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二十九章     祸不单行 上)

小楼珠玉寒 第二十九章     祸不单行 上)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向啸天言语一顿,叹息道:“唉,未料到此下却是他的传人,将经海与素素给伤害了。”

“那前辈可是知晓叶苍古的传人是谁?身在何方?”

“在老夫与他讨教武学的那一年,不知何故,他离开江南之地不知去处,而他未有家室,只是听闻他收了一个养女,这养女老夫是从未谋面。”

洛寒水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他应是收了徒弟了…”

“若以庄主的猜断,叶苍古当年想是为岀走北地,待老夫与经海他们办完后事,就去北地寻找他的传人,为经海、素素报仇…”

“届时晚辈会遣上庄中长老,相随向前辈一同前往…”

向啸天未置可否,却将话题一转:“楚先生可是有消息传回?”

不同于佛劫真相,可以瞒了住计经海、向啸天,但对于楚南风的消息,洛逍遥等人却是难以隐瞒。

楚南风归来中原,还未到灵秀山庄探望众人,便含恨遁去海外,洛逍遥从方常胜口中得知消息后,但猜楚南风夫妇或是一辈子都不会返回中原了。洛逍遥心知自己一众,若日后未出海寻找数年未归的楚南风夫妇,必会引起计经海怀疑,便在当年年底告知了计经海,楚南风遁隐海外之事。

但洛逍遥对于楚南风曾回到中原一事,却是隐瞒不说,只是言称,楚南风对中朝朝堂巨变大为伤心,曾是来信告知不愿再返回中原这伤心之地,计经海虽有所见疑,而对于楚南风伤心之下远离中原之举,心中却是相信,但数年来也时常打听楚南风消息。

而楚南风遁隐海外后实是为杳无音讯,洛寒水听得向啸天所问,心头一叹,言道,“南风他想是心结难以放下,还是未为来信告知身在何处…”

“唉,楚先生如此人物,却因心境受困远遁海外,老天但猜这难言之隐…”想是发觉自己言过不再相询真相,向啸天顿为停言,沉吟片刻后又道,“对于金玉的身世…庄中诸长老、管事他们可是知晓?”

“除了当日岛上之人与明无大师外,唯晚辈知晓…”

当年楚南风为维护计经海、向素素声誉,便是叮嘱身边知晓内情之人,不得将向素素曾经被‘毒书生’掳去的消息泄露,而洛寒水是洛逍遥的父亲,楚南风自是要与他言知萧慕云中了“负情蛊”的真相。

“洛庄主不为轻视金玉岀身,将明珠下嫁金玉,老夫实是万分感激…”

“向前辈言重了,晚辈但知金玉在前辈与计先生夫妇教诲下,是为敦敦有礼的谦谦君子,岂会生有轻视之念。”

“那明珠她可是知晓‘毒书生’是金玉的生父?”

计经海夫妇身死,且洛明珠还未与计金玉订下婚约,洛寒水闻听此问,但猜向啸天此下心头是恐自己反悔,不将洛明珠许配计金玉,心头一叹,言道,“前辈放心,晚辈不敢自称教女有方,但知犬女是通情达理贤良淑德之人,何况她又与金玉情投意合…”

言下之意自是表明,即使洛明珠他日知晓计金玉身世真相,亦不会生有嫌弃之心。

向啸天脸显欣慰之色,点了点头,言道,“眼下经海与素素遇难,金玉当要守孝一年,婚约之事只能待明年再续了。”

“一年之后,晚辈在庄中恭候向前辈大驾…”

向啸天摇了摇头,“当年老夫心恐自己…难奈素素受苦,会将‘毒书生’杀了,在将金玉盗回山庄后,便作誓余生不得离开‘芙蓉山庄’,此下违了誓言,恐是会遭反噬…”

洛寒水心头一震,“向前辈…”

向啸天摆了摆手,止住洛寒水将欲岀口的安慰言语,摇头道,“生死无常,何况老夫已近八旬之身,此次违了誓言,但能在身死之前手刃凶手,亦是要感谢上苍眷顾了老夫…”

洛寒水一时不知如何作言相慰,感慨之下,却为摇头叹息。

“经海颅中的元晶来处,洛庄主想必是知晓吧?”

“晚辈略有耳闻,唯有临界元婴境门槛之时,才能结此元晶。”

向啸天叹了一声,言道,“那洛庄主想必也知晓它的用处…”

洛寒水点了点头,却未岀言作答。

“老夫想将此元晶赐与明珠,就当是经海夫妇送与未来儿媳的礼物…不知洛庄主意下如何?”

洛寒水心下一惊,“明珠资质平庸,当是承受不起,而此元晶乃计先生精元所凝,前辈当赐与金玉才可…”

“唉,是与金玉还是明珠,来日就由洛庄主决定吧,眼下老夫先把元晶交与洛庄主保管了…”

听得向啸天如此作言,犹如交待后事一般,洛寒水心头又为一震,急道,“前辈仙风道骨,但有百岁之姿,元晶当由前辈来日亲手赐与金玉…”

向啸天截言道,“若非经海在临界元婴境之际遭难,也不会有此元晶出现,老夫以为,是冥冥中有所注定,洛庄主不必推辞了…”

未待洛寒水作答,向啸天便是举步向岛中行去,洛寒水无奈之下,只得跟随而行。

来到计经海的遗骸旁边,只见向啸天右手一伸,停放在计经海颅骨的上方片刻,只听得一道极其轻微“哧”声,又见一道细小的光亮一闪,顿被向啸天握在手中。

向啸天转过身形,望着洛寒水,把手一伸,“有劳洛庄主了…”

洛寒水摇了摇头,“晚辈以为,应交与沈先生保管才为妥当…”

洛寒水的意思,却是让向啸天将元晶交与沈连城。

向啸天脸色一沉,“然不成洛庄主心中存了悔婚念头?”

但听此言,洛寒水心知推辞不得,略一迟疑,便为伸手将元晶接过,旋即放入怀中。

向啸天见状微微一笑,举目望向不远处已是运上莫忘岛的灵棺,又为摇头叹了一声,言道,“老夫先将经海与素素接回芙蓉山庄,半个月后,再去灵秀村拜访洛庄主…”

洛寒水点了点头,随即让箭卫将计经海夫妇遗骸收殓入棺,待事妥之后,洛寒水目光望向杜英,“我本以为会在岛上耽误不少时日,离庄时留言慕云,让她回庄后带翠姑娘前来,此下看来是为不必了,你且先行归庄,若慕云归来,让她不必赶来,最迟明日,我便会与众人回庄…”

“属下遵命…”

“翁长老,我与贺先生护送计先生一程,你且与白管事将易先生遗骸迁出,与闻香他们一同盛入灵棺,待我返岛后,再为安排回庄事宜…”

“遵命…”

待向啸天、洛寒水等人离岛之后,白胜祖对着翁牧言道,“翁长老,我有一事请教…”

翁牧瞄了一眼正在收殓遗骸的箭卫,言道,“是关于元晶之事?”

“正是,”白胜祖点头道,“是否抱丹大成境界之人身亡后,都会结有元晶?”

“唉,能如计先生这般,身亡后结有元晶的抱丹大成之人,应是少之又少,亦可说是万中无一…”

“哦?为何?”

“计先生的修为气机,实早已有元婴之力了,只差将丹神唤醒的契机,嗯…若将元婴境喻为宅院的厅堂,那么计先生已是站在厅门前的檐廊上了,而如唐长老那般的抱丹大成境,只能说是还在台阶之下。”

“哦,我明白了,唯有在临界之际,才能结有元晶,”白胜祖点头之后,又连连摇头,叹息道,“真为可惜呀,若使计先生丹神开智了,想必也不会遭了毒手,唉……”

白胜祖感慨之后,又道,“那向先生将元晶取出,交与庄主…是为何用?”

翁牧微微一笑,“白管事困在神念大成之境…有几年了?”

“七年了…”白胜祖应答之后,眉头一皱,旋而双眼一亮,“翁长老是说,这元晶可使神念境之人,立为踏入抱丹门槛?”

“是可如此作论,但也有所限制…譬如计先生的功法是为‘太始心经’,那么唯习有‘太始心经’之人得之才为有用。”

“原来如此,”白胜祖点了点头,“但若是困在抱丹大成之际,元晶是否亦可使人踏入元婴境界?”

“白管事认为啦…”

白胜祖一愣,“若非翁长老相告,我连元晶如何结成也不为通晓,岂会知道它…”

话未讲完,翁牧哈哈一笑,“老夫也不知它是否能助力抱丹大成之人踏入元婴境…”

一一一一一一一

房州距太白书院有一千余里之距,以洛逍遥的修为,六个时辰便能抵达。但若与只有神念小成境界的程六同行,却是会拖延了速度。

洛逍遥心想自身是为暗中行事,倒不若先行赶去太白书院,亦可在暗中查探潜伏,而让程六分头前行也不碍事,于是在取得符太后手书后,交与程六、作了交侍,于申时三刻独自先行赶去书院。

待赶到太白书院,已是寅时,洛逍遥自小在书院长大,对周边环境极为熟悉,心头作想去书院后山的窖洞隐身起来,当他潜入后山往日练武场地之处时,便为听到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其中掺和着哭泣声。

洛逍遥心头一惊,纵身疾掠到后院瓦房屋顶之上,举目望去,只见在左侧木屋庭院的小径上,程正夫妇、范旻(范质之子)与数名书院学子,在其中一名手持油灯的学子引路下,向瓦房走来,而哭泣之人正是楚南风的姐姐楚氏。

洛逍遥心念一动,纵身落在院中,几名书院学子但见有人凭空落下,一愕之下,便见有一名学子跃身而岀,斥道,“什么人?”

“住手,”程正喊道,“他是你等的师兄…逍遥…”

当武望博等人决定让学子,为朝堂效力之时,想是又因为皇帝郭荣也是岀自书院的原因,来太白书院修文习武的学子一时云集,待郭荣身亡之后,书院学子却纷纷离去。山长闵正华本欲将书院关闭,在弃官而来的程正极力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书院继续招收学子,但已不复当年辉煌,而今在书院中的学子只有十数人。

洛逍遥已是有七年未来书院,这些学子对他自不认识,闻言之下皆脸显惊疑之色。

洛逍遥上前见礼后,急道,“发生了何事?”

范旻应道,“夜深之时,有个蒙面人潜进木屋,将我制住,掳去了柔儿…”

但知莫忘岛刚发生险情,洛逍遥本是以为太白书院应不会有人来袭,却未想到辽人会分头偷袭,心头一时震惊,“那闵师叔他们可在书院?”

其中一名学子应道,“山长听得动静后,立为追去,行武师叔昨日归家未在院中,不过谭师兄已赶去通知…”

洛逍遥心头略为一安,“可知来人是何时将柔儿掳去?”

“应是过有一个时辰了…”

“一个时辰?”洛逍遥心下一时奇怪,但想闵行武住在离书院三十余里处,闻讯后此下应是赶来,皱了皱眉头,望向楚氏言道,“姑姑莫为担心,我这便去相助山长…”

楚氏含泪点头中,洛逍遥已是纵身而起,向山上疾掠而去。

洛逍遥选择翻山而过,却是大有道理,他心猜来人是出自辽国,此下定是返回北地,而书院在太白山南面,若是按寻常路道,必须要往东面绕山而行,则至少是多岀三十余里路程。而来人已将程柔掳去一个时辰了,此下是为分秒必争,但以元婴之力,抄道而行,纵使没有闵正华相追牵制,至多两个时辰后也能追上。

洛逍遥朝东北方向翻过太白山脉后,又为从乡间小路疾追百余里路之时,发现不远处农田上,一大片小麦东倒西歪,仿似被狂风肆虐过一般,引身近前查看,但见田地上散落着折断的麦秆和粟米的穗子,泥土被踩踏得坑坑洼洼,显然是激烈打斗所致。

此时已追有一个多时辰,洛逍遥心想来人在闵正华阻击之下,眼下应不会相去太远,仰首望了一眼即将破晓的天色,又环顾一下目周,便为向北面丘陵之处纵身掠去。

纵上一座高有三十余丈的山包,从山顶上俯冲而下之中,但在左前方有一处树林格外突兀,与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林极不衔接,洛逍遥便为纵身近前查看,方见那里有数棵小树折断,残枝凌乱散落地上,当目光望见地上的树叶带有血迹,惊疑之下顺着血迹延伸的方向寻去。

待行有十余丈之远,神识便感应到前方有微弱的呼吸声,此下心头顿然狂震,只因他从传来的呼吸声中,感应到了‘无极功法’的气机。

向前疾闯二十余丈,但见胸前衣衫染着大片血迹的闵正华,双目紧闭、嘴角溢血、躺在一棵大树底下。

大惊失色的洛逍遥疾身近前,蹲身而下,迅速相扶闵正华坐起,运转气机,举掌向他的‘命门穴’输入真元,约有十息之数,只见闵正华缓缓睁开双眼,侧首瞄了一眼,将头斜靠在洛逍遥右肩,缓缓言道:“逍遥,我、我胎丹已破…已无…无有生机,你、你莫要浪费真元了…”

近身之时,洛逍遥已是看见闵正华‘天关穴’有鸡蛋大小的红印,也窥岀他自爆温养多年的本命胎丹,亦猜闵正华应难有生机了。

但洛逍遥仍是抱着一线希望,用通贯的‘五太心经’气机真元相救,却发觉闵正华体内经脉大乱,续入的真元已无法通往他的心脉相护,心知闵正华此下醒来,是因自己气机引发了他冲脉中剩余的些许真元,才得已维持片刻生机,心头悲痛之下,泛着泪光言道,“凶手是何来历?”

“应、应是佛门中人…共有三人,有两个是、是明窍山巅身手,另一人掳了柔儿先行…我、我不知他的身手如何…”闵正华面如纸色,急促的呼吸两下后,又道,“我、我自爆…胎丹…伤了其中一人,你定要把、柔儿救…回…且速、速前去,莫、莫…”

言语突为中断,洛逍遥只觉得闵正华身子微微一颤,接着猛地一沉,头部随之耷拉下去,但知他已是撒手而去。洛逍遥心头一苦,热泪终是落下,心恐闵正华遗体被野兽毁去,却为将他背起,向北疾纵而行,行有十余里,恰见一座破败的山神庙,就将遗体藏在供案下,寻了干草遮盖。

闵正华是抱丹大成境界,他自爆本命胎丹,在一盏茶功夫内,修为气机威力犹胜于元婴小成境界之人,洛逍遥但猜被闵正华所伤之人,伤势当是不轻。而眼下天色已亮,偷袭之人带着程柔,还有一个重伤之人,定然不会走远,应是会在山脉之中先作隐藏,以便与伤者疗伤。

想到此处,洛逍遥便引出天关中的丹神,运起‘平龙认’气机遮掩,然后闯入山神庙所在的山包,向北行去,他此下猜断偷袭之人不会走远,也自不为疾纵而掠,不疾不慢在林间查探前行,同时用丹神感应周边百丈内的气机波动。

闯过向北延伸的两座山峰,行到第三座山峰的林中时,洛逍遥突然感应到西面山麓有武学气机波动,心念一动,收回元婴丹神向山麓靠近,待下行二十余丈,透过林间树木的间隙,发现前面是一个断崖坡,便运起肉身气机凝神感应,发觉崖坡下有四个人的气息。

洛逍遥立马猜想断崖下面应是有个山洞,而这四人正藏身其中,便小心翼翼行到那崖坡顶上,俯身凝神倾听。他已达元婴境界,又有‘平龙认’功法相遮,若非同境之人,距离如此之近,却也是绝难察觉他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