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五十四章    失手(一)

小楼珠玉寒 第五十四章    失手(一)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交锋之际,若启唇言语,真气必泄,气脉随之萎靡。唐师虎之所以能于刀光剑影间悠然吟唱,皆因其修为超凡脱俗,即便刻意压制境界,内力不复雄浑,那份绵长的气机仍足以支撑他游刃有余。

其独门绝技“七音剑法”,精髓在于步法的玄妙变换,宛如音律流转,瞬息万变,令人防不胜防。他边吟边战,既是以音律预示剑招,亦是考核众人的悟性。

关幼熊虽从苏、唐二人对话中捕捉到一丝玄机,无奈对音律实是不通,故而一上来就急于出招,企图先发制人。连番攻势未果,反被逼退,闻言苦笑道,“晚辈粗鄙,倒让唐先生见笑了。”言毕,面色一凛,持刀严阵以待,不再急于抢攻。

“无妨,无妨……”唐师虎嘿嘿一笑,身形鬼魅般闪动,一剑悠然指向关幼熊右臂,剑势看似平和,剑气却如波涛汹涌,连绵不绝。关幼熊急忙撤步收肘反砍,却是一刀挥空,只见唐师虎长剑划出一道璀璨弧光,转瞬直逼左胸。关幼熊仓促间,左足后蹬,回刀横削,刀剑交鸣,身形急闪右侧,方险之又险地避开剑锋余威。

“好…”唐师虎赞了一声,随即唱声再起,所吟词阙与苏长安过招之时虽不相同,但五音律吕不变,他被关幼熊先行抢攻,以宫音守招开始,随后依着音律相生变化,使招攻守,待变徴曲消,剑势突疾,直刺关幼熊右肩,在关幼熊左避之际,身形一错,长剑从关幼熊膀肘间隙穿过,电光火石间,剑身一绕一压,随着关幼熊右肘前探,只见他佩刀脱手而落。

“晚辈受教了。”关幼熊转过身形,拱手作礼,

“甚好、甚好,若是关公子精通律调,想是也能接上贫道二十招…”

唐师虎此言实是给关幼熊留了面子,虽说苏长安是因通晓音律,依着律调变化应对,在第二十一招落败,但那时唐师虎出剑的速度,较此刻至少快了三分有余。若真以那般迅猛之势,关幼熊恐怕难以支撑过十五招,而非眼前的十八招。

关幼熊闻言,目光微转,瞥向一旁神色淡然的苏长安,随后弯腰拾起佩刀,未发一语,躬身退下。

“林公子、杨公子,哪位愿先下场一试?”旁观的朱清高声问道。

片刻沉寂后,林魁缓缓扯下蒙眼的黑布,眨了眨眼,扫视一眼静坐不动的杨木林,再转向闭目养神之状的钱望海,略一迟疑,终是离席而出,拱手道,“晚辈林魁,请唐先生不吝赐教。”

唐师虎微微一笑,气机流转间,将自身境界压制至归真大成之境,“赐教不敢当,切磋交流罢了,请出招吧。”

虽说唐师虎依着规矩,将境界又压下一筹,但以林魁的身手,应是难以接得下十招之数,唐师虎想是顾及钱望海的面子,在第十五招才逼林魁丢剑落败。

此时,杨木林方是扯下黑布,双眼一眨,望了一眼面容含笑的苏长安,随即抓起沉重的铁锏,离案而出,朗声道,“晚辈杨木林,请唐先生赐招。”

唐师虎望着杨木林手中乌黑发亮、四棱呈花瓣形状的锏身,言道,“杨公子可否见告师承哪位高人?”

“晚辈的‘离情锏法’,乃承自祖辈。”想是料到唐师虎还会作问锏法名称,杨木林索性一言道岀。

“家传?离情锏法?”唐师虎眼神闪过一丝惊讶,旋而神色肃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想来杨公子的祖辈,应是征战沙场的英雄人物。”

杨木林默默点头,未为言答。

武林中人相交,若非对方自愿透露功法来历,贸然打听实为大忌。苏长安与杨木林相识不过数日,虽知其籍贯,却对其锏法名称与师承一无所知。此刻听闻唐师虎之言,暗自忖道:武林中少有人修习锏法,唯军旅人物居多,唐先生所猜,应是不差,唉,这‘离情锏’名称听来,却是包含着诸多悲欢离合。

“杨公子,请岀招…”唐师虎言罢,将境界回升到神念小成。

杨木林躬身行礼,后退两步,深吸一口气,猛然间挥锏而出,直击唐师虎腰间,锏身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声。

唐师虎未为出招硬接,而是引身后退,杨木林趁势欺身而上,变招直劈,唐师虎横剑一挡,‘当’的声响中,身形向右一移,变招反削杨木林左肩,杨木林左脚后踏,身形一侧,同时举锏直击唐师虎右腕。

唐师虎剑式不变,右腕一沉,剑刃顿然抵在锏瓣格槽中间,一道刺耳的尖啸声,火星顿闪,剑刃顺着格槽直刺而进,又听‘当’得一声低响,锏头抵住了剑柄,剑尖犹离锏柄一寸。

对峙有三息之数,杨木林顿然一声暴喊,用力向前一挺之下,身形旋而后退了三步。

“厉害。”同为受震力逼退三步的唐师虎,不由得赞道,“杨公子真乃神力…”

旁观的苏长安心头大是惊震,要知杨木林的气机只是归真大成,在硬拼的情况下,能迫唐师虎同为后退三步,足见他实是天生神力。

杨木林微微一笑,也未作答,两息之后,轻喝一声,便是使招攻上,上戳下扫、中截侧撩、直劈横绞…甫一会儿,便是与唐师虎又对上九招。

七音剑法每一音律皆有三式变化,唐师虎从宫、商、角、变徴、徴、羽、变宫每律第一式,到第二式徴律止,共出十二招,期间未作吟唱,但杨木林招招皆能料敌先机,进退自如。

唐师虎望着脸显笑意的苏长安,言道,“记得贫道与苏公子过招,始招是从角音第一式开始,虽说前七式是一招未落,但毕竟顺序有违…”言语一顿,目光转向杨木林,笑道,“杨公子厉害,不仅听力过人,记忆力更是不凡,当是令人佩服呀!”

杨木林对于音律也是不通,他之所以能做到攻守自如,正如唐师虎所言,凭借着是非凡的听力与记忆力。从唐师虎与苏长安过招开始,他便是凝神倾听唐师虎招式的剑气起伏,待到唐师虎与林魁过招后,却是能听岀唐师虎招式变化所在。

“唐先生过誉了…”

“以贫道与苏公子过招所使的招数而论,还有九招未岀,鉴于杨公子的聪慧,贫道下面岀招就忽冷忽热了…”唐师虎话音未落,身形骤突而动,仗剑直击而岀。

杨木林但觉剑气向面门袭来,心感是第三式的商音攻式,下意识的抡锏斜劈,招出半势,面前剑气骤失,又见唐师虎身形向右一闪,宫音第三式使岀,长剑向右胁袭来,心头一惊,右脚后踏,沉腕挥锏下撩,兵刃相交声中,长剑荡开,划出一道弧光,竟是转向杨木林左肩斩下。

杨木林虽看出这式攻招是羽音第二式,也知如何应对,但此下自己站位不对,左身是为前倾,变招不及之下,只得蹬退暴退,唐师虎轻笑一声中,剑光如花绽开,向杨木林包裹而去。

杨木林看岀这招是变宫第二式,但知是虚招,心神便是一定,身形一顿,横锏身前戒备。剑光散开之际,唐师虎身形向左一移,角音、变徴第三式接连使岀,心有所防之下,杨木林举锏使招化解。

在杨木林破开变徴剑式,身形顿住之际,唐师虎低喝一声,收到半途的长剑一挺,剑气徒然生起,长剑划岀光圈,两道气机分袭杨木林左右两胸,却正是击败苏长安的羽音第三式剑招。

旁观的苏长安但想杨木林若挡下此招,或是会让唐师虎在剑意不止之下,使岀文、武双律招式,定晴细看中,却见杨木林如同自己一般,电光火石间被唐师虎袭中右腕,丢锏落败,心头一叹,暗道:莫非这羽音第三式是一波三变,余势会转袭右腕?

此时,唐师虎笑道,“若是贫道依着与苏公子过招顺序,杨公子接招之数,应也是如同苏公子一般…”

杨木林拾起铁锏,执礼道,“若非苏兄弟先行与唐先生过招,让晚辈听出了剑式变化,恐怕是接不下十招。”

唐师虎眼神一亮,“杨公子年纪轻轻,如此胸怀,倒是少见,甚好,甚好,哈哈…”

杨木林微微一笑,告退归坐。

此时,赵德昭离坐而起,不疾不徐行至唐师虎身侧站定,目光扫过众人,“能得君随护身侧,本使甚感欣慰,日后还望诸君同心同力,为本使分忧解难。”

苏长安等人站起身形,互视一眼,执礼言道,“我等定不负殿下所望。”

“本使想再张榜五日,期间诸君若是不弃,可在‘墨武堂’歇脚,待五日之后,本使依规安排诸君职任。”

“我等悉听殿下安排…”

赵德昭微微一笑,转而望向唐师虎,“不知唐先生可否再助力五日?”

唐师虎略一迟疑,言道,“若使府尹大人同意,贫道遵从便是。”

“多谢唐先生了,本使稍后就去与皇叔请允。”赵德昭言道,“唐先生此下是回府衙…还是留在墨武堂?”

“贫道还是先回府衙吧。”唐师虎目光投向苏长安,“苏公子莫忘了今晚要陪贫道小酌几杯…”

苏长安拱手作礼,“晚辈敬候唐先生大驾。”

“如此说来,本使当令人送来美酒,以供唐先生与诸俊才解乏…”

唐师虎笑道,“那就多谢殿下美意了。”

赵德昭闻言微微一笑,转身而去,唐师虎、钱望海二人互视一眼,随后跟上,三人在众兵卫随护下离开墨武堂。

一一一一一一一

十四日酉时,幽州城南外六里之处,疾驰着一骑人马,马上之人正是计金玉。

当与迎面而来三位衣着褴褛的乞丐错过之际,计金玉突是灵光一闪,轻拉缰绳,放慢马速,忖道:我怎生忘了丐帮弟子向来擅长打听消息的本领?此下人生地不熟,若得他们助力,寻岀秦贼藏身之处定能事半功倍。

正欲调转马头,眉头一皱,又想:洛伯伯或已相托方帮主,让丐帮弟子打探秦贼的行踪,我此下与丐帮弟子联系,想必他们会将消息传与洛伯伯,恐我擅自行事之下,逍遥兄长定是会立马赶来,若是将我强行带回,岂不糟糕?

想到此处,不由得暗自一叹,转首回望一眼渐去渐远的众丐身影,心念急转:届时我需出言恳求,逍遥兄长应会体谅我手刃秦贼的心志,或能允我留下,但若我只身寻出秦贼所在,外公行踪未明,我也须先通知洛伯伯,这丐帮弟子用来传递消息,却是最好不过…

一番权衡,计金玉决意寻求丐帮弟子助力,心念一定,随即调转马头,片刻之后,便是追上那三名乞丐,横马拦住去路,跃身而下,抱拳行礼道,“在下有一事相扰,还望诸兄弟见谅!”

那三名乞丐皆是十六七岁模样的少年,但见计金玉拦路相问,一时脸显惊疑,互视一眼后,其中一位脸上长有麻子的乞丐,皱着眉头道,“公子有何指教?”

“诸位可是识得贵帮钱七两钱兄弟?”

当日洛明珠、许翠去拜祭计经海夫妇之时,自也将北上省亲途中遇上钱七两之事,告诉了计金玉。

那麻脸乞丐神色一喜,连忙抱拳行礼道,“原来公子与执事长老相熟,真是幸会,小的麻六,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计金玉从洛明珠言中得知,钱七两不但年纪轻轻,且只有归真境身手,未料已是丐帮执事长老身份,心头大为惊讶,“在下向玉,见过诸位兄弟。”

除非万不得已,计金玉是不会将真名告与,而他与钱七两素未谋面,麻六认为二人相熟一说,为了方便行事,也不与解释。

“小的黄四(小的连五),见过向公子。”另两位少年乞丐齐声作礼。

“向公子寻上我等,不知有何事吩咐?”麻六言道。

“在下想拜会此处掌舵主事,还望诸位兄弟引荐。”

麻六迟疑片刻,言道,“向公子与执事长老相熟,小的本应立马引见,只是眼下事有不便,且待明日如何?”

计金玉点头道,“如此也好,但不知明日在何处可以寻到诸兄弟?”

“城中西街有一‘四方酒肆’,明日申时,小的会在酒肆门口恭候向公子。”

计金玉点头应好,随即与麻六三人作别而去。

行有两里余路程,又见四名乞丐行色匆匆而来,计金玉心头暗自揣测:乞帮弟子结众而行,应是去某处聚会,那麻六方才言称有事不便,或与此有关,我且暗中跟随,探一下究竟。

用手摸了摸马颈上的鬃毛,计金玉叹了一声,“幽州已到,我要去寻那秦贼,不能将你带着随行,你且另觅好主吧…”言罢,翻身而下,轻拍一下马臀,那马似是明白他的意思,却是不愿离去,转过马首,低下头颅,不时地摩挲着计金玉的小腿,满是眷恋之情。

计金玉一时感伤,抚摸着马颈,暗道:我且陪你再行一程吧。随即跃身而上,扬鞭催行,疾驰里余,计金玉清啸一声,右手一按马背,借势腾空而起,身形在半空中一转,踏空纵到路道边的树梢上,朝众丐行离方向追去。

那马奔出数丈后,扬蹄回首长嘶,终不见计金玉回来,又为悲鸣一声,放蹄狂奔而去。

暗中跟踪行有五里,便见那四名乞丐从官道转入西向的田间小路,虽说此下天色已晚,但田地空旷,计金玉心恐为人察觉,也未靠近相随,待众丐进入百余丈处的山丘密林之中,计金玉方为悄然转入田路,遁迹寻去。

这山丘虽小,却也有二十余丈高,计金玉从东面林间潜入,查看无人之后,转入北面,行至半山腰,隐隐约约听到西北方传来交谈声,便循声寻去,只见西北侧山坡边上有一山神庙,庙前透有火光,有数道交谈声交织一起。

计金玉纵上庙顶,俯身靠近前檐查看,只见庙前燃有两堆篝火,每堆篝火围坐着五名乞丐,途中遇到的麻六等人正在其中,众丐手中正拿着烤熟的山鸡肉,边吃边谈。

此时,一位年有三十余岁、身形削瘦的乞丐,将手中吃剩的鸡骨随手一扔,拿起身边的酒囊喝了一口,用手抹了一下嘴唇,将酒囊递与身边一位二十余岁的乞丐,言道,“赵二,传下去,要事待办,眼下一人只许喝一口。

那赵二口中啃着鸡脖子,含糊地点头接过酒囊,翻转着鸡脖子又啃了几口,旋而将骨头一扔,举着酒囊仰首喝了一大口,喊了一声“痛快”,方是将酒囊下传。

那三十余岁的乞丐见状哈哈一笑,拍了拍下赵二的肩膀,“待事情妥当了,我再好好犒劳众兄弟,届时众兄弟当可痛快畅饮。”

“多谢舵主…”

“舵主,俺要喝大酒…”

“小的要喝两斤…”

众丐一时兴奋,纷纷应和。

计金玉只是神念小成境界,但要从气息探知他人武学修为,须靠近一丈之内,此时与那舵主距有三丈,自无法断岀他修为高低,但想这舵主察觉不到自己到来,心猜他至多不过神念大成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