死!

消息传来,包括高干在内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在高干等人看来,曹纯虽然之前败落了,多少还有一战之力的,即便是稍微薄弱了一些,但是至少还是骑兵啊!

实在是打不过,跑也是能跑的么,而且魏延还不是以骑兵为主,怎么会就这么败了呢?

高干等前哨所部,立刻就对于后面应该如何行动,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有的军校表示里可以应该回冀州邺城,毕竟那边有重兵防守,才算是安全,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觉得就算是回去,也未必能安全,还有一部分人说曹纯就算是身死兵败,也必然还有些残军,不能就这么撤退。

而且最为关键的,他们什么都不清楚,只是知道曹纯败落了,至于骠骑军来了多少,又有多少人,步卒占多少,骑兵又是多少,根本就不清楚!

高干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亲自带人往前查探一番。

不管能不能打,态度最重要。

这毕竟是山东之地的生存法则,做得好做得差另说,态度不好,怎么都是麻烦。

……

……

天色阴郁,空中青黑色的乌云凝聚成一团,纠结得就像是高干的心。

从冀州往北,燕山山脉就像是一道天然的墙,将中原和大漠间隔开。

出了院墙,就是大漠,进了这墙,才是温暖的中原。

有人以为这山,这墙,就可以抵挡一辈子的外敌伤害,也有人知道,这其实就是痴心妄想,能挡住外敌入侵的,永远不是城墙,而是握着刀枪的士兵。

越往北走,便是越发的萧条。

之前坚壁清野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施行了。

在道路之旁,还能看见一些早无人烟的断壁残垣,还有抛荒的田地。

从中平年间开始,近年激战,使得这曾经繁华一度的幽燕之地,不是被战火踏平了,就是被人搜刮干净了,包括胡人和汉人。在这一片区域当中的百姓,要么死了,要么逃了,原先人类所占据的地盘,很快被自然所吞噬。

野草,苔藓。

野狗,老鸦。

百余轻骑,集结成一支对于哨探所部而言,颇为庞大了一点的队伍,在缓缓向北而进。

每经行一处,就小心翼翼的四下查看,直至确定没有危险,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才会继续往前走。

这么一来,行进的速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

高干等人,从天明出发,到了中午,日头开始偏移之时,也没走多少里出去,但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速度刚刚好,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可这样慢腾腾的行进,多少会让人有些郁闷。

就在众人渐渐开始有些烦躁起来的时候,忽然前方有了混杂的烟尘升腾而起,顿时从高干到兵卒,都是立刻绷紧了神经,有人跑上了一旁的高处,眺望之下便是大叫起来,『是……是溃兵!北面来的溃兵啊!』

……

……

大队大队的曹军败兵,丢盔弃甲,衣衫破碎,败退下来。

这些曹军兵卒,已经完全没有了建制,只是下意识的凑在一起抱团取暖,没有多少人手中还有兵甲刀枪,连身上的盔甲或许是嫌弃累赘,在逃亡的路程上丢弃了。

一些人身上还带着伤口,鲜血和泥尘混杂在一起,披头散发的只是懂得埋头逃跑。

而在这些溃兵远处,只有大概十余骑兵正在大呼小叫的驱赶追逐着这些溃兵。

这些追杀曹军溃兵的轻骑,身上也是沾染着血污和灰尘,嗷呜嗷呜的叫唤着,在后面如驱赶猪羊一般,追上跑得最慢的曹军溃兵,就在马上俯身挥出一刀。

被砍中的曹军溃兵的惨叫,又会刺激其他的曹军溃兵浑身哆嗦一下,重新加快脚步。

实在跑不动的曹军溃兵脚软瘫倒,后面追杀上来的轻骑兵就会纵马践踏而下,骨裂声中就算是没有当场毙命,在这种荒郊野外的区域也活不了多长时间。

这些曹军溃兵,几乎人人都只是懂得埋头狂奔,不管倒下的是谁,只要不是自己,那就没事,只要能跑赢身边的人就行。

曹军溃兵的数量,至少有七八百人,乌泱泱的都将道路堵满了,而在后面的轻骑兵也就十几二十而已……

『是,是骠骑骑兵!』

高干身边有人发出了颇为惊慌的叫喊声。

似乎『骠骑』二字,便是带来了无尽的恐惧,使得高干身侧身后的兵卒都有些慌乱起来,连带着战马也躁动不安。

高干抬头,仔细看了片刻,忽然骂出声来,『彼婢娘之!都仔细看清楚了!那些是乌桓骑兵!是乌桓!不是骠骑骑兵!』

『啊?!』跟在高干边上的这些曹军斥候一愣,『乌桓?乌桓骑兵?』

高干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各种情绪在心中翻滚。如果真的是武装到了牙齿的骠骑骑兵,那倒也罢了,而现在很明显只是一些乌桓轻骑兵,就可以将曹军兵卒追杀得宛如牛羊!

想当年即便不是曹军,是袁军的时候,也没对这些乌桓骑兵有过什么正眼!

再往前推,就算是公孙统御幽州的时期,也是死掉的胡人才是好胡人,什么时候轮到这些乌桓人来这里耀武扬威了?!

高干觉得一口窝囊气堵得他胸口发疼,他摘下马鞍旁边的马槊,怒吼一声,『杀了这些乌桓杂种!将兄弟们接应回来!』

高干催动战马,迎着那些曹军溃兵而上。

在高干身边的其他冀州斥候轻骑,左右看看,尤其是见到高干已经冲上去了,便也是胆气高涨起来,呼喝着,跟着高干朝北冲去!

这些溃逃的曹军士卒,终于看见了这一队打着曹军旗号的轻骑队列,有人反应了过来,减缓了奔跑的速度,让开了道路,呆呆的看着高干他们从身边掠过。

忽然之间,有些溃败的曹军兵卒哭号起来,『完了,完了啊!曹军都完了啊……我们都完了啊……』

……

……

『曹军真的完了,真的完了啊……哈哈哈……』

同样的消息,向来就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相比较于高干等人的忧虑,沮鹄和甄像二人听闻了此等消息,便几乎是以手加额,载歌载舞一般。

沮鹄将写下的『龙战于野』四字的纸绢展示给甄像看,『甄兄且看我这字如何?』

『横竖有力,宛如金钩!』甄像不惜给予称赞,『显然是大有精进啊!』

『哈哈哈,偶有感而发,落笔自然有所呈现……』沮鹄放下了手中的纸张,转头看向了窗外,『甄兄,你说我们……这大好春色,何不办一次文会?』

『文会?』甄像微微皱眉,『现在?』

沮鹄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在之前一段时间之中,沮鹄和甄像都是较为谨慎,藏身在阴影之下,并不轻易露面。

可是现在,曹纯溃败战死的消息传递到了冀州之后,他们便是宛如『先知』一般,又开始抖了起来,甚至公然出入一些城镇,在城镇里面的官吏和守军什么的,也都是视而不见。

这种朝堂和乡野割裂的情况,并不是只有在冀州一带才有。

『此乃正当时也!昔管仲射钩,齐桓不罪!』沮鹄忽然击节而歌,腰间组玉佩随着动作叮咚作响。他的手指划过了方才所写的『龙战于野』四字,嘴角高高扬起,『若骠骑欲效文王事,吾等正当为西伯引舟也!』

甄像吸了一口气。他之前就认为沮鹄够胆大了,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沮鹄的胆量,不过就像是沮鹄所言一样,如果真的骠骑成就大事,那么愿意为其『引舟』的人,恐怕就是宛如过江之鲫一般,要是不先抢个位置,到时候如何能乘上骠骑这舟,一举鱼跃龙门呢?

沮鹄和甄像之所以现在亲密得就像是好基友一样,那是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两家都有类似的遭遇,都是曾经风光过,而现在风光不再,落入低谷之中,而先前的那种风光已经牢牢烙印在他们的心底,也就成为了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然则邢、束二族,又当如何?』甄像问道。

冀州士族,有愿意投靠骠骑再创辉煌的,当然也有觉得骠骑那套制度并不靠谱的。比如邢、束二族就是其中代表。

相比较来说,邢、束二族都是从东汉早期就留存下来的当地大族,有名望,有地位,一般时候都显得有些超然,就像是当年不管是韩馥,还是袁绍,在掌控冀州的时候,都对于这些成名已久的大族表示尊敬,即便是这些大族不参与政务,也不加入韩袁的帐下,但是地方上的官吏依旧少不了他们的丰润。

沮鹄又是拖过了新的一张纸,又重新写上『龙战于野』四字,然后示意给甄像看,『如今玄黄浮于上……便以这四字相邀,以为文会之题,如何?』

甄像看着那四字,看着最后一笔竖立如刀,便是笑将起来,『甚好。不过要在哪里办合适?』

沮鹄笑道,『袁氏故宅。』

……

……

巳时刚过,耿辰的牛车就碾碎袁氏故宅前小道的杂草碎花,缓缓而来。

袁氏故宅在袁绍死后,就几乎是荒废了。

其实曹操也没有表示要对于袁氏之后如何如何,也没有说要将袁氏赶尽杀绝,但是毕竟这个天下有太多揣摩上意的聪明人,所以袁绍死后,袁氏公子也就死于某个意外,然后袁氏残余的族人也就或是逃走,或是改名换姓的隐居起来,而这袁氏故宅自然就没人去收拾了。

现在,这袁氏故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有人打扫了。

虽然说表面上外面的道路杂草没人去清理,但是至少里面的厅堂院落,不至于是腐朽脏乱。

耿辰踩着奴仆脊背下车,仰头看了看袁氏故宅的围墙和残破的门楣,捋了捋胡须,默然不语。

奴仆上前,递送上了名刺。

站在残破门房之处的沮氏家丁高呼耿辰的名号,沮鹄在院内听闻了,便是笑吟吟的迎了出来,『哎呀,耿兄!多日未见,风采依然啊!』

耿辰是耿苞之子。

而耿苞当年是袁绍的主簿。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耿辰和沮一样,都是属于败者组成员。只不过耿辰的家族更早一些落败下来,而沮授混到了决赛圈才落败。

耿苞当年劝袁绍进位,显然也是存了一些想要搭乘顺风舟的想法,而且作为袁绍的主簿,如果不是袁绍有暗地里的授意,耿苞显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劝进。

只不过袁绍这个坑耿辰爹的货色,显然在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好策略,被田丰义正词严的一顿训斥,便是顺水推舟将罪名都甩锅给了耿苞。

要说耿辰这些年来没有恨袁绍,那自然是假话,所以见到了沮鹄之后,便是指着这袁氏故宅破败的外表说道,『这莫非就是「赤德衰尽」之态?未曾想当初谶语,竟然是落在了此处!』

『赤德衰尽,应为黄胤』是当初耿苞炮制出来,作为『祥瑞』,劝进袁绍的话语。

沮鹄哈哈大笑,『然也!正又如太史公曰「五星聚东井」,今日亦再现!』

耿辰眉头跳了一下,然后拱手以礼,『啊!沮兄所言,正乃切中要害,令在下茅塞顿开啊!』

花花轿子人人抬。

当然,有人抬轿子,当然也有人掀台子。

文会设立在袁氏前院,虽然清扫打理了,但是除去的草木苔藓什么的,依旧存留,即便是有熏香和洒石灰,也难免有些腐朽陈臭气息萦绕不去。

不过很显然,能来参加这个文会的,显然也不是为了来显摆自己的文学才能,更不是为了来观景赏花的,所以就算是再破烂的场所,也并不能影响什么,反而这样的场所,让所有参加文会的人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所谓文会,不过就是个借口。

就像是后世里面所谓某些评审会一样。

若是大佬子弟写一篇尿诗,自然就有捧哏上前,表示这尿啊,大俗就是大雅,而且蜿蜒之态,犹如黄河之水一般的浑然天成,淅淅之音便是如丝竹天籁般悦耳,尿出了水准,尿出了高度,可以评为文学博士……

这会儿若是有什么穿越者,拿了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献上,多半也会立刻被主持者斥责为水文,大骂写的什么玩意,有谁不知道黄河之水西北来?偏偏说什么天上来,简直就是一派胡言,呼喝安保将其轰打出去!

所以什么纳头便拜,纯粹就是笑话。

文会的目的不是文,而是会。

就像是现在沮鹄和甄像二人,在前一段时间还只能是躲躲藏藏,不敢露面,一转眼就公然在袁氏故宅举办文会,往来车辆仆从络绎不……

若说附近的县城之中的守军不清楚,官吏不知晓,那就简直是个笑话,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地方乡绅最先获得了信息,参与了文会,而在县城里面的曹军官吏和守兵,就像是暂时性的耳聋失明了一般。

而在袁氏故宅之中,除了自诩为领导者的沮鹄和甄像之外,其他来的大部分都是类似于耿辰这样的,在袁氏和曹氏之下都没有获得什么好处的乡绅,大体上是愿意跟着沮鹄和甄像押注的,至少是开始明显表示倾向于骠骑,准备迎接冀州新主人的到来。

就连沮鹄和甄像之前提及的邢、束二族等,也来了……

比如束龛。

只不过多少有些皮笑肉不笑。

就在这样较为诡异的氛围之中,大汉太兴十年冀州士族青年第三届文会暨发展研讨会,在袁氏故宅之中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