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十二章     心路

小楼珠玉寒 第十二章     心路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月十九戌时,清寒的夜空下,郑王府花苑中的池塘,在一块小石头落入后泛起一阵涟漪,荡漾的水纹在幽明的夜色下幻闪着青光。

池塘边的遮雨连廊上,郭宗训看了一眼渐复平静的水面,将手上仅剩的一块小石头掷入池中,拍了拍双手,旋而将双手肘放在扶拦上,托着下巴望着水面呆呆发神。

轻声行进连廊的常青青,挥手示意站在郭宗训身侧廊柱边上的婢女退下,然后引身靠近,“梁王还在生我的气?”

郭宗训身形略为一挺,双手收放扶栏上面,目光依是投向池中水面,摇了摇头,却未作言应答。

“姐姐我心心念念想杀了赵匡胤、赵光义这两个狗贼,你可为知道?”

“知道,常大哥、小虎他们就是为赵贼所害…”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珂雪…”

“珂雪姐姐她也是赵贼所害?”

苗珂雪未死之前,与常青青可谓是出入成双,郭宗训自是认识。

常青青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梁王喜欢忆非吗?”

“喜欢…”

原来常青青依言于今日将常忆非带来王府让徐美菊一见,而徐美菊见过常忆非后,午时时分便为带着随从返回开封。

“梁王什么时候知道姐姐我有了忆非?”

“离京之后母后才为告诉我,青青姐姐你有了孩子…”

“那梁王可曾向太后询问忆非的生父是谁?”

“问了,母后说她也为不知…”

“那你想知道吗?”

“不想。”

常青青心下大奇,“为何?”

“因为我已猜到他是谁…”

“梁王已为猜到?”常青青一时难以置信,

郭宗训望了一眼神色震惊的常青青,双手交叉平叠扶拦上,身形略为前倾,下巴顶在手背上,双眼注视水面片刻,抬头言道,“当汝南夫人见到忆非后才为离去,我便想起当年母后与姐姐的御赐婚约,便为猜到忆非的生父是谁…我不想青青姐姐亲口说岀,因为那般姐姐想是会心痛…”

望着眼前小小的身躯,常青青心头大震,暗道众人实为小觑这曾是皇帝之身的郭宗训心智,伸手抚着他的身背,“那梁王还喜欢忆非?”

“喜欢,因为他是姐姐的骨肉…”

“好、好、梁王不愧是帝王之身的人物…我之所以想告诉梁王,本是想让梁王知晓恩怨分明的所在,未料我家梁王早已是大丈夫胸怀。”

郭宗训离身扶拦,举步前行,望了一眼已为随行身侧的常青青,言道,“姐姐你为何突然想告诉我忆非的身世?”

常青青此下已不敢将他以小孩看待,闻言便道,“我两天后便会离开此地…”

“啊?为何?”郭宗训顿然大吃一惊。

“如梁王所言,开封皇宫犹如鸟笼,这里何尝不是,只是这鸟笼是无形罢了……”

感同身受的郭宗训一把抓住常青青玉手,“那青青姐姐带我走…”

“不行,梁王你当知自己的使命所在,是为与先帝传承香火…”

“不是还有曹王他们吗?”

“你也知曹王已为失踪,纪王多病,蕲王尚小,他们的变数皆为难料…而你此下最为安全,贺先生他们虽不教你武功,但绝对不会让你有丝毫闪失,你不仅是要将先帝的血脉传承下去,还要让他那使天下百姓安生的信念得以传承…”

“我、我…”

“众人不教你武学,大失所望之下你或会生出众叛亲离的念头,而我之所以要将忆非的身世,及将要离去的消息告诉你…”

未待她讲完,郭宗训截言道,“姐姐是恐我日后得知忆非身世,回想今日你与汝南夫人见面后突为离去,我会心疑姐姐去投奔那赵贼…是也不是?”

常青青心头一叹,不由得点了点头。

“而姐姐方才言说要使我知晓恩怨分明所在,是想告诉我,你会寻赵贼他们报仇,不会因为忆非的身世而放弃,让我知道我身周所亲近之人,还有姐姐你肯去杀那赵贼…是、是恐我心生绝望才为告知真相,是吗?啊,青青姐姐…呜呜…”

低首望着扑在自己身上失声痛哭的郭宗训,常青青百感交集,自未料郭宗训如此聪慧,能将自己的心思一一言岀,感叹之下,伸手抚摸他的身背,“梁王是为大丈夫,当知男儿有泪不轻弹…”

想是要发泄心中的委屈,郭宗训良久之后方为止住眼泪放开抱住常青青的双手。

“走,随姐姐去亭中,姐姐想抚唱一曲,梁王你可听听…”

“嗯…”

二人前行丈余,下了苑中遮雨连廊的台阶,踏上青石小径行向十余丈处的六角凉亭。

亭上石桌不知何时已置有一把七弦琴,郭宗训引身行到凉亭边上的栏椅坐下,而常青青则落身石桌西向正中的石椅上,闭目静心片刻,美目一睁,举起纤手便为抚弹起来。

只见她修长的纤手轻抚一下,一声清脆琴音响起,待这声琴音渐消之际,又见她双手灵动,紧接着琴声奔扬而起如雄鹰高飞鸣叫,转而骤然低沉而下如秋雨丝缕细语,复又缓缓婉声轻扬,却如孤雁哀鸣寒空,此时常青青轻启玉唇和着琴声而唱:

君不见西风卷飞雪,啸烟侵宫阙。

山河失色谁与恨,莽莽千城葬气节。

清平未竞悲庆陵,燕歌当哭将军绝。

草木不委寒霜冻,闺窗孺弱唤热血。

深谷罗衣思忠魂,孤雁从空风雨越。

行路难,行路难,

汗血崎岖不止进,

心曲未平长剑安。

常青青当将‘安’字唱出之后,美目便为微闭,珠泪滑落中,纤手微离琴弦,待琴声余音缭绕消去之际,双手骤动,一道策马奔腾沙场的琴声复为扬起,此时泪流满面的郭宗训站身而起,和着琴声与常青青同唱:

汗血崎岖不止进,心曲未平长剑安…

在琴声曲音渐消中,站在花苑入口处静听的裴管事,对着身侧低首沉思的贺梅言道,“贺先生可是听岀琴声曲意?”

裴管事受洛逍遥之命,留在王府保护符太后母子,而贺梅在新年到来的那日,常青青也让她离谷随护符太后身边。

贺梅反是问道,“裴管事可是听岀?”

“老夫不才,是觉听岀些许,还望贺先生指教…”裴管事道,“当年高常侍(唐·高适别名)作燕歌行,是痛心百姓兵将受战祸之苦,希望有李广将军这般能平定敌寇的人物在世…而青青所唱之中的‘莽莽千城葬气节、燕歌当哭将军绝’,似怨恨赵匡胤兵变之后…无有忠君报国、有气节的将领起兵勤王,而曲终之意像是她会孤身寻仇而去…”

见贺梅闻言只是点了点头,未为岀言应答,裴管事又道,“她亦知佛劫之事,眼下心怀此念,岂不是大大不妙?贺先生当岀言相劝青青。”

“她十岁父母遇难,接着是其义父及苗谷主一家人,再至珂雪、先帝、江大人、常山、小虎…十年来她数历亲近之人离开之痛,如此打击之下,她从不岀言诉苦,裴管事你可知她心志之坚定?”

裴管事顿然沉思不言。

“我与她相处近三年时日,对她亦有些许了解,但知她是一个绝不会将自己意愿强加别人去行事的人,亦不怀有依赖他人成事的心思,当她决定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裴管事认为可以劝的住?”

“那她知道双龙池的真相?”

“当她生下忆非,我便是将双龙池真相告知她了,唉,其实以她的聪明,当青姨将‘点检做’木牌出现的过程告诉她时,她已是猜想珂雪之死与赵光义有关…”

当年众人心恐常青青知道双龙池真相,会猜岀赵光义参与了图谋篡位的逆举,一时接受不了心境受损下会崩溃自尽,是故未对她言明真相。

“那就更为不妙了,老夫只道她还未知双龙池真相,此下当以此理由来劝她…赵光义这厮也是杀不得,如此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寻去报仇了…”裴管事眉头紧皱,望着贺梅又道,“这几年来她与少庄主都不怎么亲近了,方帮主不在,眼下也只有贺先生能与她言事,老夫认为无论如何贺先生都应试试劝她一下…”

贺梅摇了摇头,径自往厢房前去,裴管事紧为跟上,行进贺梅落脚的厢房,未等贺梅作言,便自取过木椅而坐,接着言道,“赵匡胤身侧有少林高僧保护…青青可是知道?”

落座床沿的贺梅点头道,“她是为知晓,方帮主当日来谷有将与南风夫妇入宫发生事情言告了…”

“那她当不会寻赵匡胤,应是寻赵光义…”

贺梅截言道,“赵光义身周亦不凡有人暗中保护,无论她寻哪一个,以她此下归真境身手,都无可能会得手…”

“那贺先生为何无意劝阻青青?难道不怕她日后身陷危境?”

“以她的性格,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贺先生之意可是把老夫听糊涂了,一边言青青她不可能得手,一方面又说她不会行没有把握之事,这…”

“世事机变,我言她不会得手是目前,说她不做没把握之事是日后…”

“这、这…”裴管事神情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言道,“难道贺先生就不担心她日后得手?那般或不影响天下一统,但必然会让国运年祚有损…”

贺梅微微一笑,“当日若是‘太极心经’没有岀世,逍遥一旦恢复地魂,也会使国运年祚有损,裴管事与庄中诸长老等人会如何选择?”

“这…”

“我看你会与庄中诸长老一众,才不会管他天下太平不太平,定是会想方设法让逍遥恢复地魂,而倘若无法恢复…我想裴管事一众应也会行杀了赵匡胤之举吧?!”

裴管事苦笑一声,“应是会如此吧…”

“各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心路走向,但如南风大仁大义,终也觉得自己有失忠君爱国之气节,选择遁隐海外之路,太后无力回天,在担心梁王的安危之下不让他习武,亦也觉自己有违人伦孝道,选择落发修行之路。

我自南汉归来,本想遁身师门‘静心庵’中,不再插手世间诸事,未料因南风夫妇之故,卷入佛劫事中…但观武先生、穆先生、明无大师他们的行举,使我这个想隐身师门修行之人心感有愧,于是选择了护南风他们愿念的这条路…”

“唉,”裴管事点了点头,“老夫出身草莽,幼时家境贫寒,养成视钱如命之性,当年洛庄主将富可敌国之资献与朝堂,实是使老夫震憾不已,那时老夫才是真正折服于洛庄主,亦如贺先生所言,洛庄主与少庄主的心路也是老夫一众所择的余生道路。”

“那裴管事可是觉得眼下这世间少了些什么?”

“少了些什么?”裴管事心下大奇。

“少了青青所选择的这条路,亦是南风与太后不得不逃避面对的路。”

“哦?”裴管事一愕,若有所思后道,“贺先生是说少了忠君爱国、人伦孝道的信念…”

“不错,自大唐崩亡,世人对忠君爱国之念几是无存,而为了权柄富贵投身他人为养子者比比皆是,更如赵匡胤之恶…”

“此言怎讲?”

“当日兵变之后,江大人身亡,我与方帮主想了解其间详情,曾是潜入慕容延钊府中,逼这厮言岀陈桥兵变的过程…听闻有人指责先帝未问罪柴太师失手人命之过,而又称赞赵匡胤遵守军纪,使近在眼前的其父不得入城之举,唉,后来一打听,其父入城三天后便为身亡……”

“三天后身亡?为何?”

“其父本受风寒多日,赵匡胤早为知情,应是想树立自身军纪严明形象…却让轻骑驰援的生父白白在城外受冻,哪有不死的道理…”

“哦,老夫明白了,定是智苦让他收买人心,而他便是不惜牺牲生父的性命,真是恶毒呀…”

“是故我不会去约束青青的行为,而她这条心路以我来看,是为可传承的信念之道,唉,可惜太后不允,不若我倒真得愿意收梁王为徒…”

“受教了,”裴管事站起身形,拱手道,“老夫要去接梁王回殿休寝,告辞了…”

*****

子时三刻,延福殿中,寻常本早已打坐入静的裴管事,脑中盘旋着先前贺梅的见解,竟是无法静心下来,便为站起身形,望了一眼守在与后厢相隔的屏风门两侧神釆奕奕的婢女,脸显嘉许之色,缓缓靠近屏风门,掀开珠帘一观,只见梁王已是沉睡在悬有幔帐相掩的床榻上,便将珠帘放下,踏步行岀前厢,转过置在殿中央的山水屏风,来到罗汉榻左侧的一张长案后坐下,‘啧’的一下,自言自语道,“这贺先生见地果不寻常,不愧是楚夫人的师叔…”

正在琢磨感悟贺梅言语之中,裴管事似有所觉,立起身形,抬头望向殿梁,低声道,“什么人?”

但在此时,只觉一道劲风向自己身后袭来,裴管事毛孔一凛,一脚踢开身前长案之际转身一掌击出,未料却是一击而空,心头顿然大惊,失声道,“元婴境…”

通宝阁早为解散,他身无杂务之下在灵秀村潜心武学,三年来自是突飞猛进,此下身手已将踏入抱丹大成,神识念知自非寻常,发觉来人是用元婴丹神来攻,立马双眼一闭,凝神感知。

但觉头顶微风吹来,闭目中左脚前踏,右掌上迎,一声闷响中,犹如泰山压顶的巨力将裴管事身形一震而挫,后蹬的右膝受力不住,竟为跪地而下,心道不妙中,左掌按地,身形借力一翻,躲过了那丹神又为临空下击的劲风。

电光火石间,裴管事跃起身形之际,殿中宫灯骤然俱熄,凝神待敌中,只听‘当’的一声,殿门突为大开,又见一道人影快如闪电般纵入殿中,紧接着一道掌风迎面击来。

心知不可力敌之下,裴管事举掌击迎中引身疾退,未为退上三步,身后又有一道劲风袭来,退无可退的裴管事暴喊一声,站定身形,护体真气骤为催发而出,‘呯’的一声,击迎的右掌顿与对方手掌击实,身形一震之中,只觉身后一道气机破开自己的护体真气,‘督余穴’一凛,丹田气机骤然散开,身子一软,便是瘫倒在地。

裴管事倒地之际,来人身形已是闯入后殿,顷刻间提着郭宗训引身纵出殿外,旋而跃身殿顶之上,正待他纵身而去之际,一道破空声响起,夜色下一道青光向来人后背袭来。

来人身形略为一顿,紧接着便纵身而去,与此同时那道青光在半空中‘当’的一声,掉落而下,电光火石间一道身影飘至,伸手接过那落下泛着青光之物,旋而也是跃上殿顶,疾纵相追。

原来泛着青光之物是把长剑,而接下长剑的身影正是贺梅,她在十余丈外的‘滋福殿’中听得‘延福殿’异响之声,便立马冲岀跃上殿顶,恰见来人提着郭宗训跃上‘延福殿’殿顶,百忙之中只得掷出手中长剑攻击相阻,未料被来人引出天关的丹神半路击下,几乎与掷剑同出的身形接过落下的长剑后,便是向来人追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